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发展方式 迈向生态文明

2014-05-25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

浙江经济 2014年9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能源文明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 杜祥琬

图/金川

作为世界上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历史关口,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的发展难以为继。应对气候变化,以节能减排为主的减缓战略和以水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为主的适应战略,同“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高度一致,为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长远的视角和动力。

发展方式分析

我国生态禀赋比较脆弱。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2%,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面积有64万平方公里,高寒缺氧的西藏高原达200万平方公里,石漠化的岩溶地区面积有90万平方公里。我国遭遇大范围、长时间的重度雾霾的污染天气,是对我们的发展触碰了自然底线的警告,它强烈而直观地提醒我们反省自己的发展方式是多么的不可持续。当我们为发展成就沾沾自喜的时候,恶劣的环境、破碎的生态和多发的灾害已经在惩罚着我们。

从霾污染看发展方式。关于PM2.5的来源,有很多研究组。各组研究数据虽有差异,但一个共同点是,源于煤炭和石油燃烧的颗粒物占总的PM2.5总量的2/3以上,这个结论很重要。所谓同根同源就是这个问题,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煤炭和石油,PM2.5也是。再看一组数据,我国80%人口居住在东部,从爱辉到腾冲一条线,这块面积占全球土地面积不到1/30。我们在这块土地上每年消耗了全球煤炭的40%,即单位国土面积消耗的煤炭(煤耗空间密度)是全球平均值的12倍。数据还表明,这块土地上的油耗空间密度已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碳排放空间密度已是全球平均值的6倍;“汽车空间密度”已超过了美国。如果单独计算京津冀地区的数据,则更为严重,仅以“煤耗空间密度”为例,它又是我国东部地区的2.5倍,是全球平均值的30倍之多!我国大范围重度污染的原因不难理解。霾污染成为常态,表明发展超出了环境容量,是对发展方式触碰了环境红线的警示。如此高倍数的高碳数据,是由四个因素叠加所致:第一,人口密度高:京津冀地区是全球人口密度均值的近10倍;第二,单位GDP能耗高,2012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超过全球平均值的近一倍;第三,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碳比例高,占约70%,化石能源一起占到90%;第四,煤碳使用中直接燃烧的比例高,超过一半,这一块是最污染的。坦率地说,咱们没有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

由此可见,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必要性。我国用了几十年时间压缩实现了发达国家约200年的经济增长,成就巨大,但在没有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压缩型、复合型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增长过快。在这样的现状下,要实现经济、环境双赢,就不得不把低碳发展压缩到高速发展的阶段中来。我们不可能像当年美国那样的发展模式,先掠夺全球资源发展然后再低碳。我们只有早早地转变发展方式,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发展。必须坚决改变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前置到国家发展目标的前位,纠正“GDP主义”;以人为本,变粗放发展为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人类文明的下一站: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个观念。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幸福和永续发展为出发点,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形态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对文明形态和发展道路的新的觉醒。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发展,就是把对自然的开发和消费限制在环境容量限度之内,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净化能力。从哲学观的角度说,就是发展有度。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国没有粗放发展的资本,也没有粗放的理由。我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在守护环境底线基础上精心设计的发展过程。我们要有“生态文明、永续发展”这样的自觉,这不仅是一种新的理论自觉,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启蒙,更是一种有力的实践导向,是把“两难”变“双赢”的钥匙。我们目前所处的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改革开放初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是深度转型调整的新机遇。特别是在今年5-10年要抓住新的机遇来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应对气候变化为中国发展带来机遇

把2030年前尽早达到化石能源消耗的峰值和排放峰值作为一个国家目标,这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环境的需要,更是促进转方式和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而有力的抓手。应对气候为中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实现峰值目标,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在2030年前还有3.5倍到4倍的增长空间;制约粗放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型,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也推动我国能源体系的变革乃至革命。

推动实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一是节能,中国对降低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作出承诺,首先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具可操作性: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工程、各级政府带头节能。二是化石能源的高效、洁净化利用,改善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煤碳所占比例。三是发展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将由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上升为替代能源乃至主导能源之一;在安全的条件下,积极稳妥地发展核电。

推动低碳社会建设。我国的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细胞是低碳社区、低碳村镇和低碳企业,建好了社会就有了低碳基础。低碳社会需要从最基层建立:碳核查体系、低碳评价标准、低碳指标体系、相应的组织和制度。

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发散性的变暖趋势,反常气候和灾害天气增多,可能对农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研究这些影响、研究可能的适应和减缓措施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减缓气候变化的林业。林业广义的包括草原、森林和湿地。搞好了是碳汇,搞得不好就是碳源,增加污染气体的排放。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人民对环境宜居的诉求,要求保护和发展林业,这和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发展碳汇的方向完全一致。

促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农林废弃物、生活垃圾的就地焚烧和简单填埋是温室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源、地下水污染源。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垃圾大国,垃圾处理问题处理不好会造成很大的环境问题、资源浪费问题,甚至成为社会问题。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根本出路是做好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处理,将带动一系列技术进步甚至培育出一个很大的产业。

创新城镇化模式。全球一半多人口居住在城市,消耗了全世界75%的能量,排放出全球80%的温室气候,城市尤其是大都市是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的始作俑者和牺牲品。如城市建设贪大求快,对环境容量缺乏全局性、前瞻性评估,基础设施滞后,对生态环境投入不足,等等。出路在于不能把重点放在几个大都市的发展,而应以建设宜居的中小城镇群为重点,以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城乡和谐和应对灾害,并使人们得到尽可能公平的公共服务。

推动国家基础设施完善。加强水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节水工程、留水工程、水利工程等等。解决好与水有关的防灾、减灾、水安全和水环境问题,必须城乡统筹,逐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青藏公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海岸线建设、南水北调、国家电网等重大工程,都是百年大计,需要计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采取适应策略。此外,水土保持和山体脆弱地区的安全、环境与气候监测体系的完善、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环境评价体系、广义智能能源网建设、基础数据库的发布能力建设等,都非常重要。

总之,应对气候变化,限制落后产能,推动技术进步;限制粗放发展,促进科学发展;限制环境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并带动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

应对气候变化是关系国家和全人类宏观发展的重大问题,让我们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脉动,以务实的行动推动中华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把美丽中国之梦变成现实,并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更有分量的贡献。我们讲创新,归根到底就是创新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能创造出一条14亿中国人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是新型道路,这将是我们中国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能源文明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请文明演绎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漫说文明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