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乡土”回荡校园

2014-05-26王飞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淮海戏秀英民族音乐

王飞燕

淮海戏是苏北淮阴地区、连云港市及徐州、盐城地区的部分城乡和皖东北一带流行的戏曲剧种。它的表演艺术有极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民间色彩,具有独特艺术价值,成为当时本地群众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目前,淮海戏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抢救和保护承载着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淮海戏,对研究、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将学习我们乡土音乐文化——淮海戏……”

“老师,学这些有什么用?土不垃圾的。”

……

这是一次课堂上,本人与学生的对话,也是每当我在学期初介绍乡土音乐课题中常有出现的对话。它体现了当前不少学生只对流行音乐感兴趣,而面对我们的民族音乐、乡土音乐却知之甚少,甚至不屑一顾的一种思想意识。

我国的乡土音乐资源十分丰富,是地方文化的一座宝库。采用乡土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通过学生对乡土音乐的了解,对于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淮海戏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认识

本人经过学习和查找资料以及对淮海戏的传承方式、途径和现状的调查研究,联系我国现行的小学音乐教育中对乡土艺术的教学状况,探索如何让淮海戏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音乐课堂上要抛弃音乐“先进落后”论,切忌以西方音乐标准作为所有音乐包括民族音乐的唯一标尺。淮海戏表演形式往往是几个艺人,一把三弦变成了一台戏。演员甚至都不用化妆,演出方式简便。记谱方式采用的是简谱,没有西方音乐调式、和声、曲式等规矩,但它绝对不是“落后”的艺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用先进和落后来衡量,也许在技术上有难易之分,但在价值上没有“先进落后”之分。

2、给予淮海戏以正确的审美定位。我国的本土音乐是世界丰富多彩的音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自身的独特价值。淮海戏绵延几百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中国最大的传统音乐宝藏是在戏曲之中,淮海戏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支奇葩,因此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继承和振兴淮海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摆正对于淮海戏进课堂的各种错误认识,正确认识淮海戏在传统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3、正确引导学生,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对于淮海戏的认识和热爱。由于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音乐,学生每天都要“被迫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种无意识的听,往往都是“听而不闻”,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然而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他们往往认为,外面流行的就是好听的。在教学中我将淮海戏的精髓详细的介绍给他们,把淮海戏与生活中的一些故事结合让学生进行欣赏,课堂音乐教学密切地结合本土音乐教育。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丰富音乐教材形式,我借助于声像媒体让学生了解淮海戏,通过观看、欣赏、聆听,并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不仅在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情境下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而且增强进一步学习淮海戏的兴趣和信心。

二、淮海戏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施方法

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深深体会到淮海戏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艰难,既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前例可以借鉴,还要改变学生在接触乡土音乐时的抵触心理。通过研究,我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教材的编排

本人积极努力地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实践中,注重教学设计,对教材的选择、课程的编排进行认真研究,精心谋划。

1、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

《皮秀英》改编自传统剧目《皮秀英四告》,这原本是个简单的公案故事。而《皮秀英》却在这条线索下有了更为丰满的剧情。本人将把它作为实施的首选教材,也是本人实施的第一节课内容。

在教学上,本人将要做精心的准备。音像资料方面,准备在课堂上播放《皮秀英》一些演出录像,让学生边观看边欣赏,并且从音乐、舞蹈和民俗文化等多方面地向学生阐释《皮秀英》的音乐内涵,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进行感知和了解。接着,本人就《皮秀英》的旋律结构向学生提问,在提问中加以提示,之后再进行详细讲解点评,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最后,本人让学生在《皮秀英》背景音乐中,尝试表演,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取得很好的渗透效果。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能让学生对这些他们认为“土不垃圾”的内容感兴趣呢?对此,我选择了如猪吊腰、鸡刨塘、野鸡溜、驴打滚、狗拜年、鳖爬走、脚尖走、膝盖走、鬼扯转、穿八字、矮步蹬等具有极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民间色彩的表演形式,淮海戏传统剧目《骂鸡》、现代剧目《小板凳》极其生动有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将“创新”纳入音乐课堂之中,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通过让学生动手,以演唱、表演等形式进行创新,通过对身边的事情进行再创作,自己编创对唱歌词,同学们个个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走访民间艺术家、文化工作者,了解和学习淮海戏

带动音乐老师打听身边哪里有会唱淮海戏的人,哪些地方在组织民间文化表演等等。我们利用课余、节假日时间走访一些民间艺术家及文化工作者,收集淮海戏的相关材料。

(三)淮海戏与学校音乐课程整合

为了让淮海戏走进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喜欢淮海戏、会唱淮海戏,同时又能和学校的音乐课程融合在一起,我在教学歌曲时,让学生对各种民歌和淮海戏作对比,学生在探索中渐渐喜爱上淮海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淮海戏的教学,让乡土艺术走进小学音乐课堂与校园,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音乐氛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渗透乡土民族音乐对学生的影响,日积月累,民族音乐就能在学生心中扎根、开花。走进乡土民族音乐,弘扬民族精神,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愿广大音乐工作者共同努力,让乡土民族音乐的美妙旋律萦绕在课堂上,回荡在校园里,流淌在整个社会。

【作者单位:灌云县伊山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淮海戏秀英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茶文化背景下淮海戏唱腔艺术的传承研究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同期听力(六)
误解
把饺子当钻石卖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对淮海戏男唱腔女性化问题的一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