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协同演进趋势及空间差异研究*

2012-04-11李福柱肖云霞

关键词:陆域沿海地区产业结构

李福柱 肖云霞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1999年后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均在60%以上。随着陆域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也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以来,沿海地区海洋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6%,海洋经济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值不断上升,2009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一些海洋经济强省的海洋经济产值甚至达到10 000亿元以上。2003年,国务院发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并提出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的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提升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空间,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陆域与海洋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因此,分析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趋势及省际差异,提出促进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对策,对提高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沿海11个省区为案例区域,分析了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的时序特征及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水平的省际差异。

二、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的理论分析

(一)陆域与海洋产业的协同发展论

系统由相关要素有机地构成,存在层次性,系统与要素之间不仅存在相互关系,而且多个层次之间也发生着相互联系或协同关系。协同学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均起着双重功能:一方面,将系统中的要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协同整合的系统;另一方面,作为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起着要素作用,构成系统的基础。[1]陆域与海洋产业作为沿海区域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共同作用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陆域与海洋产业中任何一个产业的演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另一个产业的演进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整个区域产业系统的实质性演进,从而在不同的地域尺度上产生相应的时空及功能结构。陆域与海洋产业的资源互补及技术、知识溢出效应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减少外部负效应,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

(二)资源开发的产业链效应

产业链是以生产某一种最终用途的产品和服务为导向,由所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之间具有供求关系的生产和服务环节构成。[2](P127)资源禀赋、类型及质量影响产业链的层次性及产业空间分布。例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会拥有更多的从事资源开发或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社会资源丰富的地域拥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沿海地区海洋自然资源丰富,陆域社会资源丰富,资源利用条件相对成熟。虽然海洋与陆域存在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的差异性,但是,陆域与海洋均具有资源稀缺性、区域性,以及生产要素的可共享性,特别是陆域与海洋产业在中间投入及最终消费品的相互需求关系,促成了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资源开发的产业链效应,例如,陆域钢铁业可以为海洋船舶业、海洋工程制造业等提供生产原料,海洋油气业为陆域化工业提供原料及能源支持。

(三)陆域与海洋产品需求的相似性

产品的地区贸易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贸易中的需求偏好,一个地区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需求结构变化引致产业结构的演进。以海洋产业为中心,将陆域产业逐层展开,分别与某一海洋产业进行灰色关联,发现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与陆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链关系最为密切。[3]陆域与海洋对应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相似。那么,在沿海地区既定收入水平下,产品需求相似的陆域与海洋产业会遵循相似的产业发展规律,同样,沿海地区各省平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各省在陆域与海洋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性。

(四)陆域与海洋产业的关联性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错综复杂的生产技术联系或经济联系,[2](P300)产业间联系的基本路径是产业间相互提供产品与服务,同时为产业间的生产技术联系、价格联系、劳动就业联系及投资联系奠定了基础。然而,某些产业的发展变化会通过这种联系影响到其他产业,即产业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是产业关联的动态表现。陆域与海洋产业关联的最佳状态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高产业聚合能力以及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即陆域与海洋的产业关联性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动力。例如,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陆域运输行业,还对金融机构等服务部门产生引致效应,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引致陆域旅游、餐饮服务业的分布及发展等。

(五)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各产业技术进步及其结构特征、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和要素禀赋等差异,是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动力,生产专业化促进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产业结构的演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跃迁。[4](P74-87)依据钱纳里的“六阶段”经济发展理论,传统社会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的主导产业由轻型工业转向重工业;工业化后期,伴随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的持续增长点;工业化阶段规模化生产带来技术创新,在后工业化社会,主导产业由资本密集型产业转换为技术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广泛发展,经济进入以智能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社会阶段。通常,各个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遵循“一二三”向“二三一”或“三二一”形态演进。然而,在各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因素迭加累积的影响会使局部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出现差异。

三、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协同演进趋势分析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与可分析性,选取1999-2009年作为时序分析区间,其中1999-2005年的海洋三次产业产值是根据主要海洋产业相关数据计算而成,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

(一)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三次产业间的相对优势度

陆域与海洋三次产业间的相对优势度公式为:

式中:Mi—海洋第i产业占海洋总产值比重,Li—陆域第i产业占陆域总产值比重。若Xi>1,表示海洋第i产业具有产业相对优势,Xi越大,表明海洋第i产业的相对优势越大;若Xi<1,表示陆域第i产业具有产业相对优势,Xi越大,表明陆域第i产业的相对优势越大。

图1 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三次产业间的相对优势度

21世纪以来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三次产业间的相对优势处于不同的层次上,并随时间推移而变动。1999-2005年间,海洋第一产业相对优势要远远高于陆域第一产业,相对于日益枯竭的陆域资源,海洋第一产业秉承资源禀赋的优势,成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资源高地”。

海洋第一产业的相对优势自2006年后急剧减弱,原因在于按照《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和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修正后,从2006年开始,海洋渔业中剔除了海洋渔业相关产业部分,并将其纳入海洋相关产业部分。另外,海洋渔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2006年为我国海洋灾害的重灾年,海洋性的灾害过程共发生179次。海域的污染状况尚未好转,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在我国沿海18个海洋生态监控区中,有14个处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不良好状态,这些相关因素使得2006年海洋渔业产值开始锐减。同时,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陆域农业增长,因此,海洋第一产业的相对优势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海洋第二产业的相对优势则呈现低于陆域第二产业,但缓慢上升的趋势。陆域第二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积累大量的资金,技术相对成熟,具有稳定的产业相对优势。这种优势会由陆域逐渐扩散至海洋,随着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能力不断增强,海洋第二产业的相对优势也不断上升。

陆域与海洋第三产业的相对优势差异不明显,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引致了大量对海洋科技与教育、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投资与消费需求,海洋第三产业相对优势总体上要稍高于陆域第三产业(见表1,第2、3、4列)。

(二)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协同演进特征

陆域与海洋三次产业间相对优势的不同通常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异质性分化,同时,也反映了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协同水平。产业结构偏离分析是定量化分析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性的基本方法,主要分析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协同演进水平,以测度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的趋势。偏离度越低表示陆域与海洋三次产业间的结构协同性越强,反之,则表示协同性越低(公式2)。同时,为避免单一方法可能带来的误判,可以用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系数进行对比。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系数是分析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系数通常介于0和1之间,系数等于1,说明陆域与海洋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相似系数等于0,说明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完全不同。从动态视角来看,系数逐渐上升表现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协同趋势上升,相似系数逐渐下降表明产业结构趋异,产业结构协同趋势下降(公式3)。

产业结构偏离度公式: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系数公式:

式中:Mi—海洋第i产业占海洋总产值比重,Li—陆域第i产业占陆域总产值比重。

可见,虽然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偏离度相对较高,其协同演进系数低,但是整体上仍呈现出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渐下降,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系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逐渐趋同,协同演进的趋势不断加强。特别是2006年海洋第一产业的相对优势急速下降,而陆域第一产业的相对优势迅速上升,使得陆域与海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缩小,最终导致产业结构偏离度迅速下降(表1,第5、6列)。

表1 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协同演进特征

从整体上看,沿海地区陆域产业结构演进是右旋模式,而海洋产业结构演进是左旋模式。[5]1999年以来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演进显示由“一、三、二”向“三、一、二”再向“三、二、一”转变,产业结构演进速度较快;而陆域产业结构仍处于“二、三、一”形态,演进速度缓慢。

2006年之前海洋第一产业的相对优势、陆域第二产业相对优势很高,同时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较高,导致第一、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较高,虽然陆域与海洋的第三产业相对优势差异不明显,但是第三产业比重较小,故整体上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偏离度较高,产业结构演进协同系数低。但是,海洋第一产业的相对优势解除了陆域产业发展的资源困境,特别是促使陆域第二产业保持持续的增长,技术不断进步,资本积累增加。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上升首先是带动了海洋科技教育、滨海旅游及海洋交通运输等海洋第三产业的发展,缩小了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第三产业较高的收入弹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陆域第二产业的强劲发展引起的技术创新与进步提高了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工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转换。另外,一方面技术进步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加上作为农业发展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有限性,致使劳动力不断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另一方面,这种技术、资本优势迅速转移至海洋第二产业,并成为海洋第二产业的后发优势。2006年后,由于我国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不断增强,对海洋第二产业投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又反哺于陆域产业,促进了陆域产业的相应演变。在产业结构演进中,陆域与海洋产业互动性越来越强,形成一种循环累积的动态效果,促进了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协同演进。

四、沿海各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趋势的空间差异

(一)各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水平的省际差异

由于沿海各地区所处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及市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6]各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发展趋势存在差异性。在2006年之前,沿海各地区整体上呈现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偏离度下降,协同演进系数上升趋势,2006年产业结构偏离度下降的幅度增大,此后,产业结构偏离度仍持续下降,协同系数仍持续上升,同时,沿海各地区的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偏离度与协同演进系数差异明显。2006年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后,沿海各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经济协调发展导向,地区间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偏离度及协同演进系数的差异开始逐渐缩小。

图2 沿海各地区的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系数

图3 沿海各地区的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偏离度

(二)各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差异的波动分析

极差往往用来测度地区间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差异的波动范围,但是,极差只能体现地区差异最大的离散范围(公式4),为了避免测量方法的单一性,本文用标准差来测度地区间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差异的波动程度,能更好地反映各个地域的离散程度(公式5)。

极差公式:

标准差公式:

式中Di为i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或协同演进系数;¯D为全国产业结构偏离度或协同演进系数的平均值;R越大表明差异性的波动范围越大,越小表明差异性的波动范围越小;SD越大代表差异性的离散程度越高,越小代表差异性的离散程度越低。

从1999年到200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及协同演进系数值的极差均趋逐渐下降,直至2003年,极差暂时突增,之后仍然持续下降。这表明沿海各地区的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差异的波动范围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空间协同性趋于一致(见表2)。

沿海各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的空间差异水平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时段又有所不同。2002年之前,空间差异不断减小,之后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协同演进系数的标准差分别由2002年的0.3225、0.1837增加至2003年的0.4135、0.2363,然后,呈现持续下降,特别是在2006年中央提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政策后,沿海各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的省际差异迅速缩小,即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演进的省际差异在不断缩小基础上经历了短暂扩大后,重回趋同轨迹(见图4)。

表2 沿海各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协同演进系数极差与标准差

图4 沿海各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协同演进系数的波动程度

五、促进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升级的相关对策

从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与经验分析中可以看出,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协同程度不断加强。结合以上研究和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的协同发展现状,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促进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协同升级的相关对策:

第一,有效整合陆域与海洋经济相关要素的协同投入,形成陆域与海洋经济要素投入的互补效应,以获取更大的区域规模经济效应。立足于陆域与海洋资源开发的关联特性,将海洋资源的优势与陆域经济的产业、市场、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方面的优势进行有效整合,不断提高陆海产业共性技术水平与资源要素的利用率,实现陆域与海洋产业的集约化与规模化协同发展。

第二,相互延伸产业链,实现陆域与海洋产业生产环节上的有效衔接。鼓励以陆域经济为主营范畴、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向海洋产业领域拓展,减少单纯发展海洋产业的资本、技术及管理方面的额外成本,在现有陆域经济平台上实现企业的范围经济性及陆域与海洋产业的关联发展,并获取内部规模经济效益,这能够促进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协同升级。

第三,推动陆域与海洋产业技术知识的融合发展,提高陆海产业技术通用性。充分利用沿海地区陆域与海洋产业间存在的技术、知识溢出机制,建立有效的溢出网络,降低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本,提高本地规模经济效益,实现陆域与海洋产业技术的同步升级。

第四,设立陆域与海洋产业发展的综合管理机构,建立统一协调机制。明确各产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强调陆域与海洋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做到从宏观角度综合规划海陆产业,还要实现环境资源约束下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协同。

第五,支持各省市间的合作,结合各自地区的发展优势,在陆域与海洋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相互借鉴经验,促进海陆资源在沿海地区间的合理配置。鼓励地区间的企业、民间团体和政府机构的合作,通过相应的合作机制,促进各地区间陆域与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不断升级,实现陆域与海洋产业的协同发展目标。

[1]魏宏森,曾国屏.论系统的层次性原理[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3(1):42-47.

[2]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宋薇.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2.

[4]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张耀光,刘锴.王圣云关于我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时空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5):47-54.

[6]韩增林,王茂军,张学霞.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变动及空间集聚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3):289.

猜你喜欢

陆域沿海地区产业结构
论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困境及其应对路径
中国陆海经济发展水平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海陆风对广东沿海地区秋冬季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与你晨昏四季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技术方法研究
码头后方陆域软基处理施工要点探析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沿海地区冬奥项目发展的研究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