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之“勇敢”

2014-05-08薛娟霍生玉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勇敢文本解读教材

薛娟+霍生玉

摘 要:勇敢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精髓,也一直渗透在我国以“儒雅”精神为正统的传统语文教学中。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克敌之勇、克难之勇、自制之勇和创新之勇,教师进行应深度挖掘、多视角解读和适度拓展延伸。

关键词:勇敢;语文;教材;文本解读

普罗奈克曾说过:“教育如果不是深入到灵魂深处,就不能在灵魂中生根成长”,而语文学科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在学生内心最深处播种,润物细无声地作用于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认识及情感、判断、行为的学科。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勇敢”精神

现今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语文学科的教学更是如此。作为德育主要德目之一的“勇敢”,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有体现。下面笔者试就苏版教材的选文所传递的勇敢精神作一分析和解读。

(一)克敌之勇

我们是社会中的人,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与世界的和平,需要每个人拿出勇气去保护,去争取。《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事诗,它颂扬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数千老乡,把敌人领进埋伏圈,自己却英勇牺牲的壮举。王二小机智勇敢与敌人斗争、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懂得,在祖国面临危难时,需要我们的勇敢奉献来捍卫家园。又如《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二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诸如此类主人公遭遇困难危险时,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勇敢维护祖国利益的佳作还有很多。当然,这里的克敌不仅仅指维护国家安全,也包括日常生活。如遇到坏人时,亦需要勇敢机智。《哪咤闹海》是一则神话故事,讲述小哪咤不畏龙王父子,大闹东海,勇敢制服坏人,使百姓过上安乐的日子。通过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让学生知道:面对坏人,要有一颗不胆怯的心,同时也要机智地采取适当的行为去面对。

(二)克难之勇

对于小学生,从小养成遇到困难挫折不害怕、不妥协、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是很重要的。《战国策·赵策二》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所谓“服难以勇”,就是以勇敢的精神去克服困难。近代王师晋将“勇心”列为“为学之道”的主体条件之一,“为学之道,须要有专心,有恒心,有勇心,有纯一不已之心,方能成就大器”。勇气越盛,则可以经受住的磨难越大。小勇克小难,大勇克大难,无勇不能克难。《梅兰芳学艺》讲述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师傅认为他不是块唱戏的料子,但梅兰芳没有放弃,勤学苦练终成大器的故事。梅兰芳坚韧不拔的性格鼓舞人们,只要勇往直前,一切困难都将成为前进的动力。又如,《徐悲鸿励志学画》讲述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在遭到外国学生的嘲笑时,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国人争光的故事。画家徐悲鸿在遭遇困境时,无“惧”现实,毫不畏缩,最终取得成功。又如《青蛙看海》《骑牛比赛》等课文,都强调了要有顽强的意志力,面对困难不畏惧、不退缩、百折不回、坚韧不拔的勇敢品质。

(三)自制之勇

所谓自制,是指对自我的修正和管理,包括克己、自我改过、自我修养等。“知耻近乎勇”,“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过而能改,惭而自退,有自知之明、廉耻之心,此乃大勇也。”《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讲述了小男孩汤姆钓到了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但是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爸爸坚定地要求汤姆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有些不情愿地将鲈鱼放回湖中。不管有人或是无人,父亲严格要求儿子,这个严于律己场景深深地印刻在儿子的脑海中,这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小汤姆以后的行为规范。再如,《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出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喜爱吃鱼,却拒绝了某大夫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因为公仪休看到了美好事物背后潜在的“不利”,这是一种自制的表现。坚决拒绝己所爱欲、严于律己亦是需要勇敢品质去支撑的。

(四)创新之勇

创新,需要的是敢为的精神,敢做他人所不敢为的勇敢品质。小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肯定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敢为的勇敢品质。《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科普故事,描述的是雷奈克医生的一次偶然的发现,他从两个玩跷跷板的孩子身上受到启发,通过反复的大胆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又如《鲁班和橹板》《诺贝尔》等,从文中透出创新不仅需要细致的观察、坚持不懈的努力,更需要的是大胆的动脑、有勇气的实验。所以,教师在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孩子们敢为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

二、苏教版教材“勇敢”精神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基础与关键。教师有效的解读、理解和构建文本意义,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有利于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建构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对教材中勇敢精神的正确解读,是学生内化勇敢品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的前提。

(一)自主解读,深度挖掘文本

教师个人进行深度思考的本真研读,将会更好地透过文本析出精髓,指导学生认识、判断并内化勇敢,使文本从静态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动态的意义交流课堂,在体现小学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同时,结合其人文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就《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来说,教师该如何深度挖掘文本呢?首先,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同辈群体是更为切近的参照物,小学生更易接受同辈人物的榜样模范作用,往往更易将同辈作为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可以将王二小的英勇形象贯之以生动的讲演、动画及故事等,使之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最终使学生深刻感悟到王二小的克敌之勇。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巧设情境,通过关键字词,如“假装顺从”“自有主张”等,让学生领会到王二小的从容不迫;也可让学生们一起讨论或表演王二小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是如何假装顺从的;也可通过插图、多种阅读方式等指导学生认识、学会并判断勇敢行为。endprint

(二)以生为本,多视角进行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教师还要从作者、编者、学生及社会等多角度进行解读。从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能有效地把握文本价值取向;从编者的角度来解读,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育目标;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解读,则有助于保证教学的有效展开;最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文本解读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帮助、指导学生正确地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的视角去挖掘勇敢,找出学生解读时的重点、难点,在平等对话中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对话并认识自己的差异与不足。例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教师以成人的视角不难看出这是一篇要求人们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严于律己的自制之勇的故事。然而,用学生的眼睛去看这篇课文,结果也许会五花八门,这就需要教师以生为本,摒弃成人的思路。教师可以尝试“后退性阅读”,也可以体验到一种“共同遭遇”。教师可以回想自己童年时是以怎样的思路、角度阅读文本的,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和学生产生共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立足于学生内心矛盾之处,精心设计角色扮演,请一位学生扮演爸爸,而自己“吃亏”地扮演儿子。他没有拘泥于课文已有的对话,而是精巧地设计了对话障碍,以儿童化的话语与学生展开“放与不放”的辩论。最后,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讨论中明白了不管何时都要遵守规则的自制之勇。

(三)立足文本,适度地拓展延伸

在有限的文本内容中蕴藏着无限的精神内涵。教师在充分研读文本时,要拓宽视野,联系生活,让文本不仅活跃在课堂中,也展现在生活中。适度拓展文本,让学生的感性认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理解勇敢品质,在生活中实践勇敢行为。文本的拓展可以是一篇文章或一个例子,也可以是学生生活实际,这样,在充实勇敢的精神品质时,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勇敢不只是局限在文本的范畴。在进行拓展延伸时,教学的信息量、资源量要适当选择,切忌本末倒置。特级教师盛新凤在执教《番茄太阳》时,最后进行了文本的拓展延伸,她从这篇课文的作者卫宣利入手,先让学生想象课文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接着让学生观看有关卫宣利自身经历的录像和品读作者的两篇相关作品的片段,并让学生了解到:卫宣利的人生道路虽然充满了坎坷,但她并没有放弃写作,而是迎难而上,是个坚韧不拔、内心坚定的人。这就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巩固理解“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的思想。当然,教师在全面解读文本时,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接受水平,对文本进行适当的加工,但也不要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过多拓展,以致喧宾夺主。正如沈大安先生所说:“教师自己对文本可以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

[参 考 文 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吕耀怀.“勇”德的中西异同及其扬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李素颖,吴永强.对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状况的思考[J].天津教育,2010(1).

[4]王笑梅.小学语文文本的“儿童化解读”[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2(35).

[5]管春霞.闲庭信步 怡然有得——薛法根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堂实录及点评[J].小学教学设计,2004(7-8).

[6]盛新凤,钱正权.穿过语言的丛林 种下心中的太阳——番茄太阳课堂录评[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版),2007(4).

(责任编辑:符 洁)endprint

猜你喜欢

勇敢文本解读教材
教材精读
当代国内学界“勇敢”美德研究进展及问题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