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时代新媒体管理变革
2014-05-15孙文涛黄薇莘
孙文涛+黄薇莘
过去两年,移动互联网行业风生水起。借助3G/4G网络的大规模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业务迅猛发展、移动数据流量爆发式增长、智能手机等终端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正快速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微信、手机微博等社交应用,乐视、爱奇艺等视听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社交与娱乐习惯。移动互联网已经在娱乐、信息获取和沟通三大应用领域超越了PC互联网。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视听应用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轨道。据《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移动终端视频用户每周观看时长分别为:智能手机7.2小时,平板电脑8.3小时。移动视听应用利用碎片化时间带来的新市场为行业所觊觎,有专家预言,随着内容、网速、资费的进一步解决,移动视听节目将是视听网站的一片新蓝海。
视频网站向移动端迁移
网络视频移动化是2013年业内聚焦的行业热点,亦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点。据统计,在全国607家《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机构中,提供移动终端应用服务的共有215家,占全部持证机构的35%。上述215家机构共开办移动终端App 422款,其中视听类App 207款。这说明,具有视听节目服务资质的网站正纷纷开办移动互联网视听应用业务,抢滩移动端市场。
根据2013年中国网络视频播放量分终端情况数据显示,整个视频行业已呈现PC流量增长停滞,移动端爆发增长的趋势。因此,视频网站正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视听应用,制作移动终端App,将网站的视频内容向移动端推送迁移。有数据显示,国内主要视频网站正积极布局移动端业务,例如腾讯视频在2013年实现了移动端视频业务日均VV过亿次;优酷土豆占据了移动端视频业务约三分之一市场占有率;乐视网凭借移动端技术创新和精准市场定位,成为移动端的佼佼者。
随着互联网上海量的视听节目向移动互联网迁移,移动互联网上的节目传播呈现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平台集中、受众差异化明显等特征。
视听节目内容丰富。据统计,在持证机构全部207款视听类App中,传播影视剧、综艺、动漫、纪录片、公开课等长视频的141款,占68%;传播新闻时政类节目的110款,占53%;传播网民自制节目的83款,占40%;传播微电影、网络剧的41款,占20%。在全部207款视听类App中,支持网民上传视听节目的共51款,占25%。
视听节目传播形式多样。移动终端视听节目传播主要分直播、点播、下载三类。直播主要是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频道,中央以及地方电台频率。据统计,在全国持证机构全部207款视听类App中,有68款提供广电节目直播,占全部视听App的33%(见图1)。其中,提供中央机构广电节目直播的26款,提供省级机构广电节目直播的44款,提供地方机构广电节目直播的47款,提供境外机构广电节目直播的两款。
点播绝大部分还是来自腾讯、搜狐、优酷、土豆、激动、PPTV、PPS、乐视等专门视听频道或专业视听网站,以及CNTV、芒果TV等广电媒体网站所发布的手机视听应用软件,少部分内容为专门针对手机开发的拍客或播客(自制类)、娱乐综艺(专辑类)、分类影视类(欧美大片、美剧、韩剧等)。下载主要是通过应用软件安装后点击标题自动下载到移动终端。
传播平台集中。据统计,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为移动终端App传播的主要平台。全部207款视听软件中,iOS系统版本的169款,Android系统版本的148款,相比之下,Window Phone系统仅有18款。
受众差异化明显。根据调查,网民使用移动视听应用的目的可归为四类,包括:娱乐需要,点播影视剧类节目;了解新闻,即浏览新闻、查看财经资讯;获得资讯,如学习等;社交需要,通过社交软件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受众差异和用户偏好,移动互联网上的视听应用分类和聚合更为精细,一些差异化、个性化的应用异军突起。
4G爆发力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成熟与应用推广,移动互联网视听应用将发生“裂变”,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
拥有100Mbps下载速率及20Mbps上行速率的4G的普及,将宣告真正高速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输速率加快、带宽加大、视频观看流畅度大大提升,通过手机观看影视剧节目越来越普遍,即拍即传的便利将促发网民原创UGC视频的大幅增长。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的研究显示,未来几年的移动视频流量年均增幅将达108%,预计2014年占数据流量的比例将达68%。
云计算被认为是电子信息产业又一次技术变革。云计算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也就是说,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搭建以虚拟化技术为核心,以低成本为目标的动态可扩展网络应用基础设施。
近年来,基于云计算的云应用、云服务、云终端的出现,提升了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体验。其中,云视听应用备受关注。云视听应用对用户来说完全透明,不管是何种终端用户,用户看到的都是统一的云端内容。云视听应用可以通过独有的视频动态格式转换技术完成对用户终端的适应匹配,从而做到对用户终端的无限制性,即可以兼容各种终端设备访问或接收云端视频内容。简单地说,不论在哪里,只要在移动网中,不管使用什么设备,用户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欣赏到海量的最新最全影视剧,内容播放无缝连接,视频体验多屏互动。
在业界,乐视网实现了PC、手机、Pad、TV等“多屏联动体验”,率先打造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云视频平台。随后,新浪网、百度纷纷推出云视频服务。云视听服务将在未来渐成基础应用。
大数据最初是指多到无法去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数据集,后来被衍生成通过某种方式和方法去分析海量数据,从中获得所需的具有巨大价值利益的服务内容。随着移动终端视频流量的爆发性增长,各大视听网站正抓住机遇,紧锣密鼓地部署大数据战略,通过大数据挖掘,提供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服务,采取更精准的推广、营销手段,提升移动视频用户体验。endprint
以优酷土豆为例,2012年优酷土豆合并,两家搜索平台进一步打通,其搜索引擎“搜库”目前可以挖掘和推算出四个多亿的视频用户浏览行为数据,包括对视频的搜索、观看、寻找、互动等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对不同地域、不同用户、不同的行为有精准把握,推出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的应用服务。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与智能识别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通过在移动终端上集成传感器、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来支撑融合类应用。新型智能终端包括集成传感器和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以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以及以终端为中心的多屏互动、智能家居等等。“新型智能终端+视听内容”是物联网时代移动视听应用的必然趋势。
新媒体管理体系变革
社交行为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已占据相当长的篇幅,互联网社交网络服务(SNS)的发展也有一二十年的时间。移动社交网络更像是社交网络服务与移动终端特性的自然结合。用户只是将进行网络社交活动的媒介从传统PC网页转移到移动App上。
随着互联网站移动化的深入,基于视听服务的移动社交应用开始出现,并且迅速趋于主流。以腾讯公司于2013年9月底推出的移动终端App微视为例,微视的定位是基于开放关系链的8秒短视频分享社区,用户通过QQ号、腾讯微博以及腾讯邮箱账号登录,可以将拍摄的短视频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腾讯微博。在国外,视听类移动社交应用早已普及,像美国的Vine、日本的Snap Movie都是类似的应用。可以想见,随着4G的来临, 8秒短视频或者比8秒更长的视频将会在社交应用得以普及。
移动社交化的视听应用方式迅速趋于主流源于移动终端的便携特性。一旦“移动+社交”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得以实现,便会引爆应用潮流。目前流行的新名词——数字杂食者(digital omnivores)是指同时拥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用户,利用这三种移动终端来进行上网交流的群体。2012年6月,美国44%的平板电脑用户和38%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社交媒体。与此同时,社交网络正经历一个由娱乐化向工具化的过渡。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这样一个趋势,从而着手利用社交网络和社区的作用带来业务的增长。
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的发展将引领政府视听新媒体管理体系的变革。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首次探索视听网站对网络局、微电影进行“自审”,松了绑、立了规,迈出了视听新媒体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尊重新媒体的价值观和传播机理,循序渐进地进行视听新媒体管理体制改革是未来政府管理的趋势。
一是政府管理机构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视听业务。例如,面对大量出现的融合性业务,需要跟踪业务变化、适时调整管理方式、拓展新的管理职能。
二是视听新媒体管理与传统媒体管理逐渐从早期的分业管理、对称管理走向融合管理。在全国范围,视听新媒体多元融合进入深化阶段,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加速,台网资源深度整合,因此视听新媒体管理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管理将成为必然。
创新与融合是移动视听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亦是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主流方式。所谓融合从业务角度是为了使用户获得无缝对接的视听体验,而从管理角度而言则是以更科学、合理、有效的手段,更好地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endprint
以优酷土豆为例,2012年优酷土豆合并,两家搜索平台进一步打通,其搜索引擎“搜库”目前可以挖掘和推算出四个多亿的视频用户浏览行为数据,包括对视频的搜索、观看、寻找、互动等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对不同地域、不同用户、不同的行为有精准把握,推出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的应用服务。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与智能识别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通过在移动终端上集成传感器、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来支撑融合类应用。新型智能终端包括集成传感器和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以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以及以终端为中心的多屏互动、智能家居等等。“新型智能终端+视听内容”是物联网时代移动视听应用的必然趋势。
新媒体管理体系变革
社交行为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已占据相当长的篇幅,互联网社交网络服务(SNS)的发展也有一二十年的时间。移动社交网络更像是社交网络服务与移动终端特性的自然结合。用户只是将进行网络社交活动的媒介从传统PC网页转移到移动App上。
随着互联网站移动化的深入,基于视听服务的移动社交应用开始出现,并且迅速趋于主流。以腾讯公司于2013年9月底推出的移动终端App微视为例,微视的定位是基于开放关系链的8秒短视频分享社区,用户通过QQ号、腾讯微博以及腾讯邮箱账号登录,可以将拍摄的短视频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腾讯微博。在国外,视听类移动社交应用早已普及,像美国的Vine、日本的Snap Movie都是类似的应用。可以想见,随着4G的来临, 8秒短视频或者比8秒更长的视频将会在社交应用得以普及。
移动社交化的视听应用方式迅速趋于主流源于移动终端的便携特性。一旦“移动+社交”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得以实现,便会引爆应用潮流。目前流行的新名词——数字杂食者(digital omnivores)是指同时拥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用户,利用这三种移动终端来进行上网交流的群体。2012年6月,美国44%的平板电脑用户和38%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社交媒体。与此同时,社交网络正经历一个由娱乐化向工具化的过渡。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这样一个趋势,从而着手利用社交网络和社区的作用带来业务的增长。
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的发展将引领政府视听新媒体管理体系的变革。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首次探索视听网站对网络局、微电影进行“自审”,松了绑、立了规,迈出了视听新媒体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尊重新媒体的价值观和传播机理,循序渐进地进行视听新媒体管理体制改革是未来政府管理的趋势。
一是政府管理机构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视听业务。例如,面对大量出现的融合性业务,需要跟踪业务变化、适时调整管理方式、拓展新的管理职能。
二是视听新媒体管理与传统媒体管理逐渐从早期的分业管理、对称管理走向融合管理。在全国范围,视听新媒体多元融合进入深化阶段,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加速,台网资源深度整合,因此视听新媒体管理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管理将成为必然。
创新与融合是移动视听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亦是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主流方式。所谓融合从业务角度是为了使用户获得无缝对接的视听体验,而从管理角度而言则是以更科学、合理、有效的手段,更好地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endprint
以优酷土豆为例,2012年优酷土豆合并,两家搜索平台进一步打通,其搜索引擎“搜库”目前可以挖掘和推算出四个多亿的视频用户浏览行为数据,包括对视频的搜索、观看、寻找、互动等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对不同地域、不同用户、不同的行为有精准把握,推出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的应用服务。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与智能识别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通过在移动终端上集成传感器、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来支撑融合类应用。新型智能终端包括集成传感器和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以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以及以终端为中心的多屏互动、智能家居等等。“新型智能终端+视听内容”是物联网时代移动视听应用的必然趋势。
新媒体管理体系变革
社交行为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已占据相当长的篇幅,互联网社交网络服务(SNS)的发展也有一二十年的时间。移动社交网络更像是社交网络服务与移动终端特性的自然结合。用户只是将进行网络社交活动的媒介从传统PC网页转移到移动App上。
随着互联网站移动化的深入,基于视听服务的移动社交应用开始出现,并且迅速趋于主流。以腾讯公司于2013年9月底推出的移动终端App微视为例,微视的定位是基于开放关系链的8秒短视频分享社区,用户通过QQ号、腾讯微博以及腾讯邮箱账号登录,可以将拍摄的短视频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腾讯微博。在国外,视听类移动社交应用早已普及,像美国的Vine、日本的Snap Movie都是类似的应用。可以想见,随着4G的来临, 8秒短视频或者比8秒更长的视频将会在社交应用得以普及。
移动社交化的视听应用方式迅速趋于主流源于移动终端的便携特性。一旦“移动+社交”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得以实现,便会引爆应用潮流。目前流行的新名词——数字杂食者(digital omnivores)是指同时拥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用户,利用这三种移动终端来进行上网交流的群体。2012年6月,美国44%的平板电脑用户和38%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社交媒体。与此同时,社交网络正经历一个由娱乐化向工具化的过渡。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这样一个趋势,从而着手利用社交网络和社区的作用带来业务的增长。
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的发展将引领政府视听新媒体管理体系的变革。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首次探索视听网站对网络局、微电影进行“自审”,松了绑、立了规,迈出了视听新媒体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尊重新媒体的价值观和传播机理,循序渐进地进行视听新媒体管理体制改革是未来政府管理的趋势。
一是政府管理机构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视听业务。例如,面对大量出现的融合性业务,需要跟踪业务变化、适时调整管理方式、拓展新的管理职能。
二是视听新媒体管理与传统媒体管理逐渐从早期的分业管理、对称管理走向融合管理。在全国范围,视听新媒体多元融合进入深化阶段,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加速,台网资源深度整合,因此视听新媒体管理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管理将成为必然。
创新与融合是移动视听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亦是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主流方式。所谓融合从业务角度是为了使用户获得无缝对接的视听体验,而从管理角度而言则是以更科学、合理、有效的手段,更好地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