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信用卡会重新启动吗?

2014-05-15姜伯静

网络传播 2014年4期
关键词:信用卡二维码信任

姜伯静

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此招一出,互联网哗然。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事情发生转机的机会很大。

最近,北京市金融局邀请几家P2P平台负责人召开了一次调研会,会后一位参会者分析说:“央行目前正在平衡各方利益。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在世界前列,这多不容易!如果监管得当,我国互联网金融可能超出欧美国家10年,如果不得当,就扼杀了一棵好苗。所以现在监管机构非常审慎是可以理解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未来势必会成为金融方面举足轻重的力量。在我看来,叫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实际是为了下一个开始。

从叫停之后紧接着的进展看,尤其是《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第三版征求意见稿曝光后,我们可以看出,央行此举并非是真正想禁止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其最终目的极有可能是在“定制”一种央行可控下的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模式。这种“央行定制”的模式一旦成熟,那离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重新启动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在笔者看来,叫停虚拟信用卡的实际意义其实无非是一种权力博弈背后的不信任。这个权力博弈里面,包含了央行对网络支付控制权的要求,包含了网络支付意图摆脱(虽然没人承认,但意愿很明显)传统思维和模式的意愿,一个想控制,一个想摆脱,构成了一种博弈。而这种博弈的背后,则是传统金融权力机构对新型网络金融思维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包含了权力方对网络金融有可能发生的失控现象的担忧。担忧什么?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财产安全,比如木马等侵犯个人财产的威胁;一个是国家金融安全,比如洗钱等金融犯罪。这种不信任,或者叫担忧,是合理的。但是,假如网络支付的现行所有者肯服从传统权力机构央行指定的模式,或者央行认为自己已经可以控制潜在的风险,又或者央行的金融思维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的话,那之前的不信任就会消失,新兴网络支付也会随之复苏。

在央行组织的座谈会上,央行已经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对于阿里巴巴和腾讯所关注的虚拟信用卡是否可以重启的问题,央行座谈会上给出了明确回答:这需要和线下信用卡监管规则实现统一,可以考虑把虚拟信用卡理解为‘弱实名信用卡,在功能和金额上加以限制,以防范洗钱和造假风险。相较虚拟信用卡,影响面更大的举措是央行暂停线下二维码业务。

这也就是说,如果虚拟信用卡可以控制,其潜在风险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那何时重新启动只是时间的问题。而“有很大技术风险”的二维码支付,如果解决了致命的技术问题,那重新启动也并非没有可能。

秋天,秋风让叶落了,是为了明年春的萌芽;冬天,刺骨的寒风摧残着一切,是期待着来年夏天的火热。可以这样说,每一次结束,实际上都孕育了下一个开始。自然万物如此,经济亦是如此。相信过不了多久,新的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很有可能会重新与大家见面,至于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就不得而知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用卡二维码信任
可以吃的二维码
二维码
信用卡资深用户
让严肃的二维码呆萌起来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信用卡诈骗
办信用卡透支还债夫妻均获刑10年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
“人卡分离”时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