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张爱玲《十八春》的参差对照笔法

2014-05-26李振锋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审美观

摘 要:《十八春》的艺术价值发掘仍处于浅层表面,缺乏深入文本进行多角度地审视和考察。张爱玲曾多次提到“参差的对照”的创作方法,笔者认为“参差对照”笔法可以看做是张氏的创作原则和独特笔法,渗透在其所有作品之中,而用其作为一种视角,分析《十八春》的艺术特点,较能更深入地展现张氏小说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参差对照;创作原则;审美观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部长篇小说,最早于1950年3月到1951年2月在《亦报》连载,1968年张爱玲修改后半部,改名《半生缘》在台湾《皇冠》杂志连载。但至今评论界对此篇小说研究不多。对张爱玲的小说成就,现在评论界还是局限于其短篇小说,虽有一些论者试从女性视角、悲剧视角以及改写角度分析过《十八春》的艺术魅力,但笔者认为《十八春》的艺术价值发掘仍处于浅层表面,缺乏深入文本进行多角度地审视和考察。张爱玲曾多次提到“参差的对照”的创作方法,李欧梵就曾把“参差的对照”笔法与其“苍凉”的人生态度联系起来,更有论者将其看做是张氏的“美学观”,笔者认为“参差对照”笔法可以看做是张氏的创作原则和独特笔法,渗透在其所有作品之中,而用其作为一种视角,分析《十八春》的艺术特点,较能更深入地展现张氏小说的独特魅力。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讲到她的创作题材偏好:“我写作的题材便是这么一个时代,我认为用参差对照的手法是比较适宜的。我用这手法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她没有打算创作时代纪念碑式的作品,所以在战乱年代不去描写战争和革命,虽然那是时代的主题。这就是说,其“参差对照”笔法,首先是与当时占与主流地位的左翼文学创作题材形成层次对照,张氏更关注常态生活,关注最能体现生活底色的“男女间的小事情”,从中发掘人性“朴素”和“放恣”的形态。

《十八春》就是一部描写都市男女爱情婚姻的故事。文本讲述了三對男女的爱情和婚姻,都令人遗憾甚至哀伤。顾曼璐因为父亲早逝为担起家庭重任,舍弃了与张慕瑾的两小无猜的爱情,做了舞女,后遇人不淑嫁给祝鸿才结果是英年早逝。顾曼桢和沈世钧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主干,也最让人唏嘘。本来相亲相爱的一对恋人,却被命运捉弄,狠毒的姐姐和无耻的姐夫,断送了顾曼桢一生幸福,先是被姐夫强奸,被关押、生子,后在失去世钧绝望之下,加上因为儿子,又嫁给祝鸿才,最后又离婚,一生陷于痛苦挣扎之中。沈世均与石翠芝是一对明明知道没有爱却硬是凑合成夫妻,世钧想着曼桢,翠芝想着许叔惠,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夫妻。许叔惠和石翠芝被家庭身世所囿,都没有勇气面对爱情,只好将那份爱的火种熄灭。故事讲述了平常人的平常感情,故事横跨抗日战争和三年国内战争,很难从中看到时代的风云,与矛盾等左翼作家善于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相比,张氏描绘的是另一面世界。从题材角度来讲,不能说那个更重要,只能说矛盾的小说让我们扑捉到更多的历史信息,但也容易在宏观把握中消解掉文学对人性的考量。而张爱玲的小说至今读来没有隔膜,与她笔触人性根底,善于描写“常态化”下的生活中的人的视点密切有关。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总是这样生活却又有超越生活的精致与流离。她也不像琼瑶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却有超越轰轰烈烈之上的心里的感触。世钧与曼桢的相遇是如此的平凡,相爱亦是如此的顺其自然,如果张爱玲换一种方式,比如生死相遇,或是两人同有着不凡的显赫地位或者各自怀抱着深仇血恨,那么这段感情带给读者的感觉或许就不会这样感叹,她的安排,使这段故事与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如此的谐和与唯美。

张爱玲在讲到她的“参差对照”时,还含有对小说创作宗旨的表达。他在《谈写作》里从读者角度讲到《红楼梦》的那种温婉、伤感的小市民道德的爱情故事,常会被家传户诵。而她自己的写作在“为自己制造烦忧”“我所写的悲哀往往是属于“如匪浣衣”的一种”。而对左翼文学的诊脉不开方,“逼急了,开个方子,不外乎阶级斗争的大屠杀”和热衷于谈意识形态的创作思路,有不同的看法。张爱玲作为生活于上脑弄堂里的女作家,其生命体验无疑为其创作奠定了基调。她在《童言无忌》里从日常生活里体验到,因为自己职业女性的“苍凉”,喜欢“葱绿配桃红”的“参差对照”,还会时常梦见小时候吃云片糕,除了涩还有一种难堪的怅惘。这种生命体验带到创作中,就体现出“苍凉”的生命观照。《十八春》里没有喜悦,有的只是唏嘘和叹息。人生有千百般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剩下一种滋味,就是无奈。无奈本身包含着不甘心的成分,可是,岁月过去,当我们坦然于无奈,对无能为力的事情学会放手,在岁月的长河之外微笑观望人生,无奈便成了一种境界。有人说这是一出悲剧,倒不如说是一段哀曲。悲剧往往是超出了生活常规之外的人事,或者是要超越时代追求而造成价值的毁灭,所以《十八春》的市民爱情故事似乎没有悲剧的分量,只能说是庸常人生的“一个苍凉的手势”。在苍凉的审视下,顾曼桢的爱情同样动人心魄,试看尤其小说里引用的顾曼桢写给沈世钧的那封信:

“随便看见什么,或是听见别人说一句什么话,完全不相干的,我脑子里会马上转几个弯,立刻就想到你。……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没有了王侯将相的贵族传统的现代公民社会,每一个体生命都同等珍贵,张爱玲自己作为一个现代女性的思想意识里,一样会认为同属的市民阶级里的男人和女人,他们的悲欢让她感同身受。

如果说以上的参差对照笔法属于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无形对照的话,在文本之内,同样有人物的对照笔法。这取决于她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张爱玲不用斩钉截铁的写法,小说中的人物好人不全好,坏人不全坏,追求参差间见真性情的审美意趣。《十八春》里的祝鸿才算是个坏人了,但也不算十恶不赦之徒。他做投机买卖,好色,甚至干出强奸小姨子的丑恶勾当。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环境中,似乎这类人不在少数,姐姐死了再娶妹妹的事情常有,有钱商人有姨太太的也正常,沈世钧的父亲、舅舅就是同类。文本里的祝鸿才让人痛恨,也很可怜。顾曼桢、沈世均、张慕瑾、石翠芝等人,都是好人,但也不是没有缺点。沈世钧甚至不能算个好男人、好丈夫。他与顾曼桢恋爱时,时常流露小心眼,与曼桢造成小误会,如曼桢对张慕瑾热情一点,就会引起他吃醋。等到其父亲说曼桢面熟后,他又优柔寡断,不敢告诉家人曼桢是她女朋友,他甚至流露出对曼桢不敢负责任的苗头。很多读者不喜欢世钧的个性,缺少男性应有的刚强与果断,爽朗及勇猛,没有把曼桢紧紧的握紧,两人的分手多少也有他的罪过。在沈世均身上表现出张爱玲笔下系列人物的典型特征:对现实不反抗、不斗争,甚至软弱无力的人生态度。他们与自己的命运妥协,“以苍凉的感受来对抗虚无”,以求得人生的安稳。《十八春》在小说结尾处,沈世均面临社会形势的变化,似乎有了要改变现状的决心,但这也许是张氏在特殊政治形势下的曲笔吧。

文本叙事方面,张爱玲善于将传统与现代杂糅,形成参差对照的艺术效果。《十八春》整体来看是以稳定的传统的结构方式,有完整性的故事情节,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或主观的剖析,让我们看到了明清古典小说的影子。张爱玲受教于《红楼梦》,毋庸质疑,要说她小说的源头,则更多的来自如〈海上花〉〈金瓶梅〉〈歇浦潮〉等等描写市井情欲的古典小说。同时在结构层面上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呈现了浓烈的现代特征。《十八春》的故事结尾是在中国东北,张慕瑾知道了顾曼桢的情况,就迫不及待地去找她。修改后的《半生缘》的结尾去掉了去东北的情节,故事戛然结束于顾沈的再次重逢。他们的结尾其实都是不确定的,但要说前者比后者色调比较明朗一些,后者更能体现张氏的现代性叙事思维。但在这其中,《十八春》不断在顾曼桢和沈世钧之间转换叙事角度,通过视角的转换,拉开叙事者与故事、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达到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从叙事的角度看,张氏小说善于将心理叙述和动作叙事相结合,来推动情节发展,也形成了一种参差对照。例如小说第一章里,沈世钧、顾曼桢和许叔惠三人到郊外拍照,结果曼桢无意丢了一只红绒线手套,世钧下班后打著手电,冒着小雨,跑到郊外找回那只手套,但在怎么给曼桢时,却犯了难,作者一面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世钧左右为难,心里在意曼桢,又不愿那么肤浅地表达出来。在外部动作上,什么话都不说,只是把手套放到桌上。而曼桢看到那只手套,心里很惊讶,但怕叔惠看到就急忙塞进口袋了,脸上却红起来。这个场面的描写是典型的张氏笔法,传统的线性叙事与现代的非线性叙事参差对照、水乳交融,使整个小说的叙事既严谨有序又跌宕跳跃,既完整统一又丰富多维,心理与动作相融合,人物形神兼备,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和作品意蕴的挖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较于现在作者简单粗糙的用笔,不知高明了多少。

由《十八春》改写成《半生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照。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张爱玲对人物命运有着不同的思考,1950年连载《十八春》时,大陆正在发生政权交替,张氏有意迎合新政权,加上一笔主人公都到东北开辟新生活的亮色。等到1968年张氏正漂流在美国,因为夏志清先生的抬爱,受到台湾青年的追捧,开始在台湾《皇冠》杂志连载《半生缘》,此时心境和情况不比1950年代,文本修改有政治考量,更多是心境更为成熟吧。当我们今天阅读张氏留下的文字时,让我们感受到与那个时代的参差有别的另一种存在,好让我们明白,世界不是单一的,只有在参差对照中才显示生活的丰富和多彩。

注释:

①李枫张爱玲《十八春》中女性意识的新指向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②班苗雨浅谈张爱玲小说《十八春》的“美学价值才智2008年08期

③王薇薇小改动中的大智慧——《十八春》改写为《半生缘》的合理性语文学刊2010年04期

④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33页。

⑤任雅玲王志海参差对照的美学观——浅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特点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⑥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207页.

⑦张爱玲.谈写作.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97页.

⑧张爱玲.童言无忌.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103页.

⑨张爱玲.《十八春》.张爱玲文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350页.

⑩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207页.

参考资料:

[1]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2]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任雅玲王志海参差对照的美学观——浅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特点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作者简介:李振锋,硕士,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审美观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解读“黑色”二元对立的审美观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浅谈日本传统建筑中的日式美学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钢琴演奏之音乐的美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美术鉴赏力和提升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