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辅导课
2014-04-29
7月24日—25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了以“为什么要做、怎样做群众贴心人”为主题的集中学习讨论活动。活动邀请了几位来自省委党校、省委讲师团、国防科技大学的专家做了专题辅导报告。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副主任 王海峰
确立观念——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核心理念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马恩以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世界,揭示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不可否认的事实:社会发展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共产党人观察和处理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当代中国面向未来的鲜明旗帜,为共产党一切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价值定位;为共产党的党群关系定位。
遵循规律——走群众路线是政党政治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
在政党政治的条件下,政党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成为决定政权归属的最重要因素。无论哪一个政党,要取得或巩固执政地位,都必须争取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支持和拥护,这是现代政党政治的基本规律。
中国共产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执政党,而是一种体制化了的公共权力组织,且是各种权力体系的核心,这决定它在畅通与民众的联系以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的要求更为强烈。
发挥优势——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不仅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而且是党的根本路线,是党获取政权最大的凭证,也是实行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
党的群众路线奠定了党的领导基础。党的历史说明,党很好地执行了群众路线,党的政治优势就会增强;反之,党的政治优势就会削弱。
群众路线是党的正确决策和决策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事实证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党的执政活动才富有成效。
获取民心——走群众路线是巩固执政合法性的不竭源泉
凝聚和创造集体意志。面对社会出现的各种危机以及市场经济冲击下的集体意志的松懈和涣散,执政党自然要扛起群众路线这面大旗,凝聚各方力量,巩固集体意志,并试图将这种集体意志导向合理的目标,从而建立群众支持的道义合法性。
巩固执政党的合法性。作为使命型政党,执政党就必须不断地敦促领导干部“走出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并强调这是他们的责任。显然,这是一种“主动获取合法性”的策略行为,也是执政党在群众利益表达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因而无法监测执政合法性是否十分牢固的情况下而做出的一项理性选择。
群众路线教育与党的作风建设
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主任 郑昌华
把握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基于我们党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觉把握。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随着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而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同时,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包含凝聚着党长期历史经验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启示。
主要任务要聚集在作风建设上
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整治形式主义,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整治官僚主义,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整治享乐之风,弘扬干事创业的精神;、整治奢靡之风,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当今国际国内形势走向分析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授 龚永爱
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分析,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没有改变。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国成为多强的地区和国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分化和西化的政治图谋没有改变。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意识形态和军备控制问题向我们叫板;利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问题向我们发难。
而从国内形势分析,党的十八大后我国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中国梦”;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坚持三个自信;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解决民生问题的十全十美;开展“反四风”的群众路线教育学习实践活动;新一轮改革六个方面的重大问题。
而当前,党在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都面临着多重考验。从执政角度来说,长期执政确实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现实危险,
要应对这些考验,需要不断增强执政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巩固执政基础;深化改革和开放,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和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国力,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永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