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4-05-26王晓丽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设疑创新思维能力拓展

王晓丽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是教育大纲的要求,又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为此,笔者紧紧围绕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设疑;自主;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52-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研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巧设疑难,激发思维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和提升自己的智慧。”(选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理解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我考虑到农村小学生对网络知识了解较少,在学习时一定会提出:电脑网络到底是什么呢?网络有什么用处?真的有这么神奇等问题。我就演示、讲解、质疑,这不仅加深了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提倡自主,促进创新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文章内容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艺术与思想的结晶。

在教学《颐和园》一文时,我一出示颐和园的几幅优美风景画,学生们立刻就被画面所吸引,我顺势利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文章中选出相对应的段落去朗读,从中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颐和园迷人的景色。学生们劲头十足,情绪饱满,热情高涨。本文要求学生可选择喜欢段落背诵,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我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朗诵比赛、我是小导游等多种形式教学,让学生在品味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和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中,熟悉和理解文章内容,以此提高他们的背诵效果。

三、解放学生,发挥潜能

解放学生的口,就是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让他们的想象力自由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他们说的训练,让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要精讲,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解放学生的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勤于动手。语文中的动手,不仅要求学生会写字,还要把字写正确、写美观,通过动手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古诗《江南春》时,学生在理解诗意感受到诗句美的同时,我让学生画出诗人笔下的美景,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对古诗美的形象感受。

解放学生的脑,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体会克服困难后的愉悦,感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大胆思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

四、创设佳境,发展创新

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的知识和真切的体验。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文时,我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角色去朗读课文,使他们在朗读中深刻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忍让,以此让他们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教《长城》这课时,我就和学生一起找了几幅雄伟壮观的长城风光图,先让学生通过视觉欣赏长城的高大坚固: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全长13000多里,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而后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文讲解,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景中,领悟文章的主旨,从而使他们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

五、内外延伸,拓展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课本以外的生活培养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源头活水。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为学生的认知、语言、思维、情感等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组织学生出去踏青。春天,带着学生到田野里、小河边去寻找春天的气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东西、素材,有了深刻的亲身感悟,他们领悟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才有更多的话可说、更多的素材可写。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胆量,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为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基础。总而言之,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运用,使教育真正成为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片沃土、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一块天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疑创新思维能力拓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