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及体会

2014-05-18张凤英

物理教师 2014年1期
关键词:游标卡尺示数笔者

张凤英

(南京市第一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1)

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整体性问题.众所周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以下是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及体会.

1 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传统的教学强调师道尊严,以教师为中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果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即使说错也不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便容易激起学生创新的欲望.因此教师应该容许学生对物理过程、物理认知结构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索中片面、甚至是有些错误的意见和想法,不应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以致浇灭学生头脑中那些刚刚燃起来的“创新火花”,扼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欲望.

例如,游标卡尺的读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直是个难点,学生很容易遗忘读数规则,这常常是学生对仪器的原理理解不透造成的.在进行游标卡尺的教学中,笔者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先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读数、注意事项,再让学生实际测量,而是直接将仪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先观察、研究实验仪器,琢磨仪器的用途和读数规则.这样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通过几分钟的研究,学生发现了游标卡尺除了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外,还可以测量圆筒、圆柱体的内径、外径,在教师的启发下,又发现了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深度.有些学生还发现游标尺上的螺丝有固定的作用.对于读数的规则,则是引导学生在研究了主尺和游标尺上的刻度后让他们自己逐步总结出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再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解答,即便是错误的答案,也能在教师的提示和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得以纠正.在掌握使用方法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

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研究,学生们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充分理解了游标卡尺结构原理,熟练掌握了它的使用方法,以致到高三总复习时学生们对游标卡尺的使用仍然能记忆犹新.

2 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新的想法

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爱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引导他们从平常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别出心裁地去思考问题,满腔热情地去探求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讲授“超重和失重”时,笔者站在“健康秤”上(用实物展台投影“健康秤”的示数),从站立到下蹲,提示学生观察秤的示数变化,学生发现指针摆动了.接着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探索指针示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进而总结出:当物体加速度向下时,秤的示数小于静止时的示数;当物体加速度向上时,秤的示数大于静止时的示数.然后,笔者又刻意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举出其他类似的现象.如果教师处处有意识地这样进行教学,学生的创新思维便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有效的培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满足于课本上现成的结论和套用现成的公式,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运用已有知识去创造性地获取新的知识.教师在提问学生时,也要善于抓住他们回答中的一些新想法,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和肯定,决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

3 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设计探究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操作、观察中积极思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把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有计划地改为学生课堂实验,增加学生自己边学习边实验的机会,还可以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思想上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充分地动脑思、动手做,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教学的难点是: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频闪照片,看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且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越来越大,即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那么,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呢?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然后通过打点计时器演示实验验证这一结论,学生也能掌握,但却丢失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好机会.对于是否是匀加速运动?如果是,则加速度是多少?这些问题都不妨交给学生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积极思考、展开讨论,这样做既能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能使学生对自由落体的性质有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引导、点拨、提供适当的器材,学生在设计实验、进行操作后,还必须自己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在如此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多了学生的高度参与,多了学生的强烈体验,教给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这些实验探究活动,强化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储备了一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案例,也为他们今后遇到实际问题时能较顺利地解决打下了基础.

笔者体会到,将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没有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既掌握知识,又激发学习兴趣,逐步懂得认知未知事物的方法,进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多种学习能力.

4 在习题教学中,通过评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经常发动学生评题,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十分有利的.

例1.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对地球的引力大约是

(A)50N. (B)500N.

(C)引力很小很小. (D)无法判断.

对于这道题,多数学生选了答案(B)[原书给出的正确答案为(B)].但个别学生选了(D),认为这个题目有毛病:“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不应只理解为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人,如果是指正在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中的宇航员,引力就要比500 N小得多,所以这道题无法判断.

例2.如图1所示,两个正方形闭合线框由粗细一样的材料做成.正方形Ⅱ的边长是正方形Ⅰ的2倍,把它们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出同一匀强磁场,则

图1

(A)感应电流I1=I2.

(B)拉力F2=2F1.

(C)拉力做功W2=4W1.

(D)无法判断.

对于这道多选题,不难得出选项(A)、(B)、(C)都正确.但不少学生选了(D).有的说,题中没有说明是否是同种材料,不知其电阻率是否一样,故无法确定两线框中的电阻、感应电流、拉力及做功的比值;有的认为还应说明所用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如是绝缘体,则本题没有意义.

从上面2个例子可以看到,学生中时时闪现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而且敢于质疑问难,对习题编拟中的疏漏之处提出了批评意见.只要教师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大胆承认选题中的疏漏,公开表扬质疑问难的学生,学生们就一定会迎着困难进行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一定会得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5 在概念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习和理解物理概念的过程往往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综合运用的过程,这些思维方式共同运用的心理活动,是培养、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加速度”这一概念的教学时,笔者先给出教材上的两组数据:普通小轿车起步时在20s内速度达到100km/h,旅客列车起步时在500s内速度达到100km/h.让学生对轿车和列车的运动特点进行对比.学生从速度的角度出发,发现两物体的运动都是加速运动,速度增加量也相同.笔者又问:那么它们的运动情况相同吗?学生立刻回答:不同,轿车的速度增加得比列车快.笔者接着再启发他们:那你们有什么想法呢?有学生提出了应该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接着,大家一起又分析、讨论出了加速度的定义.这样,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先让学生对要学习的物理概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较完整的物理概念.通过这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培养、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物理教师的一个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想方设法地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迎合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的要求.

猜你喜欢

游标卡尺示数笔者
老师,别走……
关于游标卡尺读数问题易错点的剖析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浅析游标卡尺的读数策略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例谈温度计的示数
构建电路模式破解电学难题
台秤示数的最小值是出现在摆球的最高点吗?
对一道“游标卡尺”测试题的思考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