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固体超强酸S/Fe2O3/Al2O3/ZnO/Zr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2014-05-10赵强孟双明郭永王俊丽樊月琴
赵强,孟双明,郭永,王俊丽,樊月琴
(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香精、香料的类型及需求不断加大[1-2]。缩酮的用途主要有糖类物质的合成、有机合成的羰基保护、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特殊的反应溶剂[3-5]。传统的合成方法是由酮和醇类在无机酸或有机酸催化下缩合而成,优点是:产品收率高,催化剂价格便宜;缺点是产物的纯度低,副产物比较多,产生的三废多。因此,应该选择更好的催化剂。
固体超强酸是对环境友好的催化剂材料[6-10],具有制备简单、耐高温、不怕水、污染少,设备无腐蚀、重复性好等优点的固体超强酸日益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重点研究催化合成苯乙酮乙二醇缩酮的固体超强酸S/Fe2O3/Al2O3/ZnO2/ZrO2催化剂。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苯乙酮、乙二醇、甲苯、无水硫酸镁、氨水、硫酸、Fe(NO3)3·9H2O、Al(NO3)3·9H2O、Zn(Ac)2·2H2O、ZrOCl2·8H2O均为分析纯。
D/max2500型衍射仪。
1.2 催化剂制备
将 NH3·H2O 滴入 Fe(NO3)3、Al(NO3)3、Zn(Ac)2和ZrOCl2的混合水溶液中,调节pH值至9~10,对其进行老化、洗涤、干燥,得到混合沉淀。缓慢滴加H2SO4(0.5 mol/L),浸渍4 h,在120 ℃下干燥6 h,700℃焙烧3 h,得到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Fe2O3/Al2O3/ZnO2/ZrO2。
1.3 缩酮反应
三颈瓶中按照比例加入苯乙酮、乙二醇、带水剂甲苯、催化剂,加热100~120℃回流反应,到几乎无水分出为止,停止反应。过滤除去催化剂。滤液用饱和食盐水水洗至中性,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常压下回收甲苯,减压蒸馏下收集73~75℃ (0.13 kPa)的馏分,即得产品,以苯乙酮为基准计算产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固体酸超强酸催化剂的XRD分析
催化剂的XRD见图1。
图1 不同制备温度下的S/Fe2O3/Al2O3/ZnO2/ZrO2的XRD谱图Fig.1 XRD pattern of S/Fe2O3/Al2O3/ZnO2/ZrO2 in different preparing temperaturea.550 ℃;b.600 ℃;c.650 ℃;d.700 ℃
由图1可知,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晶化开始并缓慢趋于完善,ZnO、Al2O3对Fe2O3和ZrO2的晶化具有促进作用,至700℃时晶化较为完善,此时Fe2O3和 ZrO2具有较高晶相峰,催化剂 SFe2O3/Al2O3/ZnO2/ZrO2酸性趋于最强。
2.2 催化剂活性评价
2.2.1 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 苯乙酮用量为0.2 mol,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加入20 mL甲苯作带水剂,回流温度120℃,反应60 min的条件下,考察醇酮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图2 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Fig.2 Effect of molar ratio of reactants on the yield
由图2可知,增加反应物乙二醇的用量有利于提高收率,当 n(苯乙酮)∶n(乙二醇)=1∶1.2时收率最大。这是因为反应物乙二醇量少时反应不完全,缩酮收率低;乙二醇量太大时,容易发生副反应,导致主反应收率下降。因此,确定苯乙酮用量为0.2 mol,n(苯乙酮)∶n(乙二醇)=1∶1.2。
2.2.2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苯乙酮用量为0.2 mol,n(苯乙酮)∶n(乙二醇)=1∶1.2,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回流温度120℃,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见图3。
图3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Fig.3 Effect of the reaction time on yield
由图3可知,增加反应时间,酯化率逐渐增加,反应时间60 min时,产率为94.8%;继续延长反应时间,酯化率增加幅度不大。这是由于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反应已基本完成。
2.2.3 带水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采用甲苯作带水剂,苯乙酮用量为 0.2 mol,n(苯乙酮):n(乙二醇)=1∶1.2,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回流温度12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考察带水剂甲苯的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带水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Fig.4 Effect of amount of the water-entering agent on yield
由图4可知,带水剂用量是影响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带水剂用量少时,反应生成的水不能够及时转出,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副反应随之发生,使缩酮产率下降;带水剂用量多时,反应物的浓度和催化剂的质量分数都发生降低,会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度发生减慢和反应时间增长,使得产率降低。本实验较适宜的甲苯用量为20 mL。
2.2.4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采用甲苯作带水剂,苯乙酮用量为 0.2 mol,n(苯乙酮)∶n(乙二醇)=1∶1.2,回流温度 120 ℃,反应时间为 60 min的条件下,考察催化剂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5。
图5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Fig.5 Effect of amount of catalyst on yield
由图5可知,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产品收率最高。催化剂用量少时,反应不能进行完全;用量太多时,则导致副反应增多,降低产品收率。
2.2.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采用甲苯作带水剂,苯乙酮用量为0.2 mol,n(苯乙酮)∶n(乙二醇)=1∶1.2,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回流温度12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考察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6。
图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对产率的影响Fig.6 The effect of recycling times of catalyst on the ratio of esterification with catalysts
由图6可知,催化剂通过再生后继续使用,对酯化率的影响不是太大,重复使用5次以后,活性仅下降约4%左右,仍保持很高的酯化率。因此,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3 结论
(2)催化剂催化合成苯乙酮乙二醇缩酮的最优条件是:在 n(苯乙酮)∶n(乙二醇)=1∶1.2,苯乙酮物质的量为0.2 mol,催化剂的量是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带水剂甲苯量为 20 mL,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苯乙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98.8%.
[1]Brun K,Conrad J,Steigel A.Stereo chemistry of cyclic compound[J].Tetrahedron,1979,35:2523-2530.
[2]Loader C E,Anderson Hugh.Pyrrde chemistry part synthesis of pyrrol acetal[J].Synthesis,1978(3):295-297.
[3]Yang Shuijin,Liang Yongguang,Yu Xieqing.Preparation of S/TiO2-MO3solid superacid and its catalytic activity in acetalation and ketal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5,13(1):51-55.
[4]龚青,王云翔.稀土固体超强酸S-Fe2O3/TiO2催化合成苯乙酮环乙二醇缩酮[J].石油化工,2004,33(2):149-152.
[5]宋华,杨东明,李峰,等.S/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7,26(2):145-151.
[6]Chen Fengtao,Ma Hongzhu,Wang Bo.Cobalt modified solid superacid assisted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of toluene with methanol[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7,147(3):964-970.
[7]Benjaram M Reddy,Pavani M Sreekanth,Pandian Lakshmanan.Sulfated zirconia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organic synthesis and transformation reactions[J].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2005,237(1/2):93-100.
[8]Satoshi Furuta,Hiromi Matsuhashi,Kazushi Arata.Biodiesel fuel production with solid superacid catalysis in fixed bed reactor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J].Catalysis Communications,2004,5(12):721-723.
[9]王俊丽,孟双明,郭永,等.复合固体超强酸S/Fe2O3/Al2O3/ZnO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2,41(8):1386-1388.
[10]王俊丽,孟双明,郭永,等.固体超强酸S/ZrO2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J].化工科技,2009,17(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