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古诗文诵读的作用及其指导
2014-05-26包明顺
包明顺
古人对诵读的作用有不少精辟的分析,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中国传统的私塾教学中,读被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世纪末本世纪前半期成长起来的大批国学大师、学贯中西的学者,如鲁迅、郭沫若等,都经历过私塾诵读阶段,正是这个阶段打下了他们深厚的语文基础。
不管是从那个方面看,诵读都应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可遗憾的是,随着语文学习的日益功利化,即唯考试为中心,诵读逐渐从它本来应该占据的中心舞台上退了出来。近些年,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相继出现,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但仔细思考,这样或那样的模式大都围绕一个“讲”字。很少有人真正重视诵读,真正把诵读当作教学目标加以实施,真正放开时间让学生去感知、去品味的还是有限。多数老师仍把课堂时间用于分析词句结构、主题线索、写作特点之上。
一、提高诵读认识
吟诵、熟读、背诵是传统语文教育基本的读书方法。古人写文章、作诗注重音律,文言文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而诗词曲赋语言的精美更不待言。唯有大声吟诵、熟读至背,才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领略古今相通的永恒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古诗文的音韵特色,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形成语感。真所谓“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学生明确了诵读的重要性,就会充满热情的投入其中,品尝大量诵读带来的甜美滋味。
在高中,古诗文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而且要求背诵的量也是非常多的,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读”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才能坚持以读为主并强化“读”的指导与训练。
二、要加强范读
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加强范读,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练好诵读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掌握朗读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出高水平的示范,才能给学生一个高格调的艺术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從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
三、要加强诵读的指导和督促
由于相当长的时间以来,大家都不够重视诵读,致使诵读能力成为学生的弱项,诵读的知识对于学生也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极有必要加强对诵读的指导。对诵读的指导应从督促学生讲普通话开始,这是训练诵读语感的最有效途径。接下去,要结合诵读实践,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知识,使其有“迹”可循,不至于漫无目的,无所适从。在课前要布置诵读预习作业,课堂上要检查,检查后要有中肯的评价、具体的指导,应适当地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后还要布置诵读作业,不仅读课文,还得读课外的美文,鼓励学生对文质兼美的文章熟读成诵。
四、要加大诵读的训练量
一堂课,应保证主要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而不是进行琐碎的分析,课堂上读书的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稳定,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整堂课总是那么一两种读法,必然会败坏学生的胃口。什么样的课文内容,什么样的阅读要求,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读最为合适,老师都要安排得恰到好处。并让学生逐步学会合理选择各种读法。如放声朗读一般适用于课前预习、初读感知和导读理解之后的欣赏性阅读。轻声读适用于思考难度一般的问题,默读不受声音的干扰,注意力集中,适用于思考难度较大、需要进行较为抽象的思维的问题。指名朗读的优势是一人读,大家听,边听边想,思维流畅。齐读一般适用于阅读诗歌、较短的课文和长课文中的某些重点部分;优美的片段,精妙的描写和气势宏大、语言激昂的文章也适合于齐读;齐读还能鼓动学生情绪,唤起阅读兴趣。
五、要重点训练有感情地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仅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更是体悟情感、深化理解的需要。然而,“有感情地读”,并不是老师在课堂上作一些抽象的要求和强调所能奏效的。必须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和特定情境,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或舒缓或急促,或高昂或低沉,或喜悦或悲伤,或激动或惊讶……老师要经常选用一些典型句段具体教学生如何把握重音、停顿、语速等等,如何准确得体地表情达意。要通过多示范、多指点、多试读、多评价来训练学生真正读到位。
除了训练有感情地读、边读边想之外,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的读书习惯,如唱读、语速过缓、平淡乏味等等。这样,一旦学生领悟到诵读的妙处,便会沉醉其中,欲罢而不能了。读得多、读得好了,语感便具备了,语言材料也充实了,再辅以语言知识的点拨,何愁语文学不好呢?
正由于充分认识到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动手、动眼、动脑,而且必须动口,大声朗读,加强训练让农村学生克服由于口语表达较差而引起的羞于开口的状况,让全体学生无一遗漏地真正“动”起来,形成诵读的氛围,激发他们开口朗读的欲望。实施范读、熟读、解读、诵读等课堂教学步骤与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机制交互结合的方法,形成一个立体诵读教学体系,真正使课堂变成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阵地,变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诵读古诗文的情趣和快乐。在教学实践中,我也确实体会到了诵读在课堂中的巨大作用。
学生“读”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必然受益终身。别让琅琅书声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让琅琅书声常驻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