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创作中个人情感的注入与材料的延展运用——写在“艺蕴陶然——田世信、郑玉奎、宋晓玲雕塑作品展”之后
2014-05-14郑玉奎
郑玉奎
前不久,受国家大剧院的推荐与邀请,蒙著名雕塑家田世信先生的厚爱与支持,“艺蕴陶然——田世信、郑玉奎、宋晓玲雕塑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顺利展出。展厅虽然不大,作品数量也不是很多,但举办方的大力提携与帮助,出席活动专家、学者的肯定与鼓励,以及大量观众的支持与参与,使我深受感动——这是对我几年来从事艺术创作的巨大肯定与认可。我把此次展览的陶艺作品创作中个人情感的注入及其它材料的延展运用写出来,以期得到大家的评鉴与指导。
一、本次展览回顾
本次展览总共展出了著名雕塑家田世信与我及宋晓玲的20余件作品。田世信先生的作品老辣古朴,铿锵有力,以轻松简洁的方式给予作品很强的生命力。我和宋晓玲则推出了几个系列的作品,其中有“戏曲人物”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尝试了不同材质的突破,用陶土、木质、青铜、玻璃钢着色等多种形式,将各种类型的人物和意境淋漓地予以展现。无论是当代生活,还是戏曲人物,都蕴含着对生命最朴素真诚的歌颂,充分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特点。
这次展览得到北京艺术界的肯定,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玲博士为展览揭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雕塑》杂志社长兼主编范伟民先生,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于化云主任等艺术界专家、学者在开幕式上致辞,给予了我们很大的鼓励。范伟民先生说道:“在两万多名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和一千多名雕塑学会会员中,能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展览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 著名雕塑家田世信先生结合自己的创作理念,对我的作品予以点评,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我对艺术界领导、专家、及各位同仁们的支持深表感谢。
二、我的作品解析
《艺术沙龙》田世信,郑玉奎,宋晓玲三人雕塑作品展摄影:甘源2013.09.22
我以前的创作主要以陶土为主要材料,如《山里娃》《春姑》《唐女游春》等作品。近一年来我在创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与戏曲、音乐有关的资料,专注于陶艺戏曲人物创作。我希望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很好的表现在作品里,让同行和观众们都能读懂我想要表达的内容。在以前创作的戏曲人物中,主要以夸张、突出头部的方法来表现作品,这次的创作理念是,在作品中注入人物情感,让观众一看到作品就能感觉到它在跟人们心灵的交流。
这次我创作的作品《李香君》用了玻璃钢着色处理手法,用银色作为主题色,是想突出京剧水袖的舒展效果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用陶来表现,一是工艺上不容易成型,二是色彩上表达不出舒展的艺术效果,所以我选用了银色或者不锈钢效果。《贵妃醉酒》,也是我这次创作比较满意的一件作品,一改以往比较细腻的创作手法,而是采用了比较粗放、轻松的雕塑手法来表现作品,与脸部细腻的刻画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二傻的梦想》是个特例,这是我偶然想到的一个创作题材。在国家大剧院演奏一曲是多少人的梦想,有的人为此奋斗了一生,更何况是一个农村孩子。这件作品我选用了陶、铁、木三种材料来处理,金木水火土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的元素,我把它们体现在一件作品里,使它们有了生命,想象一下一个粗犷的泥土塑出的孩子、拉着铁铸的大提琴,弓是一条树枝,演奏出的琴声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我很享受在这件作品体现的意境里。
三、关于陶艺创作
自学校毕业踏入社会进入艺术领域以来,我痴迷于陶艺创作,徜徉在人类这一火与土的艺术世界里已超过二十年。1999年与中央美院雕塑研究所合作建立陶艺工作室至今,我来北京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也有14年了。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体会出陶泥上手比较快,质地浑厚,给人有亲切感。我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尝试,做了不少的作品。
我觉得现代陶艺正处于传统学习与现代探索并存的一种阶段,每一位艺术家都可能在陶艺创作造型上千变万化,烧制方法上也可千差万别,但重要的是都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我在艺术创作中,每创作一件陶塑作品,都注入了很大的心血与感情,这样出来的作品才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每一个陶塑人物作品,其形式都不一样,哪怕是同一个系列的作品,人物的神态也不一样,都有细腻的情感渗透在里面。
我的许多素材都是源于生活。陶艺雕塑家要随时以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艺术创作不应仅仅反映自己的感受,还要关注社会、人文,要给予人们多方面崭新的情感表达。艺术创作要回归生活,观察生活,抽取生活有趣的细节要素来进行创作。学院派也好,职业化也好,关键是做出好的作品。
材料是作品的载体,情感是作品的灵魂。只有把情感注入作品才会有生命的绽放。
《华严经》曾谓道:“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英国诗人布莱克《天真的预言》中也说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对我来说,每一件作品就是一个独立的艺术情感世界,我愿意毕生在“火与土的艺术”里耕耘不辍,在这个世界里,细观古人制陶之境,深问今人创造之理,既要从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里寻觅诗意的真知,又要从千变万化的现代艺术形态里归纳理性的智慧,让浪漫与现实、理性感性的智慧弥散在自己未来的学术境界和艺术人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