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艺团扇的传承与创新

2014-05-14黄可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竹丝团扇扇面

黄可人

广西桂林永盛工艺品有限公司 桂林 541004

剖丝苗绣团扇,该系列产品2012年获联合国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一、工艺团扇

图为插丝蜡染系列团扇,获2012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书

中国是一个制扇的大国,制扇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远古时期。据《古今注》记载:“舜广开视听,求贤人自辅,作五明扇”。扇子的原始用途并非今日的招风纳凉,而是皇家仪仗的装饰物,其权威性更胜于实用性。在经历了三、四千年的沿革演变之后,人们不仅赋予了扇子纳凉扇风、引火加热等大众化的功用,更使之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古人以在扇面上题诗绘画为乐、为雅,中国古典文学中还有许多以扇子为题材的作品,如《桃花扇》、《沉香扇》、《题扇桥》等多不胜举,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扇文化”。

区别于折扇,团扇属于平扇范畴——即不能折叠。折扇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由日本传入我国的,也有人认为是我国传入日本,经日本改良并兴盛后复传入我国的,但关于团扇是中国发明的这一点确是毋庸置疑的。汉代班婕妤在《怨歌行》(也叫《团扇诗》)中写道:“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团扇”因此而得名,由于以往多为宫廷使用,故又称为“宫扇”、“合欢扇”。

二、团扇的分类

从扇骨的材质上分,第一类为用玉雕、牙雕、骨雕、紫檀木雕之类比较名贵的材料做成的,这些团扇大多作为收藏品;第二类是用竹、木等自然植物为原料的,经过加工编织成扇子的形状,或再粘上纸、纺织品制成的扇面,既有一定的艺术性,也有一定的实用性,拥有广大的市场;第三类是以塑料为原料的,这是新时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廉价、防水、造型多变是其最大的特点。

除了塑料扇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外,其余两种团扇均需手工制作,特别是第二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剖丝团扇是第二类团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以圆竹剖丝扇为例,它的扇骨主体为一根手指粗细的小圆竹,去掉中间的竹黄,然后用小刀将竹子均匀的剖成三十到四十根不等的细竹丝,其间不能有一根明显的折断,接着在竹节处插入一根横向的竹弓,用棉线将竹丝与竹弓编织起来,利用竹弓与棉线形成的张力,使竹丝成散射状平铺开来,最后再将扇面贴合上,一把团扇才算制作完成。从剖丝到粘扇面,整个过程除竹节处插入的竹弓需借助于机械钻孔外,其他步骤均为手工制作。这种团扇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目前国内市场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但是由于其工艺对手工的依赖程度太大,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一天也仅能制成十来把,加之剖丝团扇所使用的竹子有明显的地域性,多生长在石山中,不利于开展大规模的生产,因此往往供不应求。

有没有一种扇子既具有剖丝团扇的艺术性与审美效果,同时又能像塑料团扇那样适宜大规模生产的呢?插丝团扇便是在这一意念的影响下所创造出来的新型扇种。

三、插丝团扇的特点

剖丝团扇采用的是传统的制作工艺,而插丝团扇则是在其基础上创新出来的。扇子的骨架由扇胫、扇圈(或扇片)、扇柄三部分组成。扇胫主要使用细竹丝,扇圈(或扇片)、扇柄多为藤、竹、木类自然植物,材料来源广泛,不再受地域的限制,而桂林作为广西的主要竹子产地,更具有绝对的材料优势。此外,桂林还是全国主要的木制衣架生产基地,产量最大的那类插丝团扇扇柄便是利用当地衣架厂的报废材料,木制衣架下方有一个圆形的木棒做横梁,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断裂变成废品,以往都是被当做柴火烧掉,而插丝团扇则将其利用起来做扇柄,这一变废为宝,因地制宜的举措,不仅节约了生产

成本,更是符合节能的时代理念。

面对传统剖丝团扇完全依赖于少数具有特殊技能的工人,从而制约产量这一问题,剖丝团扇的技术改革就成为了首要目标。扇胫与扇柄是以扇圈(或扇片)为结合点,每一把插丝团扇的扇骨约有30根细竹丝,初期虽使用了电钻,可是却得一个个孔单独钻,这容易出现孔距分布不均的问题,效率虽较剖丝团扇有所提高,但并未真正达到大批量优质生产的规模。插丝团扇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团扇的规模化生产,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才是重中之重。

插丝团扇-桂林山水,该系列连续六年作为漓江游船纪念品及上海世博会桂林市政府唯一礼品

通过不断的试验与摸索,设计出了一套插丝团扇专用的工模夹具,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工钻孔定位不准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班产量增加了数十倍之多,为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插丝团扇的扇骨制作与传统的剖丝团扇相比简单许多,只需将竹丝插入固定在扇柄上并事先钻好孔的藤圈(或竹圈、圆木片)上,并用胶水粘牢。插丝团扇的名字便是这一工序的形象称呼。这道工序只需简单的培训即可,制作时也无场地、时间的限制,因而工厂附近的农户和居民都可以将材料领会家中安装,有效的利用了社会闲散劳动力。

四、插丝团扇的市场前景

插丝团扇的问世,是对传统技艺的一种大胆的创新,它克服了传统剖丝团扇工期长,效率低的缺点,利用其他工厂的报废材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兼有传统团扇的艺术魅力。传统的剖丝团扇只能使用特定的竹子作为原料,而插丝团扇还可以在材质上大做文章:扇胫和扇圈(或扇片)可使用名贵的木料、竹料,扇柄还可用牛角、玉石、金属等,扇面除纸、布料外,还可以用绣片、织锦,提高扇子的艺术品位,收藏价值,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潜力。

在拓展市场的进程中,插丝团扇还申请了国家专利,运用法律的手段更好的维护品牌效应,避免同行相互仿冒,为获得市场份额而不断压价,导致恶性竞争而影响产品质量。

插丝团扇作为团扇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从投放市场至今,不断的获得市场的认可。连续六年被选为桂林漓江游船旅游纪念品。炎炎夏日,每当游船到达漓江的终点站——阳朔码头时,便会看到数以千计的游客手持印有桂林山水图案的插丝团扇穿梭在码头沿岸,场面蔚为壮观。仅桂林一地,插丝团扇每年的销量就接近百万把。一把小小的团扇,不仅将桂林美丽的风光烙印上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团扇扇骨的原材料是桂林的,团扇扇面的书画作者是桂林的,团扇的生产者也是桂林的,而且通过国内外游客将这一新型扇种推广至世界各地,可以说是一张满载地方元素和中国艺术特色的桂林名片。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桂林山水系列的插丝团扇还被选为桂林市人民政府的唯一礼品在展会期间赠送给各界到访的中外友人。

2012年,新中国建国以来的首届中国扇艺文化节在杭州举行。此次文化节可谓是中国扇业界规格最高的一次盛会,而插丝团扇作为一个新型的扇种也受邀参加,与孙中山、梅兰芳、齐白石等名家的扇艺作品同台展出。其中一把扇面为壮锦的插丝图案还被中国扇博物馆收藏。可以说插丝团扇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还赢得了中国扇业界的肯定。

2012年,第一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在南宁举行,鉴于插丝团扇的市场影响力,主办方将该团扇定名为“中国插丝团扇”。

五、创新使传统走向世界

2012年,插丝团扇其中的蜡染系列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该认证自2006年在东亚地区启动以来,中国仅有86项手工艺品获此殊荣。插丝团扇之所以能获得国际评委的亲睐,正是源于它对传统制扇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徽章认证的宗旨在于鼓励手工艺人利用传统技艺、图样和风格,通过创新的途径来制作作品,以达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和技术的目的。传统手工艺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引入新的契机,用现代手段,对传统的材料、设计、生产过程进行创造性的改良,对传统手工艺品的美学和文化进行新的阐述,使传统手工艺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插丝团扇借助传统技艺,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传统工艺创造了一个良性有序的发展环境,传统给了插丝团扇以创造的灵感,而插丝团扇又为传统团扇的推广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传统与创新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1] 张东方,论宋代之前的团扇绘画[J],艺术百家,2006第4期

[2] 沈从文,扇子史话[M],万卷出版公司,2005

猜你喜欢

竹丝团扇扇面
团扇
有趣的羽扇
雷家民作品
扇面作画
绘画的新形式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
扇面等式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竹丝镶嵌屏风
竹丝/椰糠有机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及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