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
2014-04-29杨现民刘雍潜钟晓流宋述强
杨现民 刘雍潜 钟晓流 宋述强
摘要:智慧教育是信息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趋势,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创新举措。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升,各种智慧技术的逐步成熟,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持续增加以及良好教育信息化政策环境的逐步建立,为发展智慧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要结合国情大力实施大变革战略、科教融合战略、协同创新战略和无障碍战略。七大发展路径包括: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无缝接入智慧城市系统;实施ICT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教育信息无障碍工程;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打造智慧教育产业链;建立智慧教育研发基地。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1-0012-08
作为“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者和积极倡导者,IBM从服务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智慧教育发展的五大路标,分别是学生的技术沉浸、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服务型经济的知识技能、系统文化资源的全球整合和为21世纪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如果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来看,智慧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教育环境的智慧化、教育资源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和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最终形成一个一体化、开放灵活、智能化的教育系统。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提到“中国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发展机遇和发展难题都前所未有”。智慧教育是信息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趋势,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创新举措。如何在国际智慧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下制定中国特色的智慧教育发展战略与路径,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智慧教育全球发展概览
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始走向融合创新的深层次发展阶段,推进教育系统重构、加速学校变革、打造开放性学习环境已成为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己将智慧教育作为其未来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从数字教育转向智慧教育己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来西亚早在1999年就提出“智慧学校计划”,到2010年将所有学校都转型为智能学校,从而促进马来西亚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变革,为培养信息时代人才奠定基础。中国台湾的桃园县在“智慧台湾u桃园计划”中,提出从E化教育向u化教育(泛在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IBM为智慧教育的实现设计了一系列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框架包括教育数据的收集、管理与分析,为学习者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以及教学制度优化三个部分。IBM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已经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得到实施。智慧教育走在国际前列的当属新加坡和韩国。
新加坡在其iN2015计划中提出实施智慧教育计划,该计划的战略重点是:(1)建立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空间;(2)建设国家范围的教育基础设施;(3)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教育领域使用信息技术的创新中心。新加坡智慧教育计划主要通过EdVantage项目的实施来落实,目标是提供一个延伸至课堂以外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包括三部分:(1)iACCESS,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随时随地的信息接入;(2)iLEARN,为学习者提供交互式数字学习资源;(3)iEXPERIENCE,为学习者提供交互式智能学习应用以满足不同学习方式的需求。
韩国2011年颁布了“智慧教育推进战略”的国家教育政策_3],主要包含六大战略:(1)数字教科书的开发和应用,争取到2015年取消纸质教材;(2)通过加强在线学习与大学先修课程制度间的联系等措施推广在线学习;(3)构筑教育内容的公共利用环境,确保资源在受保护的条件下被广大教师和学生自由使用;(4)强化智慧教学与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智能化;(5)推行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教育服务;(6)设立旨在推进智慧教育的未来教育研究中心。韩国智慧教育战略体系的核心是数字教科书的普及推广,期望通过教材的彻底革新来带动整个教育体系的升级改造。
二、发展智慧教育的战略意义
随着信息化浪潮在全球的兴起,教育发展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智慧教育是对未来教育模式的创新性探索,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和技术条件。在技术变革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发展智慧教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破解我国教育发展难题,推动教育领域全面改革
目前,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期盼的要求,存在一系列发展难题,比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创造力不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公平问题长期存在;高等教育规模飞跃式扩张导致本科教学质量下滑;各地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等等。智慧教育通过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系统运行的智慧化水平,有助于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从而形成突破点,带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全面改革。
2.抢占国际教育制高点,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
在通往信息化社会的道路上,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虽有差距,但并不明显,尤其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经过多年的重点投入建设,某些方面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智慧教育建设为我国抢占国际教育制高点,重塑我国在全球教育的影响力和地位提供了契机。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是培养面向21世纪创新型人才、智慧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的内在需求。智慧教育的发展将引领我国教育信息化新的发展方向,带动整个教育产业的迅猛发展,培养大批世界一流的创新智慧型人才。
3.服务全民终身教育,助推中国教育梦实现
技术推动下的智慧教育正在成为信息时代全球教育改革的“方向标”。智慧教育面向全体公民,既可以为正常人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又能够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教育需求。袁贵仁部长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阐述了他的中国教育梦,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智慧教育运用科技服务教育,显著提升教育智慧,能够实现“学有所教、有教无类”、“人人教、人人学”的泛在教育,是对中国教育梦的进一步阐释和丰富,将加快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三、发展智慧教育的现实条件
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Enhanced e-Education),是对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智慧教育建设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在现有教育信息化基础之上提升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经过十年多的持续投入和建设,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慧技术逐步成熟,教育信息化经费持续增加,教育信息化政策环境逐步完善,这些都为我国发展智慧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校校通、精品课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大大推动了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成绩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1)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多样化的信息终端设备(笔记本、平板电脑、交互白板等)开始逐步普及应用;(2)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国家数字化资源体系初步形成,建设了涵盖国家、省、市区等不同范围、不同规模的教育资源库和资源网站;(3)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教育部正式颁布教育信息化管理系列标准,并在全国推行中小学生学籍“一人一生一号”,学校依托数字校园建设,部署了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学籍管理、设备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等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4)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整体信息素养全面提升,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和教学的全面改革提供了基础。
2.智慧技术不断成熟和推广应用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将教育信息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是智慧教育系统建设的“智慧支柱”。物联网技术能够提升教育环境与教学活动的感知性,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泛在网络和云计算技术是智慧教育系统建设的“智慧底座”。泛在网络技术能够增强教育网络与多终端的连通性,云计算技术能够拓展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的共享性。近年来,这些技术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努力和推动下不断成熟,在经济、医疗、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智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为我国发展智慧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3.教育信息化经费逐步增加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首次实现4%,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大幅增加,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据统计,2012年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实际投入已经超过9000亿(含国家投入和各种社会资本投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己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模式,必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保障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持续、大力投入。此外,随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新一轮的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已经到来。教育事业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智慧城市行动计划的实施,必将有大量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为各城市发展智慧教育提供经费保障。
4.教育信息化政策环境良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各省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都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纷纷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任务、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此外,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制定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与行动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些纲要与规划的制定为我国发展智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智慧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要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下,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充分整合教育系统内外现有资源(云计算中心、数字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系统等),打造涵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融合贯通不同教育阶段,支持各类教育主流业务开展的智慧教育系统,为各类用户(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最需要、最适合、最准确、最便捷的教育服务。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跃迁升级和创新发展,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站在抢占全球教育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高度制定具体发展战略。
1.大变革战略:重构教育生态系统
当前我国已经和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一起,同步进入了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当前我国教育系统运转乏力、结构失衡,系统内部以及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诸多矛盾,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优质公平教育的需求。与金融、医疗、交通、电力等系统相比,教育系统最为“顽固”,信息化的“冲击波”尚未引起教学结构的变革,教育的核心业务依旧采用传统模式运作。技术变革教育的时代己经来临,耍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智慧教育的发展不是对原有教育系统的“小修小补”,而是要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改革。《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重要文件的发布,为创新应用技术重构教育生态系统提供了政策保障。智慧教育要突破现有教育系统的“条条框框”,以“大变革”的气魄和思维重构整个教育生态系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教育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确立技术的战略影响地位(技术不仅仅是改善教学的工具)。
2.科教融合战略:创新应用科技破解教育难题
减负、公平、安全、均衡发展等诸多教育难题的有效解决是智慧教育“智慧性”的重要体现。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面临的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存在的教育问题和矛盾异常突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语义网、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当前诸多教育难题提供了条件。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互为支撑,坚持“科教融合”的基本战略思想,创新应用、整合各种适合的技术解决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的创新应用既有助于教育难题的解决,又将促进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科教融合将实现智慧教育系统更顺畅、更智慧化地运行和发展,为中国教育梦插上展飞的“翅膀”。
3.协同创新战略:推进智慧教育可持续发展
智慧教育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有效协同。我国智慧教育的科学发展需要多方联合,在体制上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的新形式与新方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协调制定扶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企业力量的深度参与,将大大加速各种智慧教育产品与服务的研发与市场推广。借鉴高校2011计划的协同创新思路和方法,鼓励企业牵头成立智慧教育研发联盟,通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强强联合”,突破智慧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机制、运营等壁垒。
4.无障碍战略:为特殊人群提供无障碍教育服务
教育是伟大的爱的事业,教育改革的成果要惠及每个人。我国有近8000万残疾人,其中听力和语言障碍者占34.3%,智力障碍者占19.7%,肢体障碍者占14.6%,视力障碍者占14.6%,谨慎残疾障碍者占13%。这些特殊人群比正常人更需要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我国经过10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产生了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大都未考虑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导致很多盲人、聋人无法正常享用这些资源。智慧教育要让每个社会公民都能无障碍的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我国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要时刻保持“无障碍”设计的战略思想,为广大特殊人群提供无障碍教育服务。
五、智慧教育发展路径选择
在上述发展战略指导下,结合智慧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我国教育的发展现状,确定如下七大智慧教育发展路径,分别是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无缝接入智慧城市系统、实施ICT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教育信息无障碍工程、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打造智慧教育产业链以及建立智慧教育研发基地。
1.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智慧教育核心业务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构建智慧教育“大厦”的首要工程。该平台要支持各类教育业务(学习、教学、管理、评价等)的智慧化运行和管理,为各种教育信息化业务系统提供统一门户、统一认证、统一接口、统一数据中心等公共服务。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不是将现有教育信息化平台推倒重建,而是遵循“统一规划、有效集成”的原则,一是将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有效连通,实现硬件资源共享;二是将现有各级教育信息化系统有效集成,通过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门户统一对外提供访问入口;三是结合教育业务发展需求,研发新型的智慧教育信息化系统,比如:可视化智慧教育管控系统、远程督导系统等。
2.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无缝接入智慧城市系统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涉及城市管理、政府服务、企业运营、市民生活等方面,智慧教育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智慧城市建设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盘活智慧城市建设中已有的基础设施资源(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最大限度地保护已有投资,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未来智慧教育的统一身份认证将与智慧城市中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市民服务等接口绑定,社会各部门共享市民信息数据,最终实现人人拥有唯一的、个性化的、终身化的“智慧账户”。此外,智慧教育系统自身还要具备较强的“开放性”,可以将外部第三方符合标准的系统无缝接入智慧教育系统。
3.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探索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模式
依据“试点先行,示范引路”的原则,选择信息化条件较好、对数字教育系统智慧提升有强烈需求的地区和学校,确立智慧教育示范区、示范校,探索有效的、可推广的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模式。对试点区校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现状调研和需求分析,明确该区已有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部署情况。将该区的相关教育数据和应用系统与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将现有的数字教育应用系统进行智慧化改造,无法满足业务需求的重新建设配套新的智慧教育应用系统。同时对试点区校的广大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开展技术与应用培训,推进智慧教育应用的落地。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广大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创新应用技术,以彰显和提升智慧教育的价值。
4.实施ICT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发展教师数字教学智慧
TPACK模型是当前国际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主流理论框架,依据TPACK大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信息技术能力、技术支持的学科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要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结构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类高校和其他教育教研机构的条件和资源,建立区级及校本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的培训方式。全面推进区域性网络研修和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教育智慧分享,促进全体教师的成长,实现教师能力水平的均衡发展。
5.实施教育信息无障碍工程,服务广大特殊人群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当前,政务领域正在大力推进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网站的无障碍改造,如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首都之窗”提供读屏、视觉辅助、在线语音、盲人在线等多种无障碍服务,很好地满足了各类特殊人群便捷获取信息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服务。实际上,社会上任何人都是教育的服务对象,有受教育的潜在需求,尤其是残疾人群体。智慧教育要面向全体,通过科技的力量增强服务能力,实现传统教育所难以达成的“全员、全面、全程”的服务目标。信息无障碍是智慧教育的重要特征,相比电子政务,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无障碍服务还处于原始状态,绝大多数的教育信息系统没有提供无障碍浏览功能。因此,急需大力实施教育信息无障碍工程:一方面,要对各种现有信息化平台、教育网站、资源库等进行无障碍改造;另一方面,新建的各种教育信息化系统要严格遵循《信息无障碍网站设计技术要求》等国家无障碍标准。
6.组建教育企业联盟,打造智慧教育产业链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服务驱动”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的基本方针,企业力量的积极参与,将为我国智慧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和运营支持。国内众多知名企业纷纷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我国拥有一大批技术领先的信息化企业。联合教育信息化行业知名企业,组建教育企业联盟,形成强有力的企业群支持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企业联盟要面向国家智慧教育发展的现实和前瞻性需求,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针对性的、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研发工作。建立完备的教育信息化企业资质认证体系,制定评估准入标准,保障企业为智慧教育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教育企业联盟还要制定会员准入与定期评估制度,优先吸纳符合智慧教育发展需求、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形成强大的智慧教育产业链,为智慧教育项目发展提供产业基础。
7.依托高校智力资源,建立智慧教育研发基地
智慧教育是一项持续发展的教育事业,除了需要持续的建设资金,还需要不断推动创新发展的智力资源。依托国内高校在教育信息化与创新教育方面的研究优势和企业在先进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成立校企合作的智慧教育协同研发基地,为智慧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研究基础,分别在发展战略规划、教育政策、关键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为我国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智慧教育协同研发基地要成为我国智慧教育的“智囊团”和“发动机”,主要发挥四方面作用:(1)结合教育发展需求,研发智慧教育产品,包括软件系统、教育装备等;(2)对具有商业化运营前景的教育产品进行孵化,选择实验区和实验校进行智慧教育产品的教育应用,为商业推广提供支持;(3)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层面,制定促进智慧教育推进的教育政策;(4)指导智慧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的建设,总结归纳智慧教育建设经验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