虚拟
2014-05-26毕飞宇
毕飞宇
这个冬天特别地冷,父亲在私底下说,要做好春节前“办事”的准备,——父亲所说的“事”当然是祖父的丧事。祖父的情况说不上好,可也没有坏下去的迹象,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这么悲观。家里头有暖气,气温恒定在摄氏21度,再冷的天气和我的祖父又有什么关系呢?父亲说:“你不懂。”父亲的理论很独特,他认为,气温下降到一定的地步一部分老人就得走,这是天理,和屋子里的温度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去年夏天,祖父在省城做了直肠癌的切除手术,他的理想是过完上一个春节。春节过去了,他好好的。大年十四那天,他更新了他的理想,他在微博上写道,他要“力争”再过一个春节。这句话并不晦气,可也算不上吉利,我们都没有答理他。祖父不慌不忙的,拿起了手机,一个一个打电话。没办法,我们这些亲友团只能一个又一个帮着转发。我的丈母娘很不高兴,直接骂上了门来。她在我的微博下面贴了一句话:“大过年的,神经病!”祖父对我的丈母娘很失望,祖父对我说:“‘无知少女这个人俗。”
祖父是一个看透了生死的人,生和死,风轻云淡,他无所谓的。但祖父也在意“春节”,这里头似乎有一笔巨大的买卖:死在大年初二他就赚,死在大年三十他就亏。也是的,落实到统计上,这里头确实有区别,一个是终年“84岁”,一个则是享年“85岁”,很不一样的。
这个冬季着实冷得厉害。电视里的美女播报都说了,最低气温“创下了三十年来的新低”。这则天气预报对我们一家来说是致命的,父亲不说话了,祖父也不说话了,他们都是相信“天意”的人。——老天爷并没有“天意”,可处境特别的人就这 样,他们会把极端的天气理解成“天意”。他们的沉默使我相信,祖父也许放弃了。他觉得不远处的春节不属于他。
祖父说:“有点冷,我想到澡堂子泡泡去。”这个我为难了。以祖父现在的状况,性命固然是无虞,终究是随时随地的人,任何一点小小的变动都有可能带来不测,一头栽倒在浴池也不是没有可能。我说:“浴室太滑了,很危险的。”
祖父很骄傲地告诉我:“我也只剩八十来斤了,我孙子抱着我呢。”他撒娇了。
浴室没什么生意。一进浴室我就后悔了。“八十来斤”的身体几乎就不是身体,说触目惊心都不为过。祖父赤条条的,他的身体使我相信,他老人家是一张非常特殊的纸,能不能从水里头提上来都是一个问题。但是,等我把他缓缓地放进浴池之后,我不再后悔。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祖父被浩大的温水包裹着,张大了嘴巴,他的喉管里发出了十分奇特的声音。他在体验他的大幸福。他满足啊。可他实在太羸弱了,他的体力已经不能对抗水的浮力。只要我一撒手,他就会漂浮起来。我只能把他搂在怀里,不让他旋转。
老话说得没错,人是会返老还童的。人老到一定的地步就会拿自己当孩子。祖父躺在我的怀里,说:“明天再来。”我说:“好的。”祖父说:“后天还来。”我说:“好的。”祖父笑了,我看不见,可是我知道,祖父的脸上布满了毫无目标的笑容。这笑容业已构成了返老还童的硬性标志。
我和我的祖父一口气泡了四天,第五天,我特地下了一个早班,祖父却说,不去了。他用目光示意我坐下,要我承诺,不要把他送到医院去。祖父说:“就在家里。”这句话说得很直白了,等于是安排后事了。我答应了祖父,并不难过,因为我的祖父也不难过。的确,祖父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淡泊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拥有的,到底是四世同堂的人了。
深夜四点,我被手机叫醒了,是父亲打过来的。一看到父亲的号码我就知道了,我的祖父,我们这个小县城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没了。都没有来得及悲伤,我即刻叫醒我的女儿,赶紧的,太爷爷没了。
祖父却没有死,好好的。看见我把女儿都带过来了,祖父有点不高兴。因为久病的缘故,他的不高兴像疼,也可以说,像忍受疼。祖父说:“这么冷,你把孩子叫过来做什么?”我笑笑,“那个什么,”我说,“不是以为你那个什么了么。”祖父说,“还没到时候呢。”我把女儿安顿到奶奶的床上,回到了祖父的房间。祖父的手在被窝里动了动,我把手伸进去,在被窝里头握住了祖父枯瘦的指头。祖父神情淡然,看不出任何风吹草动。但他的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这一次我真的知道了,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了。
父亲把一切都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我们这个家有点意思了,父亲一直像多余的人。父亲望着此情此景,明白了,这里不需要他了。祖父望着父亲的背影,很轻地咳嗽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
严格地说,祖父之所以在我们小县城如此著名,完全是因为父亲,他能当上校长,也是因为父亲。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的,但是,祖父把他的时间全部给了他的学生,那时候祖父正做着班主任呢。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五十七个学生的身上。高考就是这样,结果很残酷。因为父亲在另外一所中学,父亲没有考上,而祖父的五十七个学生考取了三十一个。在当年,这是一个“放卫星”一般的天文数字,祖父在我们县城一下子成了传奇。到了九月,祖父的故事终于传到省城了,省报派来的记者为祖父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整整一个版,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祖父享尽了殊荣。他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并没有失去他的冷静。他冷静下来了,突然就有了愧疚。就在当年的十月,他建议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去补习。祖父说,好好地辛苦一年,上不了重点大学还可以上普通高校,上不了普通高校还可以上大专,就算上不了大专,还有中专嘛。祖父是对的,父亲资质平平,“考上”总还是可以的。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他儿子的“感受”。《春蚕到死丝方尽》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它把父亲击倒了,附带着还把父亲的自信心给砸烂了。是的,祖父之所以具备如此巨大的“新闻价值”,说到底就因为他的儿子:“三十一个”都考上了,他的儿子却“没有考上”。好么,全省都知道了,全中国都知道了。父亲望着报纸,像一堆烂掉的韭菜,软塌塌的,浑身散发出浑浊的秽气。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他盯着自己的脚尖,告诉“春蚕”:“你忙你的去吧。”
父亲其实是赌气。自卑的人就喜欢一件事,赌气。可父亲找错了赌气的对象,他怎么可以和我的祖父赌气呢。新生都开学了,祖父上午六点就要上班,晚上十一点才能下班,他哪里还有心思和你玩如此无聊的心理游戏。他们的冷战持续了一两个月,其实,所谓的冷战是不存在的,那只是父亲一个人的战争,也可以说,父亲面对墙壁打了一场乒乓球。
父亲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的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局长在县文教局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口吻是谦卑的,却更是狷介的,有压迫的意味,酷似祖父。父亲多虑了,他哪里需要模仿祖父的笔迹呢?不需要的,局长根本不认识祖父的笔迹。但那时的祖父是整个县城最大的明星,明星就是这样,时刻伴随着传闻。社会上已经有这样两种说法了:一,祖父“很可能”去“省里”,二,“也有可能”做“分管文教卫”的副县长。局长直接找到了我的父亲,几乎是用巴结的态度把事情办了。他收藏了祖父的亲笔信,说不定哪一天就用得着呢。父亲就这样进了县教育局,在那张淡黄色的椅子上一直坐到退休。
父亲在那张“淡黄色的椅子上一直坐到退休”可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是真的。一个月之后,祖父知道了,父亲去教育局上班了。祖父一路小碎步,急匆匆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瘦小的小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祖父命令父亲回家,上补习班去!考大学去!父亲被吓坏了,都尿了。可父亲有一个特点,这个胆小的人在吓坏的时候并不哆嗦,而是抿嘴、昂头,目光在头顶上不停地扫视,像烈火中的永生,他就这样,一辈子都这样。祖父那么大的动静,局长怎么能听不到呢?这个小官油子出面打圆场了,他告诉祖父:“教育局挺好的,也算机关呢,大学毕业了也不一定进得来呢。”祖父不明就里,他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局长的鼻尖,给了局长两个结论:——庸俗!——鼠目寸光!一年之后,祖父做了校长,而教育局长终于有机会出任“分管文教卫”的副县长了。因为巨大的内疚和无法抚平的创伤,在组织部的相关人员面前,祖父只说了六个字:庸俗,鼠目寸光。语气平和,十分克制。祖父是谁?他的克制就是分量。教育局长功亏一篑,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哑巴亏。他把他的委屈和忿懑一股脑儿摁在了父亲的头上。
父亲是祖父一辈子的痛。这是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我知道这块肿瘤还是在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的那次家宴上,因为兴奋,祖父过量了。就在我伺候他呕吐的时候,他拉过我的手,第一次在我的面前流下了眼泪。他跪在马桶的前沿,一口一个对不起。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弄明白,祖父搞错了,祖父把他的孙子当作他的儿子了。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的前沿,对他的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的祖父和我的父亲几乎就没有对视过,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各说各的。他们都不像在对人说话,而是在对着另一个“东西”自言自语。说完了,“东西”就“不是东西”了。
但酒醉之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依然不是父亲,而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有他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的眼睛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高智商,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颠狂和宗教般的牺牲精神,狂热、执着,最要命的是,还沉着,更持久。他要布道,上午六点出门,晚上十一点回来。酩酊大醉的祖父搂着他的马桶开始报人名。这些人名都是他当年的心肝宝贝。人名的后面则是长长的单位与职务,我不可能记住的。祖父却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世界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与之匹配的自然是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也有记不住的时候,他在记忆阻塞之前往往要做一次深呼吸,随后,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比马桶的下水道还要深不可测,幽暗,四通八达。父亲退出去了,我握住了祖父的手。我知道我和祖父之间会有这样的一次对话,也知道祖父会对我说些什么。无论祖父怎样看淡他的生死,我的父亲终究是他一生的痛,祖父是个好祖父,但祖父却不是好父亲。祖父的歉疚难以释怀。老实说,我惧怕这次对话。——沉痛之余,我又能对我的祖父说些什么呢?父亲的一生被祖父的荣耀毁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多么希望我是一个牧师。
祖父安安静静的,但是,这安静是假象,他老人家一直想说什么,他的表情在那儿呢,可他就是不说。想过来想过去,只能是我开口了。我轻声说:“爷爷,如果你走了,真的是寿终正寝。这年头可以寿终正寝的人不多了,你很享受的吧?”祖父笑了笑,同样轻声地说:“很享受。”
我说:“我也很享受,很享受这会儿还能和爷爷聊聊天。——你想啊,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带着心思走的,你呢,什么心思都没有,了无牵挂。你蛮有福的。”
祖父沉默了半天,说:“我有福。但心思还是有的。”
我立即接过祖父的话,说:“嗨,不是就爸爸那点事嘛。那一代人不上大学的多了,他这一辈子也挺好的,多少年了,爷爷,这不算事。”祖父说:“这件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很长时间。突然有那么一天,我释怀了。我早就不再为这件事苦恼了。
祖父的这番话出乎我的意料。我的胸口顿时就松了一下。我笑了,问:“爷爷能不能告诉我,是哪一天释怀的?”
祖父说:“你爸爸退休的那一天。都退休了,嗨,任何人都他妈的一样。”
祖父都俏皮了,都出粗口了,看起来真的是释怀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祖父不再谈父亲的事,我反而有些始料不及,眼泪突然涌上我的眼眶。我一直忍受着疼,这疼却自动消炎了、消肿了,很让我舒服的。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如此可怕的对话居然是这样地感人至深。我只能说,我还是太年轻、太狭隘了。小人之心不可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恩怨,一代人有一代人处理恩怨的方式。时光真是一个好东西啊,它会带走一些,也能留下一些。时光到最后一定是中秋的月光,再捉摸不定,再阴晴圆缺,老天爷总是会安排好的,中秋一到,必定是万里无云,月亮升起来了,满眼清辉,乾坤朗朗。
我说:“爷爷,你知道我为什么这样爱你?”祖父像孩子一样笑了,说:“隔代疼嘛。我爱你,你就爱我。你爸爸吃过醋呢。”
我摇摇头,说:“不是。爷爷伟大。君子坦荡荡。爷爷就是君子。你走了,我会想念你,但是,爷爷不让做儿孙的痛苦,爷爷不让做儿孙的纠结,爷爷万岁。”
祖父真的高兴了。祖父说:“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拍爷爷马屁的人多得很呢。——还是我孙子的这个马屁让爷爷舒坦。”
我拍拍祖父干瘪的腮帮子,说:“孙子的马屁高级吧?”
祖父说:“高级。你哪方面都比你爸爸强。”我从被窝里抽出手,说:“爷爷,孙子明天接着拍。——你看,天都亮了,孙子还要上班呢。”
祖父的手是无力的,但是,祖父无力的指头再一次抓住我的手了。因为发力,都颤抖了。他不再微笑。他的脸上有了苦楚的神色。
“疼么?”我说。
祖父摇了摇头。祖父补充说:“不是。”
祖父有话要说,是欲言又止的样子,是羞于启齿的样子。
“是不是欠了谁的钱?”我说,“有我呢。”祖父闭上了眼睛,摇头。他的眉头拧起来了,眉毛很长,眉头与眉头之间全是多余的皮。事态突然就严重起来了。虽然很困,但是,我还是集中起注意力,仔细地设想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我只能往坏处想,祖父是不是做了什么特别亏心的事了?我试探着说:“是不是欠了谁的人情?”
祖父依然是摇头。我的话没能说到祖父的心坎上,祖父很失望,越发凄凉了。
我必须把话挑明了。我说:“爷爷,你知道的,你不能让我猜。我到哪里猜呢。你也不亏欠谁,你还有什么说不出口的呢?”
祖父睁开眼睛,望着我。祖父似乎是鼓足了勇气:“——你说,”祖父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
嗨,——嗨!这算什么事呢。这不是事。多少个花圈都不是事。
我说:“你想要多少个花圈?”
祖父没有给我答复。他老人家再一次把眼睛闭上了。因为太瘦了,他闭上眼睛之后有了遗容的迹象。但是,爷爷的呼吸是急促的。他有心思,他忧心忡忡。
祖父十分凄凉地憋了半天,他轻声地却又是清晰地说:
“当年荣校长是182个。我数过两遍。”我想让说话的语气变得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
“不能做假。”祖父依旧闭着他的眼睛,神情诡异,语气是中学教师所特有的,刻板,严厉,“死是一件严肃的事。不能做假。”
祖父终于耗尽了他的体力,他的手放在我的手背上,但已经无力握住我的手了。
——荣校长的音容笑貌我记不住了,我见过他么?我没有把握。想必还是见过的。那时候祖父喜欢把我带到他的学校里去。我对“荣爷爷”的葬礼至今还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整个县中都白花花的,洋溢着盛大和隆重的气氛。那是1982年的春天,57岁的荣校长在给补习班的同学上历史课,就在下课铃响的时候,历史终结了,他倒了下去。那可是80年代初期的小县城哪,绝大部分葬礼只有十来个花圈,182,说“铺天盖地”一点都不过分。就是在那一刻,我对死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它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又体面又庄严。那一天的祖父穿着他的第一身西服,领着我,在县中的花圈之间不停地徘徊,回过头来看,祖父其实在数,一直在数。然后,校对。在确定无误之后,祖父把“182”这个天文数字记在了他的脑海里,同时,接过了荣校长遗留下来的职务。“182”这组莫明其妙的数字就此成了祖父的梦,成了祖父关于死亡的理想和标尺,岁岁年年都在萦绕。“知道了。”我对我的祖父说,“你放心。”事实上,当我说“知道了”、“你放心”的时候,我一定是困乏了。我是敷衍的。我“知道”什么了?我做什么才能让他老人家“放心”呢?在许多时候,生命的确是一个特别诡异的东西,让人很无奈。我的祖父哪怕再清醒一天也好哇,我们还可以再商量商量。就在我说“知道了”、“你放心”的第二天中午,祖父说不行就不行了。他进入了弥留。他在弥留之前似乎经历了一场大醉,他说了一大堆的人名,人名的后面还附上了长长的单位和职务。祖父躺在那里自言自语,仿佛主持一场盛大的却又是虚拟的会议。他在介绍与会代表。祖父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念完那个长长的名单,他的历史也终结了。
我没有在现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父亲告诉我的。父亲说:“还开会呢。”父亲是笑着说这句话的。事实上,父亲,这个县教育局的退休会计并没有笑,但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我看见了,父亲在笑。俗话说,“皮笑肉不笑”,父亲的皮并没有笑,他的肉却笑了。父子之间就是这一点不好,我们的眼睛里从来都没有皮,直接就是肉,甚至骨头。
我不想看见父亲这样,我害怕父亲这样的表情。他有他的历史,都是我没有经历过的。我不能说什么。祖父就躺在我们的身边,一边一只耳朵。我不能说什么。我走上去,拥抱了我的父亲。我没有想到我会拥抱我的父亲,这是我们父子俩的第一次拥抱,彼此都不太适应。父亲挣扎了几下,却没能逃脱我的怀抱。他也老了。下一代总是在上一代的怀抱里风一样长大,而上一代却要在下一代的怀抱里风一样老去。可拥抱真他妈的是个好东西,一拥抱目光就避开了。就在对方的怀里,却谁也看不见谁。很好。一点风都没有。
我的耳朵却出问题了,我的两只耳朵成了两座空洞的礼堂,一边一个。礼堂里空无一人,因为空荡,到处都是祖父的回声。
我放下我的父亲,回头望着我的祖父,——他的弥留又瘦又小,是黑色的,像一个麦克,一把就能抓起来。我不敢弄出任何动静,我不想听麦克的回音。
严峻的问题就此摆在了我的面前,——祖父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关于花圈,他是渴望超过182个呢还是等于182个?还是有几个算几个?最为关键的是,——我到底能不能“做假”?
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祖父赋闲多年了,以祖父实际的影响力,如果亲友团不出面、不“组织”,简言之,不“做假”,他无论如何也凑不齐182个花圈。他又不是在岗位上轰轰烈烈地倒下去的。再说了,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再再说了,这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呢。
死亡不再是问题,标志着死亡的纸质花朵却成了一个问题。
祖父还活着,他在呼吸。可到底有多少个花圈才能让我的祖父高兴呢?我必须问问我的父亲。父亲在阳台上。我来到阳台,意外地发现父亲把阳台拾掇过了,是一个小书房的样子,干净,整洁,短而高的书橱里全是大而厚的“会计学”、“统计学”、“运筹学”和“市场营销”。因为阳光充足,小书房里洋溢着庄严而又励志的气场。父亲端坐在阳光底下,是刻苦攻读的模样。听到动静,父亲的身体伴随着转椅转了过来,取下老花镜,捏住了他的眼窝,他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告诉我:“高等数学很重要。”我给了父亲一根香烟,他送过来一只巴掌,谢绝了。我点上烟,借着吐烟的工夫,附带拉开了推拉窗。我说是的,不过高等数学很费脑子。父亲同意我的观点,他在转椅里头做了一个扩胸的动作,说,身体必须跟上,开春之后就开始长跑。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死在了小年二十六。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我第二次转发了祖父的最后一条微博,同时向这个世界通报了祖父仙逝的消息。从时间上看,祖父的最后一条微博是在我们长谈之前留下的,他睡不着,所以把我叫过来了。祖父在微博里极为洒脱:“也许是最后一条了。心绪太平。桃李满天下。来吧,无恨、无悔、无怨、无憾。”下面有12条留言,有11条是夸他的。也有一条态度不明,这个态度不明的人是“无知少女”,她用不咸不淡的口吻告诉我的祖父:好好过年吧。
祖父总共有1139个粉。
就在我转发祖父的微博的时候,我的心颤了一下。祖父并不是我知道的那样淡定。
祖父选择的时机很不对,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时间太局促了。在这样的时刻,愿意前来参加葬礼的人算是给了天大的脸面。老实说,我不关心葬礼的人数,我唯一关心的是花圈的数量。但花圈的数量让我揪心,不用数的,别说“铺天盖地”了,几乎构不成一个体面的葬礼。前些日子我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做假”。“做假”是容易的,简单地说,像传销那样,动用我的“亲友团”再发动他们的“亲友团”。现在看来我的担忧荒谬了,无论我怎样组织,那也是无济于事的。我突然就觉得我祖父白疼了我一场,这让我揪心。我“知道”个屁!我“放心”个屁!全他妈的吹牛。
女儿问我:“爸,怎么搞的,怎么就这么几个花圈?”
我取出钱包,来到了殡仪馆的花圈出租处,要来纸,要来笔,要来墨。我努力回忆祖父酩酊大醉的那些夜晚,那些人名我不可能记得住,那些单位和职务我同样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
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罗绍林遥寄哀思
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茅开民遥寄哀思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储 阳遥寄哀思
清华大学KGR课题首席教授 石见锋遥寄哀思
北京大学再教育学院副院长 马永昌遥寄哀思
北京北部非洲问题课题组组长朱亮遥寄哀思
新疆煤炭开发院地质调研院院长王荣辉遥寄哀思
南沙科考站负责人柳仲苌 遥寄哀思
广州外贸外语大学葡语系教授施放遥寄哀思
甘肃省发改委金融处处长 高群兴遥寄哀思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办公室主任于芬遥寄哀思
山西林业大学副校长赵勉勤 遥寄哀思
江西井冈山精神办公室主任 李浩遥寄哀思
重庆城管突击队副大队长 王有山遥寄哀思
南京消防器业股份董事长 安如秋遥寄哀思
中凯实业总经理白加雄 遥寄哀思
……
我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并不悲伤。事后我并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的数据,数字永远是有害的。作为祖父的孙子和祖父的遗嘱执行人,我尽力了就好。我再也没有去看那些花圈,我不知道如何面对那一大堆陌生的姓名、陌生的单位和陌生的职务。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
父亲没有给祖父送花圈,却亲笔为祖父书写了一幅挽联。我知道父亲会写什么,是现成的句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父亲一直站在祖父的遗体旁边,却没有瞻仰祖父的遗容,一秒钟都没有。他紧抿着双唇,头有些昂,目光在扫视他手书的挽联,最终落在了下联上。他的眼眶里没有泪,但是,毕竟上了岁数,有了水光,很亮,像洞穿。
(选自《钟山》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