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2014-05-26程震张千里
程震 张千里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生产的支柱性产业,突发性事故每年造成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巨大。企业作为事故发生的直接相应者,其应急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文章阐述了建筑行业大型施工企业建设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从应急管理机构、运行机制与制定保障与制度系统三方面来讲述如何构建应急管理体系。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一、引言
目前建筑行业从业人数是我国各行业之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发展是否正常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能否可持续,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建筑行业必须保证发展良性。而住建部指出,“十一五”期间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良,“十二五”规划强调优化产业升级。国内建筑行业的大型施工企业正在努力地进行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呈现多元化生产经营,但是其主营业务仍是工程施工与建设。建筑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人员流动性大、施工环境与过程多变等特点,与烟花爆竹、煤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统称为五大高危性行业。
安全事故多发是建筑行业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安全事故通常是在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在建设工程项目时突然发生,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使得该工程项目无法继续进行建设,最严重的能够危机到社会公共安全,产生巨大危害。简言之,安全事故是一种紧急事件。追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除了自然因素外,则与参与承建项目的建设、监理、设计等诸多单位有关。规模越大的施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因其承建的工程项目更多而更高,且大型施工企业的高架、地下等方面的工程更多,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的频率更高,其一线工人危险作业的时间更长,如果安全事故突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要更为严重,且产生的社会影响会更大。而要想降低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则必须在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构建应急管理体系并完善。
建筑行业施工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企业层面在整合全部资源、运用科学手段与方法、有效的处理、控制与预防突发或者即将发生的安全事故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职能与其载体的系统,就是一个具备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职能与机构的组合。很多实际案例与诸多研究报告证明,突发安全事故时如果进行了及时、有效、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则安全事故的总损失可以减少94%。因此,构建一个持续有效、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低安全事故损失、减少安全事故不良影响具备重大的意义。建筑行业大型施工企业要想获得长久可持续的发展,必然也必须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并完善。
二、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构建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涉及到的人员、项目较多,组织机构庞大复杂,因而可以从成立应急管理的机构、运行机制、制定保障与相应的制度系统三方面来构建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
1.成立应急管理机构。应急管理的机构是指专门针对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而成立的一个组织。这个机构主要负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年度计划与方案制定、修改与实施,应急演练活动、应急管理相关培训、应急救援的策划与组织,应急管理考核与完善。当安全事故突发时,该机构应该立即实施应急方案,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协调整个救援过程,负责事故的通报与宣传工作,并在应急救援后总结问题与完善应急预防,组织恢复生产活动。
目前建筑行业的大型施工企业管理架构采用的是“总公司-项目”或者“总公司-二级公司-项目”的管理架构,那么大型建筑企业在成立其应急管理机构时应该包含总公司层面的应急管理办公室与项目或者二级公司层面的应急管理小组,这样才能与企业的整体管理架构匹配。
在企业总部层面上设置一级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由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综合管理、二级应急管理小组六个部门构成。企业总部应急管理办公室除综合管理设立专职人员外,其他各部门从企业各个部门抽调一名与安全相关的人员组成,平时备战,战时启用。总部应急管理办公室统一负责协调事故应急,结合施工企业主营业务的特点来考虑应急管理机构的构建,及时更新信息报告,使得工作能够进行的有序,比如承建港口项目多的施工企业应该在总部层面的应急管理办公室自然灾害方面要设立有关防洪防汛的专家顾问组。二级单位或者工程项目层面上设置二级应急管理小组,二级应急管理小组由二级单位或者项目部管理人员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现场维护、医疗救助、物资保障等。二级应急管理小组其实对于总部应急管理办公室而言,是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对其做出反应的最直接的组织机构,是临时性的,那么该小组应该根据该二级单位或者项目经常会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要求来设立业务单元,比如在工地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施工人员的生命抢救,那么这类二级应急管理小组应该设立现场救援医疗队伍、营救伤员队伍、供应后勤保障队伍等。
2.建设应急管理制度体系等保障系统。制度是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的基础,而建设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为各项应急管理活动的展开提供依据,是保障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正常运营的基础。建筑行业的大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存在预防与处理两个过程,因而在建设其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时,既要制定可行性高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习,形成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又要建立包含紧急状态管理、事故应急指挥与协调、重大事故隐患管理、事故应急报告与对外宣传、事故应急管理考核与监督等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常规制度。除了制度体系以外,一个管理体系要想长久有效,必须从人、财、信息系统、物等方面来保障,因而应急管理体系就必须从应急救援工作开展的救援人员、物资、通信、资金等方面来保证应急预案与救援。
3.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运行机制保障体系发挥体系职能作用、正常运营的根本。而建筑行业大型施工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机制是指应急管理机构中各类主体的权责划分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运行基本程序的确定。
(1)应急管理指挥主体运行程序。在前面已经明确了应急管理机构通常由总部应急管理办公室和二级应急管理小组组成。根据这种结构形式,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场外总指挥与突发事故一线的副指挥两个领导主体。场外总指挥是由总部应急管理办公室的专职管理人员和二级应急领导小组的负责人组成。在日常工作中,重点检查监督各个应急管理部门工作是否正常有序的进行,定期组织应急管理办公室自然灾害、社会安全、公共卫生、事故灾害这些职能部门的专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评估,确定应急预案的等级。并在新项目进行前根据新项目施工环境,预想可能发生的事故,并设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对事故应急过程中需要的资源提前准备,与周边合作的应急单位建立应急救援协议和网络。而在事故发生时,场外总指挥的职称是立即开启二级应急管理小组的救援工作,指挥、协调、组织整个救援活动,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来降低事故危害和损失。而第二个领导主体为突发事故一线的副指挥是在突发事故现场直接负责的总指挥,在事故现场为最高负责人,应该对事故现场的状况做出第一反应与判断,与场外总指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保证事故现场人员能够准确执行工作任务,在第一现场及时与当地的医疗、消防、交通等公共社会救援部门进行沟通联系,承担起事故现场的指挥和应急救援后期协助做好工作移交。
(2)应急管理职能部门运行程序。应急管理职能部门则是指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故灾害直接相关的职能部门,这些部门人员都是从公司原本的部门中抽调出来的专业人员来构成的,通常这些职能人员都有两个直接上级。双重管理很容易因为权责界定不清楚而产生管理混乱,职能人员工作效率地下。因而为了避免双重管理状况的发生,日常工作时,职能人员都对属于原部门领导负责,但当同时接受应急管理和原部门工作任务时,优先完成应急管理的工作任务,而在应急时,所有职能人员归应急管理职能部门领导负责,听从领导特别是场外总指挥的安排,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制定科学的专业方案、后勤保障和技术支持。
三、总结
本文针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应自身风险、管理和组织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乐.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0,4
[2]钱泽军,宋建岭.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J].科技信息,2010,7
[3]罗晓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探索[J].工程与建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