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工会工作
2014-05-12王亮
摘要:立足“三再一上”主题活动,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打造工会工作品牌;着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工人阶级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提供重要支撑;深化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为转方式调结构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完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会工作的群众化、社会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工会工作;维权维稳;群众工作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企业工会如何有机融入、有效切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维护职工权益、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工会要紧紧围绕工作大局,把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贯穿于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全过程。着力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强企业和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着力加强维权维稳工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着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素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和谐稳定。
一、立足“三再一上”主题活动,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打造工会工作品牌。
“三再一上”是油田根据形势任务、工作对象、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重大工作部署,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不动摇,服务大局的职能不偏离,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活动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二是坚持“促进发展与维权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企业单位、工会组织、职工三个层面上同时开展工作,实现企业(单位)发展与职工权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企业(单位)与职工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三是要坚持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动局面;四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活动重点、内容上有所侧重,增强活动成效。五是要坚持将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总结典型、推广典型的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要进一步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联系协调,注重发挥传统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及时对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加以概括提炼,对新鲜经验和新鲜创造进行完善推广,做到工作有声音、有影像。
二、要着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工人阶级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提供重要支撑。
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深层次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会推动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当好企业主人,必须具有高超的职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企业工会要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深入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有效整合和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建立健全职工素质教育体系、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成果应用体系,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全方位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要创新劳动竞赛方式,丰富劳动竞赛内涵,提升劳动竞赛实效,组织引导职工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等有特色的活动,把广大职工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通过工会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激发出来。 要做好劳模文章,推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开展劳动竞赛紧密结合,选树一批劳模创新示范岗,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深化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为转方式调结构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是科学发展观在企业工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转方式调结构是企业的一次升级变革,不可能不涉及职工权益和职工利益,给企业发展、职工权益、劳动关系、就业和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维护好职工权益事关企业发展和职工队伍稳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基础。当前在劳动环境、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职工工资、福利、保险、劳动合同及职工意见办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工会组织不健全或形同虚设,不能有力行使《工会法》赋予的职能。企业各级工会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提高认识,变被动维权为主动维权,变事后维权为事前维权,变无序维护为依法科学维权,使职工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当前,要将维护职工经济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基层工会作用,深入开展企业内部影响稳定问题的排查工作,进一步推进集体平等协商工作。要保障职工学习权、发展权,使职工接受培训、增强素质,做体面劳动的践行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做企业发展的促进者;顾全大局、维护稳定,做和谐企业的建设者。要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抓好“职工书屋”阵地建设,加强对青年职工心理疏导。要继续深入开展“送温暖”和“金秋助学”等行之有效救助活动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增强帮扶实力和优化创业环境上来。要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和手段用于帮扶工作。要总结部分基层单位建立爱心互助会的经验,推动职工互助保障机制建设。
四、要完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会工作的群众化、社会化和规范化。
要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工会工作的根基在职工群众,力量在职工群众。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就是要坚持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宗旨,做到工作贴近职工群众,工作依靠职工群众,所设计的活动能够吸引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得到认可和支持。要深入研究职工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趋势、新特点,创新联系职工群众的活动载体,畅通联系职工群众的渠道,完善服务职工群众的方式,更加密切地联系职工、更加深入地动员职工、更加广泛地组织职工、更加切实地服务职工。要问政于职工、问策于职工、问需于职工,多从职工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多从职工群众立场谋划工作,多从职工群众需求开展活动。要特别注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基层的鲜活经验、推广基层的有效做法,把工会工作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要注重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引导职工群众、教育职工群众。要畅通联系职工群众的渠道,及时掌握职工群众的所需所求、所忧所盼,积极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要尊重会员的主体地位,积极回应职工的民主诉求,推动行政方及时办理职代会意见,保障职工的参与、评议和监督权。要改进工会机关工作作风,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做到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用、资源和手段往基层倾斜。要完善各项制度,推进工会工作规范化。强化制度保障是推进工会工作规范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重要方法。推进工会工作规范化,就是要坚持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做到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内容具体、工作流程规范。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提高各级工会领导班子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的本领,行使好对工会重大问题、重大活动、重大事项、重大经费开支的审议权、决策权。要把违反制度应承担的责任和后果具体化、公开化,减少工作执行中的“信号衰减”,保证制度管得住、用得好,确保企业工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作者简介:王亮(1971—,)男,山东沾化,大学本科,政工师,油地工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