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文学术语篇立场归因性对比研究

2014-05-25吕长竑魏俊轩

关键词:本族语补语中西

吕长竑,周 军,魏俊轩

(1.西南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2.四川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一、引言

学术语篇并非完全客观地呈现事实、传递信息。这是因为作者进行的是学术探讨,因此他们在呈现命题信息的同时,还要试图说服读者接受其观点,故不可能存在不带有阐释性的论断,也不可能不对论断的可能性作出评价。有评价就必然包含主观判断,而立场(stance)表达的就是作者对命题内容的一种主观判断,是学术语篇研究的一个方面。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说话人的立场表达受到说话人文化背景的影响。如Hyland&Milton的研究表明,与本族语作者相比较,非本族语作者在认知立场手段的使用范围以及将其用于下断言时的强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1〕。Kärkkäinen 的研究揭示了不同民族背景(英国、美国和芬兰)的英语说话人在话语立场标示语使用频率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倾向不同造成的〔2〕。Baumgarten&House研究了英语本族语学者和非本族语学者在使用立场标示语I think和I don't know时存在的异同〔3〕。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L1和L2说话人在这两个立场标示语的使用频率、偏爱程度、使用意义的变化和使用语境方面均存在差异。赵晓临通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中立场副词的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在使用立场副词时显示了与英语母语者明显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对表达态度、评价等人际意义会有一定的影响〔4〕。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中西学者在学术语篇中进行立场归因时可能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有鉴于此,本文拟在一个约50万字的中西学者经管类英文学术语篇语料库的基础之上,对比研究中西学者学术语篇的立场归因(attribution of stance)情况,以探讨中西学者在表达立场态度时的归因异同。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立场归因指立场的指向对象,即传达的是作者/说话人的立场还是其他第二、三方的立场。即使同是指向作者/说话人的立场,若采用不同的立场标示语(stance markers),可归因于作者/说话人的程度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立场的归因性与立场标示语的种类有关。

1.立场标示语

英语中许多词汇—语法特征可用作立场标示语来表示作者的个人立场:个人情感、态度、价值判断或评价。立场标示语可传达出许多不同的个人情感和评估,包括说话人有关某一信息的态度、对该信息真实性的确定程度、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所采用的视角。立场可通过语法手段、价值负载词(value-laden words)和辅助语言手段(paralinguistic devices)来不同程度地表达。

语法标记的立场是最明显的立场表达方式,它指某个特定的语法结构被用于表达对某个命题的态度。价值负载词和辅助语言手段也可用来表达立场,但由于它们不具有明显的命题评价框架,因此这些手段相对于语法标记来说要隐性得多。此外很难对价值负载词做操作化处理,因为几乎任何词都可以被认为反映了某种价值评价,故很难形成一个封闭的价值负载词系统来传达特定的态度和评价。由于这些原因,本研究仅限于表达立场的语法手段。

语法标记立场由一个连续体构成,其一端是归因于作者/说话人的立场,另一端是归因于第二或第三方的立场。在这两极之间是不具有明显归因对象的立场标示语。归因于第二方(听话人/读者)或第三方的立场不在本研究范围内,是由于它们并不一定反映的是作者/说话人的个人立场,如They needed to rebuild the entire government system〔5〕。

2.立场归因性

立场标示语的语法形式和可归因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根据立场指向作者/说话人的明确程度,可把立场归因性分为显性立场归因、隐性立场归因和模糊立场归因。

(1)显性立场归因

表1中几个带第一人称代词的结构均为显性归因,他们所表达的立场明确指向作者/说话人本人,其中由第一人称作主语的立场结构是最明示的作者立场表达方式。

(2)隐性立场归因

隐性立场归因通常指那些所表达的立场的归因性不明确,但是常规的推理是这些立场手段反映的仍是作者/说话人的立场。情态动词、立场副词、外置补语分句(extraposed complement clauses)等结构通常都具有这一特性(隐性立场归因手段①见表2)。

(3)模糊立场归因

许多立场标示语的归因存在模糊性,究竟是指向作者/说话人,还是指向某个第三方并不能清楚判断。可表达模糊立场归因的语法手段包括以下四种:

a.被动立场动词+补语分句

被动动词的使用可避免提及立场动词的主语或执行者,以免其为所表达的立场承担直接责任。

表1 显性立场归因手段

表2 隐性立场归因手段

b.-ed副词分句

与被动动词类似,带-ed分词的副词分句也存在一种立场归因模糊性,如as expected等。

c.立场名词+补语分句

当控制补语分句的名词不带属格或所有格代词时也可标示模糊立场,如:This is the claim that industrialism had lightened the intensity of human productive activity.

d.立场名词+介词短语

如The reason for choosing the last phrase first is that there is less likelihood of the intonation being distorted.在此句中,likelihood以一种普遍的可能性提出,因此其立场可归因于作者亦可归因于第三方〔6〕。

以上三大类立场归因所涉及到的具体立场动词/形容 词/名 词,主 要 来 自 于 Biberet al.〔6〕、Helt〔7〕、Holmgreen & Vestergaard〔8〕和 Kärkkäinen〔2〕等的研究,限于篇幅此处从略。

3.研究语料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一为我国学者撰写的经济管理方面的英文会议论文50篇。语料选自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年限为2000年至今,抽样方式是:(1)确定该时间范围内该学科方向英语本族语学者所发表的研究论文总数;(2)根据论文总数和拟抽样数(50篇)确定抽样间距;(3)将所有会议论文按照题目的字母顺序排序后,再按抽样间距进行等距抽样。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二为英语本族语学者在SSCI经济管理类期刊上所刊发的研究论文48篇,语料收集时限为2005~2009年,抽样方式与语料来源一大致相同,仍采用等距抽样(抽样语料的构成情况见表3)。

由于我国学者撰写的部分英文会议论文存在要件不全的现象,如缺摘要或参考文献,故本研究在语料字数统计和具体研究中将摘要和参考文献除外。

由于中西学者学术语篇语料长度不一致,故在统计分析前本文对每篇文章立场标示语的出现频率均以五千词为基数做了标准化(normalization)处理,以使从不同长度的语料中所得到的观测频率具有可比性。

表3 抽样语料的构成情况

由于立场标示语在表达立场时存在语义模糊性,如副词really可以表达认知立场意义in reality或in truth,特别是当其用于句首和句尾时;但当really位于句中时,却可能既有立场意义in reality,又可解释为强调某个动词或形容词,相当于very much的含义,如 The numbers really took off in the late 1890s.因此我们在对立场标示语进行检索时,对于类似的模糊情况进行了核对,以确保该标示语确属立场标示语。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1.中西学者学术语篇立场归因总体趋势

根据本研究语料对立场标示语的统计结果,中西学者采用显性、隐性和模糊立场归因方式的总体比例大致相同,分别为2.7%、72%、25.3%和4%、69.5%、26.5%(见表 4)。

表4 立场归因总体情况统计

对中西学者学术语篇立场归因总体情况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本族语学者与国内学者在立场归因方式上,总体来讲不存在显著差异(表5的Pearson χ2值 4.834,相伴概率为0.089 >0.05)。

表5 立场归因总体情况卡方检验

从表4可见,隐性立场归因是中西学者立场归因的主要方式,其次是模糊归因,显性归因是中西学者均采用得最少的一种立场归因方式。这与Hunston的结论一致:隐性评价是研究论文中的典型评价方式〔9〕。其原因在于学术语篇社团的价值体系被认为是倾向于采用不带显性评价的纯客观语篇〔10~11〕,因此,Hunston 认为应采用隐喻的语言进行评价,即以非人称主语来隐性地表达〔9〕。Biberet al.也认为在学术写作中,以非显性手段表达的个人态度和可能性的情况相当普遍〔6〕,因为学术语篇作者通常更感兴趣于信息的传递,而非个人态度。当表达立场时,通常倾向于将其置于背景中,而不是将其直接归因于作者〔6〕,因此隐性和模糊立场归因自然成为学术语篇立场表达的主要方式。

2.中西学者学术语篇立场归因方式对比和分析

中西学者学术语篇中显性、隐性和模糊立场归因方式对比情况及卡方检验结果见表6和表7。根据本语料库的统计情况,中西学者对“I/we+be+立场形容词+补语分句”、“It+立场动词/立场形容词+me/us+外置补语分句”和“My/our+立场名词+补语分句”这三种显性立场归因手段的使用频率极低,接近于0(见表6),因此在方差检验和相关分析中将这三种显性归因方式排除在外。由表7可见,中西学者在显性、隐性和模糊三种归因手段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卡方值分别为22.321、76.326 和44.248,相伴概率均为 0.000 <0.05。

(1)在显性、隐性和模糊归因三种方式中,中西学者差别最大的是显性立场归因。尽管显性立场归因在立场表达方式中是使用频率最低的(见表4),但中西学者在使用这一归因方式时所表现出的差异却最大。本族语学者每五千词中使用显性归因手段的频率是国内学者的2.59倍(258.7%),使用模糊立场归因手段的频率是国内学者的1.76倍(176.4%),使用隐性立场归因手段的差别最小,但本族语学者就这类立场标示语的使用频率仍是国内学者的 1.62 倍(162.1%)(见表6)。

由表6可见,每五千词中本族语学者使用显性归因手段“I/we+立场动词+补语分句”的频率是国内学者的2.59倍。我们知道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是作者自我提及的一种主要方式,可帮助作者明示其在研究中的贡献和想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在构建作者立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此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竞争压力影响下,为了获得好的评价,学者们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声誉,表明自己是所属领域有独创性的投稿人,而自我提及有助于达到以上目的〔12〕。

表6 立场归因相对频率(本族语学者/国内学者)

表7 立场归因方式卡方检验

(2)在隐性归因方式中,除立场副词的使用频率中西学者大致相当外,其余隐性归因使用率,本族语学者均大大高于国内学者。

在四种隐性立场归因方式中,本族语学者每五千词里“可能性动词+补语分句”、“情态动词”及“It+立场动词/立场形容词+外置补语分句”的使用率分别是国内学者的4.39倍、2.04倍和1.9倍(见表6)。

可能性动词如appear,seem和tend等可用于表示补语分句(to-分句和that-分句)中的命题带有一定程度的可能性〔6〕。与本研究结果类似,Biberet al.的研究也证明它们在学术语篇中的出现较为频繁〔6〕,特别是 appear和 tend作为典型的主语提升动词(subject-raising verbs),在学术语篇中的出现最为频繁。但本研究表明,国内学者极其不善于使用“可能性动词+补语分句”来恰当地表达命题为真的可能性程度。

在学术语篇中,情态动词could,might和may通常用于表示逻辑可能性,特别是might只用于表达逻辑可能性〔6〕,它们反映了作者对命题真值的部分承诺〔13〕。通过这些立场标示语作者可表达对命题内容的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Intaraprawat&Steffensen对质量不同的文章使用元话语(metadiscourse)情况的研究也证明,被判断为“好”文章的作者更倾向于使用情态动词来对所表达的内容进行修饰〔14〕。而本研究语料中的国内学者却较少采用“情态动词”来准确表达他们对命题的立场。

“It+立场动词/立场形容词+外置补语分句”(“It-分句结构”)在学术语篇中使用很普遍,特别是外置的 to-分句更是如此〔6〕。Hewings&Hewings认为这是学术写作的一个特征,它能起到让作者在处于背景的状态下既表达其观点,又对命题进行评论和评价〔15〕。其原因在于该结构具有如下功能:使作者与外置补语分句所表达的内容隔离开来,通过对谓语(报道动词或形容词)的选择使作者能自由地表达对命题的接受、反对或中立态度,并通过作者编码在“It-分句结构”中的态度〔16〕来影响读者的理解,这样客观呈现出的观点可减少协商的空间。

但是在本研究国内学术语篇语料中,无一例“It+立场动词+外置补语分句”结构出现。而国外学术语篇语料中,该结构的频次为23.28,在“It-分句结构”中占23.5%(即 23.28/99.12)。Hyland &Tse通过对应用语言学、生物学、商科、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和公共管理等六门学科所属国际权威期刊所刊发的论文摘要进行研究后发现:“It+立场动词+外置补语分句”在学术语篇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他们认为这是由于立场动词在传达认知意义时所具有的多重作用,如不仅能传递出作者对信息可靠性的态度,而且可对作者的判断做出些许调整,以强调某一特定的方面〔16〕。如本研究国外学术语篇语料中的语句:Athough it seems clear that Rustler should be positioned on the supplier side of the customer-supplier affiliation continuum,…句中seems就可起到此作用。

对于“It+立场形容词+外置补语分句”结构,每五千词中本族语学者的使用率是国内学者的1.43倍(见表8)。表9对中西学者学术语篇中立场形容词的Pearson卡方检验表明,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相伴概率0.000 <0.05)。

根据本研究语料,用于该结构的立场形容词主要为表确定性、可能性、重要性和情感的(affective)形容词四类。由表8可见,与本族语学者相比,国内学者使用最多(占全部立场形容词的52.1%)的是表示 重 要 性 的 立 场 形 容 词(important),为国外学者的近2倍。较之国内学者,国外学者更频繁地利用clear,apparent,evident和obvious等表达确定性的立场形容词。他们借助这种编码信息提醒读者,外置补语分句所表达的命题可根据所给证据必然得出。也就是说国内学者较多地直接利用表重要性的立场形容词important来传达他们对所述命题的评价,如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individuals'intention of knowledge sharing.而国外学者则更多采用表确定性、可能性的立场形容词,以指引读者自己对命题内容做出相应的判断,如It should be apparent that no materially different definition of benefit taxation would have the stated property.

表8 立场形容词使用频次及相对频率(本族语学者/国内学者)

表9 立场形容词的卡方检验

(3)在模糊归因方式中,除“立场名词+介词短语”外,本族语学者的模糊归因作用率均大大高于国内学者。

本研究表明在模糊归因方式中被动立场(passive stance)〔17〕是本族语学者与国内学者相比使用频率差别最大的,前者是后者的2.98倍(见表6)。此研究结果说明国内学者在撰写经管类学术论文时较少利用立场动词的被动形式来模糊地传达自己的立场。

对于在学术语篇中使用较为普遍的“立场名词+补语分句”〔6〕,国内学者的使用频率也远远低于本族语学者,后者的使用是前者的2.67倍(见表6)。该立场表达方式可进一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示对that补语分句所含命题确定性程度的评价,如fact,possibility,claim,notion,assumption,hypothesis等;另一类指示that补语分句所表达知识的来源。后者又可细分为三类:(1)语言交流(linguistic communication),如 claim, report,suggestion,proposal,remark等;(2)认知推理,如assumption,hypothesis,idea,observation等;(3)个人信念,如 belief,doubt,hope,opinion 等〔6〕。在本研究语料中,中西学者学术语篇中由“名词中心词+that补语分句”表达的立场信息情况见图1。

图1 中西学者不同立场名词使用情况

由图1可见,中西学者使用较多的都是对命题确定性程度进行评价的名词,但本族语学者对这类名词的使用频率是国内学者的近4.22倍。也就是说,本族语学者在学术语篇中更多地利用了“立场名词+that补语分句”来表达自己对命题确定性的态度。根据图2所示,在对知识来源的表达上,本族语学者更习惯于采用认知推理方式来传达,其次是语言交流形式,而就此形式国内学者无一例使用。但是相对于本族语学者来看,国内学者更倾向于(是本族语学者的1.88倍)通过个人信念方式传递对知识来源的态度,即用 belief,doubt,hope,opinion等词来表达对“that补语分句”中命题来源的立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者不仅不善于运用“立场名词+that补语分句”结构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即使采用该结构,也更倾向于通过(归因模糊的)个人信念方式表达出来,而本族语学者则更多地以一种貌似客观的认知推理方式来表达。

图2 中西学者表达知识来源的立场名词使用情况

四、结语

本研究发现尽管中西学者在立场归因表达方式上总体趋势一致,但是中西学者在显性、隐性和模糊三种归因手段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本族语学者来看,国内学者在以下两方面存在明显欠缺:

1.国内学者回避以显性的方式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本研究表明国内学者采用第一人称代词来明确表达立场的频率远低于本族语学者,他们较为回避以自我提及的方式来表达立场。这一结果与吕长竑等对中西学者生命和材料科学方面英文学术语篇的对比研究〔18〕,以及吴格奇、潘春雷对汉语学术论文中作者立场标记语的研究结论〔19〕一致。我们认为以下两个因素可能导致了国内学者回避使用显性立场归因:(1)所接受的训练。大多数教科书、学术论文文体指南常常要求在文中将作者自我隐去,以不作任何中介地把研究本身直接呈现给读者,许多学生把这视为一种学术能力的表现〔13〕。(2)文化背景。中国文化偏爱积极礼貌策略,强调“圈子内”(in-group)和关联关系(involvement relations),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似乎更倾向于消极礼貌策略〔12〕。前者的文化与自我提及的使用相抵触,而后者则在很大程度上有促进作用。

2.国内学者不善于利用隐性和模糊立场归因手段来谨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他们对各种隐性和模糊立场归因手段的使用频率以及在立场词的选择上均不及本族语学者频繁和隐蔽。此结果也与吕长竑等的研究结果〔18〕类似,但与吴格奇、潘春雷对汉语学术论文中作者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情况〔19〕略有不同。他们的研究证明“汉语学术论文作者使用立场标记语谨慎保守,与读者的交流间接含蓄”〔19〕。本文认为这或许与国内学者对英文立场表达手段掌握不到位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相较于本族语学者,国内学者不善于利用不同立场标示语来恰当地传达自己对命题内容的评价。这一方面是因他们不习惯以自我提及方式来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另一方面是因他们不善于有效地利用隐性或模糊立场归因手段来呈现命题内容,从而谨慎地传达自己的立场。因此如何恰当地表达对命题内容的立场是国内学者要想进入国际学术圈时应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国外语教育中应考虑的一个问题。

注释:

①由于在学术语篇中can的语义极其模棱两可,既可表示能力也可表示逻辑可能性〔6〕,因此本研究的情态动词只包括 could、might和 may。

〔1〕Hyland,K.,J.Milton.Qualification and Certainty in L1and L2Students'Writ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7,6(2):183-205.

〔2〕Kärkkäinen,E.The Marking and Interactional Functions of EpistemicStanceinAmericanEnglishConversational Discourse〔D〕.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1998:1.

〔3〕Baumgarten,N.,J.House.I Think and I Don't Know in EnglishasLinguaFrancaandNativeEnglish Discours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0,42(5):1197-1198.

〔4〕赵晓临.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中的立场副词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54-59.

〔5〕Biber, D.StanceinSpokenandWrittennniversity Register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6,5(2):99-100.

〔6〕Biber,D.,S.Johansson,G.Leech,S.Conrad,E.Finegan.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491 -492,648,650,708,710,713,976 -978,980,984.

〔7〕Helt,M. E.Discourse Marker and Stance Adverbial Variation in Spoken American English:A Corpus-based Analysis〔D〕.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Northem Arizona University,1997:ⅱ -ⅲ.

〔8〕Holmgreen,L.,T.Vestergaard.Evaluation and Audience AcceptanceinBiotechNewsTexts〔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41(3):586,601.

〔9〕Hunston, S.EvaluationandIdeologyinScientific Writing〔C〕∥ M.Ghadessy.,Register Analysis: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Pinter,1993:58,58.

〔10〕Mauranen,A.“A good Question”.Expressing Evaluation in AcademicSpeech〔C〕∥ G.Cortese & P.Riley.Domain-Specific English:Textual Practices Across Communities and Classrooms.Bern:Peter Lang,2002:116.

〔11〕Stotesbury,H.Evaluation in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 in the Narrative and Hard Science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3,2(4):328.

〔12〕Mur Dueñnas,P.“I/we focus on…”.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Self-Mention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Research Article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7,6(2):146,157,157.

〔13〕Dafouz-Milne,E.The Pragmatic Role of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 Marker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Attainment of Persuasion:A Cross-Linguistic Study of Newspaper Discours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8,40(1):99.

〔14〕Intaraprawat,P. , M. S. Steffensen.The Use of Metadiscourse in Good and Poor ESL Essay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5,4(3):253-272.

〔15〕Hewings,M,A.Hewings.“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ticipatory“it”in Student and Published Writing〔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2,21(4):368.

〔16〕Hyland,K.,P.Tse.Hooking the Reader:A Corpus Study of Evaluative that in Abstract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5,24(2):129,132 -133,136.

〔17〕Baratta,A.Revealing Stance Through Passive Voic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41(7):1411,1420.

〔18〕吕长竑,黎 斌,胡 霞.中西学者生命和材料科学英文学术语篇间接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42,42.

〔19〕吴格奇,潘春雷.汉语学术论文中作者立场标记语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3):95,95,95.

猜你喜欢

本族语补语中西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陆与本族语学者英语科研论文模糊限制语比较研究——以国际期刊《纳米技术》论文为例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从迁移理论看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中学生的偏误
汉英补语对比研究
中西药物
最容易发的音与最难发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