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为你翻山越岭 创想·巅峰行

2014-05-10摄影肖晗设计宋海强

越玩越野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创想巅峰西藏

文/摄影 肖晗 设计 宋海强

我为你翻山越岭 创想·巅峰行

文/摄影 肖晗 设计 宋海强

西藏,一个笼罩着圣光容不得半点亵渎的地方。西藏,一个沾染上游客带来的满是铜臭的地方。圣洁还是世俗,其实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心——跟谁、怎样、为什么,去西藏。比如此前,数次进藏参加各种商业活动,行程本身就充满了功利色彩,318上又经历了各种坑蒙拐骗,我认为西藏是世俗的。比如此次,作为创想青年的一员,再次进藏,交通工具仍是越野车,可我们的行程因公益和友爱闪放出我所没见过的光彩,我认为西藏是圣洁的。

你肯定已经开始好奇,什么是“创想青年”,我们又去做了些什么。

强者更强

“强者更强”是“创想青年”的核心精神,“创想青年”当然是一群立志让自己变得更强的年轻人组织,正式名称叫做“创想青年俱乐部”。青年人在一起,所迸发出的能量和活力是让人无法不瞩目并不得不嫉妒的——谁让我们拥有最好的时间呢?比起大佬们的商会、商学院等组织,“创想青年俱乐部”自然显得些许单薄,不过在“企业家”、“艺术家”等称谓之前加上“青年”二字,谁不认为他们是社会的希望?

创想青年,有的是希望和理想——有希望和理想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不可小觑的进步力量——80后的力量。于是,9个充满力量的年轻人一拍即合,没有任何犹豫及扭捏就从祖国各地聚集到了一起。

别人的终点是我们的起点

在西藏,你能遇到许多好玩甚至堪称奇葩的人和事儿。有不花钱旅行几千公里的,也有土豪把豪车扔在山里的;有走着走着就走来了爱情的,也有路上看破红尘、自成一统的。不过,这些人和事儿大多发生在神奇的318国道上(著名的川藏线),他们和它们的终点都是拉萨。

拉萨是好玩和奇葩的终点,世人要还俗,信徒要超脱;拉萨是探索和传奇的起点,创想青年从这里出发。出发的方式也足够“青年”——没有讲话,没有仪式,没有声张,一个由1辆帕杰罗和3辆普拉多组成的车队在青年的带领下由青年驾驶载着青年在清晨的青年旅社楼下低调地出发了。

我为你翻山越岭

人们来西藏总喜欢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净化心灵、寻找自我、朝圣什么的。可我总觉得那不过是“小清新”为旅行提高格调的借口,真实情况还不是看看没见过的风景、听听没听过的故事?

“创想·巅峰行”是我们此行的主题,其中的“巅峰”别有内涵。一来,青藏高原本来就是世界屋脊,而我们的大部分行程就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行驶,我们能够亲手触摸地球的脊梁;二来,行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探访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小学,我们为那里的师生 准备了许多礼物;同时,我们的旅途不是游山玩水——车辆的选择就充分说明了我们将要禁受的颠簸和挑战,这条线路也必定成为不少人行走过的“巅峰”。

于是,为了“巅峰”,我们信心十足;为了“巅峰”,我们高歌猛进;为了“巅峰”,我们备受折磨;为了“巅峰”,我们翻山越岭。

翻山越岭伊始是十分愉快的——经过前一晚的充足睡眠,初到高原的不适基本消失,大多数队员对于西藏的新鲜感足以掩盖住些许的高反和疲惫,新修的柏油路粉饰太平,似乎我们的越野车毫无用武之地。雪山、圣湖、白墙的房屋让年轻的队员们格外兴奋,有“仙女的眼泪”之称的圣湖羊卓雍错更是让人忘乎所以,似乎每个人瞬间找到了“西藏的感觉”。

有人能说出“西藏的感觉”吗?至少我说不清楚。西藏,是奇美风景的叠加,是圣灵信仰的召唤,也是最残酷生存条件的挑战,如果你只感受到了“奇美”、“圣灵”而没经历过“残酷”,那你所见识到的必然不是真正的西藏——即便如今“村村通”工程已让路况大为改善。

小伙伴们在羊卓雍错畔玩得气喘吁 吁,蓝色的圣湖确实美得让人感动。此后,气喘吁吁就很难平息了——出了羊湖,头车即驶出公路,驶上了荒原。我不禁产生了质疑:“这是去小学的路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所谓的“小学”,全名叫“普玛江塘乡完小”。大多数读者应该没有听说过“完小”的称谓:在藏区,很多学校建制不全,因为生源缺少或者师资力量不够,一些小学是没有实力进行全部的教学工作的,而“完小”意味着能够按照国家统一教学大纲进行一至六年级的全部科目教学,全称应当是“完全小学”。我们的目的地不单是一所“完小”,而且还是毋庸置疑的世界海拔最高的小学——位于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的普玛江塘乡,与不丹国隔山相邻,小学所在地海拔5 373米。

以上,是我们在抵达学校之前获知的文字资料,而对“海拔最高小学”真正的感悟和认知,则是通过路上的每一次颠簸和每一寸海拔升高带来的身体反应逐渐加深的。拐了几道弯,爬升了几百米之后,“仙女的眼泪”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群山深处,西藏把最美的风景揽在了怀里,羊卓雍错与这些不知名却同样湛蓝神秘的湖水比起来也要稍显逊色。

不过,大多数队员还是对羊卓雍错的印象更好一些。虽然行驶在绝美的风景之间,但几乎没有人还能淡然地欣赏美景,更别提照相了。藏族驾驶员咬着牙关用1挡爬坡,前方是美得让人迷幻的湖水,而脚下则是颠簸又布满碎石的土路,车侧就是悬崖峭壁,意识清醒的队员都格外紧张——感受不到这种紧张的,是两个躺在座位上吸氧的男队员,他们已见识不到这样的风景,也无需感受此刻的紧张。

领队强子是随军人父亲进藏支边的“军二代”,军人气魄与常年游走神山圣湖带来的浪漫情怀使他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比如他为我们在5 000米海拔的湖畔安排的一顿奢华午餐。“创想青年”好歹是见过世面的。怎样才叫“奢华午餐”,是德国宫殿里的皇室私享,是黄浦江边神秘的私人会馆,还是胡同深处四合院里的宫廷菜?在与世隔绝的高原之上,一所遗弃的羊圈是我们的皇宫,折叠椅就是舒适的沙发,一壶用压缩燃气煮热的开水是玉液琼浆,奢侈的大菜则是“土豆炖牛肉”——整个的土豆和大块的牛肉,主食是高压锅焖的夹生米饭。更奢侈的是,我们有万顷草坪和私属湖泊。按说,我应把这顿来之不易的浪漫午宴描述得更美味一些。事实上,它也确实美味——队伍里的四川姑娘们用各种辣椒辣酱让普通的食物好歹变成了“川菜”,而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是没有不好吃的川菜的,并且,姑娘们本来都秀色可餐。但是,没有谁能放松下来尽情享受这一切的奢华和美味,男人们都动作迟缓、眼神呆滞,坐在椅子上不愿挪动半步,反而是5位女队员依旧花枝招展——只要手机还有电,自拍就不会停止,美丽就依然绽放。

午餐后的路况更加恶劣了。强哥凭印象找到的路多处被山洪冲毁,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地探路、涉水,还有没完没了的泥泞和大坑。在大多数队员晕头转向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普玛江塘乡。见到了学校,大家的状态也立即振奋了起来。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公益”是当今一个火热话题,我们能瞬间联想到许多关键词:郭美美、红十字、陈光标、壹基金……“公益”二字,也被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目的贴上了不同的标签。关于各种公益项目的利弊与本质,我们无需细究,对于“创想青年”来说,我们当然没有实力一掷万金用钱来直观地解决问题,也没有意义大肆宣传,在提高自身知名度的同时改善捐助对象的实际状况。我们只是知道,这里有一所小学,交通不便,一百多名学生和9名老师在这个氧气含量只有内地40%、自然环境恶劣、各种物资稀缺的世界最高乡生活学习。

学校是强哥发现的,捐助项目也是他提出的。事实上,强哥在数年前就在越野穿越的途中发现了这所小学,多年间他和他的同事们从未间断过对师生的资助。我们能看到大多数学生都穿着我们常见的童装并且有全套的文具,这都是强哥的功劳。在关注学生的同时,我们也把一定的注意力放在了教师的身上——同样在艰苦地区工作,他们是最可敬的人。我们为教师们准备了扩音器、手套、教具和御寒衣物,强哥则发动同事们募捐了学生的棉鞋和一些教学用具——同样的事情他坚持了快10年了。

其实,直到我们离开学校之前师生们并不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按原计划,我们是要和师生们分享这些惊喜的,甚至还会在学校里和学生们同住一宿。但是,近5 400米的海拔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个挑战,没人敢保证我们能在此安然地度过夜晚。虽然急着下撤,但是校长亲手为我们准备的美食是一定要吃的——大块的羊肉和纯手工的白面馒头,这顿饭其实比我们的奢华午餐还要难得。

我们出来了!

没经过的人,不会体会到“出来”的喜悦与成就感!

从小学离开已是下午6时左右。在东部的发达城市,白领们已在呼朋唤友地约起了饭局,而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太阳才刚刚下落,我们的4辆越野车亦步亦趋地行驶在下山的途中。山下,是日喀则地区的江孜县城,那里会有热水和暖床,最主要的是海拔会降低1 000米左右。但是,降低1 000米的路可不好走。

强哥有神奇的方向感——车队在他的带领下翻过一座座小山包,也跨过了不少河流,而这其中是绝对没有路的。我们时而在巨石堆上颠簸,时而在泥泞里挣扎,而过不了多久清澈的溪流就会洗净车身,迎接下一段的尘土洗礼。我兴致勃勃地望着车窗外渐渐黑去的群山和冰川——山,是喜马拉雅山;冰川,因为没几个人见过所以不需要名字。景色很壮丽,我并没有感到这一切有多么神秘,直到对讲机里传来了强哥的声音:“欢迎大家进入喜马拉雅无人区。”

我曾无数次幻想过什么时候穿一次无人区,那将是每一个越野爱好者终身的荣耀,没想到在“创想·巅峰行”中,壮举就这样平淡地开始了。

天越来越黑,成群的白屁股羊和跳跃的岩兔渐渐消失了踪影,冰川和河流变得模糊,喜马拉雅和天空延展成一体,我沉浸在这个时刻中。在大家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的时候,领队的强哥打开车门,兴奋地跳下车疯狂地喊叫:“我们出来了!”

原来,逐渐模糊的山川和河流是在无人区辨别方向唯一的标识,在天黑下来之前没走出来我们必然会寸步难行,无人区的夜晚没有人能确定会发生什么。此时虽然还在喜马拉雅的脚下,然而已经能看到脚下是有车辙的了,沿着车辙,就能享受到热水和暖床了!

扎西德勒和阿弥陀佛

扎西德勒,是祝福。汉族人总是把祝福留在春节前和酒桌上,而淳朴的藏族人每日都会送给你最真挚的祝福。

阿弥陀佛,是祈福。即便不是信徒,我们也能感悟到“真言”中包含的博爱和关怀,这种爱和关怀能够从每一名藏民的眼神中感受得到。

在江孜县,海拔降低到4 000米左右,又经过了充足的休息——虽然每个人都睡不着,但好歹有舒适的床铺了。捐助小学的善举和穿越无人区的壮举都已经完成,我们可以放松心情来感受西藏的文化与历史了,于是寺庙和古迹成了几天里的主题。

在寺庙里,每个人都能得到不同的感召和启发——即便不是信徒,也能够被那种庄严的气氛和千年来不变的诵经中所感染。最意外和荣幸的收获是,“创想青年”见证了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圣体亲临”。

在藏传佛教中,班禅额尔德尼被认定是活佛转世,具有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耀,受到所有教徒的信仰和爱戴。自古班禅额尔德尼常驻日喀则地区的扎什伦布寺,不过如今的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作为一名“现代派”的活佛,自然被赋予了更多的寄托,他长年四处传经,在扎什伦布寺住持的时间反而少了许多,能被我们的队伍亲眼所见更是荣耀至极、幸运至极。

对于我这个对藏传佛教一窍不通的车迷来说,更关心的是班禅坐什么车——有幸我们也见到了,是中东版的丰田LC 200。

青年,是最好的时间 我们,是最好的青年

没有哪支队伍会比青年人更有活力。

没有哪些人做事能比青年人更纯粹。

没有哪些朋友会比青年人在一起更有意思。

我们,就是那些青年。

见到班禅本人后,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强大了很多——高反症状开始减轻,胃口也恢复了,活泼劲儿又起来了。这次旅程不平凡,我们遇到了太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并戏称这种感情是“跨越地区的友情和跨越性别的爱情”。

是的,临别前,我们跟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藏民握手,同每一名伙伴拥抱——至少在“创想青年俱乐部”这个组织中,我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每一个伙伴。离别自然是难解难分,因为我们来自祖国各地,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拥有不同的理想。但是离别并不悲伤——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些危险,共同克服了一些困难,共同完成了一些壮举,共同爱上了一片土地和一些人民,从此以后,我们的思念便是“共同”的。

不会分开。

猜你喜欢

创想巅峰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巅峰对决,四海争霸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
艺术创想丛书
丛珊 巅峰过后
懂得取舍的人,才能站到巅峰
巅峰之上的身影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