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功能核心区的杨家坪商圈板块发展研究

2014-05-05魏庆收秦政

重庆行政 2014年2期
关键词:九龙坡区商圈重庆

魏庆收+秦政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明确指出,都市功能核心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升级改造大坪、观音桥、南坪、三峡广场、杨家坪、九宫庙等商圈,建设商业集聚中心,优化商业环境,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建设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消费时尚中心。重庆市九龙坡区十一届四次全委会按照市四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将全区划分为八大功能板块,杨家坪商圈板块被定位为核心中的核心。在“五大功能区”建设高潮时代到来之际,充分认识九龙坡区的自然、经济地理条件,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做好杨家坪商圈建设规划,对重庆实现“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际化都市目标有重要意义。

一、杨家坪商圈板块发展的优势

(一)优越的区位条件成为重庆打造西部中心的重要载体

重庆是中西部的中心。九龙坡全域处于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范围。重庆市规划的600平方公里主城区中,九龙坡区占近100平方公里。九龙坡区十一届四次全委会将东部地区划分为杨家坪商圈板块、石桥铺高技术服务板块、九龙半岛高端商务板块等五大板块;重庆市规划中的2616平方公里主城拓展区,九龙坡区占近400平方公里,区委常委会将其划分为高新区西区板块、陶家板块、西彭板块三大功能板块。

九龙坡区地理条件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是重庆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区内拥有9条城市干道,3座长江大桥,成渝、渝黔、渝长高速公路,成渝、川黔、湘渝3条铁路交汇货运起始站,重庆南站、西站是重庆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九龙坡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水运联运港,沿江有九渡口、铜罐驿、黄矸码头,同时境内还有绕城高速路、白市驿至西彭一级公路和新建成的城市高架轻轨,构筑了区域内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不难看出,九龙坡的区位条件完全具备了辐射、集散西部经济的地理条件。

(二)商贸旅游业功能定位是都市核心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专家潘国平认为,重庆可借力推动“亚洲联盟”在渝设立,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后,也成为区域政治文化中心。重庆要打造成名符其实的中国西部经济、文化、交通枢纽中心,作为主城核心区的九龙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九龙坡区政府明确指出要把九龙坡区打造成为“世界眼光、国际水准、时代精神、重庆特色”的新型城区,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重庆市都市功能核心区,主要由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江北区的部分地区组成。各区商贸业集中的地方分别形成了解放碑、南坪、杨家坪、沙坪坝、观音桥五大商圈。集中商贸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的杨家坪商圈,是主城五大商圈中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仅次于解放碑的第二大商圈。同时,其还有其它商圈不具有的旅游业功能。重庆动物园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园,占地700多亩,年接待中外游客100万人次。旅游业和现代商业的融合相互促进更加凸显了杨家坪商圈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性。着力打造杨家坪商贸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题。

(三)杨家坪商圈板块是重庆南部城市高级中心地

杨家坪商圈位于重庆南部,其辐射地区主要是川南、滇北、黔北、渝东南。根据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A.Lsch)中心地理论的中心地等级规划分则,杨家坪商圈属于仅次于解放碑中心的重庆南部具有G级中心地职能的高级中心地。在重庆主城南部组团中的其它组团如九宫庙、李家沱、华岩等都属于G级中心地以下的B级中心。重庆南、西南、东南部、川南、滇北、黔北、渝东南等属于杨家坪的市场腹地。同时,杨家坪也辐射重庆半岛区域南部的高级中心地,其辐射范围包括渔洞、李家沱、大渡口及本区谢家湾、石坪桥、黄桷坪等地区。该地区近30个县级中心镇,6个地区级中心城市,总人口约六千万。这些地区根据斯塔勒的划分原则应该属于杨家坪高级中心地以下的次中心地——B级中心地。进出杨家坪主要通道有三大高速,分别是渝滇高速(经华福路到江津泸州昆明)、渝黔高速(经李家沱大桥上外环到遵义贵阳)、渝湘高速(经外环高速到南川长沙),从重庆外环李家沱和华福大道入口进杨家坪。四条铁路线进出杨家坪:第一条是渝黔,第二条是渝粤铁路入新重庆火车站(上桥),第三条是成渝铁路,渝滇铁路入重庆南站、上桥站、第四条是重庆城际铁路环线入上桥、重庆南站到杨家坪。一条长江水路由九港入杨家坪。

二、杨家坪商圈板块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杨家坪商圈组团优势虽然明显,但在建设中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据统计,2013年除夕至正月初六,杨家坪商圈22家大型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2.35亿元,同比仅增长5.1%;餐饮类实现营业收入236万元,同比下降15.71%。2013年,杨家坪商圈开局可谓惨淡,销售增速远远低于同期两位数的增长,餐饮收入出现大幅下降。

(一)商圈定位不清,特色不突出。长期以来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致使商圈商务商贸经济发展落后、重复建设严重、商业业态趋同且层次较低、商业吸引力差、辐射范围有限,大量中高端消费群体流失。解放碑商圈的定位是:走高端品牌化之路,打造西部“第一街”;观音桥商圈定位与解放碑不同,其定位是:浪漫、时尚和休闲,还提出了争创国家4A级景区的构想。与解放碑、观音桥相比,杨家坪商圈还未形成自己独特的定位。

(二)商业设施(含商业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滞后。商业设施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商业开发与城市规划脱节,商圈受交通条件制约,圈内通达性较差,商业设施显得零散无序,网点设立随意性较大,大型商业设施少、规模小,且大量商业配套设施已陈旧、老化,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部分设施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以致商圈整体形象受损,综合竞争力大打折扣。

(三)商贸业态布局不够合理,流通现代化水平不高。商贸业态比较低端,零售贸易、餐饮住宿所占比重很大,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中介服务以及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商圈提档升级造成较大影响。

(四)道路系统不完善。路网密度低,缺少次干道,断头路多;支路路面较窄,路况差;缺乏公交站和停车港,停车场容量不足,交通转换方式不便,交通不畅,导致商圈内及商圈外围堵塞现象严重。

三、“五大功能区”时代杨家坪商圈板块的建设规划

按“五大功能区”和重庆南部高级中心地规划杨家坪,提升杨家坪的城市档次这不仅是重庆提升为全国“五个中心城市”的需要,同时也是杨家坪商圈属于重庆南部高级中心地、更好地辐射川南、黔北、渝南、滇北乃至拓展到东南亚地区的需要。建议杨家坪商圈应作如下重大规划调整:

(一)改造商圈交通,完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

1.建设杨家坪公交枢纽站

杨家坪商圈中心地设立换乘中心站是完善杨家坪的城市基础设施、缓解杨家坪交通拥堵的需要,同时也是迎接“都市功能核心区”建设的需要。其设立原则应该是进出通畅、拆迁成本低、离购物中心和动物园较近、有远景发展用地、能充分利用杨家坪的台地地形、靠近大流量交通工具车站、能凸显杨家坪商贸旅游业功能、具有良好的集聚作用等。目前首选地是杨家坪轻轨站大洋百货对面。该站可以合理利用杨家坪地形和目前的建筑物,充分挖掘城市地下空间:形成负四楼地铁、负三楼小车、负二楼长途站、负一楼公交、地面城市综合体或城市广场的格局。

2.建设杨家坪地下环道

在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城市建设走向立体化,城市规划方式走向非线性思维阶段(香港道路建设非线性思维且高效运转值得借鉴),这也是2009年国务院3号文件中对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的明示之处。立足于杨家坪远景规划,杨家坪应该建设双向地下环道。这一点在杨家坪长远规划应该予以考虑,并在前期建设中留足环道建设用地,而换乘中心的建设也是将来环道建设的枢纽站、配套工程。杨家坪地下环道建设应该充分应用杨家坪地形条件采取地下与地上相结合的方式,而不简单、机械的建设所谓的外环或二环(这是城市规划机械、线性思维的表现)。其线路走向选择可参考:工学院大门-九龙镇-党校路口-芭蕉院(地下)-杨家坪中学-国税局(地下)-梅子保-直港大道-南北大道-商社建材-劳动村派出所(地下)-工学院足球场-工学院大门。

3.调整重庆城市地铁环线,地铁环线改走谢家湾-杨家坪-巴国城

该线路最大的弱点是不经过人口稠密的杨家坪组团,弱化了杨家坪组团的南部辐射能力、丧失了大流量交通工具缓解人口稠密地区交通的本意。内环地铁线由四公里直通奥体中心不经过杨家坪和石坪桥组团,建议将该线路南部部分调整为:四公里-谢家湾-杨家坪-巴国城-重庆西站。这是生态有机非线性城建思维的结晶(综合考虑缓解人口稠密区交通、繁荣了城市)。新线路是老电车线路三路电车和四路电车线路的重现,沿途近百万人口居住。将轻轨四号线海峡路延伸过长江到直港大道端头(目前市里正计划在鹅公岩大桥上游200米处,规划修建一座跨江轨道桥),由地下进入杨家坪交通枢纽(空压厂)站。

4.建设三大地铁线,延伸轻轨四号线至杨家坪枢纽站,适应高速城市发展、繁荣杨家坪组团

“五个中心城市”标志重庆已进入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在高速的城市化步伐推进下,杨家坪的城市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指出,重庆城市应该充分挖掘地下资源,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对交通客观需要,也成为现代化城市重要标志。建议杨家坪的三条地铁为:一是石杨地铁。石桥铺到杨家坪地铁,实际上是沙坪坝到解放碑地铁的向南3公里的延长线,也是老四路电车的重现。二是上杨地铁。上桥-二郎-杨家坪。这是一条经高新区到重庆将来的最大火车站的连线,也是重庆城际铁路环线的一条中间线。利用当前重庆规划建设的地铁环线,将地铁环线改走杨家坪-巴国城-重庆西站。三是杨九地铁。杨家坪经九港码头到火车南站接城际铁路线。这是一条杨家坪组团离长江码头最近、离城际铁路环形最近的线。四是延伸轻轨四号线。延伸南坪海峡路轻轨四号线的终点站,过长江到珠江花园,沿直港大道地下到空压厂大门杨家坪公交枢纽站内。

5.建设盘龙大道和李家沱大桥北桥头立交工程

杨家坪是高新区高收入人群离购物中心最近的一个组团,盘龙大道的建设对增强杨家坪的辐射能力作用巨大。李家沱大桥北桥头立交工程对提升杨家坪对重庆南部的辐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便南部人流进入直港餐饮一条街,进入杨家坪旅游集群。

(二)全面调整杨家坪商圈城市功能布局,大力打造旅游集群

1.围绕杨家坪商贸旅游的城市功能定位,确立核心圈内的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划分出商业、游乐休闲、餐饮、现代服务业等区。大力调整那些不适应核心圈布局的产业项目,高标准打造城市形象。遵循教育产业布局规律,迁出两所中学保留小学,还原为商业用地功能;城市建筑物多以西城天街类似的城市综合体为主;撤出90年代以前的低水平建筑物,增大绿地面积、增大路网密度;围绕商贸旅游业定位功能将玻璃塔改建为城市旅游景点,建设成为集商业与城市标志性建筑、观光景点一体的建筑物。

配合空压厂“退二进三”战略,将该地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换乘中心)、现代高端服务业用地和绿化用地;抓住步行区梅堡绿化特色和近长江水岸特色,最大限度地做好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感-撤出梅堡山脚下边缘商业体;打造直港餐饮街端点处长江边上人与水体密切接触的亲水长廊,使杨家坪商圈成为重庆乃全球最有特色的商圈-有山(梅堡)有水(长江边)亲近动物(最大的城市动物园)。

2.建设渔秋浩水上乐园。盘活李家沱大桥北桥头地区几百亩电厂污水处理场,围绕商贸旅游业功能建议布局为重庆水上游乐项目(动物园现大门下穿道至现污水处理场)。利用长江边渔秋浩多级台地地形,在电厂污水处理场、重钢矿渣场鱼秋浩沟谷地建水上乐园。该项目距离重庆动物园、九龙广场不足一公里,与动物园构成旅游集群。配合巴南区最近宣布的在李家沱长江大桥南桥头建重庆海洋公园,更是壮大了重庆南、杨家坪周边的旅游集群效应。

3.儿童体验中心。在杨家坪动物园旁可建设儿童体验馆,适应儿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并与动物园融为一体。

4.动物园免门票。本着还“林”于民、城市稀缺森林资源价值更大发挥,同时收入不减的原则,对目前700多亩的动物园进行开放,改收“大票”为“小票”即:将目前门票30元,改为进园后的各个项目收门票,如老虎园收5元,大象园收5元等方式,解决门票收入。另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部分资金解决门票损失,并通过建园内一定数量的茶楼等方式,使开放后的动物园成为杨家坪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九龙坡区商圈重庆
重庆客APP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前进中的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 产业融合促进发展 乡村振兴绘就蓝图
“防艾先锋”王志勇——访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志勇医生
在这里看重庆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商圈商业的秘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