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新第二双线跨黄河线路方案研究

2014-05-04侯全德

铁道建筑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夹角兰州水电站

侯全德

兰新第二双线横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经由兰州、西宁、乌鲁木齐三省会,是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项目将建设为以客运为主的高标准铁路,并与既有兰新铁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大幅提高陆桥铁路通道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

本线拟建长度1 776 km,自东向西穿越陇西黄土高原区、祁连山中高山区、河西走廊区、戈壁区、天山丘陵区。跨越黄河的桥址及方式是兰新线第二双线线路方案研究重点之一,选择科学合理的跨黄河线路方案显得尤其重要。

1 黄河桥位自然概况及主要控制因素

兰新第二双线黄河跨越区位于八盘峡水电站库区范围,下游距湟水河口1.8 km,上游距八盘峡水电站5.7 km。跨越区黄河两岸分布有阶地,大多为果树林,阶地以外为低山区。理想的桥址处地形平坦开阔,河水平静,水面宽阔,河宽约210 m,主河槽最大水深约7 m,流速不足0.5 m/s。

兰州枢纽的引入、合理的黄河桥位、八盘峡水电站、兰青线、刘家峡专用铁路、规划的兰州—合作铁路、兰州铝厂、黄河两岸的自然地形及不良地质(张家台溜坍区)等均为控制跨黄河线路方案的主要因素。

2 跨黄河线路方案研究

本方案研究在满足兰州枢纽引入的前提下,考虑到沿线自然地形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线路跨越黄河桥位、平面控制等因素,以两个黄河跨越桥位,即既有八盘峡车站附近和八盘峡水库区为重点控制,进行了以下三个方案研究,详见图1和表1。

图1 黄河桥位方案比较示意

表1 跨黄河线路方案工程经济比较

2.1 既有八盘峡车站55°角方案(C1K)

线路自兰州枢纽引出,向西穿越谢家坡山、扎马台山后,在既有八盘峡车站南端跨越黄河。为了绕避兰州铝厂折向西南,跨既有兰青铁路、湟水河后,并行于湟水河南侧至比较终点。本方案比较范围内线路长度41.655 km,大中桥8 192 m,隧道30 210 m,桥隧总长38.402 km,桥隧比92.2%。

该方案线路相对顺直,由于绕开了兰州铝厂而拆迁少,投资较少。但线路为了绕避兰州铝厂而致使跨越黄河时线路与河流夹角较小(55°),黄河跨越条件差,且与黄河管理委员会的要求相差甚远。还有跨越黄河前后隧道(张家台隧道出口)地质条件差,线路处于溜坍区,路基深挖方段落太长,边坡防护工程巨大,有可能会存在路基边坡安全隐患。

2.2 既有八盘峡车站78°角方案(C2K)

本方案黄河跨越位置依然为八盘峡站附近,线路出兰州枢纽后,向西穿芦草山、周家台山,在八盘峡站南线路以大夹角跨越黄河。继续向西以隧道绕开兰州铝厂,跨越湟水河至比较终点。本方案比较范围内线路长度42.633 km,大中桥9 936 m,隧道29 640 m,桥隧总长39.576 km,桥隧比92.8%。

该方案张家台隧道出口地质条件好,跨越黄河时线路与河流夹角较大(78°),跨越条件好。但线形较差,而且线路长,较55°夹角跨黄河方案线路展长1.605 km。分割城镇比较严重,拆迁工程大。且与西北电网骨干线路干扰严重,工程实施难度大。

2.3 八盘峡水电站长隧道取直方案(CK)

由于既有八盘峡车站附近黄河跨越方案存在诸多缺陷,分析认为应对八盘峡水电站跨越方案进行研究,以资与其比选。八盘峡水电站跨越黄河线路方案自兰州枢纽引出,向西南行进,穿芦草山、高家山后,在八盘峡水电站下游以76°大夹角跨越黄河,并行于湟水河南侧至比较终点。本方案比较范围内线路长度41.00 km,大中桥5 130 m,隧道34 300 m,桥隧总长39.43 km,桥隧比96.2%。

该方案线路顺直,远离兰州铝厂城镇区,躲避了不良地质,与西北电网没干扰。以两座长度10 km以上隧道(高家山隧道长12 705 m,福川隧道长10 620 m)行走于黄河沿岸山区,工程投资较大,与55°夹角跨黄河方案比贵7 143万元。但该方案线路短直,线形条件好,分别比以上两方案短0.655 km和1.633 km。特别是线路以大夹角(76°)跨越黄河,跨越条件好,满足了黄委会和通航要求。而且跨越黄河前后的隧道进出口地质条件好。

2.4 方案比选

既有八盘峡车站78°夹角跨黄河线路方案线形差,线路长,严重分割兰州铝厂城镇区,拆迁工程大,加大了工程的协调难度,且与骨干电网干扰大。既有八盘峡车站55°夹角跨黄河线路方案,线路与河流夹角较小,跨河技术条件差,难于满足黄委会要求,并且跨黄河前后隧道进出口的工程地质条件差。八盘峡水电站长隧道取直跨黄河线路方案虽然工程投资较大,但跨越黄河的桥位理想,河流沿岸工程地质条件好,故推荐采用。

3 桥式方案选择

位于八盘峡水电站长隧道取直跨越黄河线路方案桥位下游侧约2 km的既有兰青二线黄河特大桥,铁路与河流夹角72°左右,跨越黄河时采用(40+2×64+40)m一联连续梁,其余孔跨均采用32 m梁跨越。满足了黄河Ⅴ级航道通航要求,运营实践证明工程设置科学合理。本次推荐方案线路中心线与河流夹角76°,跨越条件与兰青二线黄河特大桥基本相似,宜采用相同桥式布置,即采用一联(40+2×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黄河主河槽,其余布设32 m及24 m简支箱梁。结合其他要求,本方案桥式布置为:4×32 m简支梁+(32+48+32)m一联连续梁+4×32 m简支梁+(40+2×64+40)m一联连续梁+19×32 m简支梁+3×24 m简支梁+3×32 m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箱梁,桥全长1 389.9 m。

4 结论

本文对兰新第二双线跨越黄河线路方案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八盘峡水电站长隧道取直跨越黄河线路方案(CK)合理地解决了线路引入兰州枢纽、跨黄河的技术要求,同时科学处理了平面干扰(兰州铝厂、骨干电网),且绕避了不良地质。

2)跨黄河桥的桥式布置方案可借鉴技术成熟的既有兰青二线黄河特大桥进行设置。

3)推荐八盘峡水电站长隧道取直跨越黄河线路方案(CK)为工程实施方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科技[2004]78号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50090—2006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 10002.1—2005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 10082—2005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5]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可行性研究[R].西安: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08.

[6]易思蓉.铁路选线设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铁道部第一工程局.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轨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8]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站场及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夹角兰州水电站
里底水电站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我的兰州梦
把脉向量中两类夹角背景下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探究钟表上的夹角
求解异面直线夹角问题的两个路径
《水电站设计》2020年总目录
兰州琐记
如何求向量的夹角
俄最大水电站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