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及对策

2014-05-26张婧琳

文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名著初中生阅读

张婧琳

内容摘要: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是成长的关键阶段。名著是经过时间筛选的精品。阅读名著是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墨香”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立足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同水平的地区,以“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调研——以甘肃、吉林、福建、贵州四个省份部分地区为例”为课题,对西部内陆的甘肃、贵州两省4所乡镇初中学校和东部沿海的吉林、福建两省4所城市初中学校,向初中生发放调查问卷725份,回收674份,采访家长、一线语文教师、校领导等相关群体,暑期支教,和走访当地图书馆、书店的形式进行调研。基于SPSS17.0和EXCEL软件数据分析,综述现状,对其反思,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 名著 阅读

一.现状

1.初中生

初中生阅读时间占课外时间50﹪以上,福建、吉林两省比贵州、甘肃两省高16.105﹪,福建、吉林两省课外阅读时间用于阅读名著的时间比贵州、甘肃两省的高9.005﹪。而且初中生阅读名著数量为6部以上,东部两省比西部两省高30.73﹪。

甘肃、贵州两省初中生未读名著因为缺少时间占35.5﹪,受经济条件限制造成的资源匮乏占25.5﹪。吉林、福建两省初中生未读名著主要因为不感兴趣。四个省初中生阅读名著的主要原因名著本身的价值意义占38.25﹪,其次是感兴趣的占27.5﹪,而福建、吉林两省为了应试要求阅读名著的比甘肃、贵州两省的高7.5﹪。

四个省份初中生用通读方式阅读名著的占69.375﹪,东部两省用精读方式阅读名著的人数比西部两省的多3.333﹪。虽然四个省份初中生喜欢以影视剧形式接触名著比重最大占33.75﹪,其次是阅读名著的占28﹪,但是福建吉林两省愿以阅读原著方式了解名著的人数比贵州甘肃的多30﹪。

2.家长

东部两省采访的所有家中藏书较多,平均每个家庭名著占其中三分之一的比例,并且父母平日督促孩子阅读名著,他们认为阅读名著对提高语文成绩,特别是阅读写作能力,有一定帮助,并且可以提高孩子的学识。虽然家长都表示很愿意为孩子购买名著,但是部分父母并未自己完整读过。大部分家长认为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还是不太乐观的,孩子兴趣不在于此。

西部两省家中藏书很少,家长对孩子阅读名著基本不作要求,一致认为只要提高学习成绩就行,督促孩子参加假期课外辅导班,只有少数像甘肃和政第一中学学生卜润的爷爷一样,因受教育而自身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根据孩子年龄和爱好向孩子推荐并督促他们阅读名著。

3.学校

吉林、福建两省许多学校图书馆馆藏名著,并且提供电子书数据库。部分学校不仅根据课标对名著进行必修教学,而且设置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讲座等相关活动,例如福州第十一中学。

相比之下,甘肃、贵州两省很少学校能够配置图书馆,即便是有,馆内名著寥寥无几,例如甘肃会宁八里初级中学,平时很少开放。受时间因素影响,多数学校并未专门设置名著导读课程。

二.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名著出现的生僻字词和诗词等文言文语句以及人物关系、情节复杂是初中生阅读过程中的主要难题,而且时代久远和文化差异使得绝大多数初中生认为名著晦涩深奥、枯燥无趣。除此之外,对名著不感兴趣的初中生占有一定比重。以上是造成初中生不读名著和读不下去的内因。外因主要集中在东部两省由于课业繁重和西部两省家务农活而造成缺少时间。

访谈发现,东部两省虽然许多学校老师十分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工作,但限于学生没有自身的阅读体会而不易形成师生互动、课时、中考功利化等等因素,教学困难,而且教学模式单一,过于死板。西部两省一线初中语文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不高,并不重视名著导读教学工作,对学生阅读名著基本不作要求。甘肃会宁八里初级中学杨老师反映,学生没有阅读体验,他们本身没有读过,也不了解;没有阅读基础,讲了也听不懂,老师也没有积极性。不是老师不愿意讲,而是名著教学困难太大。甘肃会宁八里初级中学教务处兼语文教师表示,我们的学生能看的课外书其实挺有限的,他们都很好学,对知识的渴望我想比城里的学生要强烈多了,但是我们这儿穷。如果把这儿的经济提高一下,我想学生的视野就打开了,他们自己会去阅读这些书的。

家长有无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意识,这是造成东西部差距的原因之一。东部两省家长在工作结束、忙完家务之后,通常阅读社会类杂志报纸和《读者》《意林》之类的文摘期刊,为孩子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部分家长完整阅读名著之后再向孩子推荐并作相应要求。西部两省家庭经济基础较差,没有足够资金为孩子购买名著,没有时间陪伴督促孩子。甘肃和政三合初级中学团委书记兼语文教师表示:这儿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眼界狭小。

教材编排存在名著范围较窄,不能面面俱到的问题。习题、考题过于详细,使学生厌倦名著阅读,产生阅读压力。来自福州屏东中学屏北分校的王宁诚老师认为,“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篇目范围似乎太窄。只有文学名著,其他领域鲜少涉及,譬如科学、历史、法律、经济、哲学等,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名著考核方面,不要考的过于详细,只需领会其中的精神,能从中得到感悟即可。”

由于读图时代的到来,快餐文化的流行,名著受到排斥和挤压。影视剧对原著的误读与改编,部分名著导读书存在细节错误,网络与媒体阅读文本的杂与乱。例如新版电视剧《西游记》白骨精是孙悟空的干姐,帮助孙悟空一起大闹天宫。2013年新版电视剧《武松》中武松和潘金莲青梅竹马。这些都是对原著的肆意篡改和颠覆,贻误后人。东北师范大学侯颖教授表示,现在文学名著变成影视的诠释,《祝福》《子夜》等文学名著都来自于看电影电视了解的画面,而不是艺术语言。

三.对策

1.形成“学校——家庭”阅读链,全民静下心来阅读,走出急功近利、浮躁拜金时代,营造社会良好风气。endprint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侯颖教授:“为了应付中高考,中学生文学的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缺少,只能来自大量的名著阅读。”

学生应该选择通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式阅读原著,在阅读名著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学会使用工具书、上网查阅资料,充分利用百家讲坛和网络公开课等学习资源。除此之外,可以根据个人自身水平,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增加阅读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详细介绍名著写作背景和历史知识,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加强文言文教学,举办读书交流会、抢答竞赛等相关活动,探索多样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增强学生兴趣。

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为孩子树立榜样,与孩子交流感悟。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阅读与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息息相关。

2.改进课标、考试、推广形式等等。

课程标准与时俱进,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减。来自福州第十一中学的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杨少艳老师认为,“可以淘汰一些学生兴趣不大的名著,增加一些现当代作家创作的精品。”除了考试涉及到的篇目,福州屏东中学屏北分校王宁诚老师向学生推荐一些当代的优秀作品阅读,例如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等。福州第十一中学原晶晶老师推荐学生阅读毕淑敏、周国平、曹文轩的作品。

练习、考试避免出现偏僻的知识点或太过琐碎的小情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善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

相关政府教育部门邀请著名学者专家为市民免费举办名著相关讲座,大力宣传和推进文化建设。

在书本出版方面,中国古典名著,需要加入详细注释和生僻字词的注音。对于外国名著,选择优秀译本,淘汰劣质盗版书籍。杜绝对名著的随意撰改,加强对网络、出版社、电视媒体的管理,推广名著免费阅读和下载等等多种接触渠道。

3.发挥中考作用,利用名著在考试内容所占比重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引起家长与老师共同对阅读名著的重视。

在名著阅读时间和数量上与家长老师学校的重视程度上,东部两省现状明显好于西部两省。调查发现,福建、吉林两省中考名著分值所占比例高于甘肃、贵州两省,特别是近三年福建中考名著考核所占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可见中考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作用很大。福州第十一中学陈学斌副校长表示,在名著阅读方面,福建学生位于全国前列,考试内容的要求成功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作为福建学子,对此深有体会,进入大学,特别是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文化名著经典的阅读数量和质量上,明显优于其他省份。例如《论语》《繁星·春水》《鲁滨孙漂流记》《巴黎圣母院》等等中外名篇,在考试的要求下,通读和精读分别至少一遍以上。

4.自力更生、平衡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地区,教室设立“图书角”,拥有好书的孩子或老师将书奉献出来,与大家共享;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学习、进修;学校每月开展“读书漂流”活动,举办讲座;政府加大对当地图书馆的建设;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地区可以提供支持帮助,国家出台政策和优惠条件,平衡东西部教师资源,加大对西部的经济扶持和教育投入。

改善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帮助,亲近文字,达到名著阅读的真正目的和效果,齐心协力共创书墨飘香,徜徉经典的风尚。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名著初中生阅读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