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岁超重肥胖人群IgG抗体检测情况分析
2014-05-02于海霞王瑜林小梅许贤照
于海霞,王瑜,林小梅,许贤照
(中国人民解放军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7~18岁超重肥胖人群IgG抗体检测情况分析
于海霞,王瑜,林小梅,许贤照
(中国人民解放军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目的通过检测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人群中14种食物不耐受的IgG抗体的含量,分析食物不耐受与肥胖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2013年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418名7~18岁儿童青少年,按照身体和体重的测量结果分为体重正常组330例和体重异常组88例,检测其对14种食物不耐受的IgG抗体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体重异常组中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高达61.4%,而体重正常组则为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孩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63.2%,高于男性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存在明显的食物不耐受现象。儿童青少年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为预防和治疗肥胖而制定的饮食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儿童青少年;食物不耐受IgG抗体;超重肥胖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4.19.1140
食物不耐受是由IgG抗体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引起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出现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1]。据英国过敏协会统计,有高达45%的人群对某种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食物不耐受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其中婴儿与儿童的发生率高于成人[2]。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青少年肥胖增势迅猛,已引起社会高度重视[3]。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体重儿童青少年血清中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含量,分析肥胖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治疗儿童青少年肥胖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来我中心体检的418名7~18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和体重身高测量。根据体重指数(BMI)指数分为体重正常组和异常组,其中正常组330例,男性237例,女性93例,年龄为(13.0±3.8)岁。异常组88例,男性67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12.5±3.4)岁。
1.2 身高和体重测量方法身高体重测量采用由北京陆德瑞衡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身高体重仪。身高体重的数值分别精确到0.1 cm和0.1 kg。测量时要求调查对象空腹和脱鞋测量。
1.3 诊断标准超重和肥胖的评判标准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4],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1.4 食物不耐受检测方法使用由美国BIOMERICA公司生产的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步骤按照试剂盒上的说明进行操作。
1.5 IgG浓度的判定IgG测定的浓度结果可分为4级:IgG<50 U/ml为阴性,50~100 U/ml轻度敏感,100~200 U/ml为中度敏感,IgG≥200 U/ml高度敏感。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两组食物不耐受的检出率并利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14种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比较两组间14种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见表1。14种食物不耐受阳性率的前三位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鸡蛋(37.3%)、牛奶(14.4%)、螃蟹(8.4%)。正常组的男性女性和异常组的男性女性间的14种食物不耐受阳性率的前三名排序均一致,均是鸡蛋、牛奶和螃蟹。不同性别间和不同组别间鸡蛋、牛奶和螃蟹不耐受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组中,女性的牛奶不耐受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7,P=0.025),其他不同性别间鸡蛋、螃蟹不耐受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常组中,不同性别在鸡蛋、牛奶和螃蟹不耐受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性别间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比较男性总例数为304例,其中有一种以上食物不耐受者144例(47.4%)。女性总例数为114例,其中一种以上食物不耐受者72例(63.2%)。女性食物不耐受阳性率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7,P=0.004)。
2.3 两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比较体重异常组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高于体重正常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0,P<0.041),见表2。
表1 两组间14种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例(%)]
表2 两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比较[例(%)]
3 讨论
本研究中,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61.4%)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的儿童青少年(49.1%),与郑专等[5]的报道一致。这表明肥胖与食物不耐受存在一定的关系。儿童青少年的食物不耐受的总阳性率为51.7%。14种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最高的是鸡蛋和牛奶,与国内其他报道一致[6-8]。鸡蛋与牛奶是儿童青少年日常饮食中最常见的两种食物,并且是高蛋白食物其免疫原性强,儿童和未成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还不完善,容易对肠道内的异物蛋白形成IgG抗体[8]。由于女性独特的免疫系统环境,女性的综合免疫反应强于男性,女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远高于男性[9]。本文中,不同性别在不同组别间的不同食物不耐受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女孩的总食物不耐受阳性率高于男孩(P<0.05),这与郑专等[5]的研究不一致,可能与地区、年龄以及人群有关。
有研究认为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被消化成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进而完全转化为能量供人体使用。然而并非完全如此,某些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被视为异物,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对这些异物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的抗体[9-10],IgG与食物分子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被集体当作废物从肾脏排除,由于某些免疫复合物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膜,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升高,免疫系统超负荷,反复不耐受的食物刺激,IgG抗体与食物分子结构形成免疫复合物,加重免疫系统的负担,可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一系列症状和疾病,如高血压、肥胖、头痛、腹胀、腹泻和感染等[11-13]。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不管是肥胖还是食物的不耐受都会造成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行为因素,如膳食习惯、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14]。在本文中,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存在明显的食物不耐受现象,且食物不耐受和肥胖均是可逆的,临床实践表明,大多数人在避免不耐受的食物6个月后,症状减轻或消失[15]。因此检测IgG抗体对探讨肥胖的成因及指导相应的饮食治疗方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黄蓉,刘志强.食物不耐受与儿童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3)∶257-258.
[2]Saeed SA,Ali R,Ali SS,et al.A closer look at food allergy and intolerance[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04,14(6)∶376-380.
[3]季成叶.全球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流行现状和趋势[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648-650.
[4]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5]郑专,董学君,陈剑波.肥胖青年人群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J].2010,20(11)∶2864-2865.
[6]卓文广,王昊,郑辉.杭州市儿童7种食物不耐受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10)∶202-204.
[7]武庆斌.小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食物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10)∶66-68.
[8]曹永艳,周小勇,李东升,等.3种慢性变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12)∶731-733.
[9]Breakey J.Is food intolerance due to an 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 [J].Asia Pac J Clin Nutr,2004,13(supp1)∶s175.
[10]黄春艳,邢昌盛.食物不耐受检测与对临床指导的分析[J].2011, 35(3)∶223-224.
[11]许雍皞,王俊普,唐发清.100例食物过敏患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J].2009,16(1)∶38-41.
[12]Fischer R,McGhee JR,Vu HL,et al.Oral and nasal sensitization promote distinct immune responses and lung reactivity in a mouse model of peanut allergy[J].Am J Pathol,2005,167(6)∶1621-1630.
[13]王燕,周静,张毅.健康体检人群食物不耐受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2013,53(36)∶78-80.
[14]陈绮文.北京市城区成年超重-肥胖相关行为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15]Dvoneshire V,Duquette P,Dwosh E,et al.The immune system and hormones∶review and relevance to pregnancy and contraception in women with MS[J].Int MS J,2003,10(2)∶44-50.
R593
B
1003—6350(2014)19—2900—03
2014-02-12)
于海霞。E-mail:1239228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