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漠也是温柔乡 亚利桑那魔力荒漠自驾行

2014-05-12穆杉伯男编辑宋涛设计宋海强

越玩越野 2014年3期
关键词:亚利桑那荒漠大峡谷

文 穆杉伯男 编辑 宋涛 设计 宋海强

荒漠也是温柔乡 亚利桑那魔力荒漠自驾行

文 穆杉伯男 编辑 宋涛 设计 宋海强

近距离感受印第安风情,饱览壮阔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体验美国的66号公路文化,像牛仔一样骑马巡游……在感叹着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赞叹其地大物博风光秀丽的同时,我也被自驾路上那一个又一个美国人的故事所打动着,相比沿途美食和美景,那一个个鲜活的“美国梦”故事更加令人无法忘怀。

上帝应许之地

如同那些热爱旅行的朋友们一样,我喜欢用一些闲暇时间在家“做功课”,为自己的下一段自驾旅程做好详尽的规划。亚利桑那对于热爱自驾的我来说绝对属于上帝应许之地。

亚利桑那州,南与墨西哥接壤,1848年美墨战争后归属美国。此地早期曾为印第安人霍皮族、帕帕戈族、皮马族、阿帕切族、纳瓦霍族的居住地,1540年,西班牙的探险队为寻找传说中的7个黄金城而到达这里。1912年正式建州,成为美国本土48个州中加入联邦的最后一个州。亚利桑那州内现有印第安人9万多人,分属14个部族,居住在19个保留地内,这里错综交织着古老的印第安文化与墨西哥拉美文化的基因,到这里旅行你可以鲜活的感受着这一切。大峡谷,66号公路,黑白牛仔片里的纪念碑谷,大口猛灌龙舌兰酒的印第安人和牛仔,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能感受汽车王国的公路文化、更适合去行摄美国西部的壮观地貌呢?

在美国自驾旅行,当一切功课准备就绪之后,租一辆中大型的SUV或者座舱舒适的高级皮卡再上路吧,既能保证自驾路上的舒适和安全,又能毫无压力地装下一路上收获的所有纪念品。

菲尼克斯第一夜,聆听一个美丽的创业故事

“嘿,你的车不错,很适合这地方。以巴尔的摩酒店作为自驾旅行的出发地其实很棒,这里几乎就是由一段自驾旅行引发的传奇”,客房经理斯蒂夫送给我一本关于巴尔的摩酒店的介绍,并指着我的那辆皮卡饶有兴致地跟我搭讪。这个二代移民的台湾青年能讲一口略带生涩的国语,但却清晰地为我勾勒了汽车和美国梦如何改变了我脚下的这块叫做巴尔的摩的荒漠。

巴尔的摩酒店的第一任老板是一对兄弟。20世纪初,麦克阿瑟兄弟二人在菲尼克斯以贩卖道奇牌汽车致富,于是,在亚利桑那安家,闲暇时,二人还会利用自己汽车,载着对荒漠好奇的游客去体验一下菲尼克斯附近的荒凉——这大概是最早的汽车旅行。

只要努力奋斗,即使是在荒漠里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想这大概就是美国梦的含义。巴尔的摩酒店确实是美式自驾之旅的理想起点。

时间一久,兄弟二人意识到亚利桑那的荒漠其实是座宝库,人们会为了荒凉付钱,遂投资兴建了这座奢华的酒店。从1929年酒店开张至今,这里曾经几度经历重修扩建、易主、甚至停业,但是这里始终是政要、企业家、明星前来下榻菲尼克斯的首选,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都在这里发表过演说,玛丽莲·梦露曾经无比钟爱这里的“天堂”泳池,姚明在参加2009年菲尼克斯NBA全明星赛期间,也曾因为身高太高在这里头磕门梁……“这一切都是因为一次开车出游才会发生。”斯蒂夫告诉我。

纪念碑山谷——美国西部的象征

我的自驾行程从亚利桑那的北部开始,一路沿着美国163号公路向南开进,旅程的起点就是让我向往已久的纪念碑山谷(Monument Valley)。这里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最北部,与犹他州相交界,这里是印第安那瓦霍人的领地。脑海中不断闪过的无数经典西部片诸如《西部往事》、《关山飞度》中的精彩片段,无疑都是在这里的电影取景,这里所最独特的直上直下的诸如纪念碑一样的巨型砂岩孤峰群,早已在人们心中成为美国西部的象征!记得在电影《阿甘正传》中有这样一个让人耳熟能详的一组镜头,阿甘为了自己的爱情跑步横穿整个美国,足足奔跑了三年两个月又十四天之后,对身后的跟随者说道:“我累了,我想要回家!”而此时的拍摄取景地,正是背对着壮观的纪念碑山谷的163号公路。所以,当我驾车在公路上行驶面对着同样的壮丽场景之时,也情不自禁地停下车来,饶有情趣的摆拍了一张好似自己也跟阿甘一样在跑步穿越美国的纪念照。

沿着停车场的小道向上不远,就是哈利·古尔丁和他的新娘迈克的贸易站,红色的巨岩下,两栋小屋显得有些寒酸。然而这却是另一段荒漠中的美国故事。1921年古尔丁夫妇在纪念碑谷附近购买了640亩土地,此前他们通过与当地的印第安纳瓦霍人做交易来维持生计。但不久后便赶上了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他们和纳瓦霍族人的生活便日趋捉襟见肘。碰巧哈利和迈克听说知名电影导演约翰·福特,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外景地拍摄一部新的西部电影,

哈利便毛遂自荐,拍了一张纪念碑谷的照片寄给约翰·福特,后者对纪念碑山谷一见钟情。几个星期之后,获奖无数的电影《关山飞渡》便在此地正式开机了,电影的男主角是年轻帅气的演员约翰·韦恩,这才有了之后无数美国西部片中传奇故事的诞生,导演约翰·福特和帅气的约翰·韦恩后来还多次将此地作为西部片电影的取景地首选。电影带来了游客,古尔丁夫妇后来组建了一支越野车组成的旅游车队,穿越观光性质的旅游业从此给当地印第安社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鸟瞰科罗拉多大峡谷

有很多地方都把亚利桑那州,直接称为大峡谷之州,这也足以看出景观壮阔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告别了纪念碑山谷的那一抹红土,告别了热情好客的印第安那瓦霍朋友,一路向南驱车近4个小时的车程,我便来到了美国独一无二的大峡谷(Grand Canyon)。根据地理学家的考证,大峡谷至今已经走过了六百万年的历史,远超过人类存在的历史,故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美国人以此地为骄傲和自豪。

当你驻足在峡谷的悬崖边缘,正面面对着的大峡谷,它将落日景观展现在你面前之时,才体会到此般风光的壮丽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远非一般的自然景色可比拟。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壮高地”,也称”桌子山”,即顶部平坦侧面缺却峭的山峰群,这种地形是由于数百万年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保护帽,而科罗拉多河河谷的侵蚀非常活跃,这种结果就造成了我们眼前的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这独特的地貌,而在岩层中,富含三价铁离子,所以大多呈现红色。在印第安人的传说中说道:整个大峡谷是在一次洪水中形成的,当时上帝为拯救人类化人类为鱼鳌,始幸免于难,因此当地的印第安人至今仍不吃鱼鲜。实际上,刻凿大峡谷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而且至今犹未停歇,以人类不能觉察的进度每天镌刻着,但时间的演进,却显示了眼前这令人不能置信的壮观。

66号公路上的威廉姆斯小镇

如果你和我一样同样热爱美国的公路文化,肯定也有着某一天驾车横穿美国第66号公路(Route 66)的梦想。我驾车途经的小镇威廉姆斯(Williams),却又像是整个66号公路的缩影,它是所有沿66号公路驶来大峡谷观光游客的门户小镇,如果你是从加州一路驾车向东,抵达威廉姆斯吃个便饭休整一番之后,便可以拐一个弯,直面大峡谷的壮观美景了。在这个东西走向的小镇上,印第安民俗风情消退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狂野的美国西部风格,处处贴满了硕大的“Route 66”的Logo警示牌,象征着这里曾经是66号公路上的重镇,从镇东到镇西仅仅一他英里多的距离之内,充斥着各具特色的精美小店:牛仔裤、条纹衬衫、装有马刺的马靴、牛仔帽和各种公路纪念品琳琅满目,街边的汽车旅馆、汉堡店虽然不再有往日的繁荣,有些已经关张或者改作他用,但是依旧极具西部特色,让途经的旅人都不住地摁动着相机的快门。

在美国的版图上呈对角线走向的66号公路,从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Chicago)一路横贯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塔蒙尼卡(Santa Monica),全长3 939公里,横跨美国的8个大州,甚至跨越了3个时区。 66号公路,被美国人亲切地唤作“母亲之路”,经由它的串联缩短美国中东部到西海岸的路程,曾经是美国最重要的东西部运输通道。研究66号公路60多年的学者迈克尔·华利斯说:“66号公路之于美利坚民族,好比一面明镜,它象征着伟大的美国人民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但是最终66号公路还是因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再能胜任日益繁忙的州际交通而被迫退役,于1985年从美国公路系统(United States Highway System)中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沿用至今州际高速公路系统(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但是现在,66号公路在亚利桑那州、伊利诺伊州、新墨西哥州中的路段被重新定为——国家景观旁道(National Scenic Byway),取名:历史遗产66号公路(Historic Route 66),其后66号公路便以此面貌重新展示在美国地图上,但是66号公路在美国公路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却是永恒无法抹去的。

随着当年66号公路的发达,往来旅客增多,沿途乡镇相继地发展起来,我们如今生活中常见的加油站便利小商店(Mom-and-pop-Business)便是在那时期应运而生的,提供旅客以加油、餐饮、购物的连锁服务。而沿途一些地域性土著景点,诸如印地安圆锥形帐篷的汽车旅馆(Teepee-shaped Motels)、印地安文物小铺等,也跟着发展起来。甚至有些店家看到商机,开始推出创意的行销手法:第一家速食餐厅Red's Giant Ham-burg's,在密苏里州应运而生,并且发明了所谓“Drive-through”的用餐方式,让旅客不需下车,就可轻易买到可口的汉堡;而第一家麦当劳(Mc Donald's)亦在这个时期,于加州的圣伯纳汀诺(San Bernardino)诞生。有些店家更是出奇招,当时66号公路沿路上有间牛排馆,推出了一份72盎司的牛排,声称只要能在一小时内将它解决的人,就可免费享用这巨无霸牛排;许多人看了这份广告后蜂拥而至,店家也因此发了公路财。诸如此类的景点,逐渐地改变了66号公路原本朴实的风貌,但也因此让66号公路的声誉大涨,可以说66号公路的发展见证了20世纪初美国市井小民的生活,其历史价值,不仅仅只是一段公路的史而已,它也成为了美国现代化的缩影。

赛多纳和图森大牧场

已经是本次亚利桑那之旅的第七天,按照之前我所制定的相近的攻略行程,离开小镇威廉姆斯,从弗拉格斯塔夫经由州级公路89A,沿着著名的橡树溪峡谷一路向南行驶,这边的风景逐渐又荒漠变成了另一片五彩斑斓的植被。一路有惊无险的陡坡向下,延伸到风景秀丽的大峡谷深处,这里像极了瑞士的山间小道,也好像是我国青藏高原上的“小江南”林芝县,伴随着浪漫的阳光与清风,气温也随之转暖,一股度假一般的安逸轻松感飘然而至。

小镇赛多纳(Sedona)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休闲度假胜地。规模并不小的村镇被群山与溪流所环绕,小镇上漂亮的小商店、工艺品店、度假酒店、小教堂比比皆是。并不宽敞的公路上四处行驶着镇上所独有的,可带领游客上山越野旅行的,色彩装点的十分可爱的“粉红吉普车”(Pink Jeep Tours)。而小镇的名字"Sedona"起源于美洲印第安神话,该地被认为拥有许多超自然的,源自灵界的事物,因此这座城市是印第安人的“圣地”,每年都有许多朝圣者和术士前来朝拜。尽管知道这一切的神秘,但当我看到了赛多纳的那座镶嵌在断崖缝隙中的圣十字教堂(Chapel of the Holey Cross)之时还是被其神秘的力量所震撼到了,默默地在那里做了一次虔诚的祷告。

第八天我启程前往亚利桑那州最知名的度假牧场——图森(Tucson),由于贪恋赛多纳的那一抹秋色,导致我抵达图森的时候天色已晚,甚至都不能看清那传说中的迷人的荒漠风光。刚刚抵达图森的维德牧场,尚未分清东南西北,就被当地人邀请加入一场以烧烤野餐为主题的篝火晚会,刚没吃完几口牛肉就却又被几名当地“小美女”热情地拉去教我玩套牛游戏:就是挥舞着电影里西部牛仔手里那神奇的绳子去成功套住远处的一部仿制牛犊大小和形状的一个塑料雕塑,这个小游戏让无论是参与者还是一旁的旁观者看的是笑的前仰后合,那一晚我们一行人玩的无比开心!

第二天一早,睡眼朦胧的我就被叫起来去骑马,说来也对,来到美国西部尤其是来到图森的维德牧场,不骑一次马那就真的是白来了。揉了揉睡眼,才看清我已经地处在了标志性的美国西部荒漠当中,辽阔的马场,头顶牛仔帽脚蹬带有马刺的马靴的牛仔就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当然还有背景中那令人过目不忘的十几米高的巨型仙人掌。我特意选择了一头马背接近2米的白色高头大马,名叫Dees,身高1米85的我坐上去后得有3米来高,跟着骑行的马队穿梭在十几米高的仙人掌之间,真的像极了电影中的经典片段。马队前行有半个多小时,牧场老板的大篷车早就停在前面驻扎,并且体贴地摊好了美味的蓝莓馅煎饼等着我们了。老爷子鹤发童颜,一身牛仔打扮,非常符合西部牛仔的风范。“这片土地早年曾经盗匪横行,我们的牧场也很有故事,最初建立这个牧场的主人就曾被劫匪吊起来,逼问黄金的下落。”老爷子讲述起遥远的故事,“他被拷打的房间就是现在的牧场大堂,但是它们没有找到牧场主的黄金,谁也没有找到。”大片的土地被划为仙人掌国家公园,但牧场的设施却已经与时俱进,韦德牧场设有水疗中心,在马不停蹄的一天辛苦奔波之后,牛仔们在这里可以享受按摩服务,让酸疼的肌肉彻底放松。这家牧场在2012年被《亚利桑那共和报》评为最佳度假牧场。入住的宾客可以早起挤牛奶,白天骑马纵横,晚上欣赏西部舞蹈和牛仔诗歌。

今天这里依然蛮荒,但所有人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爱上了这里,留在了这里,或许这就是纯正的美国西部生活吧。荒原自有魔力,只要拥有梦想和包容一切的心胸,沙漠也是温柔乡。

猜你喜欢

亚利桑那荒漠大峡谷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向荒漠宣战
大峡谷
天地造化多奇妙——鄣山大峡谷
探访珍珠港历史遗址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
荒漠水塘
荒漠之路上的三首情歌
“亚利桑那”号见证美国二战时刻
寨下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