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管控环境风险

2014-05-18林青青孙克钟大海程强

中国石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危险废物油田

□ 本刊记者 林青青 孙克 钟大海 程强

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强调:“要从生态文明建设和公司加快转型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绿色低碳战略,统筹能源环境管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为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出贡献。”中国石化正加快推进“碧水蓝天”专项行动,下大力气做好环保隐患治理工作,从严管理落实全面环境风险管控,用实际行动为公众和国家上交一份“绿色”答卷。

环境风险防控从源头抓起

初春时节,漫步江苏油田,但见小桥流水淙淙,绿树繁花跃入眼帘,金黄色的油菜花与井架、抽油机相映成趣,不由赞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的“中国花园式油田”果真名不虚传。

江苏油田生产地域处在长三角人口稠密、寸土寸金的地区,该地区95%以上是耕地。由于生产建设的需要,油田每年都要使用当地近千亩良田,成为占地大户。在农民的“饭碗田”里打井采油,妥善处理好“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矛盾,意义尤为重大。

“踏上这块宝地,就是这里的主人,做好绿色生产是石油人应尽的责任”。江苏油田确立了“增产不增污,增产要减污”的奋斗目标,编制完成了《重要环境风险源分布图》和《污染治理设施分布图》,制定实施《江苏油田重要环境风险源承包制度》,努力做到预防在先、预警及时、应急措施有效,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大力开展控污减排和生态创建。

江苏油田认真测算生产土地用量,能省的尽量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多打丛式井、定向井的办法,最大限度减少征地,使每钻一口井的征地由过去的约10亩压缩至3亩之内,节约了大量土地。

茂名石化以“建设无泄漏装置、无异味厂区、花园式工厂,打造世界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我们公司在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中投入10.31亿元用于环保配套项目建设,占项目总投资的13.92%,环保投入力度空前,实现了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的目标。”来到去年建成的炼油中控室,茂名石化公司总经理余夕志高兴地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茂名石化建立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按照“大环保”的管理要求和环保“一票否决”的原则,不断完善各级环保目标责任制。对燃煤锅炉烟气、催化烟气脱硫脱硝等减排工程的建设主体提出明确目标要求,使其主动承担节能减排责任。加快实施总量减排、节能减排项目,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完善HSE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环境数据发布机制和总量减排季度通报预警机制,及时向相关责任单位提供监测数据和预警通知,有效督促其落实整改,确保完全受控。

保护人民的生命线

地下水是人民的生命线,是企业发展不能碰触的底线。

江苏油田90%以上的生产区域地处湖泊和淮河入江水道上,施工作业稍有不慎将会造成大面积污染,后果可想而知。为此,他们多年来坚持环保考核一票否决的企业“小立法”,先后出台了《油区管线泄漏监控设施管理》和《油码头环境保护制度》等规章制度。同时,通过开展厂、队、井站三级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处理突发性环保事故的应急能力。

针对500多口油水井位于近百公里长的湖区和淮河入江水道之中,每年都要受到洪水侵袭的实际,油田狠抓环境保护。高集油区下游仅10多公里处就是金湖县城,县城内30多万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便来自淮河入江水道内的水。自高集油区投产那天起,江苏油田便把清洁生产列为“天字号”工程。他们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治理,每年都要在汛期到来之前,对淮河入江水道内所有油水井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投入巨资购置移动式水上防护栏,消除污染隐患。扎实的清洁生产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历年洪汛中,高集油田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促进了油地和谐发展。

从去年起,江苏油田本着生产环节清洁无害化的宗旨,超前行动,对全油田152个污染源点进行700多次监测,共报出检测数据4650个。投资数千万元实施广东徐闻1井泥浆池处理、安徽铜庄污水处理回注系统改造等10多个生产项目,使得环保隐患进一步减少,油区内百姓生活不受任何影响。针对湖区生产污水治理难的问题,投入千万元用于解决湖区内200多口油水井泥浆池的固化。由于环保监测与管理到位,全油田29条水、陆原油长输管线未发生一起泄油污染事件。

年外输原油量达30多万吨的联盟庄输油码头,是江苏油田设在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上的原油外输码头。由于该码头正处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生态保护区内,因此它被赋予了特殊的环保使命。负责管理该输油码头的员工将环保放在首位,在南方40多度的盛夏季节顶着烈日在京杭大运河水面上铺设橡胶围油栏,上百次进行模拟原油泄漏后的拉网式清污演练,确保一旦发生原油滴漏,可在第一时间内密封港口,清污保洁。12年来,联盟庄输油码头没发生一起油污事故,多次受到扬州市海事部门的通报表彰。

“消除水体污染隐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茂名石化水务运行部经理陈向阳坚定地说。茂名石化加强废水管理,通过对炼油700吨/小时污水处理场进行两级浮选技术改造,可实现出水石油类一级稳定达到50毫克/升以下、二级稳定达到30毫克/升以下。通过炼油厂区清污分流改造,实现雨水和生产净废水分开排放,完善源头清污分流,稳定污水处理场进水水质,有效消除水体污染隐患。

搞好“三废”循环利用

石油石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废渣的处理必须从严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循环经济。

说起循环经济,茂名石化安环部副部长杨强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我们尝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甜头’。2013年茂名石化‘三废’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到22亿元,白土油泥、炼油浮渣全部实现掺烧或回炼。”茂名石化认真践行“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理念,积极实施硫黄、废料、污油、火炬气和烟气热能回收等“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废气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我们迎难而上,加大废气治理力度,成效显著。”茂名石化环保科科长黄戟说。目前,茂名石化正在实施2、3号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脱硝设施项目和CFB锅炉增设烟气脱硝设施项目,确保今年内建成投产,烟气稳定达标排放,做到增产不增污。同时,加强生产装置区域废气的重点整治,消除异味,改善厂区空气质量。

“对危险废物必须从严管理,加强危险废物处置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工作,这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点。”黄戟这样认为。茂名石化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和转移方面的法律制度,修订完善《茂名石化固体废物管理规定》,通过新建2500平方米的符合规范要求的炼油、化工危险废弃物暂存库,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在产生、排放、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理等环节的环保管理,确保危险废物妥善处置率达100%。同时,通过做好炼油净化水作业区浮渣送焦化装置回炼和炼油白土泥送CFB锅炉掺烧工作,实现危险废物处置的资源化、无害化;开好炼油、化工净化水作业区“三泥”脱水设备,实现“三泥”类危险废物处置的减量化。

伴随油田开发,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近年来,胜利油田以壮士断腕的气魄,重拳出击治理“三废”,用实际行动守护“碧水蓝天”。

4月25日,滨州白鹭湖东侧,胜利石油工程渤海钻井50778钻井队员工正在滨37-8-x3井施工,清洁的井场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一个由40多口井组成的丛式井组,对环境保护要求特别严格,为此,渤海钻井投资400多万元定制了一套泥浆固液分离装置,保障钻井泥浆回收再利用。

在“三废”排放“减量化”方面,渤海钻井大力推广应用网电钻机、箱式变压器等节能设备。正在桩139-平13井施工的40696钻井队队长袁赞兵介绍说,使用网电钻机不仅能有效减少废气、废物和噪声污染,且一台钻机每月降低柴油消耗90余吨,大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耗电费与柴油成本相比节约1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渤海钻井努力搞好泥浆回收再利用。打井前,为预防井下事故,井队要配备100多立方米重泥浆。以往完钻后,用过的重泥浆就成了废弃物。如今,他们配套建立河口、仙河、孤东、滨南4个泥浆调剂储备站,把这些重泥浆进行回收再利用。据统计,正常施工条件下,一支井队一年就可节约1000多立方米,每立方米市场价1000多元,40多个钻井队一年的节约费用十分可观。

处在特高含水开发期的胜利油田,每采出100吨原油,就要产生900多吨采出水。他们坚持开发与污水减排一体化运行,最大限度提高采出水回注率,建设了近60座污水处理站,对产生的污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到2013年底,油田全面实现采出水零排放。

胜利油田首席技能大师代旭升研制成功“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可将油井生产过程中进入井筒套管的天然气回收。该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荣获国家专利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先后在国内其他油田大面积推广。该装置推广使用后,每年回收天然气约7000万立方米,创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2012年,胜利油田对中心城区所有2432口油井实施了套管气回收治理。2013年又投资746万元,对河口、孤东、桩西、孤岛4个偏远油区的2761口油井进行了套管气回收治理。

江苏油田针对钻井废弃泥浆池所占土地复耕周期长这一油田行业老大难问题,积极开展研究攻关,形成了一套适应水网地区打井的无害化固化处理特色技术,实现了当年土地还田,当年便可获得收成。目前,这项技术已在1210口油井上推广应用,每年给子孙后代留下400多亩“饭碗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危险废物油田
密闭取心技术在西江24-3油田的应用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及对策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新标准下关于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运营的思考
上海市金山区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分析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田工人
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入环境监理的探讨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