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教学点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
2014-04-29周锦鸿
周锦鸿
【摘要】 由于地处偏远、布局分散,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面临困境:经费短缺、办学条件落后、师资短缺等,严重阻碍了教育机会均等。基于此,政府应从资源供给、降低上学成本、提高教育质量、争取社会支持等各方面加强对小规模学校的建设,从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关键词】 农村教学点 发展困境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24-01
一、政府承担更多责任,保证充足的教育资源
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教育资源极度短缺的生存困境。特别是近年来的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受功利主义价值观影响,对教学点采取歧视性政策,大范围撤销教学点。另一方面,暂时保留的教学点难以获得教育资源。此外,教学点办学条件十分落后。如陕西省石泉县迎风镇三个教学点的校舍均为土木结构,目前危房面积占到50%,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也十分普遍。
基于农村教学点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我国政府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将政策重点转移到偏远农村的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上来,从增建校舍、改善教室、宿舍环境、提高远程教育设备水平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小规模学校提供充足、优质的教育资源。首先,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为偏远农村儿童服务。其次,赋予教学点经费管理支配权。改变中心学校统筹经费的划拨方式,将教学点经费预算单列,确保其经费需求。再次,建立分类管理体系,增加对教学点的资源投入。针对教学点学校规模、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特殊性,改变单独以生均经费为标准的经费核定方式,根据教学点的运转经费、配套设施、教师实际需求等标准进行核定。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从经费、教学设施等方面为教学点提供充足的资源。
二、以学生利益为本,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反思我国偏远农村儿童的受教育状况,由于教学点的大量撤并,很多学生的上学路途遥远,通常要步行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崎岖山路到中心学校上学。有研究显示,陕西、湖北、河南、云南、广西和内蒙六省区的样本学生上学平均距离都在8公里以上,上学时间平均在1小时以上。这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的产生:学生失去了大部分课外学习的时间。
基于此,教育决策者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服务。正如教育部文件所指出的:“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置村小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无论是上学还是乘车,都要求家校间距离单程时间不超过40分钟”。第二,针对到教学点及中心学校上学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经济补贴。首先,应提供免费校车服务,确保学生上学的交通便利与安全;尚未完成校车供给的地区,应给予学生交通补贴,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其次,为学生课外活动创造机会,并给予经费资助。在缩短学生上学时间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课外学习机会,如组织小组学习和交流、教师课外辅导、课余实践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促进小规模学校长足发展
我国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其主要问题集中在师资短缺与质量低下并存、远程教育技术难以配套等方面。首先,师资短缺与质量低下。教学点教师大多来自当地农村、多为民办教师转正或是代课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教育,学历低、基础差,加之常年在偏远地区工作,知识陈旧又难以更新,导致教学水平难以提高。其次,远程教育设备配备不足。我国的农村教学点几乎都没有配备电脑,就算少数地区已经配备了电脑,也因为资金短缺、无法承担电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低下等原因而不敢使用电脑教学。
基于上述问题,我国农村教学点也应该从多个方面提高教学点的教育质量。首先,改革师资配置方式,加强教学点师资队伍建设。要适当放宽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改变单一地以“师生比”作为配置教师的标准;招收本地生源定向培养教师,实行兼科教师培养计划,增加教学点教师资格达标弹性;对进入教学点工作的优秀年轻教师实施优惠政策,此外,促进远程教育在偏远教学点的有效利用,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实现教学点信息化全覆盖。
四、因地制宜,争取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多元主体支持
我国农村教学点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在仅有几百人的自然村落,教学点伴随着村落的出现一直延续至今,是能够凝聚村民的文化象征;同时,教学点配置大量的科技文化书籍、报刊资料等,将科学技术、致富信息和政策等传播到广大农民中间;村民集会、娱乐活动也经常在教学点举行。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农村社区规模萎缩、学校布局调整背景下教学点被大量撤并,教学点与社区的联系日益减少,很难在社区中汲取相应的资源。
基于上述问题,除了国家政府的财政支持,如何创新理念、争取社区等多元主体的资源,是我国农村教学点亟待探索的问题。首先,因地制宜,利用农村当地资源发展校办产业。以湖北省某小学为例,该校建立了蔬菜基地、养猪场和鱼塘,在老师的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所得产品基本供给本校食堂,同时在食堂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特困生做些帮厨、摘菜、除草等劳务。在资助了特困生的同时,学校的校办产业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其次,创新课程设置,促使学生在农村自然环境中学习部分课程。我国农村地区广袤,很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多元且独特。教学点可以将科学、美术、生活与劳动课等的内容与当地环境结合起来,并请一些年长、有文化的居民和教师一起讲授相关课程,这种“生命体验”式的课程能够更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