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性贫血临床调查研究
2014-04-29周建宇郭峰宇
周建宇 郭峰宇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性贫血发生率的特点及临床现状。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6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分析研究手术前后发生肿瘤性贫血及相关性贫血发生的临床特点。结果在6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显示,手术前患肿瘤性贫血18例(26.47%),缺铁性贫血19例(27.94%),手术后68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患肿瘤性贫血37例(54.41%),缺铁性贫血13例(19.12%),手术前后相比术后肿瘤性贫血明显高于术前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患肿瘤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几率高,尤其术后肿瘤性贫血发病率更高,所以术后建立规范性肿瘤性贫血治疗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结直肠癌;手术前后;贫血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59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93-01
贫血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近60%的肿瘤患者存在本症状,当疾病处于进展期或进行放化疗时,贫血的发生率甚至可高达90%[1]。肿瘤性贫血指因为肿瘤或放化疗引起的红细胞数量减少、红细胞平均压积及血红蛋白降低,肿瘤性贫血发生率高并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6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前后肿瘤性贫血临床特征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8例病例资料选自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肿瘤科结直肠癌住院患者,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56.8岁。升结肠癌25例,横结肠癌13例,降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15例,直肠癌9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并排除术前术后肝肾功能异常,凝血机制障碍及溶血性疾病等贫血诱因。
1.2方法贫血标准以成年男性Hb(120-160)g/L,成年女性Hb(110-150)g/L,HCT男性0.38-0.50,女性0.33-0.45,低于下限诊断为贫血。同时以患者入院首次血常规为诊断依据,贫血分级按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制定的癌性贫血诊断标准诊断及分级[2],标准如下:100.0-109.0g/L轻度贫血;80.0-99.0g/L;中度贫血,60.0-79.0g/L重度贫血;<60.0g/L极重度贫血,>110.0g/L正常。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资料行χ2检验,对其中P<0.05为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術前及术后患者各项指标与贫血分析比较见表1。
3讨论
贫血是结直肠癌患者常见症状之一,有时作为结直肠癌的首发症状出现。一般可通过血常规检测出,同时表现出贫血症状。有部分患者通过大便潜血检验,尤其是潜血持续阳性是鉴别肿瘤的关键项目之一。患者贫血程度严重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68例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与贫血分级标准进行分析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的贫血发生率较高,术前发生率54.41%,术后高达73.53%。而且手术前患肿瘤性贫血26.47%,缺铁性贫血27.94%,手术后患肿瘤性贫血54.41%,缺铁性贫血19.12%,术前术后具有差异性(P<0.05)。有报道[3]贫血机制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是消化吸收功降低,引起造血物质的匮乏;体内EPO分泌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引起肿瘤性贫血。本组中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肿瘤性贫血发生率升至54.41%,明显高于术前(P<0.05),与于健春等[4]报道相接近。同时术前肿瘤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无差异性(P>0.05),术后具有差异性。肿瘤性贫血早期患者无腹痛,腹胀及脓血便等结直肠癌临床表现,容易被漏诊误治。由于肿瘤相关性贫血是一种慢性疾病贫血,治疗以输血和EPO为主,而缺铁性贫血从静脉给予铁剂治疗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治疗作用。因此,结直肠癌患者可合并贫血,术后患者更易出现肿瘤性贫血,临床人员应注意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及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3-399.
[2]陈方平.血液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
[3]高艳,许崇安,刘殊.癌性贫血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24):1957.
[4]于健春,葛军娜,唐云,等.胃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贫血状况的多中心临床调查研究[J].肿瘤学,2011,49(1):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