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2014-04-29温怀兰
温怀兰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地完善我国的教育制度,自主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探究的基础,合作学习是探究的重要组织形式,而真正探究小学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分析问题,创造性地去解决学习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具有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探究式学习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式学习方法就是改变过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的被动状态转为主动状态,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探究式学习不仅能改变死板沉闷的传统教学方式,更是增强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一、探究式学习概述
1.探究式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要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就是我们文中所讨论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参与,是一种新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主地去对课程进行研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与交流等活动。
2.探究式学习的意义所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着非常重要教育意义的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意识,促进思维逻辑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地掌握课堂知识,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探究式学习方法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和信息材料的收集,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都在对知识进行消化,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情境模式的创新教学
小学生的智力、心理以及逻辑思维都还不成熟,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这个时段来说接受起来是有难度的,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明显。所以,针对小学生应该采用灵活和感性的方式去进行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模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融入教学情境中去。
如,一年级(下册)《春天来了》一课,教师应该带动学生去想象春天的特点是什么。如课文中所描述一样,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等自然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小燕子往南飞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春天的想象,也可以在课堂上对春天进行探讨,如春天应该做什么,喜不喜欢春天等问题,充分地调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想象。这种方法能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记住春天,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新事物的自主学习兴趣。
2.增强课前预习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上,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的语文学习中,对于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在课余时间,或者放学期间都应该加以巩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学生在课堂中提前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吸收课堂知识。
3.加强学生的课后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还可以在课后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原理,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对带有探究性质的作业,这样有助于学生去观察生活、独立思考,不断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如,教学五年级《鹬蚌相争》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鹬蚌相争的故事,让学生去反思鹬蚌为什么相争等等一系列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举一反三。
三、探究式学习对改善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
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与教师相互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的能力,通过探究式学习能增强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活跃课堂气氛,改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严肃的形象,使学生能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下学习。
2.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探究式学习改变了过去单纯以书本为载体的学习模式,可以由书本上的知识延伸到各个领域当中,借助多个载体来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教学资源去了解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多媒体、影像和课外书本等,帮助学生增加其文化底蕴。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关注和培养的对象。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不能采取古板的教学方法,而是讓学生能有更好学习心态和方法接受知识,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田若.当前的识字教学和识字教材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1,4(3):12-14.
[2]张琼.作文教学中的“头脑风暴”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5(8):2-5.
[3]赵素芹.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J].语文学刊,2011,5(24):3-5.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小学校)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