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 步 苏 州
2014-05-03
漫 步 苏 州
文、图/郑皓月 编辑/吴冠宇
平江路上的风景。
每个人对苏州有着不同的记忆,它许是姑苏好看姑娘的眉长眉短,许是小桥流水旁老人们的家长里短,许是阳光绿荫下一碗鸡头米的桂花香,许是独立书店里的一本舒心小说,而它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却是平江路上那穿越时空隧道的浅吟低唱,那白似秋练的一碗苏式面的精致,那小家碧玉苏州园林悠悠逛的闲适。
我到苏州时,正赶在雨天,踏着被淅淅沥沥的雨水浸润了的平江路上的青石板,行于城中。河道穿城而过,两岸翠柳粉桃,烟雨迷蒙。粉墙黛瓦立于细雨之中,如黑白水墨画一般。
平江路自清乾隆十年绘制的《姑苏城图》中就被标注出来,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它南起干将路,北至华阳桥,虽然不长却从南到北有16座桥贯穿其中。两岸的老屋粉墙黛瓦鳞次栉比,光滑的石板路上行人杂沓,偶有穿着旗袍的女子举着油纸伞穿行其中,让这桃红柳绿的春日时光更加诗情画意。
曾经戴望舒描绘“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虽然戴望舒是在松江写下此诗,但平江路上的丁香巷无疑更符合《雨巷》描绘的意境。不知今朝,是否还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撩拨了过路人的心扉?
平江路南北向,对于要求房子坐北朝南的大户人家来说,也许并不会首选把大宅高第建于此处。没有了庭院深深的大宅院,走在平江路上,市井味道更重,给人感觉更像是穿着粗布衣服的小家碧玉姑娘,亲切又温暖。这里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河道西面的民居多依河而建,白墙青瓦,青淡分明。许多民宅至今仍旧保存着良好的雕花门窗、木质地板,脚步还未落进屋内,时光的味道却早已扑面而来。民宅的外墙多已斑驳,墙面剥落处又攀生出许多的藤萝蔓草,随风摇曳,神采灵动。江南匠人的细腻心思,让园林工艺延伸到日常宅院的建造中,河道婉转,房屋便靠于回廊、楼阁、小桥、花木之间,彼此掩映,人行其中如漫步于画卷。
平江路的一角。
平江路上斑驳的老墙。
路两旁的巷子里却也不乏显赫人家。悬桥巷27号——清末名仕洪钧的故居桂荫堂,小商小户人家的孩子高中状元,自然蓬荜生辉。而为平江路人津津乐道的不是他如何勤修学业金榜题名,却是如何娶了年方二八貌赛西施的秦淮名妓赛金花。才子遇上佳人,自古都是风流佳话,对于一向在情意缠绵的昆曲熏陶下的平江路来说,又怎肯轻易饶过。
悬桥巷上除了藏了个赛金花,还有清代大藏书家黄丕烈。此人嗜书如命,喜欢抄书、教书,考察古籍的来龙去脉。更出乎意料的是,他将书籍视若神灵,每年于除夕之时都要将书拿出来祭拜,这无疑让平江路更增添了几分文化意蕴。
和其他闻名天下的古镇街巷不同的是,平江路并没有留下响彻南北的老字号商肆。解放前这条路上没有那些需要投入很大资金的金号、药铺、绸缎庄等等,只有广丰南酱铺、复泰昌杂品店和一些糖果茶食、理发、烟纸、水果、豆腐作坊等小商号。解放后商业更是冷清。如今的平江路却是沿路开了数以百计的铺子,酒吧、茶社、琴馆、咖啡馆、影楼、菜馆、服装店、苏式小吃店,穿梭其中的也多是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古老的街巷因现代商业而变得活力四射,耳目一新。
到了苏州,奥灶面是必吃的。“弱似春绵,白若秋练。”西晋的束皙曾经这样绘声绘色地描绘他吃到的面条,在没有见到苏州这一碗面之前,总觉得这番描述矫揉造作太过矫情,把一碗面说得跟艺术品一样高贵。而当它真真切切地摆放在我面前时,才觉得这样的描述毫不夸张。搭面的模样一丝不苟,面条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碗里,标准的苏式面条,温婉柔美,细腻精致,苏州人把面条这种如此接地气大众化的吃食做得如此精致,真要让人多膜拜几下才能狠心吃掉。
奥灶,这个讲法并非来自于苏州话,而是有一段故事。相传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时,到了苏州昆山,吃了一碗红油爆鱼面,觉得味道无比鲜美就让太监打听烹饪的方法,由于方言关系,太监似懂非懂,又着急着面奏皇上,于是就说:“红油面味道好,主要是面灶上的奥妙。”乾隆皇帝一听笑道:“面灶奥妙,奥妙的面灶。”于是就叫做奥灶面了。
苏州人做菜讲究,追求原汁原味,清鲜味甘。一道苏式菜肴的好坏有时多体现在汤汁的调制上。而这奥灶面最奥妙的地方也在于它的汤汁。苏州人不厌其烦地先将挑选好的青鱼的鱼鳞、鱼鳃、鱼肉、鱼粘液煎煮提炼出汤汁来,再用这汤汁冲调调料,汤汁酱红却清亮;之后再放入煮好的细软面条,面条则是用精白面粉拌鸡蛋白加工而成的龙须面,下锅时又讲究“紧下快捞”;最后盖上浇头。汤汁鲜美浓郁,面条丝丝分明、软而不烂。在平江路的街头巷角吃上这么一碗面条,也算是在舌尖上感受了一回了苏式的精致生活。
在苏州面馆吃面,学到一个词儿——“浇头”,其实就有点像北京说的菜码,是拌在面条里面的小菜。苏州的面有单浇也有双浇,当然也可以多浇。苏州人会根据季节的不同,推荐不同的时令浇头,五花肋条焖肉、鳝鱼丝、焖蹄、雪菜洋姜、话梅牛肉……这是又一讲究。
除了奥灶面,细细品尝苏式糕点也是少不了的。一碗下着桂花花瓣雨的鸡头米,名字虽土气,卖相却精致,满碗珠玉,甜润软糯,晶莹剔透,桂花飘香。海棠糕是苏州点心中的老资历,馅是赤小豆的,表面撒着饴糖,十分香甜却又不让人觉得甜腻。青团子是一道时令食品,绿绿的皮儿是用青麦汁和着糯米揉制而成,里面的馅料是豆沙,让人看着就有春天的气息。苏州小吃种类繁多,行程中计划的鸳鸯桂花糖粥、酒酿饼、蟹壳黄、玫瑰松糕、绿茶佛饼、酱肉等等竟然没有来得及去一一品尝,是为极大的遗憾。
让味觉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便要去看看苏州最有名的园林艺术。看惯了紫禁城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我,对于精雕细琢小家碧玉式的苏州园林反而多了一些向往。钻到隐藏于街巷之间不起眼的门脸,进去之后却是廊桥轩堂春色满园,穿梭于翠竹与假山之间,慢悠悠地逛着园子,闲笃笃地喝着碧螺春……一座姑苏小城,虽无大山大川,却掬一山一水于私密园林之中,妙造自然,诗情画意甲天下。
艺圃,一个藏在苏州寻常巷子深处的明朝遗迹,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若不是朋友极力推荐,真的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世界遗产竟然跻身于一片破落的居民区中。和那些名园相比,艺圃少了一些矫揉造作的精致,多了一些质朴飘逸的野趣。
艺圃面积不大,所以也就去除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复。掬一汪碧水于其中,开朗坦荡,恬淡雅致。池塘东面有一座三面临水的攒顶四角方亭,叫乳鱼亭。坐在亭子里,倚着吴王靠,闲来无事看看随风摇曳的柳条和池中游荡的小鱼。亭子对面,是园中的代表景点响月亭。月亮有声?岂不谬乎?有人解释说“响”可通“享”,是坐享月色之意,倒也有些意境。园子北部有两处主建筑,博雅堂和延光阁,一北一南,中为庭院。穿过落错有致的假山,顺着花木环绕的小径,可抵达凌驾于水面之上的延光阁。延光阁仿佛一只轻盈的鸟,穿越千山万水之后舒展双翅落于水面之上。在延光阁点上一杯茶,凭窗观望园中的美景,甚是美事一桩。山顶是朝爽亭,山后是漏窗墙,东南是乳鱼亭,西南是浴鸥庭院,小小一方,别有洞天。艺圃最值得一看的是园子南部一处叫做芹庐的庭院,这里有圆洞门、三折贴水平石桥,叫浴鸥池的小池塘和精致的香草居和南斋,布局精妙,构成一处读书会客的好地方。里面靠墙而立的是几块太湖石,借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
从艺圃回到平江路,尽管天色已暗,路上依旧人潮穿梭如织。若是吝惜苏州的时光,便要花上几个小时的功夫,钻进一两处不太扎眼的茶馆去听听昆曲评弹。弹词一阕渡过万水千山,水磨的昆曲六百年后仍能让人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一句吴侬软语的柔软娇嗔,一曲春江花月夜的千古绝唱,穿越古今,时光流转。
与翰尔园的相遇,纯属缘分,没有任何计划和期待,只因为夜晚漫步于平江路上,被街角一隅斑驳青砖围起的私密区域所吸引而致。
翰尔园位于平江路与大儒巷的交界处,把着街角的一隅,独领风骚。平江路上的翰尔园和金鸡湖畔的翰尔园比起来要精致许多,静谧许多。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疏落花格窗。挨近河边青砖围绕而成的老宅院,小巧而秀雅,与石桥、流水构成了最美的一角。宅院大门敞开着,里面错落有致地散落着几间老宅。其实在走到门口的时候我还犹豫了一下,很担心又是打着文化牌的幌子来个天价消费让人兴致全无,而当知道里面还有评弹表演的时候,就迫不及待想赶紧进去一探究竟了。
上:夜遇翰尔园。
下:翰尔园里听评弹。
服务员问我是只品茶还是和听昆曲一起,自然我选择了后者,于是被他们引领着进入院子最深处的昆曲表演的大厅,也是最大的一间屋子。大厅最前面是简简单单的一方小舞台,舞台正上方是字幕滚动屏,所以哪怕评弹表演者唱的曲子全然听不懂,看词也是能看出个究竟的。整个大厅昏暗且安静,整齐地码放着几张长桌。进去的时候,茶馆空荡荡的,整个表演大厅里面只有衣着布衫和旗袍的评弹表演老师坐在角落处闲聊,于是便选择了最后排正中的座位。坐稳之后便点了曲子与茶水,一壶碧螺春,一壶碧螺红,新芽带着春茶的袅袅茶香氤氲而来。评弹老师简单地理顺了下衣服上的褶皱,快速润了润嗓子,一人抱起琵琶,一人拎起三弦,悠悠走上台。一会是“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儿女情长,一会是“关山万里如飞渡,铁衣染血映寒光”的英雄豪杰。而我就这样一杯茶、一份茶点在手,在这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的音韵中沉醉了。
翰尔园是按曲收费的,虽然如此,评弹老师还是很随和地买一送几,让听者不至于那么意犹未尽。一曲钗头凤《苏轼与唐婉》过后,是小调类的《紫竹调》和《茉莉花》。不尽兴,又点了一首《秦淮景》,听着老师用绵软的苏白咿咿呀呀地轻声唱着百转千回: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让我来,唱一支秦淮景呀,细细呀道来,唱给诸公听呀。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呀,瞻园里,堂阔宇深,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呀。
夜色愈深,茶馆里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你一曲我一曲的,一会是赏中秋《白蛇传》,一会是大九连环调《姑苏好风光》……在吴侬软语的娓娓动听的苏州评弹中,在三弦琵琶的倾心悦耳声中,笃悠悠地喝茶,似睡似醒地聆听,茶越泡越淡,伴随着小曲儿,一路的风尘也一同被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