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e-learning的设计和评价

2014-05-24爱尔兰格拉妮娅科诺尔

中国远程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习者教学法设计

□ [爱尔兰]格拉妮娅·科诺尔

肖俊洪 译

高等教育e-learning的设计和评价

□ [爱尔兰]格拉妮娅·科诺尔

肖俊洪 译

数字技术的出现为学习者并与丰富多媒体交互以及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提供了多种途径。数字技术可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法中使用,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这是因为教师和学习者都缺乏利用数字技术潜能所必需的数字素养。本文介绍了一种技术干预框架(technologyinterventionframework),这个框架强调运用e-learning研究成果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实践的开展,同时,e-learning的研究也要围绕政策和实践进行。文章阐述了评价e-learning及其促进技术在高等教育中运用的两种策略,即学习设计(LearningDesign)(目的是使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能够做出更加有理有据而且符合教学规律的决策,并能恰当使用技术工具)和学习分析(LearningAnalytics)(采用学习分析方法追踪和了解学习行为)。

e-learning;评价;策略;干预框架;学习设计;学习分析

导读:当今世界,不管哪一个国家,对于教育工作者、教育机构、教育主管部门乃至中央政府来讲,技术都是教育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虽然从教育的角度看,技术决定论已经不再是主流思潮,但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似乎越来越密切。这是因为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地让技术服务于教育目的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本论坛也有多篇特稿或是直接或是间接地涉及这个问题。

然而,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巨大教育潜能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技术潜能与现实之间存在一道鸿沟”。英国莱斯特大学的格拉妮娅·科诺尔(GráinneConole)教授在这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她此前提出的一个技术干预框架,这个框架的目的正是为了促使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其主要观点是:技术能否有效服务于教育用途取决于政策、研究和实践(包括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之间是否有良性互动。具体说来,e-learning研究、相关政策的制订、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体验相辅相成;e-learning研究应该能为政策制定和教学实践、学习体验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政策制定和e-learning研究也不能脱离实际(教学实践和学习体验),政策还应该成为e-learning研究、教学实践和学习体验的方向标。我认为,这个技术干预框架很有现实意义。比如说,如果纯粹是为了研究而研究,那么,哪怕研究成果多么“漂亮”,也难以转换成为“生产力”,这种研究究竟有多大价值和意义,恐怕无需赘言。再比如,“横空出世”的e-learning政策恐怕也只是“好看不中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都充分说明研究、政策和实践三者密不可分。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数字技术的教育潜能呢?文章提出了两种策略。一是对e-learning进行科学设计——学习设计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要符合教学规律,还要恰当使用技术工具,二是通过科学方法追踪和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针对第一种策略,文章介绍了作者所研发的7C学习设计框架,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把思考的重点从学习内容转移到学习活动和学习者最终的体验上”。7C指的是形成概念(Conceptualise)、获取(Capture)、交流(Communicate)、协作(Collaborate)、思考(Consider)、结合(Combine)和巩固(Consolidate)这七个步骤。这个框架已在很多学习设计工作坊使用并得到好评。读者可访问其网站了解更全面的情况和资源。我认为,7C学习设计框架为我们提供了e-learning的学习设计的一些新思路。第二种策略涉及的是e-learning的评价,文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分析。学习分析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对于提高在线教学和学习质量潜力巨大,也已经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比如国家开放大学2012年立项的课题“学习分析技术及其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诚如本文最后所指出的:“学习分析能揭示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情况的了解反过来又能指导我们的学习设计”。

格拉妮娅·科诺尔教授曾担任布里斯托大学学习与研究技术研究所(theInstituteforLearning&ResearchTechnology)所长和南普顿大学教授(后义务教育教育创新),2006年4月起担任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e-learning首席教授,2011年9月份加入莱斯特大学并担任学习创新研究所所长。科诺尔教授曾获得英国高等教育学会(HEA)国家教学奖(2012),并成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计算机学习应用协会会士(ASCILITEFellow)(2012)和欧洲远程电子学习网络协会会士(EDENFellow)(2013)。她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和e-learning的使用、融合和评价以及对机构的影响等方面。她多次获得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E)、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ESRC)、欧盟(EU)和商业赞助商的研究经费资助,近年参与的项目包括:欧盟的开放教育质量(OPAL)项目、设计实践和xDelia项目,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的学习者体验项目,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资助的技术促进学习项目以及英国开放大学学习设计项目。科诺尔教授的大量著述频频被其他研究者所引用,她的新著《设计开放世界的学习(Designingforlearninginanopen world)》更是值得远程开放教育工作者认真研读的一本佳作。

衷心感谢科诺尔教授在百忙之中接受本刊稿约,撰写此文分享她的研究成果!(肖俊洪)

一、引言

由于有了数字技术,学习者能够与丰富的多媒体进行交互;社交和参与式媒体(socialandpartici⁃patorymedia)为学习者的交流和协作提供多种渠道(Conole& Alevizou, 2010; Crook, etal.,2008)。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使移动学习(随时随地学习)成为一种现实(Kukulska-Hulme& Traxler,2005; Sharples,Corlett,&Westman⁃cott,2002),虚拟世界和游戏环境则为角色扮演和情景学习提供了丰富、逼真的学习环境(Childs& Peachey,2011,2013;Wills,Leight,&Ip,2010)。

换言之,数字技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优势,包括联想性教学法(associativepeda⁃gogies)(通过操练、实践和巩固进行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法(constructivistpedagogies)(以先前学习为基础)、情景式教学法(situativepedago⁃gies)(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和联通主义学习(con⁃nectivistlearning)(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Conole,2010b;Mayes&DeFreitas,2004;Siemens,2005)。虽然数字技术有这些潜能,但是今天它们仍然没有被广泛用于学习上;技术潜能与现实之间存在一道鸿沟(Conole,2004)。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师,他们都缺乏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所必需的数字素养技能。詹金斯等人(Jenkins,2009;Jen⁃ kins,etal.,2006)认为如果学习者和教师想成为他们称之为“参与式文化”(participatoryculture)的一份子,就必须掌握一整套新的数字素养,包括以下这些方面的能力:

(1)游戏:把周围环境作为解决问题的实验对象;

(2)表演:根据实际需要和探求新知的要求扮演不同身份;

(3)模仿:理解和构建现实世界进程的动态模型;

(4)调配:对媒体内容进行有意义的选取和重新搭配;

(5)多任务处理:审视环境并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细节上;

(6)分布式认知:与能提高心智能力的工具进行有意义交互;

(7)集体智慧:汇集知识并与他人进行比较以达成共同目标;

(8)判断:评价不同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9)跨媒体导航:跟踪以多种模态呈现的故事线索和信息流;

(10)网络:搜索、整合和传播信息;

(11)协商:穿梭于不同的社区、分辨和尊重多元的观点以及掌握和遵循有别于己的其他规范。

比瑟姆等人 (Beetham,McGill,&Little⁃john,2009)也提出一种与社会和情景实践(situ⁃atedpractice)有关的新素养综合框架,包括意义建构和情景知识(situatedknowledge)、技术和媒体素养以及脚手架式(scaffolded)和元认知素养。比瑟姆等人认为今天的学习者必须具备以下各项能力: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社会创业能力(entre⁃preneurialism),不同身份的形成和表现,国与国之间和国际的交流和协作,促进由人和不属于人类的认知主体所组成的混合网络中的知识发展和理解,规划职业生涯和学习生涯路径,做出判断,行为符合道德,反思/计划/寻求他人支持,评估和应对威胁,以及多模态意义建构。

本文拟介绍一种能确保更有效地把技术用于学习用途的框架。我们认为必须采用新的设计方法以便教师在创设学习干预活动的时候能够做出更加有理有据而且符合教学规律的决策,恰当使用技术工具。此外,我们还必须有更好的评价机制才能了解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技术与日俱增的重要性

图1展示了从制作丰富多媒体资源的工具、万维网到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 Courses)和学习分析这些在过去30年左右的时间里对教育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技术事件(Conole,2014)。每一种技术事件的发生都促使教育实践发生变革,包括教师如何设计和提供学习、学习者如何学习、教育机构如何优化内部设置以提供学习支持等方面。比如,社交媒介为学习者的交流和协作提供了多种途径,因此他们能够把学习延伸到正规教育环境以外。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使随时随地地学习成为可能,目前已经有很多专门为这些设备而研发、用于学习环境的应用程序。技术在教育创新方面的作用已经不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直接影响教育机构提供给学生的核心服务。今天的学习者是在电脑和因特网的世界长大的,他们熟悉技术,技术是他们最基本的学习工具的一部分(Sharpe&Beetham,2010)。然而,尽管这样,很多学习者仍然缺乏必要的数字素养技能,而这些技能却有助于他们在学习上做出明智的决定,比如判断某一种资源是否跟他们的学习相关或者建设有效的个人学习环境。

图1的每一种技术都可以被认为具有克里斯滕森所说的“破坏性”(disruptive)(Christensen,1997)。诺顿在《从古腾堡到扎克伯格(From GutenbergtoZuckerberg)》这本书中阐述了因特网的九个特点(Naughton,2012)。破坏性是因特网的特征而非漏洞——他认为这点很重要。肯·罗宾逊(KenRobinson)在一个简短的视频中讲述了变化中的教育范式,他重点讨论了教学法意义上的破坏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DZFcDG⁃pL4U)。他的观点是:教育体系在过去200年中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因此从培养学习者应对复杂、多变、动态的环境所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个角度看,今天的教育体系很不完善。我们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法以帮助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技能,使他们具备数字素养。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培养能够胜任未来工作的学生(虽然这些工作目前还不存在)。

图1 e-learning年表

我们不可能预测未来,然而,数字技术将会继续促使教育领域发生变革,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新媒体联盟(NewMediaConsortium)《2014年地平线报告(HorizonReport2014)》(NMC,2014)和英国开放大学发布的《2013年创新教学法报告(In⁃novatingPedagogy2013)》(Sharples,etal.,2013)都阐述了未来很有可能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和教学法。

《2014年地平线报告》预测未来五年会出现以下重要发展:

(1)在线、混合和协作学习(一年内);

(2)社交媒体在学习中的运用(一年内);

(3)创造者社会(两年内);

(4)数据驱动的学习和考核(两年内);

(5)应对变革的敏捷方法(五年内);

(6)在线学习成为常态(五年内)。

《2013年创新教学法报告》则列举了以下十种发展趋势:

(1)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

(2)学习认证徽章;

(3)学习分析;

(4)无缝学习;

(5)群体学习(Crowdlearning);

(6)数字学术;

(7)基于地理环境的学习(Geo-learning);

(8)游戏学习;

(9)创客文化(MakerCulture);

(10)公众探究(Citizeninquiry)。

虽然技术在更好发挥不同教学法的优势方面有显而易见的潜能,但是目前这些技术仍然没有被广泛使用。新媒体联盟的《2014年地平线报告》认为这种局面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教师缺乏发挥技术潜能所必需的数字素养技能,换言之,总体看,教师熟练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不高。第二,在教学中运用数字技术并没有得到回报,这是一个主要障碍。另一个障碍是教学与研究的“博弈”。教师更有可能把时间用在写论文或申请项目拨款而不愿意把时间用在教学创新上,因为论文和项目能帮助他们保住职位或获得晋升。有些学校和国家有对优秀教学进行奖励的制度,但仅有这样的制度是不够的。第三,新供应商的加入和新教育模式的出现加剧了教育领域的竞争,比如,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和教育出版社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都在挑战现行正式教育机构的运营模式。第四,虽然目前教学创新的例子并不少见,但是众所周知,这些教学创新经验很难以大规模推广,要把某一所学校的教学创新推广到其他学校常常是困难重重。第五,如何扩大接受教育的机会使更多人能参加学习也是一个问题。开放教育资源和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应该”能够促进教育机会的提高,然而事实上目前这些资源主要是少数幸运者在使用。第六,未来的社会复杂多变,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应对这样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技能和数字能力也是一个问题。换言之,教育必须与未来的要求相适应。

三、技术干预框架

我们必须运用e-learning研究成果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实践(包括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的开展,同样的,e-learning的研究也要围绕政策和实践进行(见图2)(Conole,2010a)。

从这个框架可以看出,必须综合考虑政策、研究和实践三方面的因素,只有这样,技术的应用才有可能取得好效果。这里所说的实践包括教师实践和学生实践两个方面。图2的每一个节点(即“研究”、“政策”、“教师实践”和“学习者实践”)都必须成为其他三个节点的基础,反之亦然。因此,e-learning的研究和理论应该被用于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实践的开展。教师和学生的观点以及他们的实践也应该是制定政策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今后的研究也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同样的,政策反过来应该影响研究和实践、学习者对于技术的态度和使用以及学习设计新方法的研究。

图2 技术干预框架

1.全面审视数字化领域

从研究的角度看,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技术领域目前以及正在形成的趋势和它们可能对学习带来什么影响。目前的趋势包括社交媒体、移动学习、开放教育资源和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游戏和虚拟世界等的使用,学习者对技术的态度和使用,以及学习设计新方法。

比如,过去有这么一种幼稚的想法,认为只要有了开放教育资源,学习者和教师就会乐于使用。然而,开放教育资源项目的评估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碰到了一些障碍(McAndrew,etal.,2009),包括技术层面、教学法层面和机构层面的障碍。的确,这些跟本文开头所提到的不具备相应的数字素养技能、缺乏支持、教学与研究的“博弈”和奖励机制缺失等问题一样,均属具有普遍意义的障碍。

开放教育质量 (OPAL) 项目 (http://www.oer-quality.org/)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套指导原则。机构可以根据这些指导原则制订开放教育资源标准和未来的发展目标与路径。目前很多机构都有自己的开放教育资源库并且正逐步在iTunesU上亮相,因此更广泛研究开放教育资源能为机构制订开放教育资源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图3是OPAL的“地铁线路图”,直观表现了OPAL的指导原则,可供开放教育资源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决策者、机构领导人、专业人士/教师和学生)参考。

图3 OPAL的“地铁线路图”

我们可以把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MOOC)看成是提供开放教育资源的一个环境,通过这个环境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学习路径提供学习资源。过去我们把开放教育资源分为cMOOCs(基于联通主义教学法)和xMOOCs(基于教学主义[instructivist]教学法),而最近我们又提出一种分类框架,这个框架能更好描述不断增加的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类型(Conole,2013b)。新的分类框架有12个维度的标准(开头三个维度涉及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环境,其余九个维度涉及学习的性质):

(1)开放: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开放程度;

(2)规模:学习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人数规模有多大;

(3)多样性:学习者的性质、他们的学科背景和文化背景;

(4)多媒体的使用:包含多少多媒体和交互式材料;

(5)交流:提供哪些交流形式;

(6)协作:协作活动的种类;

(7)学习路径:在多大程度上提供有指导的学习路径;

(8)质量保证:在设计和提供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过程中采取什么层次和类型的质量保证措施;

(9)反思:对反思的要求和反思的类型;

(10)颁发证书: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学习是否与正式认证挂钩;

(11)正式程度: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学习在多大程度上属于正式或非正式学习;

(12)自主性:学习的自主程度。

上述标准不但可用于对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进行分类,也可用于指导这类课程的设计和评价。考虑到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目前备受关注以及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联盟的出现(比如FutureLearn[https://www.futurelearn.com]和 Open2Study [https://www.open2study.com]),这些分类框架非常重要。

我们也必须继续调查学习者使用技术的体验以及这种体验正在发生什么变化(Sharpe&Beetham,2010)。此外,我们还必须及时了解新兴技术的发展。从目前情况看,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促进移动学习,使用社交媒体促进交流与协作,使用游戏和虚拟世界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动力——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

2.政策视角

目前大多数机构至少会成立一个负责制定技术政策的专门委员会。如前所述,其职责包括与发展开放教育资源和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有关的决策。另一项职责则跟学习管理系统有关,目前学习管理系统是机构提供给学习者的核心服务之一。我们必须评价教师和学生使用学习管理系统的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向教师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更有效地使用学习管理系统。例如,莱斯特大学(theUniversityof Leicester)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90%以上的人仅把学习管理系统当成资源库使用;教师没有使用学习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工具促进交流与协作,也没有将其用于制作交互式材料或创新考核实践。

3.e-learning的重要性

在我们考虑学习者体验和教师实践之前,e-learning在今天的教育背景下有何重要性是值得我们反思的。E-learning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在帮助学生为现实生活做好准备这方面的重要性。从学习的角度看,e-learning的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e-learning能够发挥技术的潜能,通过技术的使用,学生能够与丰富的多媒体和其他资源交互,技术能促进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协作。第二,e-learning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素养技能,尤其是把技术用于学习目的的技能。第三,技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优势,鼓励反思和对话,提供快捷和形成性的反馈,使学生能对资源进行整理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整理学习证据的途径。第四,技术能够提高创造性和促进创新,这些都是当今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技能。最后,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跟同学和正式教育环境以外的专家保持联系的途径。从生活技能的角度看,有效使用技术能帮助学生为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做好准备、为目前尚不存在的工作做好准备。掌握好的数字素养技能,能够使用技术,这些对于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也有帮助,因为具备数字素养并能够解决问题、有团队工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具备批判性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在职场上越来越受到雇主的青睐。此外,技术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学生必须能熟练使用技术。

4.学习者体验

我们必须更好了解学习者体验,特别是他们对技术的看法和使用技术的情况。对于优质学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杜威以及杜威之前的时代 (Biggs,1999; Brown, 2001; Dewey, 1916; Jarvis,2004;Sawyer,2006;Thorpe,2002)。最近这些年有关学习者使用技术的体验和对技术的看法的研究文献为数可观(Borgeman,etal.,2008;DeFreit⁃as& Conole, 2010; Oblinger& Oblinger,2005;Sharpe&Beetham,2010)(另见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的“学习体验项目”[http:// www.jisc.ac.uk/whatwedo/programmes/elearning⁃pedagogy/learnerexperience.aspx])。这方面的研究表明今天的学习者“深陷”于技术之中,技术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他们使用各种策略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源以及与同伴开展交流和协作。从本质上看,优质学习具有以下特点(Conole,2013a):

(1)鼓励反思;

(2)促成对话;

(3)促进协作;

(4)学以致用;

(5)形成同伴社区;

(6)促进创新;

(7)激励学习者。

技术为以上这些特点的实现提供了很多的途径,尤其是通过与多媒体的交互和与同伴的交流与协作(Childs&Peachey,2011;Conole&Alevizou,2010; Rennie & Morrison, 2012; Traxler,2005)。社交媒体为交流与协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途径;移动设备使学习者能够与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进行交互,也能够自己制作多媒体资源;游戏和虚拟世界则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逼真环境。如前所述,技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优势,包括联想性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和联通主义学习(Conole,2010b;Conole,Dyke,Oliver,&Seale,2004;Mayes&DeFre⁃ ita,2004)。

5.教师实践

同样的,我们必须了解教师实践情况,特别是他们目前是如何设计学习干预的,他们采用什么策略,他们从何处得到指导和支持,以及他们如何跟同行分享实践经验。威尔逊(Wilson,2007)分析了使用英国开放大学学习管理系统的43个案例,总结出一些好的实践范例,同时也发现影响学习管理系统使用的障碍。作为开放大学“学习设计计划”(Learning DesignInitiative)的一部分(http://www.open.ac.uk/blogs/OULDI/),开放大学在教师当中开展了一系列访谈,旨在了解教师们目前的教学设计情况,并把研究结果作为“学习设计计划”开发相关工具和资源的理据。研究结果表明,从更有效使用技术的角度讲,教师需要两件东西:现有的实践范例(最好是本学科的范例)和与同行分享、讨论教与学心得的渠道。英国开放大学根据研究结果创建了Cloudworks这个社交网络网站 (http://cloudworks.ac.uk)。Cloudworks综合了社交媒体的不同特点,比如关注和被关注、评论、收藏、聚合等。Cloudworks与现行通用工具(比如脸谱、推特和博客)有很好的兼容性。

四、更有效使用技术的策略

本节将提出能促进更有效使用技术的两种策略:学习设计和评价(尤其是学习分析的应用)。

1.对学习进行设计

如上所述,数字化领域情况复杂且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显然需要采用新的和具有创新性的方法创设有效学习干预。其核心可以说就是设计,而设计也是今天教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Conole,2013a)。学习设计这个研究领域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作为帮助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能够做出更加有理有据而且符合教学规律的决策、恰当使用技术工具的一种手段而出现的(参见《拉纳卡学习设计宣言》[TheLarnaca DeclarationonLearningDesign]http://www.lar⁃nacadeclaration.org/)。学习设计提供了指导设计实践的工具和资源,使教师能把他们的设计可视化,清楚表述,并能与同行分享。

图4是7C学习设计框架,这个框架通过七个步骤全面支持设计实践:

(1)形成概念(Conceptualise):学习干预的目的是什么?学习干预是为谁设计的?干预活动的实质是什么?采用什么教学法?

(2)获取(Capture):有哪些开放教育资源正在被使用?需要制作其他什么资源?

(3)交流(Communicate):学习者将开展什么类型的交流?

(4)协作(Collaborate):学习者将开展什么类型的协作?

(5)思考(Consider):反思和证明学习发生的形式是什么?学习目标是否体现在学习干预的活动和考核中?

(6)结合(Combine):从不同视角看设计,比如学习活动的性质、学习者需要花多少时间完成这些活动、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指导和支持、内容和活动的性质、交流和协作的形式、反思和学习发生的证据,以及创建体现时间顺序的设计步骤串连图板。

(7)巩固(Consolidate):设计的有效性如何?设计的不同成分是否能共同发挥作用?

为了指导实际学习设计,我们为上述每一个步骤制作了各种资源并设计了各种活动(详见http:// www2.le.ac.uk/projects/oer/oers/beyond-dis⁃tance-research-alliance/7Cs-toolkit)。这些资源和活动已经在各种工作坊(通常为期1-2天)上使用,并且得到充分肯定。教师们觉得这些材料容易使用,很有作用;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设计使他们能够清楚表述和分析自己的决定。通过工作坊的学习,他们能够把思考的重点从学习内容转移到学习活动和学习者最终的体验上。

图47 Cs学习设计框架

以下介绍其中的三种活动:课程特点、教学法概貌和设计步骤串联图板。第一种活动涉及7C框架的“形成概念”,目的是帮助教师综合考虑所设计的学习干预的性质以及如何开展和为之提供支持。参加人员围绕以下内容进行交流互动:

(1)原则(见图5):本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其核心原则是什么?比如,课程可能要突出文化或审美方面的内容,那么学习干预可能要注重实际或学以致用,也可能是在基于同伴的专业社区开展,干预活动可能包含一些“意外新发现”的成分——这点可能值得注意。

(2)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法?比如,学习干预活动以建构主义原则为理论基础还是属于问题式或探究式的?

(3)指导和支持(见图6):提供了哪些指导和支持?比如,通过网站或课程讲义提供指导和支持,或是学习者能获得学习资料?

(4)内容和活动:包含什么类型的活动?学习者将会使用到什么内容?

(5)反思和证明:是否积极鼓励学习者反思关键内容?他们是如何证明自己的学习的?干预活动包括什么形式的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

(6)交流与协作:学习者如何彼此互动?师生如何互动?是否包括协作成分?

图5 与学习干预有关的原则

图6 指导和支持

第二种活动针对采用何种教学法或活动类型(见图7),旨在帮助教师确定为学生设计什么类型的活动。一共有六种类型的活动可供选择:同化性的(assimilative)(听、读、观看)、信息处理、交流性的、产出性的(productive)、体验性的(比如操练和实践活动)和调适性的(adaptive)(比如模型或模仿软件)。此外,还必须注明考核活动所需的时间。图7是一个Flash软件,可在线操作(http:// www.rjid.com/open/pedagogy/html/pedagogy_pro⁃file_1_2.html)。

图7 教学法概貌例子

最后一种活动使用串联图板,旨在使教师/设计者能清楚整个设计过程的不同成分是如何相互连接的。它以一条时间轴为中心,时间轴的上面是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目标则对应考核成分。活动的上方显示该项个人活动需要什么样的输入,例如阅读材料或点播播客。活动的下方显示活动的输出(结果),比如参加论坛讨论或发布博客(见图8)。

图8 串联图板例子

2.评价

了解学习者体验和行为对于提高学习干预设计质量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实现这个目标:从对学习者(课堂或在线)行为进行一般的观察到采用更加正式的评价技术(比如访谈、调查和核心小组讨论)。对在线交流进行话语分析也是了解学习者行为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学习分析。根据学习分析研究会(Soci⁃etyforLearningAnalyticsResearch,简称 So⁃ LAR) 的定义 (http://www.solaresearch.org/mis⁃sion/about/),学习分析是指“对涉及学习者和他们的背景的数据进行测量、收集、分析和报告,目的是为了了解和优化学习过程以及学习发生的环境。”乔治·西门子(GeorgeSiemens)指出,我们每到一处都会留下痕迹,而跟这些痕迹有关的数据是很有价值的(Siemens,2010;Siemens,2011)。他还指出:“这些数据揭示了我们的情绪、态度、社会关系、意图和下一步可能采取的行动。”

学习分析的核心就是对学习管理系统所产生的海量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从而更好地了解学习行为。教师可以使用这些数据监控学生的学习进步,发现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这些数据对于学习者也是有作用的,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改进学习模式和学习行为。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监控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差生”,然后主动联系这些学生并向他们提供额外的支持。学习者则能通过这些数据把自己的学习情况跟同学的情况进行比较,也可以据此了解自己的学习行为并咨询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的建议。

EDUCAUSE认为学习分析是“学术分析(Aca⁃demicAnalytics),有助于满足公众对机构应该在学生的成功方面所负起的责任的要求,因为高等教育的经费引起广泛关注,而且全球都在经历经济和预算的困难时期”(http://www.educause.edu/ero/article/ signals-applying-academic-analytics)。

学习分析的好处包括:

•及早发现危机学生(at-riskstudents)并向学习者和教育者发出预警,从而降低辍学率;

•对学习过程和内容做个性化处理和修改,保证每一个学习者能够得到与自己现有知识水平相适应的资源和教学;

•及时向学习者提供有关他们的学习表现和同学学习表现的情况,同时针对知识的薄弱点提供学习活动和内容方面的建议,帮助他们学习进步、增强动力和信心;

•发现哪些学习者需要额外帮助、哪些学习者能够辅导其他同学以及哪些教学实践效果最好,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利用实时教学和学习活动所产生的数据,提高学习设计质量,改进课程开发过程;

•以交互式可视化呈现复杂信息,使学习者和教育者都能够根据特定的教或学的环境的需要聚焦或忽略某些数据集;

•向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评价学习进步、发现哪些活动效果最好的工具,从而使到他们更快达成学习目标。

五、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有助于更有效地把技术用于学习目的、更有效地评价技术使用情况的技术干预框架。该框架体现了研究、政策和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研究成果应该被用于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实践的开展,另一方面,研究也要围绕政策和实践进行。本文还提出两种更有效使用技术的策略:一是运用学习设计指导设计实践、提高设计水平,二是采用更有效、更富于创新性的方法(特别是学习分析)了解学习者的体验和行为。学习分析能揭示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情况的了解反过来又能指导我们的学习设计。

学习设计已经被证明是改变教师教学实践的有用方法,能帮助他们把思考的重点从学习内容转移到学习活动和学习者的最终体验上。我们在很多工作坊和学术会议上使用7C学习设计框架,总体的评价令人鼓舞。教师们表示这些学习设计工具有助于他们更加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设计实践和分享设计实践,也使自己的设计更有创造性。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学习分析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很显然,学习分析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者行为方面潜力巨大;通过学习分析,教师能更好地为学习过程提供支持,而学习者则能掌握更有效的学习策略。然而,迄今的工作主要围绕展示学习分析数据的工具的研发(尤其是视觉隐喻[visualmetaphor])。如何探索学习设计和学习分析两者的协同增效作用,使学习分析能被用于指导学习设计——这将是今后的一个主要发展领域。

[1]Beetham,H.,McGill,L.,&Littlejohn,A.(2009).Thrivinginthe 21stCentury:learningliteraciesforthedigitalage(LLiDAprojectre⁃port).Retrievedfromhttp://www.jisc.ac.uk/media/documents/projects/ llidareportjune2009.pdf.

[2]Biggs,J.(1999).Whatthestudentdoes:teachingforenhancedlearn⁃ing.HigherEducationResearch&Development,18(1):57-75.

[3]Borgeman,C.,etal.(2008).Fosteringlearninginthenetworked world:thecyberlearningopportunityandchallenge(Reportofthe NSFtaskforceoncyberlearning).Retrievedfromhttp://www.nsf.gov/ pubs/2008/nsf08204/.

[4]Brown,J.S.(2001).LearningintheDigitalAge.InM.Devlin,R. Larson,&J.Meyerson(Eds.),TheInternet&theUniversity:Forum 2001(pp.65-91).PublishedasajointprojectoftheForumforthe FutureofHigherEducationandEDUCAUSE,2002.

[5]Peachey,A.,&Childs,M.(2011).Reinventingourselves:contem⁃poraryconceptsofindentityinVirtualWorlds.NewYork:Springer.

[6]Childs,M.,&Peachey,A.(2013).UnderstandinglearninginVirtu⁃alWorlds.London:Springer.

[7]Christensen,C.(1997).Theinnovator'sdilemma:Whennewtechnol⁃ogiescausegreatfirmstofail.Harvard:HarvardUniversityPress.

[8]Conole,G.(2004).E-Learning:TheHypeandtheReality.Journal ofInteractiveMediainEducation,11.Retrievedfrom http:// www-jime.open.ac.uk/jime/article/view/2004-12.

[9]Conole,G.(2010a).Bridgingthegapbetweenpolicyandpractice:a frameworkfortechnologicalintervention.Journalofe-learning,knowledgeandsociety,6(1),13-27.

[10]Conole,G.(2010b).Reviewofpedagogicalframeworksandmodels andtheiruseine-learning.Retrievedfromhttp://cloudworks.ac.uk/ cloud/view/2982.

[11]Conole,G.(2013a).Designingforlearninginanopenworld.New York:Springer.

[12]Conole,G.(2013b).AnewclassificationforMOOCs.Retrieved fromhttp://e4innovation.com/?p=727.

[13]Conole,G.(2013c).Whatisinnovativeteaching?Invitedtalk.Roy⁃alHolloway,London.

[14]Conole,G.(2014).Reviewingthetrajectoriesofe-learning.InS. Patil(Ed.),TowardsnewhorizonsinHigherEducation.

[15]Conole,G.&Alevizou,P.(2010).Aliteraturereviewoftheuse(s) ofWeb2.0inHigherEducation(AreportcommissionedbytheHigh⁃erEducationAcademy,York,UK).

[16]Conole,G.,Dyke,M,Oliver,M,&Seale,J.(2004).Mapping pedagogyandtoolsforeffectivelearningdesign.ComputersandEdu⁃cation,43(1-2),17-33.

[17]Crook,C.,etal.(2008).Web2.0technologiesforlearning:thecur⁃rentlandscape-opportunities,challengesandtensions(ABECTA report).Retrievedfromhttp://dera.ioe.ac.uk/1474/.

[18]DeFreitas,S.&Conole,G.(2010).Learnersexperiences:howper⁃vasiveandintegrativetoolsinfluenceexpectationsofstudy.InR. Sharpe,H.Beetham,&S.DeFreitas(Eds.),Rethinkinglearning foradigitalage:howlearnersareshapingtheirownexperiences (pp.15-30).London:Routledge.

[19]Dewey,J.(1916).ExperienceandNature.NewYork:Dover.

[20]Jarvis,P.(2004).Adulteducationandlifelonglearning.London: RoutledgeFalmer.

[21]Jenkins,H.(2009).Confrontingthechallengesofparticipatorycul⁃ture:Mediaeducationforthe21stcentury.Cambridge,MA:MIT Press.

[22]Jenkins,H.,Clinton,K.etal.(2006).Confrontingthechallenges ofparticipatoryculture:mediaeducationforthe21stCentury.Chica⁃go,TheMacArthurfoundation.Retrievedfromhttp://mitpress.mit. edu/sites/default/files/titles/free_download/9780262513623_Con⁃fronting_the_Challenges.pdf.

[23]Kukulska-Hulme,A.,&Traxler,J.(2005).Mobilelearning-a handbookforeducatorsandtrainers.Abingdon:Routledge.

[24]Mayes,T.,&DeFreitas,S.(2004).Reviewofe-learningframe⁃works,modelsandtheories(JISCe-learningmodelsdeskstudy).Re⁃trievedfromhttp://www.jisc.ac.uk/uploaded_documents/Stage%202% 20Learning%20Models%20(Version%201).pdf.

[25]McAndrew,P.,etal.(2009).OpenLearnResearchReport 2006-2008.Retrievedfromhttps://oerknowledgecloud.org/?q=con⁃tent/openlearn-research-report-2006-2008.

[26]Naughton,J.(2012).FromGutenbergtoZuckerberg,whatyoureal⁃lyneedtoknowabouttheinternet.London:Quercus.

[27]NMC(2014).NMCHorizonReporforHigherEducation2014.Re⁃trieved from http://www.nmc.org/publications/2014-horizon-re⁃port-higher-ed.

[28]Oblinger,D.G.,&Oblinger,J.(2005).EducatingtheNetGenera⁃tion.EDUCAUSE.Retrievedfromhttps://net.educause.edu/ir/library/ pdf/pub7101.pdf.

[29]Rennie,F.,&Morrison,T.(2012).e-Learningandsocialnetwork⁃inghandbook-resourcesforhigher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30]Sawyer,R.K.(2006).TheCambridgehandbookofthelearningsci⁃ence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31]Sharpe,R.,Beetham,H.,&DeFreitas,S.(2010).Rethinking learningforadigitalage:howlearnersareshapingtheirownexperi⁃ences.London:Routledge.

[32]Sharples,M.,Corlett,D.,&Westmancott,O.(2002).Thedesign andimplementationofamobilelearningresource.Personalandubiq⁃uitouscomputing,6(3),220-234.

[33]Sharples,M.,etal.(2013).InnovatingPedagogy2013(OpenUni⁃versityinnovationreport2).MiltonKeynes:TheOpenUniversity,UK.Retrievedfromhttp://www.open.ac.uk/personalpages/mike.sharp⁃les/Reports/Innovating_Pedagogy_report_2013.pdf.

[34]Siemens,G.(2005).Connectivism:Alearningtheoryforthedigital age.Internationaljournalofinstructionaltechnologyanddistance learning,2(1),3-10.

[35]Siemens,G.(2010).Whatarelearninganalytics.ELearningspace: learning,networks,knowledge,technology,community.Retrieved from http://www.elearnspace.org/blog/2010/08/25/what-are-learn⁃ing-analytics/.

[36]Siemens,G.(2011).Leaninganalyticsinhighereducation.UNI⁃SA,Pretoria,SouthAfrica.

[37]SoLAR(2011).OpenLearningAnalytics:anintegratedandmodu⁃larizedplatform.Retrievedfromhttp://solaresearch.org/OpenLearnin⁃gAnalytics.pdf.

[38]Thorpe,M.(2002).Fromindependentlearningtocollaborative learning:Newcommunitiesofpracticeinopen,distanceanddistrib⁃utedlearning.InM.Lea&K.Nicoll(Eds.),Distributedlearning:So⁃cialandculturalapproachestopractice(pp.131-151).London:Rout⁃ledgeFalmer.

[39]Traxler,J.(2005).Mobilelearning:Ahandbookforeducatorsand trainers.Abingdon:Routledge.

[40]Wills,S.,Leight,E.,&Ip,A.(2010).Thepowerofrole-based e-learning:designingandmoderatingonlineroleplay.London:Rout⁃ledge.

[41]Wilson,P.(2007).ProgressreportoncapturingeLearningcase studies(Internalreport).MiltonKeynes,OpenUniversity,UK.

译者简介:肖俊洪,教授,汕头广播电视大学(515041)。

责任编辑 池 塘

·消息·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碧荷 摘编)

G40-057

B

1009—458x(2014)08—0005—10

2014-02-25

格拉妮娅·科诺尔,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学习创新)、学习创新研究所所长;英国高等教育学会(HEA)国家教学奖获得者(2012),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计算机学习应用协会会士(ASCILITEFellow)(2012)和欧洲远程电子学习网络协会会士(EDENFellow)(2013)。

猜你喜欢

学习者教学法设计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