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阈下英语学困生教学模式研究
2014-05-03马琰
马 琰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陕西 商洛 726000)
学困生指智力正常而学业成绩长期滞后的学生[1]。英语学困生普遍存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关注英语学困生,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
一、学困生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对学困生的研究较多,学者们从内外因、社会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角度对学困生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学困生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外比较突出的有皮亚杰(Jean Piaget)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姆(B.S.Bloom)的“掌握学习”教育理论、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以及罗德福特和多科瑞尔(Broadfoot&Dockrell)提出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等。在国内英语学困生现象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上世纪80年代末张思中总结出了“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张思中,2006)。90年代包天仁提出了“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会并举”为教学原则的“四位一体”教学法和“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理念(秦显贵,2004)。韩建全(2010)运用优势智能的正迁移作用充分发挥英语学困生优势智能的多元智能理论等。
目前,虽然学困生的研究在定义、成因、研究方法以及干预措施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其局限之处:师生之间仍局限于“主体—客体”关系,未摆脱师生彼此对立的窠臼,无法合理解释现代教育过程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因此,就英语学困生教学研究而言,应逐步转型于主体间的教育研究,注重并强调“双主体”的作用和互动,以主体间性为基础理论对英语学困生教学展开研究将成为必然。
二、主体间性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
“主体间性”即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主体间性突破了主客二元论的认识困境,是对主体间关系的合理规定,超越了单子式的主体性,既倡导主体间的共通性,又不泯灭个人主体性,在自由、平等、理解、默契的主体间关系上达到整体的和谐。主体间性交往关系是“主体——中介——主体”或“主体——客体——主体”的模式,它既超越了“主体—客体”的关系,也超越了“主体—主体”的关系,是“主体—主体”关系和“主体—客体”关系的内在统一[3]。
我国对主体间性思想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只限于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到本世纪初才逐渐从文学理论领域辐射到教育领域,到近几年才呈上升发展态势。主体间性教育专门论述涉及教育管理、现代课程、教师文化、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不同角度(徐涛,2006)。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包括:冯建军(2005)、金惠敏(2005)、康伟(2006)、白臻贤(2010)等对主体间性与主体性的关系研究;康伟(2006)、鲁武霞(2010)、李晓红(2010)关于主体间性对教学的影响研究;以及郝文武(2009)、万莹(2010)等关于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研究。
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4]。有关主体间性的研究也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研究的前沿、热点以及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5]。主体间性思想在教育理论中的运用,从交往对话理论角度重新审视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把教育理解为交往对话行为,明确确立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改变了人们对教育关系的认识,教育中师生关系由过去的主客二元论、认识论、本体论角度,发展到从交往对话论角度展开对教育中主体性关系的研究,从而解决了主体性教育中师生关系难以界定的困境,大大推动了教育理论向纵深发展[6]。
三、基于主体间性英语学困生教学转化过程
深化主体间性教学理论研究,从教学过程的“教”与“学”两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师生个人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关系,探索师生主体间的双向建构,用以指导和优化英语学困生教学实践,最大限度地转化、培养和发展英语学困生,在此基础上建构基于主体间性的学困生教学交互影响模式。
(一)重构师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保持“主体——客体”的关系,以对象的可塑性为基础,把学习对象当作物,把外语当作工具,学生成为了被教育和改造的对象和被动承载知识的容器,无条件地接受教师传达的所有信息,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完全剥夺,甚至导致完整人格的解体;而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组织、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教学活动的“权威者”与“掌控者”,师生之间民主性和平等性丧失,这种“二元对立”思想在英语学困生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大量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英语学困生与教师关系疏远,惧怕与教师交流和沟通,从而导致教学活动不能顺畅有效地进行,英语学困生学习始终得不到改善。
因此,英语学困生的教学必须要消除传统教学中师生的“主客”关系,建立师生“主体性”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既要保持教师的“主体性”,同时又要强调和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形成“主体—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通过去“权威”、去“中心”,成为教学活动中和学生“平等的对话者”;而学生要转变思想,建立主体意识,从“被动”与“盲从”的角色中彻底走出,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在此关系模式上所建构的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过程不同,它不是非主体性,更不是反主体性,它是一种具有“主体间性”的教学交往实践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与理解为基础的师生间的“交流”和“对话”,体现了主体间的交互性和统一性,是英语学困生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二)发挥英语学困生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主体性及主体间性
主体与客体是对立且共生的概念,主体因客体的存在而存在,没有客体,主体的合理性就会缺失。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融合“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关系的“主体——客体——主体”的结构。在这种关系下,作为交往实践的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构成实践的主体,以课程、教材为载体的教育内容构成他们共同作用的客体,“教师(主体)——教育内容(客体)——学生(主体)”便成为了教育实践的模式[4]。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成为教学活动的客体,教师与教学资源、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是主客关系,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则构成了主体间关系,师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对共同的客体,即教育内容的认识和改造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能动性,而主体间性则是师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性和统一性。
1.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教师的主体是相对于师生共同的客体即教育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以及教育手段等)而言。在英语学困生的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表现在针对英语学困生学习的特点对教育内容进行合理地制定和把握。由于英语学困生和普通学生在学习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当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改造,最大限度地改善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教师主体性在英语学困生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为:第一,多样性。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身份是建立在学生为客体的基础之上,教师作为权威拥有者塑造学生,而在英语学困生教学中,教师身份从传统的“权威”者向多元化身份转变,教师成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指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会思考”、“会学习”、“会生存”,“会发展”,最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价值。第二,自主性,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一个前提条件,即强调教师拥有专业自主权。教师专业自主性体现在英语学困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就是要以英语学困生转化为出发点,以英语学困生具体学习特征为基础,对英语学困生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构思与灵活的安排,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不再仅仅是给英语学困生重复机械地传播和灌输知识的“教育的执行者”,教师应是教育的“研究者”,能够通过对英语学困生教育内容及教育活动的关注和反思彻底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建立合理的英语学困生教学体系:包括课程目标的合理制定、教材的恰当选取和编写、教学方法及评估方式的科学选择。第三,教师职业素质的发展性。教师职业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和发展的职业,因此教师要有职业发展的眼光、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培养教学反思意识,要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并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英语学困生教学实践之中。同时,教师通过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逐渐向学者型教师转变。教师在英语学困生教学中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问题,准确定位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和英语学困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英语学困生得到实质性地转化,教师神圣的职业价值得以体现。教师教研相长,专业化水平才得以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升华。
2.发挥英语学困生的主体性
英语学困生是认识教育内容的主体,而教育内容是英语学困生认识的客体。英语学困生作为学习内容的占有者和吸收者,其主体性表现在对教育内容选择的主动性、对教育内容理解、建构、转化与生成的自主性以及对教育内容超越的创新性。发挥英语学困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英语学困生个体价值全面发展的体现。调动英语学困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英语学困生建立正向重构,获得合理的主体性发展。第一,主动性。主动性是主体作用的表现,是主体性发展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增强英语学困生的主动性就是要增强的他们学习的动机的最基本要求。英语学困生主体的主动性表现在其被动性由主动性所替代,能积极主动,并充满兴趣。英语学困生主体在强烈的学习动机的推动下,其主体性意识不断巩固和加强,主体在不断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自觉、积极地接受外界的教育信息,同时根据其已具有的认知结构吸收知识信息,使知识能够真正内化为他们认知领域的一部分。第二,自主性。培养英语学困生的自主性表现在培养学困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学习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的能力,即: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意识,具备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对自己的学习全权负责。通过自主学习,英语学困生能够将选择的内容过滤、吸收、融入,内化成个人教育体验并建构生成个人知识结构,使他们从自主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掌握真理知识和经验,使英语学困生被动、盲目、低效、无法的学习状况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第三,创新性。创新性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的不断超越和发展,是主体性的最高层面,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发挥人的创新性。对于英语学困生教学最终目标而言,就是要使英语学困生能够取得自身发展,显示自身的存在意义,使他们成为创新的主体,具体来讲就是要英语学困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超越自己对已有知识认识的超越,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从独特新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3.培养师生教育交往过程中的主体间性
在教学过程中当师生对教育客体共同发生作用时就会产生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间双向建构和双向整合的过程。在主体间性的教学交往中,师生主体间是平等的交往关系,反映的是主体与主体间的相互尊重、理解、融合的关系。师生作为教育交往的两个主体,其主体间性表现为交互性、平等性、宽容性、合作性等。英语学困生教学应建立主体间性的教学关系,使师生主体在平等的“我—你”的对话关系中敞开心扉相互倾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认可、相互理解,使英语学困生能够不断吸收、重构教育内容,使教师也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教师应当认可英语学困生提出的异议,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同时要宽容对待英语学困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做到及时纠正,使师生主体观点上的差异能够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到碰撞和升华;主体间性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主体间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缺一不可,学习应成为师生知识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要为英语学困生营造学习环境,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调动积极性,使他们能与教师自然地形成合作关系,在此关系下,教师通过探寻教育规律、完善认知体系、丰富主观精神,对教育内容自我构建,学生通过对教育内容的吸收和内化,达到自主选择、自我教育、自由发展,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形成一种师生知识共享、情感共鸣、交流共进、智慧共建、意义共生的和谐教学交往过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转化、培养和发展学困生。
基于上述对师生主体与主体间性的关系的分析,建构基于主体间性的英语学困生教学交互影响模式,如下所示:
四、意义
从主体间性的哲学角度对英语学困生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进行分析,不仅强调教学活动中教师与英语学困生的主体性,而且注重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将师生双方共置于一个交互、和谐、共进的教学活动统一体中,从根本上能够转化、培养和发展英语学困生。同时,关注英语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丰富人才培养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陈栩,郭斯萍.国外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6(6).
[2]马琰.地方院校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其转化对策[J].商洛学院学报,2013(1).
[3]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白臻贤.主体间性视域下“他者”的回归与外语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外国语文,2011(4).
[5]郭英.我国近年来关于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述析[J].教育导刊,2005(8).
[6]徐涛.我国近五年来主体间性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