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墓”、“坟”、“坟墓”的历时演变研究

2014-05-04任海潮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义位坟墓墓葬

任海潮

摘 要:“墓”于旧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坟”始见于春秋晚期,“坟墓”则使用下限至少不会晚于战国时代。在土葬时,“墓”、“坟”、“坟墓”3词项存在着历时竞争关系。“墓”从古至今都在使用;“坟”则稍晚于“墓”;至现当代,“墓”、“坟”、“坟墓”是大量并存的,在表达“坟墓”这一义位上没有区别。

关键词:墓;坟;坟墓;历时演变

在历代文献作品中,“坟墓”这一概念先后由“墓”、“坟”、“坟墓”承担。但在语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三者在此义位上并非同时共存,而是有先后之分。本文重点探讨这三者的历时演变关系。

一、先秦两汉

此阶段,“坟墓”一词已经产生,但数量极其有限,人们主要用“墓”表达“坟墓”这一义位,“坟”此时还不表示“坟墓”,而是指是在墓上堆起的一个土丘,用以做标记。

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土葬,土葬则必有坟墓。坟墓这两个字的本来意义是有区别的。“墓”于旧石器时代就已出现,[2]《说文·土部》:“墓,丘也。从土莫声。”《易·系辞下》提到上古的墓葬“不封不树”,也就是葬地不起坟,也不种树以设标志。所以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仅以土填平,不植树者称墓。因此汉代学者特别提到“葬而无坟谓之墓。”文献用例如:

(1)适墓不登垄。——《礼记·曲礼》

(2)家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周礼·春官·家人》

“坟”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战国时期已流行,到汉代时基本定型。[2]《说文·土部》:“坟,墓也。从土贲声。”坟是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礼记·檀弓上》引用孔子的话说“古也,墓而不坟”。郑玄对这句话的注释是:“墓为兆域,今之封茔也。……土之高者曰坟。”也就是说,墓者地表平平,坟者有土包耸起。

从文献记载来看,在墓穴的上面培土垒坟、种树,大约是从周代的春秋前后开始的。据古籍记载,在墓上起坟以及夫妇合葬,均自孔子始。《檀弓》上提到孔子感叹地说:“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也。”孔子死后,葬地也起坟堆。土丘坟一经出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迅速流行,由“不封不树”而变为“又封又树”。《礼记.檀弓》上说:“土之高者曰坟,葬而无坟谓之墓。”随着墓葬封土的普及与发展,封土堆逐渐变的高大起来,形状好似山丘,因此墓葬的名称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各类墓葬统称为“墓”,到了春秋晚期时出现了“坟”“丘”等多种名称。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是无墓不坟了。文献用例如:

(3)坟,冢。秦晋之间谓之坟。

——《方言十三》

(4)出郭门直视,但见近与坟。

——《古诗十九首》

“坟”与“墓”连用,泛指“坟墓”,指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文献用例如:

(5)安万民,一曰媺宫室,二曰族坟墓。——《周礼·地官·大司徒》

(6)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秦漢时期,墓上构筑坟丘已成定制。

二、魏晋南北朝

汉代灭亡之后,西晋曾一度统一了政权,但是马上发生了十六国大乱。国家动荡不安。社会经济的发展遭到破坏,大多采用“墓而不坟”的办法,不起坟。一直到北魏迁都后,才逐渐恢复了秦汉以来的坟墓规制。如:

(7)路边两高坟。——陶渊明《拟古其八》

(8)慷慨咏坟经。——陈琳《诗》

因此,在魏晋南北时期,“坟”、“墓”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此时的“坟”与“墓”还是有区别的,“坟墓”缓慢地向前发展。

三、唐宋元

此阶段,“坟”已经具有了“墓”的义位,成为“墓”的同义词,其指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的含义渐趋衰微。“坟墓”则继续向前发展。如:

(9)平明蕃骑四面走,古墓深林尽株榾。——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缚戎人》

(10)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宋·苏轼《江城子》

唐宋元时期,“墓”和“坟”的差距在缩小,“坟墓”在此阶段有了一定的发展。

四、明清

此阶段,“墓”和“坟”都已式微。“坟墓”在此阶段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一时期,“墓”、“坟”已退居次位。文献用减少。例如:

(11)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12)棺槨安当中,起坟遂成堆。——胡天游《烈女李三行》

“坟墓”的用例逐渐多起来。如:

(13)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红楼梦》

(14)先人坟墓,远在蜀地。

——《三国演义》

明清时期,处于弱势的双音节词“坟墓”后来居上,已用得非常普遍。

五、现当代

在现当代,古老的“墓”仍然存在。“坟”已经不再仅仅表示一种标志,而是表示“坟墓”这一义位。这一时期,“墓”、“坟”、“坟墓”3词共同存在,且三者的含义差不多。如:

(15)直堪墟墓认灵台。——《心》

(16)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藏,一面是留恋。——《坟》

(17)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

综上所述,一开始“坟墓”这一义位主要由“墓”承担,后来随着祭祀风俗的流行,开始出现了“坟”。由 墓 到 坟 的演进,开创了一种盛行古代社会达数千年之久的新葬俗。[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直到春秋晚期的埋葬还是“墓而不坟”,到战国时代坟丘式的墓葬才普遍流行。这样随着“墓”和“坟”的结合,双音节词“坟墓”产生。“坟墓”为单义词,在人们的交际中不会产生歧义,因此“坟墓”一词的发展潜力大。在汉代汉语中,“墓”、“ 坟”、“坟墓” 三字的含义并无多大区别。

参考文献:

[1]阴发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立东.初论中国古代坟丘的起源[J].中原文物,1994(9),52.

[3]刘洁.中国坟丘的起源[J].鲁东大学学报,2009(1),7.

猜你喜欢

义位坟墓墓葬
画与理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汉语义位历时衍生次序判定方法综观
汉语义位“宽”“窄”历史演变比较研究
墓葬中的女人
日本流行共享坟墓
浅析英汉词语搭配研究现状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
义位函数理论的共时与历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