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传工作应发挥网络媒体优势

2014-05-18黄筱珍

中国石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舆情宁波

□ 黄筱珍

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微博、微信已成为员工特别是青工传播和接收信息必不可少的媒介。近年来,宁波工程公司在企业宣传中,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优势,激发了员工参与的热情,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借助网络平台整合传统媒体资源

为适应员工对新兴媒介的喜好,宁波工程公司对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内部媒体进行资源整合,以公司网站为载体将这三种媒体进行高度融合,构建了新闻宣传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全媒体模式,实现迅捷传播、广域覆盖,增强了舆论宣传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今,员工只要登录公司内部网站,就可随时查看滚动新闻、选读电子报和点播视频,了解国家政策法规、企业决策精神和经营管理动态等信息。

为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公司坚持“新闻立网”,做到一般事件发生后的12小时内,必须上传内部网站。他们不断完善栏目内容,跟踪报道重大事件进展乃至形成专题,并加大新闻评论的力度;开辟学习专栏,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强化文化生活版的建设,鼓励员工将点滴心得、随笔感想、反映基层员工在一线奋战的精美图片等上传网络,引导员工参与网站信息发布。

随着企业的不断改革发展,员工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分散,视频传播很难通过电视网络进行有效宣传。为此,公司将原有生活区电视网络移交当地,保留其视频宣传功能,将视频新闻、专题、专栏等上传企业内部网站,方便员工随时点击观看。2013年,为庆祝中国石化成立30周年,以及宁波工程公司成立10周年,他们制作的“宁工青年梦”视频专题,受到员工好评。

公司还开通司务公开、思想动态和反馈等网络沟通平台,及时解决员工反馈的问题。增加网络投票、评选等功能,并优化投票程序,避免一人多选,较好地解决代选、代投的问题。

拓展宣传新渠道

宁波工程公司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拓展新渠道,做好新闻宣传工作。2013年在利用通信网络向员工手机发送员工撰写或摘录的警句、谚语的基础上,创办宁波工程公司《手机报》。《手机报》以简短的内容、精彩的图片、快捷的方式向员工介绍公司一周内重大新闻,让员工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时了解企业最新消息。同时,重视借助微博的传播力量,对外传播和维护本企业的良好形象,引导青工积极登录主流微博,相互传递正能量,也让社会更多的人走近石化员工,了解真实的中国石化。

为提升通讯员队伍素质,宁波工程公司积极开展培训、交流、沟通等活动,在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做好内部宣传的同时,利用网络媒体,不断拓展对外宣传新渠道。

强化舆情监控管理

宁波工程公司在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时,积极做好舆情监控和危机管理。

以“既做又说”的姿态对待形象宣传,为网络舆情提供营养丰富的好“泥”。公司把对企业的正面舆论宣传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与有影响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让外界及时了解企业的做法和担当。这样,即使碰到某些负面突发事件,网民在“拔萝卜”时也能够带出更多的好“泥”,从而引导网民的情绪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

以“只做不说”的姿态对待舆情管理,防止企业成为网络舆论的负面炒作对象。公司切实加强舆情监测、舆情采集、舆情分析、舆情处理等工作,从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引导、沟通和预防,避免企业成为网络负面舆情的“靶子”。

以“实事求是”的姿态应对突发性的负面舆情,第一时间主动快速正确应对。面对突发舆情,公司相关部门本着“主动而不被动、坦言而不假言、交流而不交恶、回应而不回击、作为而不作秀”等原则,态度诚恳、事实清楚、心平气和、有理有节地与网络媒体、传统媒体进行对话与交流,努力变危机为机遇,变“毁容抹黑”为“增光添彩”。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企业网民队伍建设。公司发掘和培养一批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文字表达力和较强人气凝聚力的站长、管理员、斑竹(版主)和优秀写手等“意见领袖”,把他们组建成一支有号召力的虚拟宣传队伍,采取灌水、跟帖、转帖等形式,对网民进行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舆情宁波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喜相迎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