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成效

2014-04-29高虹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高虹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成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恐惧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不仅要加强急救的各项护理措施,必须还要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减少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发生,并且能够大大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理干预;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3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10-02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不仅提高临床急救护理水平,而且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现笔者将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成效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8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2例;男性>女性,年龄在40-78岁,平均年龄(48.10±2.39)岁。其中表现为胸痛的患者34例,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衰症状首发的12例,暈厥、大汗起病8例,恶心、呕吐3例,并发心律失常4例,心源性休克3例,心力衰竭12例。患者有明显诱因19例:其中由于饱餐诱发9例,用力排便诱发3例,上呼吸道感染诱发3例,由于激动、情绪紧张等激烈诱发3例,劳累诱发1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程度、文化程度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一般护理:AMI患者卧床休息制动12-24小时,并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性因素,限制探视人员,护理人员协助其进行大小便,进食、洗漱等日常生活。如病情恢复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的患者,3日内可在病室内走动,第4-5日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惫为主,如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延长卧床制动的时间[1]。指导患者适当饮食,发病第1日可以进流质食物,随后进食半流食,2-3日后改为软质食物,饮食宜准备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实施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告知患者忌烟酒,避免饮浓茶咖啡以及过冷过热刺激辛辣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排便时误屏气,养成良好地排便习惯,必要时给予缓泻剂[2]。

1.2.2心理护理干预措施①帮助患者讲解并熟悉CCU病房的环境: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CCU病房的一般情况和各项规章制度。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进入CCU病房治疗会获得更好的全程监护的治疗与护理,努力增加患者及家属对CCU产生信任感。②保持CCU病房的环境良好:保持ICU病房内的清洁、卫生,没有使用的仪器应避免出现在CCU病房内,这样可以减轻或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以及要求调整病房内的光线,尽量满足患者的基本要求。③掌握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护理操作与查房护士都要面带真诚的微笑,言语温柔。多掌握合适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需要,聊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轻松话题,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其疑问。在每次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向患者讲解疾病已有好转,多给予鼓舞,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产生对生命的渴望感。对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告知家属在探视时多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对于患者思想存在顾虑的问题给予具体有效的开导方法,以使患者能安心有效的配合治疗。④将患者的不舒适降为最低:由于患者疼痛难忍现象,因此护士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解释,缓解心理作用的疼痛。⑤放松训练疗法:放松训练具有良好的抗应激能力的效果,放松状态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直接对机体的许多功能产生影响,同时也对疾病的转归产生严重的影响[3]。放松训练可改变患者在紧张状态下的心理和病理的各种应激反应,对维护机体健康和提高机体适应水平有明显的效果[4]。

1.3效果评定两组患者在住院后3天后分别对针对焦虑、恐惧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分。其中焦虑和恐惧的每一项满分10分,大于5分为症状明显,4-2分为症状不明显,低于2分为无症状,患者满意度是采取科室自订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

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所有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2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症状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病情危急,患者会产生巨大的焦虑以及恐惧心理。加之患者进入CCU病房后无家属的陪伴,医护人员是患者唯一的精神支柱,因此医护人员在帮助患者树立良好心理状态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CCU病房的各项护理操作中,护士除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外,还应加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患病后常会出现孤独感,心情恶劣.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细致的做好心理工作,无论患者态度如何不满护士也要微笑服务,不断帮助和鼓励患者,重建战胜疾病的信心。我院采取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病情康复起到一定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杜宁.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监测与护理[J].临床荟萃,2010,25(8):915.

[2]陈佳文.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杂志,2010,14(7):34.

[3]康岚.心理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35).

[4]王玉华.急重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1).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