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味”的历史轨迹

2014-05-04祁文操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诗味钟嵘司空

摘 要:“味”在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历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创造性地将舌尖之“味”逐渐虚化,与胸中之“诗”化合产生“诗味”论。随着历史的发展,“诗味”论的内涵逐渐丰富,愈加揭示出诗的本质。

关键词:“味”;“诗味”论;审美本质

一、历史中的“诗味”论

(一)文质彬彬的“诗味”论

“诗味”论滥觞于魏晋时期。西晋陆机在其论著《文赋》中指出当时文学的五种弊病,其中之一就是“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缺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唯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是说时人之文质多文少。“缺大羹之遗味”可算是“诗味”论的开端。

南朝齐、梁时期, “味”已广泛用于文艺品评。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至于张衡《怨》篇,清典可味。”《史传》篇:“及班固述汉,因循前业,观司马迁之辞,思实过半。

钟嵘的《诗品》以评论五言诗为主,全书将百余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钟嵘在其序中明确提出“滋味”的“诗味”论。“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若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耶!”钟嵘认为五言诗相较四言诗能穷尽情感、摹写事物,比四言诗更加有滋味。

钟嵘还在稍后提出了有滋味的诗的标准:“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钟嵘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赋比兴三义应“ 酌而用之”,且他还把赋比兴重新定位,将“兴”排在首位,因为“兴”能使诗意味悠长、诗意隽永。这是钟嵘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使诗的审美内涵又提高了一个层次。二是诗歌“风力”与“丹彩”的结合。“风力” 即是诗歌的力度和风骨,要求诗歌内容刚健挺拔,也就是“质”的一方面。“丹彩”指文辞的华茂,是“文”的一个方面。钟嵘强调“风力”与“丹彩”互补,实际上是继承并发扬了从先秦儒家就开始的“文质观”。“干之以风力, 润之以丹彩”不仅适合于诗歌创作, 钟嵘更将这一原则贯彻于诗歌的欣赏品评中,成为品评诗歌的标准。

(二)韵外意境的“诗味”论

在钟嵘之后,唐王昌龄《诗格》曰:“理入景势者,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有)味;理欲入景势,......其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又曰:“景入理势者,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这里的“味”乃是指“理”、“意”与“景”交融后才有的意境和韵味。

在王昌龄之后,司空图吸取前人精华,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最早以“味”论诗是在《与王驾评诗书》和《题柳柳州集后》,前者提到:“右丞、苏州趣味澄夐,若清沇之贯达。”后者提到:“今于华下方得柳诗,味其深搜之致,亦深远矣。”但真正说出“诗味”内涵的是在《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

司空图认为想要评论诗,首先得分辨出滋味,诗之韵味好比饮食之滋味应当在咸酸之外体会到咸酸带来的整体味觉冲击,诗应当韵味无穷,而这种无穷的韵味,司空图认为是诗之意境所赋予的。同样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倘复以全美为工, 即知味外之旨矣。”其意思跟“咸酸之外”说是一致的。

(三)外枯中膏的“诗味”论

直到北宋年间,苏轼又对司空图的“诗味”论做了进一步阐发,苏轼认为司空图的“味外之旨”就是“味外味”,其《书司空图诗》曰:“司空图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于味外,‘绿树连村暗, 黄花入麦稀。此句最善。”又云:‘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吾尝游五老峰,入白鹤院,松阴满庭,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但恨其寒俭有僧态。若杜子美云:‘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则才力富健, 去表圣之流远矣。”可见,苏轼认为司空图的诗意境深幽、可圈可点,但还略显寒俭,至于杜诗就差远了。

那么苏轼的理想诗歌状态是什么呢?这就是他提出的“诗味”论——“寄至味于澹泊”。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道:“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裱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苏轼的理想诗歌状态是“寄至味于澹泊”、“外枯中膏”,诗歌表面清新自然、言简意赅,但细细品读下来别有深意,如饮茶一般,入口苦涩淡寡,细品后却顿觉茶味四溢、唇齿留香,清涩与暗香、平淡和绚烂互相包容,彼此不夺他者风采。

(四)其余诸种“诗味”论

在苏轼之外,宋代还有一些诗人对“诗味”进行过阐释,如魏泰的“余味”和杨时的“气味”,直到元代,有郝经的“意外之味, 味外之韵”和揭傒斯“风味之美悠然辛甘酸咸之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关于“诗味”的讨论,不胜枚举。

二、总结

文人们苦心孤诣,潜心著说,发挥他们灵敏的审美嗅觉,将本不搭界的“味”与“诗”创造性地混搭,从先秦开始萌芽,到钟嵘的“滋味”说,再到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再到苏轼“寄至味于澹泊”,始终争取能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出无限的蕴味,终于使“诗味”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獨有的诗学珍宝。

参考文献:

[1]钟嵘著 曹旭集注. 诗品集注[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2]杨子江 中国古典诗学视野中的诗味论[J].北方论丛. 2001

作者简介:祁文操,山西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诗味钟嵘司空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美哉侗都 诗味乡愁
司空图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司空见“惯”
诗歌教学要教出“诗味”来
论钟嵘《诗品》中的“怨”
论钟嵘之品谢灵运
浅析阿瑟·韦利对中国的古诗翻译
里耶简“司空厌弗令田当坐”文书研究
钟嵘“寓言写物”的诗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