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2014-04-30欧淼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就业现状就业指导

欧淼

摘要: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与向往,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因此,应从中职生的基本情况与就业现状出发,对目前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状况,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就业现状;工学交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073-03

如何帮助中职生认清自己,认识社会,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顺利地从校园走向社会,关键是要做好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中职生基本情况与就业现状

中职生基本情况 (1)普遍学习兴致不高、基础偏差。随着高考的扩招及学生生源的减少,中职学校的生源数量更是每况愈下,而且质量也在下降。如今考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为初中起点,都属于中考的失利者,他们对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耐性和钻研精神,缺乏积极学习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不少学生连初中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因此,这些学生的基础偏差,有的已经出现很强烈的自卑心理,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当进入一个与初中基本不一样的学习环境时,由于存在一种强大的惰性心理,就会产生厌学现象。(2)纪律性较差,难于管理。首先,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不愿服从父母和教师的教导。其次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这就加剧了学生叛逆的严重性。再次,在中职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不健全的家庭,父母感情不和、离异导致子女的心理发生变化,缺失了父爱或母爱,觉得自己会被周边的同学、朋友歧视,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将来更是感觉渺茫,有的甚至对整个社会都存在一种敌视、憎恶的心理。这些问题学生在心理和性格上存在缺陷,不便于管理。

中职生就业现状 (1)依赖性强、目标不明确、从众现象严重。中职生相对于其他的求职者而言,年龄偏小,在选择专业和择业的时候很盲目,主要还是依靠父母的判断,因为他们对自己、对社会没有更准确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专业、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更不知道社会中哪个行业有好的发展前景。在职业目标方面,对自己没有一个长远的职业规划,没有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一般的企业看不上,一味地追求高薪;有的学生则对自己极无信心,对前途感到一片渺茫。在择业过程中,中职生的从众现象尤为突出,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分析,选择一个有良好发展空间的、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盲目地追随其他求职者。(2)就业率高、就业质量不高、稳定性差、后续发展不足。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东南沿海“用工荒”和内地“就业难”的矛盾局面,原因在于内地的大学生毕业后想做白领,不愿意去东南沿海地区提供的生产一线岗位工作,而国内生产一线岗位较多,中职生的就业标准较低,致使就业率要高于大学生。但中职生的就业质量不高,随着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学生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企业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提高了招聘的门槛。中职学历成为社会的中下层次,许多城市对中职生的定位就是熟练操作工,与技术毫无关联,到了企业后就只是从事简单、重复的作业,没有太大的提升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导致许多中职生到了企业之后,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太大,出现了大量辞职和“跳槽”现象。

当今中职生就业存在“四不”现象:太脏太累不干;经常加班不干;非正常班次不干;挣钱少的工作不干。中职生正遭遇比以往更多的就业“挤压”:上有大学生降薪找工作,下有农民工吃苦不择业。这更加显示出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势在必行,指导中职生顺利、稳定就业已经成为一项社会责任。

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就业指导工作方式陈旧,时间上受到局限 就业指导较为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大会灌输就业思想,以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或就业指导报告、就业形势分析报告等方式进行,或是请名人名家为毕业生“指点迷津”,就业与专业特色结合不明显,针对性不强,而且在时间上仅局限于中职生毕业年,收效甚微。

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化严重,偏重于理论 就业指导教材版本众多,内容上虽然能从自我认知、职业规划、就业技巧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但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技巧和教学目标、轻学生内在能力培养等诸多问题。在教学上也是照本宣科,形式化倾向严重。大多数教材不是对国家相关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宣讲,就是局限于择业技巧或就业心理等等,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自然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取得的效果不好。

学校、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 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并不完善,远不及专业课建设那么受重视,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没有明确的学科指导思想。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也缺乏培养,大多数是半路改行,专业教师很少,再加上忙于日常事务,对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精力和时间投入不够,理论知识和经验都不是很丰富,加之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在就业指导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很不充分。另外,由于课程方面的枯燥乏味,导致中职生对职业指导课的兴趣不大,重视程度不高,因此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效果。

本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状况

加强对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校成立了单独的就业指导中心,以专为主,专兼结合,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这是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根本保证。以就业指导中心为核心,负责全校就业工作的组织、管理、指导与协调,不仅承担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还担负市场开发、组织招聘、跟踪服务、统筹协调等职责,是就业指导服务的专门机构,学校大力鼓励、支持就业指导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和学习等工作,不断提升核心骨干力量的知识水平。以毕业班班主任为骨干,积极协助配合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配合处理学生实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从学生入学起就灌输就业观念 在新生入学时就进行集体就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使学生对就业先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刚踏入中职学校时就明确自己的目的、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向。

切实实施“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世界产学合作教育协会秘书长彼得·J·弗兰克斯对现存的各种工学合作教育模式做了如下共性的概括:(1)这是一种应用型学习。(2)这种应用型学习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完成。(3)制定一个合作教育计划,结合工作场所的学习,使之成为一种更为完整的教育。(4)通过合作教育计划,建立起学校与社会更为密切的联系。(5)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掌握了实际的生产技术或工作本领,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我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大胆实践、小心求证,组建的“订单式”教学班初见成效。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开设相应的教学课程,授课教师可以是学校专职教师,也可以是企业指派的专业人员,并设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合格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合作企业工作。

以就业为导向的多样化课程设置 在一年级学生中开设为期一周的就业指导课程,以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学习目标。在这一周时间里,安排学生以校内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介绍学校的三大专业群设置,分析中职学校的优势与劣势,讲解每个专业群下设的一些子专业及每个专业对应的工作单位和岗位。(2)介绍合作企业情况,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的用工方式、管理制度及福利待遇等,结合企业以往招聘所用的宣传片和彩页,让学生在视觉上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各种工作场景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各种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播放一些工作当中疏忽大意造成事故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认真学习和工作态度的重要性。(3)讲解学校“订单式”培养的方式、流程及管理制度。经过一年半的基础课学习及对各个专业的了解,在二年级上半学期进行专门化方向分流,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可以选择考入不同的专门化方向班,进行专业学习。到三年级第一学期就会有用人单位到学校挑选学生,经过面试、考试组建“订单班”,开始讲授企业要求的课程。四年级第一学期,企业来验收,对“订单班”的学生进行考试选拔,合格者有资格到企业实习。(4)简历的书写、试题练习及面试注意事项。向学生介绍规范的纸质简历和电子版简历的格式、字体,让学生进行填写,并现场进行更正。复印一些以往单位的面试、考试题,让学生进行模拟考试,了解企业考试的形式及内容,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试卷分析。介绍以往学生面试时出现的问题,包括发型、发色、着装、仪态、姿势等细节,现场模拟一些问题学生的案例,使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印象深刻,防微杜渐。(5)合同及劳动法讲解。根据中职生的切实情况,选择性地为学生讲解合同及劳动法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在将来就业时认清形势,正确维护自己的权利。(6)通过优秀毕业生效应影响在校学生。大量搜集优秀毕业生的工作照片,撰写优秀毕业生工作事迹,在学生面前进行讲解、宣传。利用明星效应,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7)人才市场的现场体验。组织学生亲自到人才市场进行调查,通过“看”,了解一些企业的基本情况、招聘要求、应聘者的精神状态等等。通过“听”,了解企业关心的问题以及应聘者回答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做”,自己亲身感受一下面试者的想法和心态。通过“想”,将所见、所闻、所做进行总结归纳,从中得到收获。(8)组织学生到工作岗位现场参观,同时请企业人员、毕业生进行现场讲解,与学生进行有问有答有实物的互动环节,帮助在校生更加真实、准确地认识将来工作的状态和场景。(9)根据一周的所见、所闻、所想,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书,包括自己的优势、劣势分析,制定在校学习期间的规划和阶段目标以及实习期间和将来毕业后走上岗位的阶段目标和执行规划。

就业指导贯穿三年,不局限固定模式 一年级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就业指导课讲授;二年级进行专门化方向分流,讲解各专业的要求及就业前景;三年级进行“订单班”的选拔,由企业宣讲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等等。形式、内容不固定,目的是不断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解决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真正落实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 工学交替是指学生在校学习完一个理论知识模块之后,能够去相应的实习基地进行练习,真正把理论与实际联系到一起。问题的关键在于授课环节在学校可以顺利完成,之后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现场实操时,必须与实习单位做好提前的工作安排,需要企业进行配合,因为这样很容易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要牺牲一些时间安排实习学生。学生在阶段性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考核工作,需要教师和师傅共同监督。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对工学交替的正面宣传力度,出台相应的鼓励优惠政策,使更多的企业认可并积极支持学校工学交替工作的开展。

针对个体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每个中职生在性格、兴趣、自身情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迥然不同,需要对学生进行个体指导。因此,要加大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职业学校在政策和经济上予以扶持,不断夯实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注重中职生的择业心理辅导,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在就业心理上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由消极向积极转变。中职学校应把就业教育纳入课程改革体系,应结合学生的现状和个性特点,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黄茂寨.浅谈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基本思路[J].职业,2009(6).

[2]耿杰人.浅谈如何做好中职生的就业指导工作[J].科学教育前沿,2011(1).

[3]彭程.“订单式工学交替”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0).

[4]赵晨曦,赵文红.关于中职院校就业指导课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学大众,2012(3).

(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就业现状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影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分析
扬州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调查与分析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