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文体分析
2014-05-05蒋瑛
蒋 瑛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注重探索创作形式和手法的作家,他所创作的“约克纳帕塔华县”(Yoknapatawpha County)系列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技巧为自己赢得了著名“南部小说家”的声誉。福克纳的小说不仅技巧独特,其意义也深远,他以其敏锐的眼光洞悉社会的变革给人类带来的强烈冲击,通过作品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人类心灵所遭受的灾难性伤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作品。故事讲述的是南方没落贵族家的小姐爱米丽在父亲去世后与北方人荷马·巴伦恋爱失败,为了挽留住自己唯一的爱人和保住自己贵族的尊严,爱米丽毒死了巴伦并将其藏在自己布置好的新房中与其共枕40多年的畸形恋爱故事。福克纳通过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者的口吻向人们讲述了这个故事,同时通过时间的倒错将故事的顺序重新精心安排,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全面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位既傲慢、固执又执着、专一的没落贵族小姐的悲剧爱情。这篇小说在叙事方面的技巧运用为表现其主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包括叙事时间、叙事声音和叙事视角等方面。
1 叙事时间
时间概念是现代小说创作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作家通过纵横交错的时间网络来达到他所预期的目的,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时间本身就构成了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创作中,时间通常包括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所谓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叙事时间则是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1]。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将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不一致称为“时间倒错”(anachronies)。一般而言,故事越复杂,对自然时间次序的改动就越大。对于初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读者来说,错乱的时间安排使得他们很难把握住故事的发展,以下是这篇故事发生的年鉴表。
[1890] 30[1892] 32故事时间顺序 事件 叙事时间顺序(年代、爱米丽的年龄) (出现的章节)父亲生前赶走追求者 2父亲去世,爱米丽很少出门,然后又长时间生病,于是更少出门2、3[1893] 33[1894] 34再见爱米丽;荷默﹒巴伦到来,两人相恋 3两位堂姐妹的来访 4爱米丽购买男人用品和男人服装巴伦离开4 34岁之后[1894]40左右约54岁[1924] 64[1934] 74爱米丽买砒霜3巴伦离开一周后,堂姐妹离开 4巴伦回来,最后一次见巴伦 4爱米丽家出现难闻气味 2镇上的人去撒石灰 2、4之后6个月爱米丽没出门 2、4爱米丽被免税 1、4再见爱米丽,她已发胖头发变灰白 4开授瓷器彩绘课六七年,最后一个学生走后门永远关上 4直至交税代表团之前无人去过爱米丽家 1沙多里斯上校去世 1交税代表团去爱米丽家 2爱米丽去世 1镇上的人进入爱米丽家 5
从这份年鉴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有很大的不同。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就向读者交代了爱米丽小姐的去世,并告诉读者说爱米丽小姐就是一座纪念碑,是镇上的传统和义务,总而言之她是一位大人物。然而接下来关于征税、人体和气味事件的描写又将之前树立的爱米丽小姐的伟大形象颠覆,使读者愈加好奇,这样一个人物身上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人向她征税而她还理直气壮地拒缴?为什么会出现难闻的气味?为什么镇上的人会对她是那种态度?这一切悬念都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作者却一直打乱时间顺序,在讲述人们撒石灰时有倒叙她父亲死之前赶走她的追求者和父亲死后爱米丽的反常表现的事情,向读者展示原来爱米丽小姐是这样一位可怜的人物,将读者的同情心激发出来,这样对于后面发生的事情读者可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解读。
另外,对于不同事件的叙述时距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第一节中,作者详细描写了交税代表团在爱米丽家的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谈话,用讲述的方式详细而客观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从话轮的掌控中体现出两者之间的等级关系以及爱米丽小姐作为一名没落贵族的傲慢和固执坚守,可怜又可恨。然而对于巴伦消失后的40年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作者几乎是一笔带过,特别是对她的最后一个学生关门离开之后的叙事时间为零。一方面也许是因为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许对于爱米丽小姐而言,恋人的欺骗和逝去已经将她所有的生命气力耗尽,生活对她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时间对她而言也没有意义,自己只是犹如行尸走肉般活着,这样一种痛苦的经验是作者有意将其省略了。在不断的时间倒错和跳跃的过程中,增加了文本的陌生化,推迟了读者的审美,直到最后真相大白时读者阅读的积累达到巅峰而爆发。如果作者平铺直叙,按照事情原本的样子讲述这个故事,也许读者获得的仅仅是惊讶而已,不会对爱米丽这个人物产生欲爱不能、欲恨不舍的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2 叙述声音
叙事行为通常包括两个基本要素:故事与叙述者。根据一般的理解,叙述者就是指讲故事的人,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叙述声音。从这篇小说的第一句话“爱米丽小姐去世了,我们全镇人都去送丧”[2]可以清楚地知道叙述者是第一人称为复数“我们”。关于“我们”究竟指的是谁,学者们也各有各的说法。有的认为指的是全镇上的居民,有的认为指的是与爱米丽同时代的男性们,可能还追求过爱米丽小姐。后者的观点可能更容易让人接受。因为在文中有这样几段话“起初我们都高兴地看到爱米丽小姐多少有了点寄托,因为妇女们都说格里尔生家的人绝对不会真的看中一个北方佬,一个拿工资的人。”“不过也有别的人,一些年纪大的人……”[2]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类人:我们、妇女们和年纪大的人们。也就是说“我们”不包括妇女们和上一辈的人们。在第一节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等到思想更为开明的第二代人当上了镇长和参议员时,这项安排就引起了一些小小的不满”[2],从这句话中又能得知“我们”中不包括下一代年轻的人们。因此,可以得知叙述者“我们”指的是与爱米丽小姐同时代的男性们。弄清楚了这个问题之后就会更好理解为什么在故事的开头,人们对于爱米丽小姐是怀着赞美和仰视的态度,而在她与荷默恋爱之后又是冷嘲热讽的态度。这也是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想表达的对于爱米丽小姐欲爱不能、欲恨不舍的矛盾心理状态。至此,有人就会问是否叙述者就是作者的代言人呢?答案是否定的,这要依情况而定。布斯就这个问题提出了“隐含作者”、“可靠叙述者”和“不可靠叙述者”的概念。他认为,当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价值观点发生冲突时就是不可靠叙述者,此时的叙述者就不是作者的代言人,反之则是。文章的开头提到爱米丽小姐活着的时候是镇上的“传统”和“义务”,这看似褒奖的说法随着叙述的继续进行而不攻自破,说明在故事的开始是一种不可靠叙述。而在故事的结尾,人们进入到爱米丽布置的新房时的描写“门猛烈地打开了,震得屋里灰尘弥漫。这间布置的像新房的屋子……椅子底下有两只寂寞无声的鞋和一双扔了不要的袜子。”[2]在这段话中,叙述者用展示的手法向人们展现了他所看到的一切,客观而真实,视为可靠叙述。在可靠与不可靠叙述的转换中,读者渐渐发掘作者真正的意图,而不是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推迟读者的审美效果,延长阅读的快感。
3 叙事视角
这篇小说的叙事视角一直是学者们探讨最多的话题,一般认为小说第一节用的是全知型视角,后四节使用的是外视角。如程锡麟[3]和陈惠良[4]都支持这种说法。但是不能这样简单地分类,因为这样的分类不能完全概括所有的情况。例如在第四节中有这样一段话:“等我们再见到爱米丽小姐时,她已经发胖,头发也变得灰白了。以后的数年中,头发越变越灰,变得像胡椒盐似地铁灰色。”[2]这时候虽然叙事声音还是现在的“我们”,但是视角是当时经历这件事情的“我们”的,因此这里是内视角。之所以有的学者能够简单明晰地将叙述者划分为某一类是因为他们混淆了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也就是谁在讲故事,谁目睹了这件事。因为叙事的声音并不是永远与叙事的视角一致的,因此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就不能还按照原来的标准划分。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我们”。选择一个表集体概念的代词也是作者的用心之处,这说明是很多人的看法,更具有说服力。这篇小说是“我们”在爱米丽小姐死后对其故事的回忆。根据申丹教授的定义,这称之为“第一人称回顾式”双重视角[5]。所谓“双重”指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者身上有两种自我:“经验”自我即经历故事的“我”和“叙述”自我即讲故事的“我”。这种叙事模式能够产生双声的效果,读者既可认为是叙述者的看法,也可认为是人物自己的想法,在这种不明确的语境下给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许正是这种不明确性表达了作者对于某件事情矛盾或是不确切的态度,例如对于主人公爱米丽小姐的态度。这篇小说正是通过这两种自我的交叉使用使得小说的视角不能单一地归为某一类。在整个第一节中,叙述者“我们”通过自己的眼光向读者呈现了镇上的大大小小的事物,他们无所不知,仿佛就是全能的上帝。这是典型的全知型叙述,它的作用是向读者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在描写到爱米丽小姐去世时“我们”悲伤的心情有这样一段描写:“现在爱米丽小姐已经加入了那些名字庄严的代表人物的行列,他们沉睡在雪松环绕的墓园之中。”[2],这里的叙事声音是“我们”的,也是通过“我们”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的,叙述者是站在故事之外来回忆刚刚发生的事情,属于典型的第一人称外视角。但是在描写到气味事件镇上的人到爱米丽的房子周围撒石灰和详细描述爱米丽买砒霜的过程时,叙述的声音还是现在的“我们”的,但是是通过镇上年轻议员和药铺售货员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事情,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是分离的,这里不能看成是外视角,这是一种全知型叙述,而且在这里从前面外视角转到这里的全知视角,发生了申丹教授所提到的视角越界现象。在上文中提到了在文中作者还使用内视角来展开故事。其实在小说中各种视角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混合使用的,如“那时我们还没有说她疯了。我们相信她这样做是控制不了自己。”[2]前一部分是故事发生时叙述者的声音,后一部分是现在的叙述者的声音,它们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声音。也就是不同时期的叙述者对于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这也表明了“我们”对于爱米丽态度的转变的矛盾心理,进一步深化了故事的主题。
4 结语
叙事时间上,作者通过打乱故事的自然发生顺序,采用时间倒错的手法设置种种悬念,诱发读者的好奇心步步深入,以便在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获得阅读的快感。在叙事声音上,作者通过可靠叙述和不可靠叙述的转换,引诱读者探寻读者真正的意图,延缓审美效果。在视角上,福克纳通过外视角、全知视角、内视角和视角越界等手法的交替使用,将各个方面的主人公和故事的始末细节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得读者对于爱米丽小姐最后所做出的极端行为做一个自己的评定。同时,故事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也就是说,其实叙述者是在知道故事每个情节的情况下回忆这个故事的,但是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有意让叙述者不将所有的事情说明白,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拥有同“经验”自我经历故事时具有相同的感受,随着故事的展开一起惊讶一起愤慨,到真相大白时达到极致的阅读快感。通过“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的双重视角展现故事始末,表现作者对于爱米丽小姐傲慢、固执极端做法的不认可,同时又对她的执着、对爱情专一的态度的肯定以及对于她命运的同情的矛盾心理。向读者展示了社会变革对南方生活的冲击以及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心理扭曲的状态,引起社会各界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深思。
[1]罗钢.叙事学导论[M].云南:云南出版社,1995.
[2]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C].布鲁克斯,沃伦编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274;278;275;282;280;274;;278.
[3]程锡麟.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在那里?[J].当代外国文学,2005(3):67-73.
[4]陈惠良,杨毅华.一曲传统的挽歌[J].名作欣赏,2006(7):69-71.
[5]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