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报道中的可视化创新

2014-05-15邓伟

网络传播 2014年4期
关键词:两会图表选题

邓伟

信息可视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近年来在新闻传播领域兴起的可视化热潮却是报道方式的一种创新。互联网上呈现的数据新闻、信息图表、动画视频等可视化形式都是媒体探索报道形式的新尝试。如果说在2013年及之前的“两会”报道中,信息图表是媒体报道形式的加分项,那么到2014年,这一加分项已经变成了重要评分项,并且也不再局限于单一形式的图表,而是融合了图表、动画、交互界面等多种可视化形式。这种变化来自于媒体对于可视化形式的广泛使用。在2014年“两会”报道中,四家大型门户网站在可视化的运用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可视化交互报道进行整合梳理、动画视频关注细节、平面图表四面开花。

交互报道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在报道内容与呈现形式的结合方面,可以发现不少共性,例如在梳理腐败官员和案件时,各家媒体都采用了类似的交互报道形式。这些相似的做法意味着四家网站已经在可视化的运用上形成一定的共识。首先,可视化是专题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在资料整合和数据呈现方面具备突出优势;其次,可视化的实现途径包括交互界面、动画和数据图(或信息图)三种主要形式,不同的可视化形式适应不同的报道内容。

除了宏观层面的相似与共识,在不同可视化形式的具体应用中,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则意味着在操作层面可视化报道也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

作为各家媒体主推的可视化报道形式,交互报道成为媒体展示实力的重要方式。在交互报道中,选题策划、资料整合、技术支持都反映了媒体的最高水平。

在内容层面,相对复杂的交互报道主要被用于进行综述和总结,具体到2014年“两会”报道中包括对领导人一年来工作的总结,对中国一年来发展的总结,对人大制度的总结,以及最受关注的反腐败进程总结。事实上,四家门户网站不约而同地制作了被查处官员的资料库,并通过可视化交互报道呈现出来。

优秀的总结需要实现大量内容的有机结合,这可以是线性的时间轴的梳理,也可以是标签或分类式的资料分析。腾讯网“打虎进行时”以时间轴展示反腐进展,而其他三家媒体都采用了带过滤器的官员资料库的形式,方便用户按级别、行业、地域等分类查看。

在呈现形式上,交互报道正在走出Flash与网页无机结合的窘境,演变成在网页内部实现动态响应,这种变化得益于HTML5标准的普及。在运用响应式网页技术的案例中,页面的概念已经被淡化,在一个页面中可以实现幻灯片式的场景切换,也可以实现按钮互动,甚至还可以嵌入声音和视频。

网易在2014年“两会”报道中推出的“执政一年,再识习近平”就是这种融合形式的典型案例,与去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优秀可视化报道“肯尼迪与奥斯瓦尔德”(Kennedy and Oswald)如出一辙,从“视差滚动”到按钮设计都能看出模仿的影子。而其他门户网站的交互报道也基于新的网页标准制作,在页面中嵌入了时间轴、交互动画等元素。

在“两会”报道宏观视角下看,交互报道就像嵌入大专题中的小专题,扮演着综述和特稿的角色,营造出了“两会”报道的大环境。

动画视频调节气氛

自2013年“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走红以来,动画视频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关注。特别是在政治报道领域,动画视频活泼有趣而又通俗易懂的特点与政治话题本身的严肃和高深形成了鲜明对比,更突出了其比较优势,被媒体所青睐。

在2014年“两会”报道中,腾讯的“一分钟说两会”系列视频格外引人注目。在动画视频层出不穷的局面中,想要突出重围就需要有标新立异之处,而“一分钟说两会”系列确实抓到了一些要点。

选题方面,把握时机,关注细节。在人民网记者使用谷歌眼镜进行采访后,“一分钟说两会”就推出了视频“女记者采访‘神器亮瞎会场”,而在总理答记者问结束后,“总理记者会美女翻译知多少”上线。这些选题都是外围话题,但又与“两会”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引人注目。

除了选题上“别有用心”,在一些操作细节上也“别具一格”。一分钟的时间设置避免注意力分散,让人意犹未尽。语言风格前沿时髦,流行语和新潮表达贯穿始终。这些精心的设计显示出策划者求新求变的目标。

除了腾讯,其他媒体也都推出了“两会”相关动画视频,新浪的“被关进笼子的欲望”关注反腐,网易的“你所不知道的60年人大细节”为交互报道“中国人大制度六十年”组成部分,搜狐的两个视频则关注“两会”会务。

在“两会”专题中,动画视频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相对不是那么重要的信息和轻松诙谐的旁白组合,既提供了深入阅读的休息间隔又满足了用户的娱乐需求。

平面图表成为常规栏目

信息图表始于平面的数据图,发展至今这种最基本的可视化报道形式仍然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在可视化热潮兴起时创建的探索栏目逐渐固定为平面图表展示的常规栏目,其中包括网易“数读”、腾讯“新闻百科”、新浪“图解天下”和搜狐“数字之道”。在“两会”期间,这些栏目也配合“两会”专题推出了相关的平面图表。

在报道向交互形态升级的过程中,门户网站对于平面图表的关注正在逐渐转移到可交互的图表和融合报道,因此“两会”期间平面图表制作数量并没有显著提升,平面图表也并没有成为专题页中着力推荐的报道类型。在这种背景下,平面图表与微博的配合成为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基本上所有的平面图表都采用了竖条图,方便微博传播。

在2014年“两会”报道中,有一家网络媒体大量使用了平面图表,这家媒体是人民网。从2月26日到3月13日,人民网“图解新闻”栏目共发布“两会”相关报道二十余期,除两期使用了简单的交互设计,其他均为竖条图。在这些竖条图中,有相当比例是文字组合搭配背景和装饰图片,称不上图表,更像是美化过的长微博。

链接endprint

猜你喜欢

两会图表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