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妈妈有招
2014-05-21袁丽娟
袁丽娟
吐奶问题细分析
生理性吐奶
●宝宝的胃容量小,扩张力较低,加上吃奶时易咽入空气,所以在宝宝吃完奶后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随着宝宝打嗝排气,很容易有少量奶汁从口角流出。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内的婴儿最为多见,到宝宝1岁多即可自愈,不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由于宝宝的胃是呈水平位的,所以很容易因身体的扭动、腹压的增加而溢出奶来。
●宝宝胃部肌肉发育尚不完善,特别是胃上端贲门部的括约肌,也就是胃与食管的交界处比较松弛,关闭作用不够强,所以只要吃奶稍多或腹腔内压力过大,自然容易“门户洞开”,产生胃-食道返流。
●因为奶是液体状的,喝下去的奶易随宝宝体态的变换而改变位置,所以较固体食物容易引发返流。
●如果呕吐物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
病理性吐奶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有经常性的、严重的吐奶情况,一定要予以重视,最好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排除病理性吐奶的可能。
●如果宝宝发生喷射性的吐奶,且出生前1~2周较不明显,出生2周后才越发地严重,吐出量较多,并伴有奶块(但不伴有胆汁),宝宝的体重不增加甚至减轻,则宝宝可能患有先天性幽门狭窄。
●在呕吐物中,如果含有黄绿色胆汁,则宝宝可能是发生了肠梗阻。
●在呕吐物中,如果含有血丝或咖啡色样物,则宝宝可能是发生了食道、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如果宝宝发生剧烈的喷射性呕吐,则提示宝宝可能患有脑部疾病而引起了颅内高压,这时宝宝的头颅前囟会显得凸起。
居家护理有方法
1.喂奶原则
适量喂食,切勿过多。
做到少量多餐,以减少宝宝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喂奶速度不能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的话则需要宝宝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2.喂奶时体位
母乳喂养时,妈妈应抱起宝宝,使宝宝的身体处于45°。人工喂养时,应使奶瓶处于斜位,使奶头充满乳汁,以避免宝宝在吸奶的同时吸入空气。
3.喂奶后体位
喂完奶后,妈妈应将宝宝竖着抱起来,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吃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在床上,让宝宝右侧卧位躺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4.喂奶后,要观察宝宝一段时间
在喂完奶后,妈妈要观察宝宝一段时间。尤其是1~3个月大的宝宝夜里吃奶时,妈妈可能由于精神状态不佳,自己在喂奶过程中或喂奶后睡着,如果此时宝宝发生了吐奶,妈妈无法及时发现,小则少量奶液残留宝宝口腔使宝宝发生龋齿,大则会使宝宝由吐奶引起呛咳,奶液误入气管引起肺炎,甚至因窒息而死亡。
5.喂奶后的措施
在喂食完毕后,不要马上让宝宝平躺,先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再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注意:喂奶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
6.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
宝宝胃容量小,如果喂奶量过多,间隔过密,也容易引起宝宝吐奶。一般人工喂养间隔3.5~4小时喂1次,每日约喂6~7次,随月龄的增加,增加奶量,减少喂奶次数。
TIPS:掌握急救小知识
生活中,宝宝吐奶问题可大可小,但一不小心,造成呛咳,严重时还会堵塞气管发生危急情况,因此爸爸妈妈需要掌握一定的急救小知识。
●宝宝平躺时发生吐奶,应迅速将宝宝头偏向一侧,以免吐出物倒流流入咽喉及气管。
●把纱布缠在手指上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吐出的奶水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发紫时,表示奶液可能已进入气管了,此时应立即将宝宝趴在大人膝上,用力拍打其背部四五次,或将宝宝头朝下直立抱起,以使其能咳出误入气管的奶液。
●如果仍无效,应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急救。
学一学 ,居家中医推拿
日常生活中,妈妈可以运用中医推拿的手法,刺激宝宝的穴位来预防和舒缓吐奶的问题。
*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用拇指指尖轻按揉小儿足三里穴各100次。
* 推膻中
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
* 推脾土
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穴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0次。
* 推胃经
胃经位于小儿拇指第一指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小儿双手胃经各200次。
* 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小儿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下2寸,在正中两筋之间。用指尖按揉小儿双手内关穴各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