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集成服务 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
2014-05-17李从军
编者按:近两年来,新媒体影响力日盛。面对挑战,传统媒体开始转变思路,从竞争到合作,从防范到融合,逐渐形成较为完善而有效的新媒体发展战略。其中,中央媒体的动作因其特殊地位和示范性,广受业界关注。本刊本期特别策划专题文章,约请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要负责^和相关方面负责人畅谈其思路、经验、困惑及期待。
李从军
新华通讯社党组书记、社长
提要:
根据新华社党组决定,7月8日至9日召开了新华社2013年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中心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国内外新形势和新工业革命、新科技革命新趋势,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打造集成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新华社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在全面深化战略转型、实现事业科学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媒体上迈出新的步伐。李从军社长代表社党组讲了如下三个问题。
一、加快打造集成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快打造集成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各种挑战纵横交织,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西方国家经济陷入困境,欧盟多国债务缠身,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发展增速减缓,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整体复苏艰难曲折,围绕发展主导权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西方国家为了摆脱困境、转移视线、转嫁矛盾,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方面要求我国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试图将我纳入西方主导的发展轨道,另一方面对我在战略上围堵、安全上威胁、发展上牵制,千方百计干扰我和平崛起,不择手段遏制我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和平国际环境。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在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职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战略意识、忧患意识,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加快打造集成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提升新华社竞争力和影响力,有效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为我国和平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今后一个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积极因素进一步累积。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以主流舆论有效引导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打造集成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提升新华社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正方向,引导全国人民抓好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2.加快打造集成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是顺应新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两大趋势的必然要求。当前,以数字制造、互联网和再生能源及其相互融合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以生命科技、信息科技、纳米科技及其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发生,创造了新的巨大需求和市场,推动一些领域和产业发生革命性变化,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影响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文明进程。在消费领域,“共享经济”正改变着企业和客户的关系,传统的消费者从被动接受商家服务到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主动提出商品和服务需求,分享消费感受和服务体验,甚至发布自己所能提供的物品信息,已经成为分享者和提供者;一些企业就此推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对象化、个性化营销及客服方式,如世界三大零售商之一特易购集团,通过对顾客历次购买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准确了解客户习惯及偏好,进而推送个性化的广告及服务等,这种全新的生产、消费和企业运营模式,其实质就是集成服务。传媒领域同样受到新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影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着力打造集成服务,推动全社资源整合、结构流程再造、产业调整升级等,加快自身发展步伐,避免在新兴产业挤压下被弱化甚至淘汰出局。
3.加快打造集成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是应对传统媒体激烈竞争、新媒体和非媒体迅猛发展两大挑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传媒格局深刻变化。一方面,大量新的媒体形态、媒介终端及信息传播平台不断涌现并逐渐跻身主流媒体,对传统新闻信息发布方式形成巨大挑战,传统媒体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挤压。另一方面,一些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信息高科技企业、终端制造运营商等非媒体机构,利用其技术、网络、渠道、终端等资源和优势,以个性化、分众化、对象化服务强势进入媒体领域,势头极为迅猛并呈加快拓展深化之势。为此,传统主流媒体想方设法创新突破,积极采取措施寻求转型升级。如美联社借助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库。把文字、图片、电视等产品整合到统一平台,不仅实现了跨媒介的内容资源整合,而且为用户互动、信息追踪与反馈、知识产权保护等衍生功能打下了基础。法新社积极适应客户移动性需求,大力改造生产和发布工具,丰富多媒体新闻信息内容,充分利用社交媒体,通过各种多媒体平台使新闻及时到达受众。汤森路透和彭博通过集软件与硬件于一体的终端平台,不仅向用户提供多媒体内容及个性化的专业投资分析和咨询,而且还提供快捷安全的下单交易服务。这些举措的实质就是打造集成服务,推动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这也充分印证了提供集成服务将是今后传媒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该看到,国际一流传媒集团大都经过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在传媒领域尤其是传统媒体领域形成了雄厚的实力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优势地位短期内很难打破,但在发展新兴媒体上我们与他们处于同一起跑线,如果在打造集成服务方面我们能够走在前面、高人一筹,就有可能在海外市场份额和用户影响上超越西方一流媒体,逐步扭转“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
4.加快打造集成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是实现新华社事业整体转型和科学发展两大跨越的必然要求。战略转型以来,我们大力推进工作思路创新、运营体制创新和文化业态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推动新闻信息采集、内容生产、传播模式、营销方式等调整优化,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开展集成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战略转型进入整体升级跨越的关键阶段,事业发展迎来向纵深推进并寻求突破的重要节点,我们确立开展集成服务的战略部署,将之作为全面深化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积极开拓思路并切实付诸行动,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新媒体专线投入运营并不断完善,初步实现了新华社局部新闻报道采编流程、内容生产、服务模式、营销方式等转型升级,新闻信息集成服务进入实质推进运作阶段。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集成服务探索只是初步的,与真正意义上的集成服务相去甚远,一些同志对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存在自信心不足、主动性不够、方法不对路等问题;信息资源采集相对单一、互动不够,对社会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有待加强,产品生产和加工尚停留在初级阶段,针对性和吸引力不强;虽然构建了多渠道信息发布途径,但总体上还是沿用传统发布模式,以单向发布为主,发布渠道之间缺乏协调和整合,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用户意识、服务意识不够强,重营销、轻服务的问题比较突出,缺少用户体验设计和应用,用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较低,远未达到综合性、对象化、交互式的集成服务要求;产业发展总体处于自发阶段,统筹规划不够,布局不尽合理,具体发展路径不够清晰,商业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之中;现行体制机制和组织构架不适应集成服务要求,虽然信息采集和产品营销处于市场前端,但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缺少对市场深刻准确的把握和顺畅灵敏的响应,与市场存在一定脱节;新技术研发应用和自主掌控能力不强,一些重点技术建设项目进展缓慢,技术引领和支撑未完全到位,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新闻信息交互平台还没有建成;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急需的集成服务人才非常紧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下决心认真加以解决,否则打造集成服务就会成为空论,深化战略转型就可能受阻,建设强大的国际一流媒体的目标就很难实现,近几年取得的优势也会很快消耗殆尽。
二、加快打造集成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打造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系统工程。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社党组对打造集成服务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强化“六个要素”,推动“三大转变”,构建“一个格局”。
“六个要素”就是:内容与产品,交互平台、应用终端和传播渠道,集成式服务,产业化发展路径和多元化经销盈利模式,体制机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高素质人才队伍。
“三大转变”就是:由单纯和单向的信息提供向互动和交互的信息发布模式转变,由单一的信息生产向集成服务模式转变,由不同终端界面各自分开的传统发布渠道向系统的、网络的、能够进入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整合终端转变。
“一个格局”就是:天上一片云,地下数张网,中有交互台,集成服务场。其中,“天上一片云”是指云计算技术以及基于这一技术的各种应用和服务,这是开展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最重要的技术支撑,基本贯穿于集成服务的全流程。“地下数张网”是指包括采集网、传输网、终端播发网等在内的网络体系,这些网络决定了我们集成服务的触角所能延伸到的领域和范围,以及服务效率的高低。“中有交互台”是指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新闻信息交互平台,它是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平台,要实现功能强大、系统完善、技术先进、操作便捷、界面友好、运行安全、人性化设计,具备收集分析聚合传输信息、综合加工各类资讯、技术解决、客户培训、信息反馈、意见受理、售后跟踪等集成功能,可以说是开展集成服务的核心所在。“集成服务场”是指在具备。“云”“网”“台”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等构建起新闻信息集成服务。
对于打造集成服务、加快推动新华社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社党组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新华社网络、内容、终端和人才等优势,加快资源整合与平台构建,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对象化产品,探索综合性、全程性、交互性新闻信息服务,着力调整、改造、转型、升级现有新闻信息生产方式、供给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盈利模式,努力构建新的内容形态、媒介形态、产业形态、组织形态,尽快实现由一般性的内容提供向新闻信息集成服务转变,进一步提高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增强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在国际社会和传媒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推动新华社战略转型和事业科学发展实现新跨越,更好地发挥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作用,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具体而言,要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尽快取得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成效。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集成服务理念,推动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转变思想观念,树立集成服务理念,是打造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的重要前提。要增强创新意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切实改变不符合工作实际、不适应形势变化和事业发展要求的观念做法和机制流程,培育新思维、研究新办法、制订新举措,在实践中推动创新,在创新中推动发展,使我们的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抓住难得机遇,努力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诸多障碍,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水准,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推动集成服务更好更快发展,把新华社战略转型和事业科学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2.着力打造多样化、多媒体、集成化的内容与产品,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奠定牢固基础。尽管当前传媒生态剧烈变动,但是“内容为王”的竞争规律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要按照市场竞争规律和集成服务要求,加快形成“市场倒逼采编”的内容生产机制,大力推动传统业务部门转型升级、新媒体业务部门探索突破、相关部门职能调整转变,优化、重塑新闻信息采编发流程和传播发布模式,不断增强新闻信息发布、传播、使用等各环节的交互性,激发新华社优势采编资源中蕴含的巨大潜力。采编生产一线要强化市场意识和用户意识,发挥新华社遍及全球的采集网络优势,拓展报道领域,优化内容结构,着力采集符合集成服务要求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络等多种形式新闻信息素材,在保持时政类新闻信息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加大受众普遍关注领域的新闻信息采集力度,着力拓展专业类和生活服务类信息,同时整合挖掘其他媒体、各类公用资源、社会化媒体等多渠道信息资源,汇聚社内外海量信息,构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闻信息聚合平台。要积极适应媒介融合大趋势,有效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抓紧研发和推出适应不同用户和受众群体需求的多样化产品,提高对各类终端载体和传输网络的适应性,着力打造适应集成服务要求、具备良好用户体验的核心产品、拳头产品,形成形态丰富、各有特色的产品系列和产品集群。要积极探索各类新闻信息、专业信息等的集成发布模式,提升传播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实现产品内容分众化、精细化、个性化推送和深度互动功能,使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无缝对接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介终端,切实将新华社优质新闻信息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3.加快构建自主掌控、安全快捷的交互平台、应用终端和传播渠道,进一步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当今的传媒业,“终端为重”的特征更加凸显。打造新闻信息集成服务,尤其离不开各类平台、终端、渠道的支撑。要积极运用平台经济思维,着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应用性、开放性的新闻信息交互平台和用户聚合平台,实现自主开放地聚合海量用户,形成比较完善的集成功能。要巩固现有集成服务探索成果,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推进新媒体专线平稳运行和改造升级,特别是全力推进新华通研发建设,完善现有总体框架,整合全社新闻信息资源,打造跨媒介、跨平台、跨渠道的集成服务与N次交互平台。要加快中国网事、中国网视等融媒体客户端、新华社法人微博发布厅、移动交互平台“我报道”等建设,大力研发基于云技术、云传播和大数据的先进应用终端,打造和自主掌控更多功能强大、运用便捷、互动性强的应用终端,着力扭转在新兴媒体终端方面寄人篱下、受制于人、为别人作嫁衣裳的局面。受不断巩固和完善新华网、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新华08”、新华影廊、手机媒体、户外大屏幕、流动媒体、社办报刊等现有终端和载体,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推动各类终端载体的融合、整合、聚合、配合,提高智能化、协同性、兼容性水平,实现各终端内部联网连片、互联互通,形成先进强大的终端集群和传播渠道。同时,要大力加强与各类技术供应商、互联网运营商、硬件制造商、新兴媒体终端和应用平台拥有者等合作,充分利用社外成熟的平台、终端、渠道,加大新华社内容和产品的对接、植入和推广力度,“借鸡生蛋”“借船下海”。
4.积极开展综合性、对象化、交互式的集成服务,形成用户深度依赖和强大市场聚合力。开展新闻信息集成服务,落脚和核心在“服务”。要树立“用户至上”理念,增强“大服务”意识,摒弃“重产品轻服务”思想,高度重视市场和用户需求,从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满足用户需求出发,利用新媒体专线、新华通等交互平台,积极探索开展对象化、个性化、延伸性、综合_生服务,实现产品和服务增值。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受众消费心理和习惯研究,强化目标用户行为模式分析,提高用户意见反馈响应速度和改进效率,并据此进行多次信息发布和后续服务、延伸服务,逐步使用户对新华社信息服务形成深度依赖。要在做好公共信息发布的同时,以重点用户、新兴业务为切入点,着力提升数据和信息深加工能力,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提供后续服务、N次服务,更好地聚合用户、开拓市场。
5.努力探索由集成服务构成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和多元化经销盈利模式,不断提升经营效益、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实力。能不能实现产业化发展、规模化扩张,并最终产生效益、带来盈利,进而形成成熟的经销盈利模式,是打造集成服务必须充分考虑的重大问题。要大力构建适应集成服务的产业模式和产业链,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基础上,整合全社经营资源,聚集产业化发展的各种要素,充分运用资本手段和杠杆效应,积极抢占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核心产业链,着力培育一批特点鲜明、类型多样、前景广阔、竞争力强的经营项目,带动一批成长性强、利润率高、特色突出的关联产业和延伸产业,努力实现全产业链经营,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集成服务产业增值链条和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网络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要积极探索以集成服务为基础的可持续盈利模式,围绕新闻信息主体业务,不断丰富和完善广告发行、定制服务、信息服务、移动增值业务等现有盈利手段,大力探索具有发展潜力的平台经济、指数经济、咨询服务、数据服务等新产业和新业态,积极开展创意营销、品牌营销、事件营销、维权营销等,形成多元经济增长点,推动集成服务做大做强。要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资源,积极开展数据引进积累、集成重组、开放交易、专业加工和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大数据潜在价值,推动重要数据商业化运用和市场化开发,并依托大数据技术,预测市场发展趋势,跟踪受众行为模式,挖掘和匹配用户潜在需求,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流程,推动信息分众传播和广告精准投放,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和业务增长点,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增值”。
6.努力形成对接市场、链接用户、高效顺畅的体制机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不断增强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打造新闻信息集成服务、实现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最迫切、最关键的就是尽快构建与之相适应、与市场相对接、高效顺畅、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和组织管理体系。要积极稳妥推进组织结构调整,加快对外部等传统业务部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巩固提高“新华国际”项目试点成果,大力探索内部机构和人员调整转型,建立扁平化、规范化组织架构,同时着力推进五大公司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新华网上市进程,推动新华网地方频道、分公司一体化运营,稳妥推进CNC与音视频部分离后续工作以及CFC与信息部事企分开,做好新华影廊等企业上市筹备工作,加快推动新华新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运转,努力打造新的业态,充分发挥在集成服务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要逐步理顺和完善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重塑新闻信息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流程,探索以工作队、项目组、实验室等方式组建专业化工作团队,健全重点创新项目孵化培育机制,形成更加灵活高效顺畅的集成服务工作模式。要加快建立现代管理模式,明确职能职责,减少职能交叉,加大集约化管理力度,理顺五大公司与有关部门、单位、分社的关系,建立采编、营销、研究、技术、管理等多方面联动协作和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集成服务开展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实行与市场相接轨、与业绩紧密联系、与用户反馈和实际效益挂钩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全社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通过新媒体建设和打造集成服务以及其他业务拓展等,逐步改造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最终水到渠成地使新华社真正转型成为一个扁平化的科学管理大平台。
7.着力培育先进强大的技术实力,为集成服务提供重要引领和有力支撑。技术是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最具基础性意义的关键力量。新华社打造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引领驱动和强大技术综合实力的支撑保障。要紧密跟踪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传媒技术发展趋势,以新科学思想为统领,立足新华社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和新闻信息集成服务迫切要求,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力度,切实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掌控能力,加快前沿技术、成熟技术系统等在集成服务建设中的应用步伐,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保障水平,推动新华社技术工作全面转型升级。要以“713实验室”为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平台,整合社内优势研发力量,借助社外优秀智力和技术资源,着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型研发团队,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集成服务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优化升级,尽快取得实质性和阶段性成效,特别要深入对接集成业务、链接市场用户,探索建立实验室产品和项目孵化体制,成批次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市场前景较好的拳头产品。要着力提升重点技术项目研发的实效性和实用性,扎实推进新华社全球一体化新媒体产品多元化开发加工与集成服务系统项目建设,尽快完成总社一级平台建设,加快国内外分社二级数字生产加工平台试点推广,抓紧搭建新华社自主掌控的集成服务交互平台,重点推进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系统等建设,探索将部分时效要求高、市场技术比较成熟的项目进行外包运作,强化知识产权规范管理,以强大的技术综合实力支撑和优化N次互动服务全流程。要加强统筹规划,扎实做好六项重点技术工作,加快推动下一代技术体系建设,构建适应集成服务的技术管理运行体系,积极对接各部门单位分社探索集成服务的技术需求,推动技术服务资源向业务和市场前端倾斜,打造适应综合性、对象化、交互式服务的安全顺畅的技术保障模式,加快向创新引领与支撑保障并重转变。
8.大力加强人才队伍与能力素质建设,努力构建一支适应集成服务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新闻信息集成服务,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制订适应集成服务发展方向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构建适应当前媒体竞争态势的人才工作机制,更加灵活地运用市场机制积聚人才,重点引进打造集成服务急需的专业人才、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尽快形成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素质一流、结构合理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队伍。要加快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激发社内现有人才资源潜力,进一步畅通事业与企业之间人才流动渠道,健全市场化的人才激励机制、晋升机制、保障机制等,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现有人员特别是优秀人才向开展新闻信息集成服务转型、向干事创业的工作一线汇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打造集成服务过程中,要立足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优化岗位设置,严控岗位总量,严把人员进口关,坚决防止人员膨胀和编制扩张。要将集成服务内容纳入职业化标准体系建设,健全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平台和人才培育机制,加大面向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集成服务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培训针对性、贴近性和实效性,引导和帮助全社同志自觉学习集成服务所需的理念、知识和技能。
三、工作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是事关新华社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更是打造新闻信息集成服务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在新闻信息领域开展集成服务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探索和建设过程中风险因素无处不在,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增加了虚假新闻、不实言论出现的几率,新闻信息加工集成、碎片化传播很可能影响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准确性。终端平台应用多样化分散化使传播环节的不可控风险增大,这些对习惯了传统运作模式的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新挑战。在探索打造集成服务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放在首要位置。要坚持政治家办社和党性原则,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观点,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要着力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在复杂、敏感、多样、多变的舆论态势中,掌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顺应新媒体发展规律和新媒体舆论引导规律,围绕用户和受众特征、需求,将舆论引导巧妙融入新闻报道和信息集成服务中,提升舆论引导艺术和水平,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严肃宣传纪律,完善工作制度,规范采编流程,强化责任追究,把防堵差错各项要求落实到新闻信息集成服务全流程。
2.正确处理增量与存量关系,加快资源整合步伐。战略转型以来,我们以做增量为主,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增量发展还是存量调整都是局部的、分散的,尤其是存量调整相对滞后,增量和存量缺乏有机整合,影响到全社整体转型升级。未来,一方面要继续着眼于增量、着眼于建设、着眼于发展,强化增量业务研究论证和统筹规划,从项目着手,从产品着手,加大增量发展力度,深度对接市场和用户,加快市场化、资本化、产业化步伐,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推动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更好更快发展。另一方面要努力挖掘存量潜力,通过在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方面大胆探索、积极试点,对存量进行调整改造转型,实现优化配置、有机融合、全面激活,进而实现存量效益最大化,为开展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提供强大支撑。同时,要加强资源整合,强化聚合效应,推动存量与增量有效对接,加快新闻信息采集方式、加工方式、发布方式调整、改造、转型、升级,有效集合全社新闻信息内容、品牌、人才等资源,充分发挥各部门、单位、分社的比较优势,并切实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优势、市场优势、竞争力优势,进一步提升新华社事业科学发展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在发展增量、调整存量过程中,必须增强成本意识,加强项目评估,讲求投入产出比,防止盲目铺摊子,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3.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打造集成服务提供不竭动力。以集成服务推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型升级,是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的实践,需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全过程,作为不断开拓、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和重要引擎。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推动改革创新,牢牢把握新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机遇,密切关注国内外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发展新动向,积极学习其他领域应对科技革命的创新做法,广泛借鉴国内外传媒业创新经验,围绕新闻信息集成服务“六个要素”,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和推动“三大转变”和“一个格局”建设,力争尽早取得较大进展。要把握好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做好总体规划、工作步骤、方式方法等的设计,不急于全盘调整,不打乱整体工作,从可行性和成功性较大、具有典型意义的局部改革起步,在试点中探索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在全社范围推开。要营造鼓励探索、允许失误的宽容氛围,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扶持政策和工作机制。要正确处理改革创新与传承坚守的关系,既要积极顺应媒体发展趋势,通过开展集成服务,推动传播理念、传播策略、传播方式等的变革创新,同时又要坚守新华社的定位与风格、格调与品位,维护核心优势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新华社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4.科学处理传统业务与新媒体业务关系,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传统业务是我们数十年积累而成的巨大优势,是新华社的“看家本领”和事业发展的根基,是新兴媒体业务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和强大优势所在。新兴媒体业务反映了传媒发展新趋势,是新华社事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空间,是提升传统业务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突破口。二者都是打造集成服务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必须做到统筹协调、有机融合、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切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废。传统业务要继续履行好公共信息发布等职能,着力在巩固权威性、增强公信力、扩大影响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展品牌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顺应传媒发展趋势,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集成服务理念改造传统业务,实现报道流程、传播模式的再造升级。更好地适应集成服务发展需要。要大力推动新兴媒体朝着集成服务方向发展,打造适合集成服务需要的内容产品,搭建有效链接市场、聚合受众的集成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培育多元盈利模式,树立集成服务品牌,努力成为新华社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的排头兵、领头羊,带动整体业务转型升级。要加快推动新兴媒体业务和传统业务协调发展步伐,深化信息采集、内容生产、终端平台等互动联动,实现信息资源、数据资源、人力资源等合作共享,努力形成各展所长、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5.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快速推进。打造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加强统筹、科学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要做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好开展集成服务所涉及的内容加工、产品生产、技术建设、终端拓展、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相互协调、共同推进;要牢固树立全社“一盘棋”的观念,讲大局、顾全局,克服狭隘的本位主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集成服务整体框架下进行业务拓展和结构调整,加强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发展,避免内部恶性竞争虚耗和低层次、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紧紧围绕集成服务重点工作、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和关键环节,有效聚合社内外多种资源,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以此推动集成服务在全社范围内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带动整体工作快速推进。尤其要从新媒体专线、新华通等重点产品和核心平台做起,大力探索好的创意和项目,调动积极因素,汇聚有效力量,重点攻关、以点带面,尽快取得标志性成果,形成核心产品和品牌,以此进行扩张,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