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校学生入学成绩与受处分情况的相关性调查
2014-05-24张志英
张志英
(长治卫生学校,山西 长治 046011)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以2011届共20个班的957名在校学生、2012届共25个班的1 303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他们的入学成绩分为5个层次:400分以上,300~400分,200~299分,100~199分,100分以下。
2 结果(见表 1~2)
表1 2011届在校学生入学成绩与受处分情况
通过表1我们发现,2011届受处分的学生占比较多集中在100~199分与100分以下这两个区间,这两个区间的平均占比是其他区间平均占比的1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012届在校学生入学成绩与受处分情况
通过表2我们发现,2012届受处分的学生占比较多集中在100~199分与100分以下这两个区间,这两个区间的平均占比是其他区间平均占比的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通过上述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卫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受处分情况与入学成绩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入学成绩在200分以下的学生,受处分情况和入学成绩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
入学成绩在200分以下的学生,因为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习惯,他们对教师没有敌意,只是管不住自己,他们经常知错认错,但屡教不改。同时,这类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学习上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的能力差,与其他同学相比低人一等,经常会采用逃避等方式来保护自己。对这类学生教育起来难度很大,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因此,对这类学生的教育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
4 建议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要转化学困生,班主任必须建立一个基本的信念,就是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从道理上讲,不会有班主任否认“可以转化”这一观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远非如此。要转化学困生,班主任必须缩短与学困生的心理距离,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就需要利用心理学原理来转化学困生,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从心理上接受学困生
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葛顿说过:“人需要感到自己被他人接受,孩子需要感到自己被家长和教师接受。”[1]从心理上接受学困生,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被教师接受的学生,心情愉快,容易产生动力;不被教师接受的学生,消极、不求上进,甚至有抵触情绪。作为班主任要从心理上接受学困生,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还要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和谐、平等、友爱的气氛,让学困生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当学困生感到自己被教师接受、被同学接受,他们就不会感到孤独,就会渴望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把自己融入班集体之中。
4.2 创造条件,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可以促使学生好好学习。班主任要发现学困生的长处,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培养他们的成功意识,如在班级、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一句表扬的话很可能激发学困生心底的热情,切忌使用不当的批评,因为批评容易使学生更加自卑。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时应把成败归于努力与否而不是能力的有无。
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心理学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重要的方法之一。班主任一定要对学困生给予关心和爱护,了解学困生的心理,帮助其树立信心。
[1]贺艳.试论人文关怀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科学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