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对“改革”的探索
2014-04-29黄亦君
黄亦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届三中全会,其主要的社会功能是聚焦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社会转型等重大问题,以承担着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社会活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重大历史使命而显得意义更为特殊。据统计,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改革”一词的出现无疑是频率最高的,共计175次,其中,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共出现59次,为历届最高,从中足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进行改革的勇气、信心和决心。鉴于此,本文拟以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公报及其通过的决定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共产党对“改革”的探索。
一、改革:三十年发晨的内动力
必须承认,自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就一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个逻辑关系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进行了论述,公报指出,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改革生产力,特别是“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重点放在了农村,但这种“一条腿”走路的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的进程中明显滞后,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城市,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改革方向不明确,改革内容模糊不清,阻力重重。为此,党中央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一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搞活农村经济:另一方面,将改革的重心转向城市,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同时,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进行调节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充分发挥市场这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事情的发展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继1988年“价格闯关”失败之后,1989年中国再次出现学潮风波,并迅速波及改革领域。中国的改革遭受到一次重大的挫败,陷入了低潮。为了克服当时的经济困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扭转社会各界对于“改革”的犹疑姿态,十三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为了提升市场的活力,转变政府职能,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为了保证改革稳定、健康、顺利地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平稳增长,民营企业也有一定规模的发展,改革的目标正一步步接近现实。但遗憾的是,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不少企业纷纷倒闭,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危机期,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市场缺乏活力,应变能力明显不足。十八届三中全会正是在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情况下召开的。可以这样说,这次改革的力度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最大的,深度广度前所未有,极富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二、还富于民:改革红利的释放
从历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大讨论来看,还富于民即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红利,如何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大众都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也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改革的方向。
众所周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征程。但其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改革只是一个重要的推手,农村和农业问题即如何让农民尽快跳出贫穷的阴影、尽快致富、尽快享受改革带来的变化才是会议的焦点问题。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农业的改革为契机,中央连续颁布了五个“一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还富于民的政策,不但有力地解决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让农民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而且借助市场的力量,让市场来调控农产品的价格,破除“价格双轨制”,让农产品的价格在市场的刺激下追随市场的脚步稳步上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国农民手无余钱的局面正在得到改观。但现实依然很严峻。因此,在后来的历届三中全会上,均对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较为关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十七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强调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将中国改革的焦点从城市转向农村、转向农民,将改革的红利逐步释放到农村地区,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农民,惠及整个农村社会。为了让农民在改革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始关注农民,尊重农民的土地财产权,要求城市要更多地反哺农村,更多地让利于农村,让农民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必须指出的是,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改革红利尽情释放还富于民理念的指引下,历届三中全会还非常关注其他相关社会事业方面的改革。诸如对社会就业、公共服务、收入分配及社会保障问题的改革。针对“文革”时期对人民权利的肆意践踏、对民生问题的漠不关心,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社会生活。十二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实行社会救济,对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积极扶持,对经济还很落后的一部分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其他贫困地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并给予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援。针对80年代末期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特权倒买倒卖,获取不法收入、牟取暴利的现象,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十八届三中全会继承了前几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事业方面的改革,强调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显然,这一系列社会事业方面的改革正是中央释放改革红利还富于民的生动写照,它一方面反映了历届三中全会对民生和社会事业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的进程中根据不断涌现的问题、不断出现的矛盾、不断发展的社会局势而不断调整政策、调整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尽情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从改革中获得利益的宗旨和目标。
三、在路上:中国去向何方
早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进入了两年徘徊时期,“向何处去、走什么路”成为处在历史紧要关头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当机立断做出的关键抉择。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中国面临着三种道路选择:一是按照“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奉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左倾”理论。这就势必导致中国有可能再一次出现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走全盘西化的邪路。这条道路的实质是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三权分立,手段是将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片面扩大化,全盘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人民民主专政。三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代主题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的重要特点是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反对“左”倾错误为切入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抓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重新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拨乱反正,以全面改革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顺应历史潮流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此,敲响了“改革”的鼓点,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波诡云谲,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阵营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社会主义陷入低潮。在党内和一部分干部群众中,因为意识形态的混乱也一度出现了一些否定党的领导的观念,对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不足,对改革开放抱有错误认识,关于姓“资”姓“社”方面的争论更是喋喋不休、此起彼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改革的纵深发展。这一系列的严峻现实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社会主义命运前途未卜,中国到底该去向何方?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以前所未有的、大无畏的勇气站出来,力排众议,拨正船头,毅然决然、刚毅果决地引导中国继续向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驶去。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发表了举世闻名、对中国改革开放产生深远影响的“南方谈话”。在谈话中,邓小平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偏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进入新时期,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攻坚力度陡然增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中国又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是一如既往地遵循过去单向度改革的方法,还是全面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加速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显然是摆在当前中国领导人面前的又一个重大问题。令人无比欣喜的是,新一届领导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郑重强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是深刻剖析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平息了10多年来有关改革方向的大争论,从而再一次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旗帜鲜明地、辩证地、务实地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即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