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富汗国家铁路Torkham经Kabul至Hairatan线限制坡度方案研究

2014-05-04张晓东

铁道建筑 2014年10期
关键词:桥隧纵坡坡度

张晓东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43)

1 工程概况

新建阿富汗国家铁路位于阿富汗东北部,东连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途经阿富汗首都Kabul,北接乌兹别克斯坦泰尔梅兹镇(Termez)。

该线路东起楠格哈尔省(Nangarhar)阿巴边境的托克汗姆(Torkham),向西经贾拉拉巴德(Jalalabad)、首都喀布尔(Kabul)后折向北,经帕尔旺省(Parwan),沿兴都库什山南侧西行,通过巴米扬省(Bamiyan),从Bahgandan山口翻越兴都库什山,向北经巴格兰省(Baghlan)至昆都士省(Kunduz),折向西经萨曼甘省(Samangan)的胡勒姆(Kholm)、巴尔赫省(Balkh)的Naibabad转向北至终点巴尔赫省(Balkh)的海拉塘(Hairatan)。该新建线路行经阿富汗8省市,全长835.28 km。

该线路将为阿富汗国家铁路网的形成奠定基础。线路翻越兴都库什山,沟通阿富汗南北交通,北接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等中亚国家,东接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未来将是中亚、阿富汗通达印度洋铁路通道最为便捷的组成部分。

2 工程特点和研究思路

2.1 工程特点

线路沿线无外部供电条件,地形复杂,越岭工程量大,车站布设困难。沿线经济据点少,运营经验少。

2.2 限制坡度选择的研究思路

从通道大致走向及所经地区地形特点看,线路地形起伏较大,越岭地段桥隧相连,自然纵坡大,工程艰巨。为减少线路展线、降低工程投资,应选用较大坡度方案。本文主要对18‰,25‰,30‰三个大坡度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主要从地形适应性、工程投资、运营费用、运营安全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推荐经济、适用、安全的限制坡度方案。

3 影响限制坡度选择的因素分析

限制坡度是影响铁路选线全局的主要技术参数。它不仅对线路走向、长度和车站分布有很大影响,而且直接影响运输能力、行车安全、工程费与运营费。影响限制坡度选择的因素分析如下。

3.1 牵引种类

推荐采用内燃牵引,预留电化条件。

3.2 机车类型

推荐采用中国HXN3机车。

3.3 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规定,各级铁路电力、内燃牵引的加力牵引坡度值分别不得大于 30‰,25‰。

3.4 机车牵引制动性能

在25‰以上坡度,多机牵引的牵引质量均受制动安全性控制,坡度越大,其牵引和制动的匹配性越弱,采用多机牵引提高牵引质量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越差。本次研究建议坡度以30‰及以下为宜。受牵引制动性能限制,18‰,25‰,30‰方案分别按照双机牵引5 000 t、双机牵引3 500 t(三机5 000 t)、三机牵引4 000 t控制。

4 限制坡度方案研究

从本线行经地貌单元看,主要有两次越岭。

Torkham至Kabul段沿Kabul河谷布线,主要翻越兴都库什山支脉Wuch Char山,自然纵坡较大;Kabul至Dowshi段线路翻越兴都库什山,山体宽厚,自然地形起伏较大,沟谷狭窄,越岭地段基本为桥隧工程。采用不同的坡度,引线工程有较大的差别。本文结合牵引质量与站间距的布设,重点针对以上两段线路(Dowshi至 Hairatan段地形较为平坦,本文不做研究),研究不同坡度对地形的适应情况,以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来降低工程投资、节约能源、改善运营条件。

4.1 Torkham至Kabul段

4.1.1 地形特征

Torkham位于开伯尔山口处,高程约 700 m,Jalalabad为河谷平原区,高程为600~650 m,Kabul为山间盆地,高程约为1 800左右,Wuch Char山横亘其间,海拔1 800~2 600 m。

地形整体上为西高东低,西陡东缓,线路基本沿Kabul河布线。东段河谷区阶地发育,河床自然纵坡为6‰~10‰;西段山区,山大沟深,沿河流切割山体呈“V”形沟谷,河床纵坡>25‰。公路在该段山区穿行时蜿蜒曲折,多以S形在沟谷中布线,局部以隧道通过。

4.1.2 坡度方案比选

Torkham向西至Jalalabad段60 km范围内线路高差下降100 m左右(图1),18‰坡度适应地形条件较差。为与全线坡度一致,降低桥隧工程比例,减少工程投资,采用25‰的坡度。

图1 Torkham至Jalalabad段地形示意

Jalalabad至Kabul段为越岭地段(图2),结合双机对大坡道的适应性分析,对该越岭段分别研究了18‰,25‰,30‰三个坡度方案。

图2 Jalalabad至Kabul段地形示意

1)地形适应性及工程设置条件分析

18‰方案适应该段地形条件较差。线路过Jalalabad后沿Kabul河左侧的河谷阶地以路基形式紧坡抬升高程。到达峡谷区时,线路在山区内围绕Wreshwn Ghar山展线,以获取足够的线路长度满足抬升高程的需要,桥隧比例大,设站条件差,工程艰巨。

25‰方案基本能适应该段地形条件。线路能充分利用部分Kabul河流阶地,以自由坡引线设置路基工程,部分河流阶地需抬升线路高程。到达峡谷区时,线路开始紧坡布线,基本以顺直的线路达到设计高程位置,本段坡度基本适应地形,地形平缓地段多以路基工程通过,地形狭窄地段多以桥隧工程通过,个别车站设站条件差。

30‰方案适应该段地形条件较好。线路能充分利用Kabul河流阶地,以自由坡设置简易路基工程。到达峡谷区时,线路开始紧坡布线,基本以顺直的线路达到设计高程位置。工程设置合理,桥隧总长略短。

2)主要技术特征分析

根据线路设计纵断面,对Torkham至Kabul段各方案线路纵断面主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各方案纵断面主要特征

由表1可见,该段线路为由低向高抬升,呈单面坡态势,越岭隧道长度相差不大。但坡度越小,适应性越差,需要较长的线路长度来抬升高程,桥隧工程相应增多;坡度越大,适应性越强,线路越顺直,桥隧工程相应较少。18‰方案不适应地形,线路最长,桥隧工程最大;25‰坡度方案适应自然地形,桥隧工程合理;30‰坡度方案与25‰坡度方案线路长度相当,桥隧工程略短。

3)工程投资对比分析(表2)

表2 Torkham to Kabul不同坡度方案经济比较

由表2可见,18‰方案线路长,桥隧工程大,工程设置条件差,施工技术及施工难度大,投资最高;25‰与18‰坡度方案相比,能有效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桥隧工程,节约工程投资达1.23亿美元;30‰坡度方案与25‰坡度方案相比节约1 669万美元。

4)运营成本分析及费用现值评价

为进一步分析论证各坡度方案,按最小费用现值法进行经济性分析,计算期采用30年,财务折现率取3%。不同坡度方案经济性综合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坡度方案经济性比较 万美元

5)本段坡度方案推荐意见

30‰方案适应地形条件较好。工程投资比18‰坡度方案省1.40亿美元,比25‰方案省1 669万美元。经济性分析表明,18‰坡度方案经济性差,25‰经济性最优。

结合本线的地形特征和机务设施布局条件,考虑经济性最优化原则,本段坡度采用25‰方案。

4.2 Kabul至 Dowshi段

4.2.1 地形特征

Kabul至Charikar段线路为山间盆地,地形平坦,高程约为1 800 m左右。

Charikar至杜希段越岭,东端 Charikar高程约为1 800 m,越岭垭口Bande-Charbandak高程为2 800 m,杜希高程约为800 m。

兴都库什山Bande-Charbandak垭口高程为2 800 m,Charikar至 Bande-Charbandak间的 Sekan River平均河床纵坡约12‰。其中上游河床纵坡为20‰,中游河床纵坡为10‰,下游河床纵坡为6‰。河谷基本呈V形结构,两侧阶地不发育。地形如图3所示。

图3 Bande-Charbandak垭口段地形示意

中部Shekan为山间V形狭谷区,沟谷深切,且其纵坡呈缓陡交替变化。线路沿Sekari河向北前行,Sekari河上游河床自然纵坡为30‰,中游河床自然纵坡为8‰,下游河床自然纵坡为35‰,平均自然纵坡达20‰,局部河床狭窄深切,自然纵坡达50‰。地形如图4所示。

图4 中部Shekan段地形示意

北部线路沿Surkaw河布线,河流在兴都库什山北部崇山峻岭间蜿蜒前行,河谷较为开阔,杜希高程约为800 m。地形如图5所示。

图5 北部Surkaw河谷段地形示意

4.2.2 坡度方案比选

本段地形条件变化较大,线路纵坡特征为起伏较大,拔起高度高,长大紧坡段落长。结合机车对大坡道的适应性分析,对该段越岭方案分别研究了18‰,25‰,30‰三个坡度方案。

1)地形适应性及工程设置条件分析

18‰方案需设置较长隧道通过山体,线路坡度不适应河谷地形。线路需于河谷两侧以桥隧相连工程迂回展线,长大紧坡段落长,车站设站条件差,桥隧比例大,工程艰巨。

25‰方案适应该段地形条件较好。在翻越Bande-Charbandak垭口的越岭隧道为6.16 km,线路在岭顶两端利用支沟进行局部展线,其余段落基本沿河谷而行,充分利用河流阶地布线。在Kohe Kaftarkhana山口两端河谷纵坡大,线路适应能力差,无法利用河谷布线,需利用各支沟展线以延长线路长度,降低线路高程。在该段长大紧坡段落长,桥隧工程布设困难。

30‰方案翻越Bande-Charbandak垭口的越岭隧道为6.1 km。基本沿两侧河谷而行,充分利用河流阶地布线,在翻越Kohe Kaftarkhana山口时,利用伞状分布支沟的有利地形,局部展线到达开阔的河谷阶地,充分利用河流阶地布线。该方案适应地形条件较好,长大紧坡长度适中,有两处车站布设困难。

2)主要技术特征分析(表4)

表4 各方案纵断面主要特征

由表4可见,两处越岭高程起伏较大,不同的坡度引起的越岭隧道长度及线路工程有较大的差异。18‰方案不适应地形,越岭隧道最长,线路展线最长,长大紧坡段落最长,引起的桥隧工程增加最多;25‰坡度方案受地形限制,局部段落需展线,其余部分适应自然地形,桥隧工程合理。30‰方案能减少长大紧坡长度,但在线路长度和越岭隧道方面与25‰坡度相比没有较大的改善。

3)工程投资对比分析(表5)

表5 不同坡度方案比较

由表5可见,18‰方案线路长,桥隧工程大,工程设置条件差,施工技术及施工难度大,投资最高;25‰与18‰方案相比,能有效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桥隧工程,工程投资节省达3.68亿;30‰方案比25‰方案只节省投资0.60亿美元,占总投资的1.18%。

4)运营成本分析及费用现值评价

为进一步分析论证各坡度方案,按最小费用现值法进行经济性分析,计算期采用30年,财务折现率取3%。不同坡度方案经济性综合比较见表6。

表6 不同坡度方案经济性比较 万美元

5)本段坡度方案推荐意见

18‰坡度方案虽然运营条件较好,但适应地形能力差,线路展线长,引起工程投资最大,经济性最差。

25‰坡度方案运营条件较好,工程投资较30‰方案多0.60亿美元,但由于本段线路运营条件改善,运营能耗节约较多,总费用现值比30‰方案节约0.50亿美元。

30‰坡度方案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线路长度相当,节省投资有限,且恶化了运营条件,运输组织难度大,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总费用现值比25‰方案多0.50亿美元。

25‰方案能较好地适应地形,经济性最优,因此本段最大坡度推荐采用25‰方案。

5 结论

结合地形条件、工程投资和运营费用,考虑尽量统一主要标准、减少技术作业、工程投资及运营成本整体最优,推荐Torkham经Kabul至Dowshi段限制坡度采用25‰。

[1]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阿富汗国家铁路Torkham经Kabul至Hairatan线可行性研究报告[Z].西安: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090—2006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T 1407—1998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091—2006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7]杨英.西部山区脆弱环境下铁路工程地质选线设计[J].铁道建筑,2007(2):84-85.

[8]王建鹏.阿布扎比酋长国Al Mirfa至Mezairaa段铁路沙丘特征及选线[J].铁道建筑,2012(3):107-110.

[9]易思蓉.铁路选线设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0]韩长虎,刘杰民.列车优化运行与操作[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 10003—200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桥隧纵坡坡度
重载交通纵坡路面结构受力分析及病害预估模型
Aqueducts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纵断面接坡方法分析
公路桥隧重点目标战时保障与迂回道路建设管养的一体化思考
大坡度滑索牵引索失效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关于场车规程中坡度检验要求的几点思考
揭示车路协同矛盾 破解长大纵坡难题
桥隧管养新理念(桥梁篇)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