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h动态心电图对250例冠心病患者的监测分析和诊断体会

2014-05-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
关键词:室早传导心电图

游 梅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脑电图室,江苏 泰州 225500)

24h动态心电图对250例冠心病患者的监测分析和诊断体会

游 梅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脑电图室,江苏 泰州 225500)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分析和体会。方法对25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予常规导联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将两组的心肌缺血、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室肥大、心律失常和总异常检出率等数据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动态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能显著提高各种心电异常的检出率,提高评估能力,预测患者的预后,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动态心电图;冠心病;监测;体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很容易发生恶性心脏事件;而且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多冠心病起病缓慢且较隐匿,常规心电图检查难以及早发现隐匿性心律失常。近几年来我们对冠心病患者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监测,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心电图室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检查的冠心病患者250例,均为疑诊或确诊病例;其中男142例,女108例;年龄46~75岁,平均62.7岁;病程0.5~11岁,平均4.4岁。既往有急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34例,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等表现者145例,无明显临床不适表现者71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疾病者46例。

1.2 实验方法:研究对象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先停用扩张冠状血管和抗心律失常药物3 d,先用日本光电十二导联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进行常规检查;再采用美国DMS公司12导同步72 h动态心电图机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两组的心肌缺血、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室肥大、各种心律失常和总异常检出率等数据指标,并进行分析和研究。

1.3 观察统计:文中率的统计采用百分率,均数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代入SPSS15.0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检查结果:①常规组:总异常人数为132例,其中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62例,前间膈或下壁陈旧性心肌梗死22例,各种心律失常83例(偶发房早31例,频发房早16例,房颤9例;偶发室早20例,频发室早7例;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35例),其他左室高电压或心室肥大24例。②动态组:总异常人数为234例,其中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15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2例(前间膈8例,前壁13例,下间壁11例);各种心律失常194例,其中房性心律失常62例(偶发房早39例,频发房早15例,房颤8例);交界性心律失常12例;室性心律失常68例(室早按Loun分级:Ⅰ级偶发室早21例,Ⅱ级频发室早12例,Ⅲ级多源性室早8例,Ⅳ级室早连发4例,Ⅴ级R-on-T室早2例;其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扑、室颤12例和尖端扭转型室速9例);传导阻滞52例(房室传导阻滞20例,束支传导阻滞32例);其他左室高电压或心室肥大37例。

2.2 统计结果:将常规组和动态组两组患者的监测的各项阳性数据指标进行比较,P<0.0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动态组明显优于常规组。见表1。

3 讨 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改变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是心内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各种危险因素增多,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呈渐进性发展的过程,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造成血供区域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表现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大部分患者在心肌缺血时无明显的症状,无法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1]。

24 h动态心电图是使用小型的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24 h的心电图状况,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患者在24 h内全部的异常电波,包括ST水平趋势图,心率变异,身体运动后的数据及各种心率失常的鉴别诊断等;能了解心肌与晕厥等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明确心律失常或袭击缺陷发作是否与日常活动的关系,以及昼夜分布特征、协助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起搏器或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疗效以及是否出现功能障碍等[2]。较多的心源性猝死是因为心律失常所致,特别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常规心电图检查不能捕捉到,只有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有较高的检出率。

本研究中,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在各项数据指标方面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特别是在各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方面尤为突出,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监测快速型心律失常和观察缓慢型心律失常,协助判断异位心律和传导阻滞的意义,提早发现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鉴别诊断与心肌缺血有关的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晕厥等临床症状,评估和指导临床用药和评价疗效,有效降低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 吴文典.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3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5):236.

[2] 陈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82-187.

表1 两组监测的各项阳性数据的比较(P<0.05)

R541.4

B

1671-8194(2014)23-0187-01

猜你喜欢

室早传导心电图
这种室早或不需治疗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Lorenz-RR散点图1例
特发性室性早搏与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三维Lorenz-RR 散点图分析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1 例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