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媒体:媒介的新形态

2014-05-15尹召凯

网络传播 2014年4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介智慧

尹召凯

智慧媒体从定义上是利用情景感知计算,分析信息消费者的环境、行为和偏好,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内容、产品和服务,以提升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智慧媒体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依托在不同的智能终端上,结合云计算、云存储这些新的技术,让用户可以很快速判断、分析截取到他想要得到的内容。

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是双向的,而智慧媒体能主动寻找目标受众。从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到新兴的社交媒体、数字媒体,再到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汇聚、演化、创新后的智慧媒体,无不体现了新旧媒介形态的逐步演进。

智慧媒体的缘起与特征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前三次的传播革命不断推陈出新,将“新媒体”转化为“传统媒体”,至今形成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为主导的传统媒体的格局。智慧媒体是四次传播革命演化和增殖的新的媒介形态。

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会因为可感知的需要、竞争、技术革新的相互作用引起,所以智慧媒体的形态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演化、增殖产生的新形态。通过智慧媒体的情景感知,受众可以有效地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内容,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将信息进行选择与重装,为人们提供有效、即时和个性化的服务,通过精准的发送消息,将受众信息转化为价值。在大数据逐步由概念变为现实的当下,智慧媒体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更是传播革命带来的新兴的、实用的、蓄势待发的媒介形态。

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和智慧媒体演进。传统媒体的报纸消亡论争执不休,广播电视业开始进行媒介融合,借力新媒体来实现自己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典型的有门户网站、自媒体、IPTV等等,媒体的革新带来丰富海量的数据,当大量的信息出现时,信息的过滤与选择又显得捉襟见肘。而在大数据的奠基下,智慧媒体的出现以互联网为基础,依托不同的智能终端,并结合云计算、云存储这些新技术,让用户快速地判断、分析他们想要的内容。

智慧媒体的特征是具备思考、感知、识别等多维度智能,能主动寻求目标受众并融入受众的社会关系网,出现核裂变式的传播,如根据用户的情绪感知为其提供高清、娱乐的内容,根据受众所在的地方、时间和消费习惯,智慧媒体能主动提供家庭娱乐、亲子和家庭购物等信息。我们不妨可以借用《大数据为智慧媒体时代奠基》(2013)一文中的观点,智慧媒体具有三大重要的特征:一是要多终端全天候的覆盖。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信息,用户时间极具碎片化,所以在用户接触移动终端的同时,媒体要多终端的覆盖并不间断的提供相应服务;二是从资讯媒体发展到智慧服务,智慧媒体不仅要发布资讯信息,而且要根据分析读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工作、生活、社交等,特别是本地化的服务更能贴近用户的需求;三是从大众营销转化为精准营销,根据网络文本分析来匹配相对应的广告,并通过分析读者的偏好来提供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智慧媒体借力大数据

大数据为智慧媒体这一媒介新形态提供基础。通过分析读者的需求来预测用户的行为和偏好,媒体的订阅用户、微博粉丝、微信的关注账号,这些客户数据都可以用来进行分析。无论用户行为分析还是内容的抽取和挖掘,都是基于庞大的数据展开。分散化的网络用户以及多元化的网络媒体使整体网络的用户覆盖和页面的浏览量被众多媒体瓜分和稀释,网络数据被极大地控制和浪费;广告主面对浩瀚的互联网无所适从,网络广告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与此同时互联网广告预算却在增加。做好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为用户推送个性化内容、广告和信息服务才能够将数据转化为价值,形成智慧媒体。所以,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是构建智慧媒体的基础。

在大数据的奠基下,首先,媒体多终端、全天候的覆盖用户,各种主流终端要有自己对应的产品和服务。第二,通过用户的网络行为搜集用户的信息,识别和分析客户,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根据媒体现有的客户信息建立分析模型,并通过专业的客户特征模型来分析各类客户的数量、业务状况,做好用户关系的管理。第三是内容的挖掘和重组,为用户资源打好标签和属性。第四,就是根据客户分析的结果,推送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其中涉及到两大平台和一个服务。两大平台是客户分析平台和内容服务平台,一个服务是情景感知计算服务。客户分析平台是整合各种渠道的客户,通过客户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数据筛选、数据抓取等得到不同视角的数据。内容服务平台是利用分类特征提取、分类聚类、话题检测、实体识别等方面的技术,对内容进行聚合、重组和优化。为不同的用户匹配对应的内容服务是情景感知计算服务,比如位置服务、网络感知、状态感知方面的技术。借助于这些技术,媒体可以在统一用户数据和内容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分析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整合各种内容资源,共同构建智慧媒体。从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组成的多介质、多渠道、多媒体形式的全媒体到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实现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的智慧媒体,这一媒介形态的演进更是产生巨大的行业技术的变革。

在应用方面,可穿戴设备的火热无疑是智慧媒体的成功实践。可穿戴设备是指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如FitBit和耐克的Fuelband,就是两款穿戴在手腕上的活动追踪设备,可以让人实时监测自己的锻炼数据,通过数据帮助用户形成新习惯,通过社交网络上的激励维持新习惯,强化用户目标性。国内的视频网站及手机厂商也在积极探索智慧媒体的路径,尤其在精准营销方面,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网络巨头更是各显神通,争夺网络媒体行业的高地。

大数据时代促使媒介形态的嬗变,智慧媒体这一新的媒介形态才刚刚起步,远远不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的成熟,从理论到应用方面更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大的蓝海尚未开拓。“大数据”概念从理想照进现实,大数据思维、大数据的应用已经带动了网络媒体的变革,促使网络营销方式解构与重构,并渗透到医疗、金融、能源等垂直行业。智慧媒体发展从概念成为现实也将不再遥不可及,新的媒介形态将产生传播资源的分配、媒介接近权利的博弈、用户隐私的保护等更多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媒介智慧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有智慧的羊
传统媒体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