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觞故事何从觅
2014-05-13
公元353年的一个暮春时节,以王羲之为首的一群东晋名士,雅集于江南名胜之地会稽山阴的兰亭。这一天正值农历三月初三,名士们在延续古老的祓除仪式以荡涤身心,曲水流觞则是仪式的核心所在。在王羲之的眼中,盛着琼浆的羽觞随清澈的流水蜿蜒而至,俯仰之间,天地已然不同: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然而,春天的流水和美酒带给人们的并不仅仅是欢娱,还有比欢娱更值得深思的东西:人们彼此亲密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一生。人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就会忘记衰老即将到来。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开始厌倦,世事已变,以往所得到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往的陈迹。人一生的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归结于穷尽。后人怎样看待今人,就像今人如何看待前人一样,生命就在这样的周而复始中茁壮或毁灭。
1661年前的上巳节,于兰亭,这群东晋名士将中国人骨子里对宇宙、自然与生命的悲剧性认识推向了极致。这种魏晋风度或风骨有着惊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尤其是当我们展开王羲之那不可方物的《兰亭序》书卷时,凝睇那绝世的锋芒与婉转,诗意、书境、曲水、流觞、天地、生死……时间似乎在那一瞬静止了。
《兰亭序》使得兰亭修禊成为东晋名士风流最富文学意义的一次雅集,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和描绘。美文妙笔的《兰亭序》不仅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使后人在兰亭文化熏陶和传播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并产生无限的遐想。特别是《兰亭序》在岁月更迭中显露于世的故事,序文中令人向往的魏晋风度,娴雅幽淡的理想境界及“书圣”王羲之的典故,都成为隋唐以来众多画家竞相创作的绘画题材。
兰亭绘画,从最早传为唐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至明清各种《兰亭修禊图》等,具有千余年的历史。兰亭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题材。
以流觞故事为蓝本的兰亭绘画,把如何表达或蕴涵传统风度作为出发点。除了注重绘画的题材和技法,更注重文明根基,尤其是作品所传达出的内在意志和艺术家所赋予的古典骨气。这使我们很容易想起初唐大诗人陈子昂,他说汉魏风骨到他那个时代已消失500年了,他实在是渴望那刚健质朴而又风流蕴藉的美学再次呈现: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形骸易朽,但有些东西循寰宇之道却可以永世长存。正是如此,王羲之微醺之下的《兰亭序》及逐其踪迹的兰亭绘画,才得以流传不衰。而琳琅满目的兰亭雅集绘画,让后人有幸在千年之后,仍可追慕当年兰亭修禊的文化盛事。
行书兰亭诗兰亭八柱第四(局部)
绢本 26.5×365.3cm
柳公权 故宫博物院藏
柳公权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吸取二者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他的这幅兰亭行书体现出其典型的书法特色,包括明代董其昌在内的很多名家都曾留下其摹本。
↑萧翼赚兰亭图
绢本设色 28×65cm
宋摹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萧翼赚兰亭图》是初唐画家阎立本根据何延之《兰亭记》故事所作。描绘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的弟子袁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画的是萧翼向袁辩才索画,萧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辩才张口结舌,失神落魄,旁有二仆在茶炉上备茶,各个人物的表情刻画入微。该画问世后曾多次被临摹,其中宋摹本较为著名。
从左至右依次为:唐冯承素摹《兰亭序》(局部),明文徵明临《兰亭序》(局部),明王铎临《兰亭序》(局部)。人们临习书法,从最初的临写《兰亭序》,到自己创作,虽已面目全非,却文化相袭。
兰亭修禊图(局部)
金笺设色 24.2×60cm 文徵明 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吴门画派在以“兰亭雅集”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中首屈一指。文徵明这幅《兰亭修禊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整幅画作林竹丰茂,山谷间有曲水流觞,亭榭内3人围桌而坐,另有8雅士沿河两岸席地而坐。山石林木先勾勒,再皴染着色,笔墨苍秀含蓄,设色典雅清新。文徵明之友曾潜自号“兰亭”,文徵明将这一题材入画,并为之题诗,馈赠友朋,颇具深意。
兰亭集贤图
绢本长卷 27×375cm 钱选 美国大都会博物院藏
元钱选以白描的手法,在人物之间穿插了山石林木的布局,颇具匠心。画中人物姿态各异,观摩名画者有之,促膝雅谈者有之,甚至还表现了数人凝眉书写作画的形象。
兰亭序图(局部)
纸本设色 26.7×416cm 祝允明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一幅《兰亭序》引出一段兰亭雅事,不同时代的画家画了几乎相同的作品,借以抒发追怀古人、心倾自由的心境。几乎相同的作品又收藏在了不同的几大博物馆,这不得不说是兰亭文化留予文人与后世的一种奇妙缘分。
兰亭修禊图
绢本设色 43×43cm
李龙眠
作品以细笔小青绿画法,表现树木葱郁、修竹傍水的春日美景以及文人雅士曲水流觞、修禊祈福的节日盛况。画中层峦幽涧,茂林修竹,环境清雅,树木、建筑、人物刻画皆极精工,全图于绚烂精微之中不失淡雅之致。
清八大山人临《兰亭序》
纸本 89×32cm
八大山人经历明清之际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皇室贵胄沦为草野逸民,为避害而出家。其书法成就颇高,但被画名所掩,注目者不多。他的书体以篆书的圆润等线体施于行草,自然起截,了无藏头护尾之态,以一种高超的手法,把书法的落、起、走、住、叠、围、回蕴藏其中而不着痕迹。八大山人临写的这幅作品充分展现了他的书法特点,藏巧于拙,笔涩生朴,其书法中的真性情与恣肆之意也与兰亭修禊的内在精神不谋而合。
宋拓定武本兰亭全卷
纸本 35×270cm
碑拓是印刷术发明之前的一种独特的文献保留形式。《兰亭序》作为书法第一名帖,拓本众多,丰富的碑帖版本让《兰亭序》不再只是那一纸一幅。兰亭之所以成为兰亭文化,恐怕碑帖的贡献功不可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