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期成人椎体结核的临床诊治方法探讨
2014-05-06马俊
马 俊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青海西宁810001)
活动期成人椎体结核的临床诊治方法探讨
马 俊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青海西宁810001)
脊椎结核是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引起椎体病变,临床上表现为骨质破坏及坏死,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棘突隆起,该病治疗不及时会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脊椎结核根据病情又可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活动期患者表现发热、消瘦、腰背疼痛、神经功能障碍及窦道等症状,活动期脊椎结核是发病的高风险期[1],临床治疗活动期脊椎结核常采用药物化疗及手术方法,对于轻症患者一般给予抗结核化疗,当化疗不起作用时给予手术疗法,手术治疗创伤较大,对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均有较大影响[2],本文将微创疗法联合抗结核化疗应用于临床中,通过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探讨微创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我院2006年1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活动期成人脊椎结核患者88例,男53例,女35例,年龄在25-75岁之间,所有患者行X线及CT检查均确诊为活动期脊椎结核,均有不同程度的低热、乏力、腰背酸痛及寒性脓肿和窦道等活动期脊椎结核症状,排除不需治疗的稳定期患者和伴有其它严重疾病患者。观察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42.9±1.7岁,病程平均时间37.9±1.3月,ESR平均值43.4±1.9mm/h,CRP平均值为13.9±1.3mol/L,病变部位中颈椎9例,胸椎28例,腰椎11例,X线片显示明显椎体破坏、椎间隙狭窄患者38例,参考脊椎损伤Frankel评价分级标准,D级及以上患者21例,占比43.7%;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0.5±2.4岁,病程平均时间35.2±1.7月,ESR平均值41.6±2.5mm/h,CRP平均值为14.5±1.1mol/L,病变部位中颈椎7例,胸椎24例,腰椎9例,X线片显示明显椎体破坏、椎间隙狭窄患者29例,参考脊椎损伤Frankel评价分级标准,D级及以上患者17例,占比42.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诊断 活动期成人脊椎结核临床诊断多采用X线片、CT扫描及实验室检查,X线片显示椎体发生改变,常见椎体边角毛玻璃样改变且密度不均,椎体破坏压缩时,显现椎体变窄、边缘不齐、结核椎体空洞,椎间隙变窄、消失模糊,椎体周围软组织阴影增大,气管被推向前方或偏于一侧[3];CT检查能发现细微的骨骼改变以及脓肿的范围,特别是对X线摄片不易获得满意影像的部位更有诊断价值;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测指标有血常规、ESR及结核杆菌培养,通过以上临床诊断措施,临床上可以确诊活动期脊椎结核。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式病灶清除手术,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手术入路,病灶清除后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卡那霉素或是链霉素,患者术后给予抗结核化疗方案,化疗方案中用药为乙胺丁醇+利福平+链霉素,化疗方案治疗周期为6周[4]。观察组行微创疗法联合局部抗结核化疗,在CT引导下穿刺,根据病变部分选择穿刺部位,在CT引导下通过经皮扩张管建立的经皮通道清除病灶,术后在病灶内留置硬膜管,通过留置的硬膜管持续灌注冲洗和给予局部化疗药物,灌注冲洗液一般为生理盐水加异烟肼,灌注冲洗时间维持24h以上,局部化疗给药则维持6周以上。
1.4 疗效判断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行X线和CT检查观察患者椎体密度改善情况、骨桥形成情况及椎体炎性改变情况,同时观察局部化疗时间、ESR及CRP水平[5],通过以上指标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治愈标准为:患者低热、乏力及腰背酸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椎体密度明显增高且骨桥形成,ESR及CPR转归正常,椎体炎性改变消失[6];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Frankel评级、头尾侧的椎间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通过以上指标评价患者预后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从表1-2中可见,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1.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77.5%,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出血量、椎体密度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等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临床症状比较(n,%)
表2 临床疗效比较(n,%)
2.2 预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随访结果见表3。
表3 预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脊椎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或由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传播感染,人体其它部位骨骼都可能感染结核,脊椎结核约占到半数以上,脊椎结核本质上属于慢性骨关节病变,其起病和病情进展缓慢,早期无症状或临床症状轻易被误诊,随着病情的加重会表现为全身症状和严重的局部症状,如患者倦怠无力,食欲减退及持续低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症状表现为痛疼、活动受限、脊椎畸形及寒性脓肿和窦道形成等,临床诊断脊椎结核除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外,还多辅助X线片、CT及MRI检查,为了进一步确诊还会给予实验室检查,综合考虑以上检查结果可对脊椎结核做出正确的诊断[7]。
脊椎结核可分为稳定期和活动期,稳定期一般不需进行治疗,而活动期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将活动期向稳定期转变,在治疗脊椎结核时应掌握的原则是全身和局部治疗同时进行,积极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常用的治疗措施有支持疗法、药物化疗、微创疗法和手术疗法,对于轻症患者多给予支持疗法和药物化疗等保守疗法,而对于药物化疗不起作用患者给予手术清除病灶,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易损伤神经功能,为此近年来微创疗法被广泛关注,微创疗法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疗效[8],本文将微创疗法结合局部灌注冲洗和药物化疗治疗我院收治的脊椎结核患者,通过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发现,该结合疗法比传统的手术清除病灶术式更加有效,并且患者经治疗后复发率和神经功能改善等预后情况也优于传统术式,微创疗法不仅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还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其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甄 平,刘兴炎,李旭升,等.成人单椎体孤立性结核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10):816.
[2]詹子睿,张西峰.CT导引经皮介入置管灌洗、局部持续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18):2807.
[3]Lolge S,Maheshwari M,Shah J,et al.Isolated solitary vertebral body tuberculosis:study of seven cases[J].Clin Radiol,2003,58(7):545.
[4]赵明伟,马广仁,刘朝阳,等.腋下微创切口在胸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9,49(51):23.
[5]马学华,张萱,张娜,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65.
[6]金 鑫.CRP、ADA、LDH、CEA和CA199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6):1098.
[7]Tuli SM,Mbbs MS.General principles of 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J].Clin Orthopaedics Res,2002,398(1):11.
[8]张西峰,王 岩,刘郑生,等.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3):156.
2013-06-26)
1007-4287(2014)07-1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