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优势识别下的海陆经济合作强度测度

2014-05-24丁黎黎

中国软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陆域潜力海洋

王 涛,赵 昕,郑 慧,丁黎黎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海陆开发活动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海陆经济资源环境需求的矛盾逐渐彰显出来,该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统筹安排海陆资源配置,协调海陆系统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缓解海陆矛盾是我们将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海陆经济一体化一直是海陆统筹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视角方面,栾维新(1998)[1]和孙吉亭(2011)[2]主要是侧重海陆统筹的决定、作用和调节机制论述如何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Robert E.Bowen,Cory Riley(2003)[3]将海岸带综合管理作为目标,董楠楠和钟昌标(2009)[4]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出发,ERIC W.Bood,Constantions Syropoulos(2012)[5]研究了可持续下的多重合作的经济一体化,主要针对的是贸易成本对于竞争的影响,毛昊洋(2012)[6]以海陆产业链为主线,刘大海(2013)[7]在海陆二元经济结构中,对海陆间经济波动的形成条件和演化历程进行了过程模拟。海陆一体化是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如果完全从各个视角研究该问题的难度太大,各学者专家借助自己的学科优势对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某一角度做出了专业的分析。第二,在 研 究 方 法 上,徐 胜 (2009)[8]、吴 雨 霏(2012)[9]和吴淑娟(2013)[10]构建的是灰色关联模型,刘伟光(2013)[11]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熵模型和一体化发展度模型建立海陆经济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范斐(2011)[12]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孙才志(2012)[13]则是应用能力结构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来定量评价。第三,在研究区域上,刘志高(2002)[14]提出了连云港市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盖美(2003)[15]对大连市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Selina M.Stead(2005)[16]以 苏 格 兰 沿 海 地 区 为 例,王 磊(2007)[17]以天津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卢宁(2009)[18]和王诗成(2011)[19]重点研究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陆一体化建设问题,曹可(2012)[20]针对辽宁省的海陆统筹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研究。由于区位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较大,各沿海城市将借助各自的优势,在实现海陆一体化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别。

通过以上文献从不同的研究方面对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考察和研究,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是在研究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二元经济结构在研究城乡问题上可行性较大,海陆经济的经济结构其实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用二元经济结构研究的困难很大;在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进行海陆经济关联测度时,大多数学者只是采用了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来测算,海陆经济生产总值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海陆经济的总体实力,在测算海陆关联上该结论则有较大的片面性。本文在学者的研究下做出相应的改进,在国家层面上,针对整个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发展做了比较优势分析,运用海陆经济系统耦合从立体空间上比较直观的观察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二、理论模型

通过建立海陆经济合作强度模型来测度海陆经济一体化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海陆经济资源共享度、相互依赖度和经济发展潜力。资源共享度反映的是海陆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共享,体现的是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对公共物品的分享分配能力;相互依赖度反映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当前经济发展的相互关联程度;发展潜力反映的是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未来的发展能力,首先分别对这三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海陆经济子系统的比较优势,最后再将这三个因素合并对海陆经济合作水平做出总结。

(一)经济潜力评价模型

经济发展潜力主要是反映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在后劲,是指区域内部现有生产要素来维持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内源经济潜力和外源经济潜力。其中,内源经济潜力主要是指区域自身生产要素得到有效利用所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外源经济潜力是指借助于外在生产要素使区域具有的发展后劲。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于某区域之上的内源经济潜力和外源经济潜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表明经济潜力具有加和性,运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REP表示区域经济潜力;IEP代表内源经济潜力;OEP代表外源经济潜力;α表示不确定因素。

内源经济潜力受生产要素影响较大,包括劳动、资金和科技等方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外源经济潜力需要内化为内源经济潜力才能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力量[21]。

(二)相互依赖度测度方法

海陆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包括多个方面,我们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将相互依赖关系简化为两个经济体与整个沿海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然后根据灰色关联模型来测度,由于海陆经济体的规模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持续影响,所以在此加入规模差异变量,来进一步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

设11沿海省市的GDP为YT=YO+YAO;则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与沿海省市GDP的比重分别为GO=YO/YT,GAO=YAO/YT,海陆经济体与全国 GDP的比重为G=YT/Y,由引力模型可得:

海陆经济体灰色关联度与海陆经济规模差异指数是反向相关关系,所以海陆经济依赖关系为:

(三)耦合度模型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能说明是竞争与合作的独立而是二者的统一,海陆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的变化随着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性态,合作强度是评价具有竞—合关系的系统间的关系紧密度指标,表现出程度的变化[23]。因此,提出了合作模型来判断和评价海陆合作关系状况。

图1 海陆竞争合作关系强度变化

本文在测度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合作强度时采用的是耦合度模型,用变异系数来反映两组数据的变异离散程度,由于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是两个系统,用变异系数表示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数值越小表示合作强度越高,数值越大表示合作强度越低。

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

式中,i为描述海洋经济或陆域经济系统的指标的数量;ai为指标权重;xi为描述经济系统第i个指标的数值,由此来计算海洋经济或陆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用ZO表示海洋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ZOA表示陆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

海洋经济系统ZO与与陆域经济系统ZOA的差异越小越好,可用离差系数C*表示,即:

式中:S为ZO与ZAO的协方差。

式中,C为耦合度,k为调节系数,一般2≤k≤5,本文在研究中取k=4来增加区分度[24]。C反应了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系统的合作强度,由模型得出,C的取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合作强度越大,反之,合作强度越小。

耦合度是反映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系统相互协调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海陆经济发展潜力、资源共享及相互依赖度。促进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为进一步反映海陆经济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需要构造海陆经济耦合协调度公式:

式中:R是指耦合协调度;C是指耦合度;P是指海陆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并且P=αZO+βZAO,α是海洋经济的综合评价权重,β是陆域经济的综合评价权重,我们在协调海陆经济发展时,尽量使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发展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所以在此设定α=β=0.5。协调度越高说明海陆经济系统发展总水平越高,同时也意味着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也越和谐。

三、海陆经济的比较优势分析

基于上面的理论分析,本文首先对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子系统的资源共享度、相互依赖度和经济发展潜力三个方面依据模型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进行比较优势分析。

(一)资源共享度分析

1.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分析

我们将沿海11省市的GDP分成海洋生产总值和陆域生产总值两部分,分别用海洋和陆地所对应的劳动、资金和科技等生产要素去衡量生产效率,

i的取值范围为1,2,3,分别代表劳动力、资本和科技;FO、FAO分别代表海洋、陆地生产要素投入量;EO、EAO分别代表海洋、陆地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使用2001-2011年沿海11省市GDP、GOP、总就业人数和涉海就业人数,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在使用资本数据的时候,我们先根据单豪杰关于中国省际资本存量估算的方法计算出我国沿海省市的资本存量,然后再根据[海洋资本存量]=[海洋生产总值]*[沿海省市资本存量]/[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公式进行处理,整理出海洋和陆域经济资本存量;科技投入上我们则是使用沿海11省市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作为科技要素的投入。

然后将海洋生产要素效率与陆地生产要素效率对比来观察资源使用效率的高低状况,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比如下表1。

表1 海陆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比(海洋/陆地)

2011年,海陆劳动力的投入产出效率比为1.72,意味着海洋劳动力的产出效率是陆域经济产出效率的1.72倍,海洋经济的劳动力效率为13.30万/人,陆域经济的劳动力效率为7.73万/人,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海陆的劳动力使用效率是不断提高的,但是效率比值是逐渐下降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是普遍提高的,且海陆资源的使用配置上逐渐平衡。

2011年海陆资金使用效率比为1.04,但从资金的投入产出上来看,资金每投入1元,海陆分别产出71.64元和68.99元,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二者的资金产出效率是一直提高的,陆域经济的资金使用效率一直是高于海洋经济的,直到2006年之后达到稳定状态,2010年海洋经济资金产出效率逐渐高于陆域经济。

2011年海陆R&D经费内部支出的产出效率比为8.93,并且从发展趋势上来看这个比例比较稳定,虽然我国在R&D经费内部支出额是不断提高的,由于科技的研发过程的持久性和科研成果的产生作用具有时滞性,科技的产出变化不大,稍有下降,并且海洋经济的规模比陆域经济要小很多,产业体系也不如陆域经济完备,发展也不如陆域经济成熟,所以受科技冲击影响较大,所以短时期内海洋经济科技产出效率比陆域经济要高,也比较正常。

从目前我国沿海省市劳动、资金和科技的使用效率来看,劳动和科技的产出效率方面,海洋经济要高于陆域经济,资金的使用效率上,陆域经济要高于海洋经济,并且逐步走向平衡的发展过程。所以该三种生产要素在海陆间的流动上要将资金使用效率作为一个参考方面。

2.海陆经济资源共享的测度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劳动、资金和科技生产要素进行模型构建:

函数中Y代表经济产值,用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总产值的可比价计算;L代表劳动力要素,用全国涉海就业人员情况来代表海洋经济劳动力投入,用沿海城市城镇就业人员来代表陆域经济劳动力投入;K代表资本要素;T代表科技要素投入;αβγ分别为劳动、资金和科技要素的弹性系数。由C-D生产函数假设α+β+γ=1,则α=1-β-γ,整理后得 lnY/L=C+βlnK/L+γlnT/L,一般情况下,各经济投入要素与经济增长为正相关关系,所以模型构建中符号为正[25]。

运用2001-2011年的数据测度可以得到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产出模型,如下:

海洋经济:lnYO/LO=4.877351 +0.520781lnTO/LO+0.292135lnKO/LO

R2=0.996246

F=1061.6666

陆域经济:lnYAO/LAO=2.353713 +0.418902lnTAO/LAO+0.202557lnKAO/LAO

R2=0.999816

F=21719.51

通过对该模型的可决系数和F统计量的检验可以看出各变量明显显著,得到海洋经济的劳动、资本和科技要素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87、0.292和0.521,陆域经济的劳动、资本和科技要素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379、0.202和0.419,然后根据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对于劳动、资金和科技投入所占的比重乘以各自的弹性系数相加得到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资源共享结果,如下表2。

表2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资源共享测度结果(单位:%)

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2001-2011年资源共享结果显示:海洋经济在沿海地区资源共享水平基本比较稳定,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从2001年的11.199%增加到2011年13.200%,2010年达到最高值为14.44%。详细分析海洋经济劳动、资金和科技三种要素的占有比例,2001-2011年海洋经济对于劳动力的占有是逐年升高的,从25.925%上升到41.074%,主要是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的涉海就业人员的流入;资金占用量相比较而言却是逐年下降的,从18.096%下降到15.247%,一方面是由于近几年来国家固定资本形成额增加的数额较大且增长速度加快,但是海洋经济固定资本形成额的增长幅度较小,相比较而言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另一方面,近年来海洋产业的一些重大新兴项目的迅速崛起,但是与庞大且稳定的陆域经济系统相比较,其资金占用量还是很小的;科技投入量(R&D经费内部支出)海洋经济所占的比例很小,多年来一直在2%左右浮动。

(二)海陆相互依赖度

依据相互依赖度的测算公式,我们计算出了海陆经济规模系数及依赖度,具体结果如下表3。

表3 海陆经济规模差异系数及依赖度

首先分析海陆经济体的规模差异系数,由规模差异系数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所占的比例相等时,规模差异最小。该数值越小意味着海陆经济的比例差异越大,2001-2011年规模差异系数的变化趋势上来看,基本上处于逐渐增大的趋势,从0.258增加到0.265,其中2010年达到最大为0.270。主要原因是在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在沿海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增大所致。

海洋经济对沿海经济的总体依赖度也是在波动中上升的,由2001年2.052上升到2011年2.996,表明海洋经济对沿海经济体的依赖度不断加大;最小值为2004年的1.956,主要是因为2004年我国海洋经济开始复苏,一些资源依赖型和外向型产业逐步起势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最大值为2009年3.806,国家为海洋经济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服务保障,“海十条”的出台、沿海区域规划业逐步被提升为国家战略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得海洋经济对国家整个经济系统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沿海陆域经济对沿海经济体的依赖度则变动幅度较大,2001-2005年处于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最大为2.573,主要是国内外发展环境比较稳定,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也趋向于成熟;2005之后处于下降趋势直到2009年出现较小幅度的上升,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沿海整个经济系统影响很大,再加上陆域经济所占比重较大,所以在多年之后再次上升,2010年达到最小值为1.857,国家经济企稳回升,重新进入扩张期,但是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26]。

(三)海陆经济潜力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结合我国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基于经济潜力的视角构建了我国海陆经济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内源经济潜力包括经济增长速度、生产要素、农工建旅产业相应指标的增速;外源经济潜力则包括环境承载、资源利用、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和政府支持五个方面,其中环境承载运用的是人均工业废水排放增长率,资源利用使用的是以标准煤计量的能源消耗。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表4 我国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潜力发展指标对比

2.经济潜力评价模型

本文采用主成分方法对我国各年份海陆经济潜力进行对比分析,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变量因素权重,对陆地内源经济潜力三个主成分权重分别为34.03%、29.87%和23.86%,陆地外源经济潜力分别为46.15%和22.90%,海洋内源经济潜力权重为30.50%、24.23%、20.22%和16.87%,海洋外源经济潜力权重为35.33%和28.75%。相应的主成分表达式如下:

(1)陆地内源经济潜力

F1=0.399a1+0.022a2+0.167a3+0.311a4-0.142a5+0.265a6+0.135a7-0.116a8

F2=0.166a1+0.26a2-0.149a3-0.132a4+0.338a5+0.046a6+0.412a7-0.029a8

F3= -0.222a1+0.308a2+0.259a3-0.045a4+0.14a5+0.055a6-0.198a7+0.552a8

(2)陆地外源经济潜力

F1=0.355a9+0.433a10-0.329a11+0.082a12+0.19a13

F2=0.214a9+0.044a10+0.128a11-0.451a12+0.818a13

(3)海洋内源经济潜力

F1=0.324a1+0.431a2-0.139a3-0.052a4-0.03a5+0.03a6-0.079a7+0.348a8

F2=-0.085a1+0.216a2-0.58a3+0.383a4+0.148a5-0.058a6+0.131a7+0.016a8

F3=0.059a1-0.161a2+0.138a3+0.081a4-0.565a5-0.105a6+0.523a7+0.014a8

F4=0.11a1-0.315a2+0.196a3+0.153a4+0.173a5+0.723a6+0.028a7+0.244a8

(4)海洋外源经济潜力

F1= -0.298a9+0.043a10+0.136a11+0.41a12+0.584a13

F2=0.18a9+0.541a10+0.605a11-0.014a12+0.26a13

将各个年份的影响因素的标准化数据带入到主成分表达式中,可以计算出决策矩阵,然后将每个主成分对应的贡献率作为主成分的权重,赋予相应的权重后,构成加权的规范矩阵,如下表5。

表5 我国海陆经济发展潜力比较

3.结果分析

我国海陆经济总潜力上来看,我国陆域经济潜力比较稳定,在2007年之前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在2006年达到最高位0.723,2008年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数值有所下降,之后2009-2011年陆域经济总潜力进入稳定状态。海洋经济总潜力的起伏较大,大体上分成两个阶段2002-2005年,2006-2011年。2003年国家对海洋经济制定了发展规划纲要,该年经济潜力有所上升,2005年达到该段时期内的最大值;海洋经济总潜力在2009年达到最大值为0.916,2010年之后,部分主要海洋产业受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油气业在该段时期内处于低迷,但是总体上而言变化比较平稳,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十一五”期间,国家对海洋经济的调控不断完善,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就内源和外源经济潜力相比较而言,陆域经济的内源经济潜力较高,而海洋经济的外源经济潜力较高。主要是因为陆域经济系统庞大且相对稳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上来看,一直比较高,在劳动和资金的使用上很大,况且陆域经济产业之间关联度较高,产业的波及效应很大,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然而在现阶段海洋经济产业之间的联动关系不如陆域经济,所以与陆域经济相比,处于劣势;外源经济潜力上来看,虽然我国近海海域污染严重,但是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并且随着管理的加强,逐步开始改善,海洋环境的承载容量还是比较高的,当前我国陆地资源日渐枯竭,国家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海洋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待开发,包括潮汐能、波浪能和风能等新型能源,还有近海省市港口和海航交运比较发达,有利于贸易进出口,同时国家近些年来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加大,一系列海洋发展规划的出台,暗示着海洋经济外源潜力是巨大的。

四、海陆经济合作强度分析

(一)海陆经济子系统耦合分析

在对海陆经济系统的资源共享度、相互依赖度和经济发展潜力水平的权重指标的测度时,我们选择的是层次分析法,运用数学手段确定每个因素相对重要权值,最后计算出各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经过专家对该三个因素的评价分析得出重要性排序为相互依赖度高于资源共享度高于经济发展潜力,通过重要性标度值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三者的权重分别为0.5813、0.3092和0.1095。

对于合作强度评价的比较,Barbarn,Doraldson和Toole(2000)[27]针对制造业产业购买者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六个信念要素指标与七个行动要素指标,综合信度系数是0.87,没有检验单维性;Hausman(2001)[28]针对器材者与其主要供应商的关系,运用共同投入、相互信任和双边关系主义13个指标测度,三个维度的综合信度系数分别是0.78、0.89和0.88,没有检验单维性;Bhagat和 Williams(2002)[29]针对患者与之间的关系,运用4个动因方向指标、7个强度指标和4个持续性指标,综合信度系数为0.87,利用主成分分析验证了单维性;长春工业大学合作理论研究课题组(2012)针对分工—合作形态下的地缘区域内多个国家间关系,基于行为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三个维度(每个维度由不同的指标构成),三个维度最佳值为0.9,综合信度阈值为0.95-1.6,进行了数据拟合和模型检验[30]。

郭晓立(2012)[30]在计算中日韩三国合作强度时,对合作稳定性的判断标准为:某评价值的理想值为e*,两个变量 δ、ε(δ>ε>0),点 P位于 e*-δ与e*-ε之间,则属于内不稳定段说明系统处于萌芽状态,合作强度较低,若位于>e*,则外不稳定段说明系统发生了突变,这种突变表现为:一种是系统向新的稳定运动,一种是系统解体;当点P位于e*与e*-ε之间,合作体处于稳定段,说明合作体内主体间关系相对稳定;当点P位于e*-ε与e*-δ之间,认为合作体处于过渡段或不成熟阶段(成长阶段),说明合作体进入到合作意愿演化的快速趋同时期。对于合作强度数值的界定为0-0.3之间为不稳定段(混沌)、0.3-0.95之间为过渡段、0.95-1.6之间为稳定段、>1.6为不稳定段(突变)[30],我们将借鉴该种界定方式。

通过分析并运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海陆经济系统的综合指数,合作强度及合作协调度,结果如下表6。

表6 海陆经济系统合作发展指标结果

由表6海陆经济合作强度数值计算结果可以得出,2011年,海陆合作强度值为0.9569,处于合作稳定阶段,从2002-2011年的发展趋势上来看,海陆经济合作总体相对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大,只有2004、2005和2009年处于合作类型中的过渡段。2002、2003年国家的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都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在该时期内两个经济系统都没有出现迅速增长的情况,所以在该时间段内的合作处于稳定阶段;2004年和2005年的合作强度数值也达到了0.92以上,主要是因为受国家政策导向作用的影响,即首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之后,2004年海洋经济开始复苏,有了较快的发展,逐渐与陆域经济的耦合出现偏差,只能说明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进入了较长时间的磨合期;2006-2008年处于我国“十一五”发展期间,沿海城市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宏观调控,使得二者都得以平衡发展;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受挫严重,海洋经济已经达到了该段经济周期的谷底,陆域经济也受到较大打击,使得二者耦合度达到了最低值;2010、2011年我国海陆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进入了比较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海陆经济的发展将会再次基础上不断扩展与优化。

(二)海陆经济合作困难分析

海陆经济合作是在沿海地区一定空间范围内不同经济子系统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各自的经济潜力发展为保障,形成的经济系统间为满足各方需求而相互调整,形成紧密联系而又复杂的系统。海陆经济合作涉及合作习惯、合作动力和外部环境等,反映了两个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时空耦合关系,空间尺度上就是在沿海范围内,时间尺度就是海陆经济子系统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不断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的过程,在合作机制作用下促使二者之间合作意愿的加强,而且,海陆合作体的每一次合作对于要素与环境相互的成熟度的变化,不仅有正反馈的增强效应,同时也存在限制发展的饱和效应。

海陆经济合作的趋同与演化是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克服“两难”困境的过程,体现不同子系统下行为主体发生共生关系的建立,行为合作体自身利益和权力“让渡”的过程,该让渡差异决定了合作的内容与层次的不同,并体现在海陆经济合作的整个形成与发展进程中,比如在海陆联动过程中,由于海洋资源的丰富性、空间的广阔性和交通的通达性会吸引着大量的陆域资金、技术和能量向海洋经济流动。

海陆合作行为主体分属在不同的子系统内,所以,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轨迹和方向与主体本身所有固有发展方式及其相互融合作用和效果相关,是维持合作行为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固有发展方式影响合作共识的形成,同时也决定了合作意愿的行为取向,还会影响到合作利益前提下彼此间关系程度的加强,比如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都早已形成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链,难度在于如何将现有存在的产业链进行重组优化;同时,资源与市场的分割和共享也较难解决。

海陆经济合作意愿虽然属于主观层面,但同时又受到很多系统外力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如何通过点、线、面等空间要素进行整合,将陆域经济发展的成熟经验向海洋经济传递,海洋经济部分优势产业向陆域经济子系统转移和扩散,达到优势互补,实现沿海地带共同发展,这将会是海陆经济合作道路上的难题。

五、结论

通过对影响海陆经济合作的资源共享度、相互依赖度和经济发展潜力等三个要素比较优势及合作强度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海洋经济子系统的资源共享度在静态分析上劣势比较明显,但是从长期发展趋势上来说资源占用度是不断加大的,说明了经济资源逐渐开始向海洋经济子系统流入;海洋经济子系统对于整个海陆系统的经济依赖度略高于陆域经济,说明了海洋经济独立发展的能力弱于陆域经济;从经济发展潜力上来看,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较高,但是变动幅度较大且不稳定。虽然海洋经济在资源上逐渐取得优势,但是整体发展来看脆弱性较强。

第二、海陆经济的合作从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固有的发展方式以及系统外力的影响三个方面来看都存有较大的难度,表明国家在未来的国土资源环境层、社会经济层、基础设施层和制度文化层等方面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1]栾维新,王海英.论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经济一体化[J].地理科学,1998(4):342-348.

[2]孙吉亭,赵玉杰.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海陆统筹机制[J].广东社会科学,2011(5):41-47.

[3]Bowen R E,Riley C.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and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12(69):299-311.

[4]董楠楠,钟昌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7):95-97.

[5]Bood E W.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multimarket collusion[J].Economics Letters,2012(10):42-44.

[6]毛昊洋,产业链视角下的福建省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7]刘大海,纪瑞雪,张金轩.“海陆二元经济结构”下海陆间经济波动的形成与演化[J].海洋经济,2013(1):1-4.

[8]徐 胜.我国海陆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6):27-33.

[9]吴雨霏.基于关联机制的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2.

[10]吴淑娟,肖健华,范佳凤.我国沿海省市海陆经济发展协调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2013(15):68-72.

[11]刘伟光,盖美.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4):385-389.

[12]范 斐,孙才志.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2):59-63.

[13]孙才志,高 扬,韩 建.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环渤海地区海陆一体化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6):28-33.

[14]刘志高,尹贻梅,刑相勤.连云港市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4):242-246.

[15]盖 美.近岸海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海陆一体化调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3.

[16]Stead S M.Changes in Scottish coastal?shing communities-understanding socio-economic dynamics to aid management,planning and policy[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05(9):670-691.

[17]王 磊.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

[18]卢 宁.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19]王诗成.实施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J].理论学刊,2011(2):33-36.

[20]曹 可.海陆统筹思想的演进及其内涵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5):50-51.

[21]吕 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39-41.

[22]张海伟.贸易引力模型的扩展及应用综述[J].商业经济,2010(1):68-70.

[23]李 纲,杜智涛.基于AHP与FCE方法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强度识别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22-28.

[24]黄瑞芬.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耦合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25]沈金生,张杰.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要素的贡献测度与经济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3(1):36-38.

[26]何佳霖,宋维玲.基于滤波方法的海洋经济周期波动测定与分析[J].海洋通报,2013(1):6-7.

[27]Barbara,Santa,Donaldson B.Classifying relationship structure:relationship strength in industrial market[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000(7):491-506.

[28]Hausman,Angela.Variations in relationship in strength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001(7):600-616.

[29]Bhagat,Parimal S.Leveraging relationship marketing:a motivation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2002,1(3/4):39-67.

[30]郭晓立.国际能源合作的稳定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陆域潜力海洋
艺术的纯真潜力
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技术方法研究
码头后方陆域软基处理施工要点探析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中国陆域航磁系列图(1∶5000000)及其说明书》简介
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协同演进趋势及空间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