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民事 聚民心 惠民生 努力打造渝西综合实力强镇
2014-05-05米建川姜小玲
米建川+姜小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庆市委孙政才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依据“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以解决民生问题的切实成效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努力打造渝西综合实力强镇,为实现人民生活改善驶入“快车道”,民生“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做出积极探索。
一、做靓城市,打造渝西“直辖窗口”
钱塘,合川区第一人口大镇,位居合川区北部,与四川省武胜县接壤,距合川城区23公里,幅员面积134.15平方公里,辖24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94322人,其中城镇人口2.1万人。钱塘素有“天然粮仓”、“梨子之乡”之称,既是重庆市重点发展的“百个经济强镇”和“重庆最具魅力的40个小城镇”之一,也是合川区重点建设的“三个小城市”之一,在合川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钱塘又被定位为合川“双百”城市“副中心”。
近年来,钱塘围绕镇“2345”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着力提升区域“城市性”,在扩大中心镇区规模、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大规划,大投入,大建设,努力推动“乡村型”小城镇向“城市型”小城镇转变。
(一)出行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道路建设的提速和通行条件的改善成为钱塘实施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的强劲推力。钱塘区位优势明显,嘉陵江贯穿境内47公里,G75兰海高速公路横贯镇境14.7公里并设立省际收费站,使钱塘成为了南充、广安、遂宁等川东北地区连接重庆的重要节点,在地理上被认为是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面向川北地区的“直辖窗口”。近三年,镇党委政府投入2000余万元,全力整改场镇道路、大力建设村级公路,于2012年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建起了一张覆盖全域、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仅2013年就又新/续建水泥硬化路5条共28.5公里,并投入超过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道路养护,确保全境村道公路通畅率达100%。
(二)生活便,场镇面貌大变样
钱塘作为合川区唯一隔天赶场的商贸中心镇,逢场天的人流量可达3万余人,吸纳了周边云门、沙鱼和包括四川省武胜县中心镇、真静乡等近十个乡镇的200多名商贩前来交易。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商贸需求,场镇内新建起两个占地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农贸市场,生鲜、副食、小商品一应俱全,场镇周边新辟多条主街和支路,其中长1800米、宽22米的发兴街上一些商铺、餐饮店通宵营业,已成为周边小有名气的“不夜街”。整个场镇布局有2000余家商铺,15个金融网点,1万平方米汽车站,配套有日供水量3000吨的自来水厂和日处理量4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35KV变电站,6个移动通讯机站和1万门程控电话及宽带信息网。2013年,又改扩建起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城市中心广场一个,1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一座。目前,投入545万元的镇区街道“白改黑”工程正在加紧实施。
(三)居有所,民心工程添双翼
钱塘镇把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作为重要民心工程。为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和农村养老困局,党委政府在场镇东西两翼分别布局了廉租房工程和养老院工程。2013年,共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745.5万元,新建住房168套共计8262平方米,惠及住房困难群众超过500人。此外,通过新建1769平方米的养老院一期工程,顺利解决近百位“空巢老人”的居住和生活难题。
二、做强工业,增添发展强劲动力
小城镇的发展动力是农村工业化。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曾指出,“农副业过关,充其量是解决温饱问题和略有余款,只有办起乡村工业,才能使农村的繁荣具有坚实的基础。”并且,“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是乡镇工业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因素”。
(一)打造园区带动就业
近年来,钱塘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G75兰海高速公路出口5平方公里镇域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光电信息与机械制造产业。2011年钱塘镇域产业园被命名为合川IT光电产业园,园区定位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就业岗位进一步扩容。一是从土地运作入手,狠抓土地征用和征地拆迁工作。截至2013年,已落实工业用地1400亩,完成500亩的征地拆迁及400亩土地平场工作。二是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2500米主供电线路安装、2500米自来水管网安装、1500米天然气主管网安装、1.6万千伏安变电站改造和3.2公里的道路硬化。三是狠抓企业落地,已成功引进落户了宜筑机械、雷展电子和聚崎汽车零部件等20个项目,协议资金37.74亿元,到位资金105325.8万元,建成投产企业10家,建成厂房及附属厂房90800m2。2013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8亿元,实现财税收入3650万元,解决了2500余人就业。
(二)搭建平台促成就业
工业平台的搭建将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钱塘镇把打造高素质的技术蓝领作为促进就业的突破点。2013年,通过举办现场招聘会、组织集中培训、利用人力资源系统为用工双方提供信息等措施,新增就业884人,下岗再就业 282 人,帮助“4050”等困难群体就业159人。此外,充分发挥社保平台作用,通过召开农民工知识培训会等方式,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94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33735人,全年实现劳务总收入39629万元。“原来到处漂泊打工挣钱,现在足不出户就有活干、有钱赚,还能照顾家。”这样的梦想已经实现。
三、做优农业,夯实农民生存基础
钱塘作为传统农业大镇,农业形势的好坏、农民收入的高低、农村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全镇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增投入、强基础、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一)现代农业增亮点
为落实合川区现代农业园区的总体部署,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前沿阵地,钱塘镇一是明确产业布局,以土地流转为抓手,打造以大柱村、陶湾村10平方公里为核心区,郭堰村、长安村等20平方公里为拓展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并以有机葡萄、蔬菜、苜蓿、高淀粉甘薯等特色种植基地为核心,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自耕农庄、乡村旅游等高附加值产业。二是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已先后引进重庆农投集团下属的大正畜牧、渝农乡村投资、渝农生态循环和重庆群英科芙农业等公司落地投产。三是引导微企发展,广贤村是地理商标“合川黑猪”饲养地和“巴渝土雑猪”农业特色品牌创建地之一,具有较好的生猪养殖基础,2013年,全村发展生猪养殖类微企12家,年出栏生猪6000余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另发展水产养殖类微企10家,产值超200万元,还有肉牛、肉鸡养殖类微企、水果种植类微企等共计32家,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广贤村实现了民生改善,被评定为“合川区微型企业示范村”。
(二)惠农保障谋长远
开展涉农惠民工作,是保护农业稳定发展,保证农村繁荣稳定,保障农民基本收入的重要举措。钱塘镇通过“三大工程”提升惠农保障水平,一是外部输血,增加农业投入。对于农民来说,最直接受益的莫过于财政补贴,2013年,全镇落实23725户农民的900万元粮食直补款和654户130.79万元的农机补贴款项,使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二是内部造血,加大生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全年投入资金427万元完成7个村38口山坪塘的整治工作,另有63口即将完工,将解决超过4000人的饮水饲养灌溉困难。筹资880万元用于人饮工程,新建日供水量2000吨自来水厂一座,可满足原会龙场镇周边20000余人的日常用水需求。三是“换血”升级,提升农技水平。落实科技支农人员对口帮扶郭堰村科技示范户100户,通过“雨露”扶贫计划帮扶在读农技专业中(高)职学生59名,推广优质粮油品种和地膜覆盖等技术,免费向农户发放油菜种300余公斤,促进农民整体素质提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四、做善民生,把握脉动顺应期待
通过改善民生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党和政府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钱塘镇党委政府始终贯穿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为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一)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长期以来,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民生之痛。近年来,钱塘镇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全力改善乡村医疗条件,大力提升城镇医疗水平,让老百姓享受更多健康实惠。一是投资百万元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条件,仅2013年就新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5所,完成了所有村(社区)全覆盖。二是积极引导和帮助镇中心医院软硬件升级,一方面争取到红会专项资金新建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医技楼,另一方面抓紧抓好培养现有人才和业务骨干,使用优秀人才,引进缺乏人才。钱塘镇老百姓的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近三年,钱塘镇党委政府以打造区级优质中小学为抓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区域教育水平。一是投入9850万元为钱塘中学、钱塘小学征地近百亩用于解决校舍场地狭小的困难;投入498万元为两校修建现代化运动场;投入1150万元新建中学学生公寓3幢10800平方米;2013年又投入650万元为中学新建面积超5000平方米的教学楼1幢。二是投入超过300万元用于贫困生资助、学生爱心午餐、慰问困难教职工等。三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统筹推进城乡社保全覆盖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社会政策要托底”。钱塘镇在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上打出组合拳,为百姓筑就坚实的幸福底线,截至2013年,全镇养老金领取比例超过20%,全年发放低保金648万元,五保和三无人员生活费382万元,合作医疗(国家补助)共参保83665人,实缴金额达485万元。全镇已基本建立起包括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在内的一整套社会救助普惠体系,对镇村困难群众做到了应保尽保。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民幸福的港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课题,钱塘镇党委政府顺应时代发展,选择打造新农村集居点作为新农村建设新的突破口,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努力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自2010年起,钱塘镇先后在大柱、凤寺、三元、高石、长安、西游6个村规划建设具有“巴渝民居”风格特点的新农村集居点总计19万平方米,可容纳村民住户1410户,已有4600余人告别了陈年老旧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借助新农村盘活土地的“撬动效应”,大柱村流转土地4500亩,引进重庆农投集团投资发展起包括年出栏生猪3万头的现代生态循环养殖、2000亩玉米种植、1000亩有机葡萄种植、700亩青贮小麦种植、300亩蔬菜种植,打造起了一个以新农村为中心,周边布局有生态种养殖业和现代旅游观光业的样板式城乡统筹新型社区。“巴渝民居让农民享受新生活”、“ 流转土地4500亩,七旬老人家门口挣钱”等新闻标题成为了宣传钱塘百姓幸福生活的响亮口号。
作者:米建川,中共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党委书记
?摇?摇 姜小玲,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人民政府镇长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